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1258637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1.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全培训资料前 言化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中的每个领域。小氮肥生产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工生产中大部分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的物质,且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高温、高压,更加突出了小氮肥生产的特殊性,也体现了安全工作在小氮肥生产中的重要性。小氮肥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小氮肥企业开展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工人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又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小氮肥企业迫切需要培养一支技术素质好,判断、处理事故技能强的职工队伍。而积极组织技术培训,迅速提高职工素质,则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安全培训的目的: 通过安全生产培训,使从业人员达到

2、: 要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首先是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其次是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再次是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 要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要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新进厂员工的安全培训: 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凭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一、小氮肥生产特点及简介一)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化工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生产迅速发展的唯一保证。如果一个企业经常发生事故,特别是灾害性事故,就无法提高经济效益,更谈不上生产的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保

3、护工人人身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国家制度的要求。因此,搞好安全生产是每个职工的重要职责。二)小氮肥的生产特点1、工艺流程长,设备管道多。2、各工序之间相互影响。3、各工序之间联系性强。4、具有易燃、易爆、易伤害、等特点。 二、小氮肥简易生产流程小氮肥生产是利用煤、蒸汽、空气在煤气发生炉里制得合成氨所需的气体(半水煤气成分:CO、CO2、H2、N2、O2、H2S、CH4等,其中CO、H2、H2S、CH4 为易燃易爆气体, CO、H2S为易中毒气体),除了含有氨合成所需的H2、N2外,其余的有害气体必须在合成之前得以及时清除,这就需要对混合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并且要求连续作业,以达到化学反应稳定进行,从而

4、构成了合成氨工业工艺流程错综复杂和连续性强的生产特点。概括说,合成氨工艺一般分为造气、脱硫、变换、碳化、压缩、铜洗、合成几道工序。三、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禁令篇1、我国推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是: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3、安全生产管理五大原则是:(1)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原则;(2)三同时原则;(3)五同时原则;(4)三同步原则;(5)四不放过原则。4、三同时原则:即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5、五同时原则:即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

5、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6、四不放开原则: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整改措施未落实四不放过。7、安全责任制的原则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8、劳动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预防和消除职业中毒与职业病,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促进劳动产生率的不断提高。9、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和任务:为保证广大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防止和避免国家财产遭受损失,促进生产的正常进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10、化工生产操作的“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修,会排除故障。“五字操作”:听,

6、摸,查,看,问。11、事故“三对待”原则:(1)对待小事故当事故一样重视。(2)对待未遂事故当已发生事故一样认真分析。(3)对待外单位的事故当自己事故一样认真吸取教训。12、新工人入厂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1)厂级安全教育(不少于48小时);(2)车间级安全教育(不少于36小时)(3)班组安全教育(不少于24小时)。一三、工伤事故: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伤害,伤休满一个工作日以上的。14、“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16、安全生产禁令:生产区内

7、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4)班前、班上不准喝酒;(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服;(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戴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一三)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或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8、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化工企业为什么严禁酒后上班?因为饮酒会麻醉人的神经,使人的观察、思考、判断能方大大降低、手和脚的感知能力也降低,使之神志不清,活动失常,进入化工生产区,从事生产作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接受指令、处理问题,喝酒后极易发生事故。饮酒还可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在有毒、有害环境下能加速对毒物的吸收,损害人体健康。为什么生产区内不准吸烟?明火是一种常见的引起燃烧、爆炸的着火源。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对明火的控制和管理是很严格的,在生产区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方可作业。在禁火区内是不允许

9、吸烟的,因为烟火的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符合明火的特点,又能随着人的移动而流动,具有流动的特点。因而,烟头引起燃烧、爆炸的机会比其他着火源大得多。故化工生产区内严禁吸烟。17、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2)必须进行安全隔离;(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监护人不得少于2人),并坚守岗位;(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一八、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洗、置换合格禁止动火

10、;(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质,禁止动火;(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19、操作工的六严格 (1)严格进行交接班制;(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4)严格执行操作票;(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同日颁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予以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1、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1)是安全与我无关的心态;(2)是事故与我无缘的心态;(3)是规章制度与我无用的心态;(4)饶幸心理

11、。22、不安全行为(1)错误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6)攀、坐不安全位置;(7)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场所忽视其作用;(8)不安全装束。四、防火篇可燃物的定义 顾名思义,可燃物就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实验得知,绝大部分有机物和少部分无机物都是可燃物。还有人通过总结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氧化反应性、燃烧热和导热系数等,对可燃物做出如下粗略的判定:可燃物应能与氧化合,其燃烧热一般大于4一八.68KJ/mol、导热系数一般小于4.一八6810-3J/cms。上述判定指标是很粗造的,有很多例外的情况。

12、(二)可燃物的种类 可燃物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无机可燃物中的无机单质有:钾、钠、钙、镁、磷、硫、硅、氢等;无机化合物有: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磷化氢、二硫化碳、联氨、氢氰酸等。有机可燃物可分成低分子的和高分子的,又可分成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物中除了多卤代烃如四氯化碳、二氟-氯一溴甲烷(1211)等不燃且可作灭火剂之外,其它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可燃物。有机可燃物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酒精、豆油、煤、木材、棉、麻、纸以及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根据可燃物的物态和火灾危险特性的不同,参照危险

13、货物的分类方法,取其中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的种类,再加上一般的可燃物(不属于危险货物的可燃物),可将可燃物分成六大类,即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可燃气体;易燃与可燃液体;易燃、可燃和难燃固体等六大类。危险货物分类中能够燃烧的毒害品、放射性物品及腐蚀品根据物态和性质分属于上述六大类可燃物。应指出,氧化剂中的有机过氧化物等,因其自身能够分解并含碳氢元素,所以它们也是可燃的物质。另外,爆炸性物质一类中某些爆炸性化合物如硝化甘油等分子结构中含有氧元素,某些爆炸性混合物如黑火药等药剂中含有氧化剂,这些物质在没有氧气存在下也能够燃烧或爆炸,对此应予以注意。 上述六大类可燃物每一类举例 第一类 爆

14、炸性物质 点火器材有:导火索、点火绳、点火棒等; 起爆器材有:导爆索、雷管等;炸药及爆炸性药品:环三次甲基三硝胺(黑索金)、四硝化戊四醇(泰安)、硝基胍、硝铵炸药(铵梯炸药)、硝化甘油混合炸药(胶质炸药)、硝化纤维素或硝化棉(含氮量在12.5%以上)、高氯酸(浓度超过72%)、黑火药、三硝基甲苯(梯恩梯)、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迭氮钠、重氮甲烷、 四硝基甲烷等; 其它爆炸品有:小口径子弹、猎枪子弹、信号弹、礼花弹、演习用纸壳手榴弹、焰火、爆竹等。 第二类 自燃性物质 一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易氧化或分解、发热引起自燃)有:黄磷、硝化纤维胶片、铝铁熔剂、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乙基硼、三乙基锑、二

15、乙基锌、651除氧催化剂、铝导线焊接药包等; 二级自燃物质(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发热引起自燃)有:油纸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桐油漆布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植物油浸渍的棉、麻、毛、发、丝及野生纤维、粉片柔软云母等。 第三类 遇水燃烧物质(亦称遇湿易燃物品) 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极快,产生可燃气体,发热,极易引起自行燃烧)有: 钾、钠、锂、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氢化铝钠、磷化钙、碳化钙(电石)、碳化铝、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镁铝粉、十硼氢、五硼氢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较慢,产生可燃气体,发热,不易引起自行燃烧)有:石灰氮(氰氨化钙)、保险粉(低亚硫酸钠)、金属

16、钙、锌粉、氢化铝、氢化钡、硼氢化钾、硼氢化钠等。 第四类 可燃气体 甲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氢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乙炔、氯乙烯、甲醛、甲胺、环氧乙烷、炼焦煤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液化石油气等; 乙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氨、一氧化碳、硫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可燃性气体具有哪些特点?1)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大,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2)可燃性气体的自燃点越低,受热自燃的危险性越大;3)可燃性气体能散逸在空气中随风漂移,容易引起火灾或促使火灾的扩大蔓延。第五类 易燃和可燃液体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液体分成甲类液体、

17、乙类液体、丙类液体三类。比照危险货物的分类方法,可将上述甲类和乙类液体划入易燃液体类,把丙类液体划入可燃液体类。甲、乙、丙类液体按闭杯闪点划分。 甲类液体(闪点28有:二硫化碳、氰化氢、正戊烷、正已烷、正庚烷、正辛烷、1-已烯、2-戊烯、1-已炔、环已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氯丁烷、甲醇、乙醇、50度以上的白酒、正丙醇、乙醚、乙醛、丙酮、甲酸甲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腈、丙烯腈、呋喃、吡啶、汽油、石油醚等; 乙类液体(28闪点60有:正壬烷、正癸烷、二乙苯、正丙苯、苯乙烯、正丁醇、福尔马林、乙酸、乙二胺、硝基甲烷、吡咯、煤油、松节油、芥籽油、松香水等; 丙类液体(闪点60)有:正十二烷、

18、正十四烷、二联苯、溴苯、环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苯酚、苯甲醛、正丁酸、氯乙酸、苯甲酸乙酯、硫酸二甲酯、苯胺、硝基苯、糠醇、机械油、航空润滑油、锭子油、猪油、牛油、鲸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桐油、蓖麻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亚麻仁油等。1、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特征:(1)是一种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2)要产生热;(3)是一定要发光。这三点是区别燃烧与非燃烧的基本标志。3、燃烧的三个要素:(1)有可燃物质存在;(2)有助燃物在;(3)有点火源,但有时上述三要素虽已具备,燃烧也不一定发生,因为每个要素还应具备一定的量。4、燃烧过程:(1)吸热;(2)

19、受热;(3)熔化;(4)蒸发;(5)分解氧化;(6)产生热量,最后诱发燃烧而出现火焰(即着火)。5、燃烧方式:(1)扩散燃烧:指可燃气体与周边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的现象。(2)混合燃烧:指可燃气体先跟空气(02)混合,然后再进行燃烧。(3)蒸发燃烧:指可燃液体先产生蒸汽,而后进行的燃烧。(4)分解燃烧:指可燃固体或不挥发性液体,遇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性气体,而进行的燃烧。(5)表面燃烧:指固体燃烧后,再也分解不出可燃气体的燃烧。6、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与明火接触引起的持续燃烧。7、着火点:能发生维持燃烧的最低温度。8、闪燃: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汽(在容器内)与空气混合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当

20、火源接近时,发生不连续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燃烧现象 9、闪点:能发生闪燃,但不引起液体本身燃烧的最低温度。闪点是决定液体危险性的重要依据,闪点越低的危险性越大。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跑入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根据液体闪点,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将易燃、可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别。闪点28的液体为甲类液体,闪点28至60的液体为乙类液体,闪点60的液体为丙类液体。 10、火源种类: (1)开放性火源;如火柴、香烟头、打火机、明火等。(2)火花、电弧;

21、如焊接切割产生的火花、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火星、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等。(3)炽热物;如热的电炉、烙铁,熔融金属、电气发热、轴承缺油发热等。(4)化学能。 如物质的氧化、硝化、分解和聚合等化学反应的聚积的热量。11、火源的控制: (1)控制明火;(2)控制磨擦与撞击;(3)控制火花电弧。 12、灭火方法: (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抑制法。一三、现场灭火物质:(1)水;(2)蒸汽;(3)砂子。14、灭火器材:(1)泡沫灭火机:用于扑救油类、香蕉水等易燃液体火灾,但泡沫灭火机不能于扑救忌水可燃物和电气着火。使用方法:将手提式泡沫灭火机倒置,稍加摇动,对准着火

22、处即有药剂从喷咀里射出,射程8m左右。(2)干粉灭火机: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表电器,600v以下的电器设备及油脂等火灾。使用方法:使用时应先拨去保险插销,喷嘴对准着火部位的根部,一手持喷筒把手并向下紧压压把,灭火剂即自动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行关闭。(3)“1211”灭火机:主要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它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其使用方法与干粉灭机相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有哪几种?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八种点火源;明火、自燃、高温表面、辐射热、冲击和摩擦、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五、防爆篇1、爆炸:指物质自一种状态

23、迅速地转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2、爆炸种类:(1)物理爆炸:指由于气体或液体的压力超过了设备容器的极限压力强度,内部介质急剧冲击而引起的爆炸。(2)化学爆炸:指易燃易爆物质本身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高热而瞬间形成的爆炸。(3)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达到其爆炸极限。混合气体遇明火或达到该物质的着火温度。合成氨各类气体的爆炸极限名称爆炸下限爆炸上限H24.075NH3一五.527CO12.574.2CH45.314C2H22.281CH3OH5.536环氧乙烷3.080.0

24、3、爆炸的危害:(1)碎片冲击;(2)冲击波伤害;(3)造成火灾4、爆炸极限:指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1)爆炸上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爆炸的可燃物最高浓度。(2)爆炸下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爆炸的可燃物最低浓度一般说可燃物浓度在爆炸上限以上不会发生爆炸,但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可燃物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不但不会爆炸,而且也不会燃烧。可燃物浓度离爆炸下限越远越安全。 5、危险度:是评定各种可燃物危险程度的概念,其主要依据是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一般来讲,爆炸上下限的差值越大,这种可燃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危险度计算方法:(爆炸上限爆炸下限)

25、/爆炸下限6、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1)原始温度;(2)原始压力;(3)惰性介质及杂质;(4)容器;(5)能源。7、爆炸控制装置:(1)采用灭火器;(2)采用防爆泄压装置;(3)采用报警装置。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指因存在某些危险物质或条件而易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场所。如许多化工生产车间和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等。 我国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在不同的法规中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危险等级进行了不同的划分。 一、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的划分 原劳动部1995年1月22日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 1特别危险场所指储存物质的性质特别危险,储存的数量

26、特别大,工艺条件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极大的危险场所; 2高度危险场所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大,储存的数量较大,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危险场所; 3一般危险场所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小,储存的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较小的场所。 在划分危险场所等级时,对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二、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劳人护198736号)(1987年12月原劳动人事部与公

27、安部等8个部委联合颁布)对爆炸危险场所危险程度的划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每类又分成若干级别: 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危险程度分级 对爆炸性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分为3个区域等级: (1)0级区域(简称0区) 指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如: a装盛易燃液体容器或贮罐的液面上部空间; b装盛可燃气体容器、槽、罐等设备的内部空间; c敞口容器装有易燃液体,在液面上方附近,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连续地超过爆炸下限的空间; d喷漆作业室内,爆炸性混合物连续出现的区域。 (2)1级区域(简称1区

28、) 指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如: a油桶、油罐、油槽灌注易燃液体时的开口部位附近区域; b爆炸性气体排放口附近的空间,如泄压阀、排气阀、呼吸阀、阻火器的附近空间; c浮顶贮罐的浮顶上空间; d无良好通风的室内,有可能释放、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 e可能泄漏的场所内,有阻碍通风的区域,如易积聚爆炸性混合物的洼坑、沟槽等处。 (3)2级区域(简称2区) 指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如: a有可能由于腐蚀、陈旧等原因致使设备、容器破损而泄漏出危险物料的区域; b因误操作或因异常反应形成高温、高压,有可能泄漏出危险物料的区

29、域; c由于通风设备发生故障,爆炸性气体有可能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 上面提到的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下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按危险程度将该类场所分为两个区域等级。 (1)10区 指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如: a通风不良的粉碎(磨)可燃物料的车间,如谷物加工、饲料粉碎、煤粉加工等; b通风不良的黑火药生产车间; c棉花加工的轧花车间、打包车间、下脚回收车间; d空气流输送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管道及其设施; e纺织厂的除

30、尘室。 (2)11区 指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如: a有可能因设备装置腐蚀、老化等原因,导致其破损,泄漏危险物料的区域; b因误操作或机械设备故障有可能漏出危险物料的区域; c由于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 d在某种条件下,能使沉积的粉尘或纤维重新飞扬起来,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 4气体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 (1)1区范围以厂房为界。通风良好时,通向露天的门窗外3米(水平和垂直距离)以内的区域划分为2区,通风不好时,水平距离7.5米内划为2区; (2)2区范围也已厂房为界。通风良好时,通向露天

31、的门窗外水平1米以内的区域也划分为2区,通风不好时,3米以内划分2区。 5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 (1)10区范围以厂房为界。通风良好时,通向露天的门窗外水平距离7.5米(通风不良时为一五米),垂直高度3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11区; (2)11区范围也已厂房为界。但通向露天的门窗外水平3米,地面以上3米,屋顶上方1米以内的区域也划分为11区。 6与爆炸危险场所相邻场所危险程度的划分 (1)与0区隔开两道墙(带门的墙,两道隔墙门框之间的净距离大于2米)的区域划为1区; (2)与1区隔开1道带门的墙的区域划为2区。与1区隔开两道墙(带门的墙,两道隔墙门框之间的净距离大于2米)的区域划为非危险区;

32、 (3)与2区1道带门的墙的区域划为非危险区; (4)与10区隔开两道墙(带门的墙,两道隔墙门框之间的净距离大于2米)的区域划为11区; (5)与11区隔开1道带门的墙的区域划为非危险区。 7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的地下场所危险程度的划分 一般同与爆炸危险场所相邻场所危险程度的划分。若不能保证地下场所的风压高于危险场所时,地下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比相邻危险场所高一级。 8影响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危险程度的因素 (1)可燃物如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的燃烧爆炸特性; (2)可燃物所处位置; (3)场所的通风状态; (4)设备、装置的布局及配置情况等。六、防毒篇1、毒物: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2、工业毒物:指在

33、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3、工业毒物分类: A、按毒物的化学结构分:(1)有机类毒物(如甲醇之类);(2)无机类毒物(如氨之类)。 B、按毒物的形态分:(1)气体类;(2)液体类;(3)固体类;(4)雾状类。C、按毒物的致毒作用分: (1)刺激性毒物;(2)窒息性毒物;(3)麻醉性毒物;(4)腐蚀性毒物;(5)致毒性毒物;(6)致热源性毒物。4、中毒:指毒物侵入人体后,操作人的生理机能而发生各种病态现象。5、中毒的分类:(1)急性中毒;(2)亚急性中毒;(3)慢性中毒。6、人体中毒的途径:(1)呼吸道;(2)皮肤;(3)消化道。7、人体中毒的影响因素:(1)有毒物质的空间浓度;(2)接

34、触毒物的时间;(3)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4)个体对毒物的耐受性;(5)毒物联合作用。3)刺激性气体中毒合成氨常见中毒: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一类有害气体主要有氯气、光气、氮氧化物及氨气等。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有明显的损害,轻者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可产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中毒性肺炎,可导致肺水肿。刺激性气体大多是化学工业的原料和副产品,此外在医药、冶金等行业中也经常接触到。刺激性气体多有腐蚀性,生产过程中常因设备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或因管道、容器内压力增高而致刺激性气体大量外逸造成中毒事故。刺激性气体中毒症状主要是眼、上呼吸道均有刺激症等,严重时,可发生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突发性呼吸

35、道阻塞而窒息。窒息性气体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以及采矿时爆破烟雾,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也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生产过程都有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并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石油开采、炼制、含硫矿石冶炼、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等可产生硫化氢,如制糖、造纸业的原料浸渍,清理粪池、垃圾、阴沟时,都可发生严重硫化氢中毒。呼吸道为主要侵入途径。中毒时,轻者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闷、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脑水肿、

36、休克、心肝肾损害。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称为“闪电型”死亡。二氧化碳中毒。不通风的发酵池、地窖、矿井、下水道、粮仓等处,可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蓄积。二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患者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后,几秒钟内即迅速昏迷,若不能及时救出可致死亡。另外还有氰化物及甲烷中毒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常见的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苯胺、苯二胺、联苯胺、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等。这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制药、印染、油漆、印刷、橡胶、炸药、有机合成、染料制造以及化工、农药等工业。这类化合物中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三硝苯胺等均可引起白内障。苯的氨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如联苯胺、4一氨基

37、联苯可致膀胱癌。高分子化合物中毒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包括:由化工原料合成单体;单体经聚合或缩聚成聚合物;聚合物的加工、塑制等。在整个合成、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可产生一些有害因素。如氯乙烯、丙烯腈、氯丁二烯、二异氰酸甲苯酯、环氧氯丙烷、己内酰胺、苯乙烯、丙烯酰胺、乙氰及二甲基甲酰胺等均可引起中毒。农药是一类特别的的化学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和长期接触后的不良健康效应。农药主要分为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三大类,其毒性相差悬殊。在我国将农药依据大鼠急毒性的大小,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等毒和微毒五类。农药的接触非常广泛,在其生产、运输、保存、使用中均有大量的职业接触者。3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

38、中毒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1)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人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2)慢性中毒:毒物长期、小量进入肌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毒物的蓄积作用引起的。(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是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除上述3种病型外,还有的是处于带毒状态,如接触工业毒物,虽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在尿中或其他生物材料中所含的毒物量(或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上限,或驱毒试验(如驱铅、驱汞)阳性。这种状态称带毒状态或称毒物吸收状态,例如铅吸收。铍可引致铍肺;氟可致氟骨症;氯乙烯可引起肢端溶骨症;焦油沥青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等

39、。某些化学毒物可致人体突变、致癌、致畸,引起机体遗传物质的变异。工业毒物对女工月经、妊娠、授乳等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对妇女本身有害,而且累及下一代。8、防毒器材分类: (a)呼吸道防毒用品;(1)过滤式防毒面具;常用滤毒罐的种类:型号颜色防护范围3棕褐色有机气体和氯气(甲醇)4灰色氨、硫化氢5白色一氧化碳(2)隔离式防毒面具。隔离式防毒面具主要有长管式面具和氧气呼吸器(3)皮肤防毒用品:皮肤防护器材可分为透气式防毒衣和隔绝式皮肤防护器材两类。9、过滤式防毒面具组成:(1)头罩;(2)导气管;(3)滤毒罐;(4)面具袋;10、防毒原理:过滤式防毒面具是通过滤毒罐内滤料的机械阻留吸附和化学反

40、应等作用,将有毒空气过滤、交换后转为无毒空气,供人体呼吸。滤毒罐中的吸收剂不是万能的,不同的药剂的滤毒罐所防护有毒物质不一样,如:3#防毒面具,其过滤罐颜色为棕褐色,防护有机气体和氯气等。4#为灰色,防氨,硫化氢。 5#为白色,防一氧化碳。11、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环境:(1)适用环境温度为-3045;(2)适用空气中氧 一八%,且有毒气体浓度 2%的环境。(3)严禁在高含量惰性气体的场所使用。(4)禁止用于塔,罐等容器内的检修或中毒救护工作。12、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注意事项:(1)弄清作业环境中的毒物性质,浓度;(2)选用合适,无裂纹,接头好的头罩。(3)选用正确的滤毒罐,且应完好无破损摇动无

41、沙沙响声。(4)而且气密性完好。(5)使用前拨掉滤毒罐底部进气孔橡皮塞;(6)进入现场作业前,要确定好对话手势,严禁作业中摘掉面具对话;(7)滤毒罐不能一次使用时间过长。一三、隔离式面具,也叫长管式面具。防毒原理:将人的呼吸部位与外界有毒环境隔开,通过较长的导气管将远处的新鲜空气引入,以供作业者呼吸。适用范围:可防护各种有毒气体。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防毒器材,只有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才能在有毒区作业中真正发挥它们的保护作用。氧气呼吸器的使用范围:使用于缺氧、有毒气体成分不明或浓度较高的环境。14、现场抢救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2)切断毒物来源;(3)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4)促进生

42、命器官功能的恢复。一五、中毒救护的一般原则:(1)迅速组织力量抢救,现场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坚守岗位,谨慎大胆处理,有效切断毒物来源。(2)迅速将中毒者撤离毒区,静卧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保暖解开衣领,裤带及妨碍呼吸的一切条件,鼻子朝后仰,得让呼吸道畅通。(3)必须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皮肤及眼睛被污染应在现场用大量的清洁水冲洗。(4)以最快速度送到医务部门,途中视情况作胸外挤压,人工呼吸等。小氮肥企业几种常见物质的中毒症状及应急处置液氨 - 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一五 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 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

43、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

44、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

45、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一五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46、。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一五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或等量类固醇。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

47、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当皮肤被氨灼伤后,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2%硼酸溶液洗涤中和。甲醇危险性概述甲醇的危害特性属于第3.2类低闪点易燃类液体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

48、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

49、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50、场所处置。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51、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3一氧化碳中毒亦称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而使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轻度中毒 。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

52、、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二是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是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一氧化碳的后遗症。 中、重度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震

53、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去大脑强直。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临床表现急性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CO也是许多国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中致死人数最多的毒物。急性CO中毒的发生与接触CO的浓度及时间有关。我国车间空气中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有资料证明,吸入空气中CO浓度为240mg/m3共3h,Hb中COHb可超过10%;CO浓度达292.5mg/m时,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COHb可增高至25%;CO浓度达到 117Omg/m3时,吸入超过6Omin可使人发生昏迷,COHb约高至60%。CO浓度达

54、到11700mg/m3时,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COHb可增高至90%。 临床上以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于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即可迅速消失者,属一般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心跳、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不稳、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如意识模糊、朦胧状态),但无昏迷。于离开中毒场所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完全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多汗、脉快、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及时移离中毒场所并经抢救后可渐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严重,呈深度昏迷或植物状态。常

55、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有阵发性去大脑强直,腱壁反射及提睾反射一般消失,腱反射存在或迟钝,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脑水肿继续加重时,表现持续深度昏迷,连续去脑强直发作,瞳孔对光反应及角膜反射迟钝,体温升高达3940,脉快而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发凉,出现潮式呼吸。有的患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动脉不规则痉挛,静脉充盈,或见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增高并有脑疝形成的可能。但不少患者眼底检查阴性,甚至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而病理解剖最后仍证实有严重的脑水肿。 重度中毒患者经过救治从昏迷中苏醒的过程中,常出现躁动、意识混浊、定向力丧失,或失去远、近记忆力。部分患者神志

56、恢复后,可发现皮层功能障碍如失用、失认、失写)、失语、皮层性失明或一过性失聪等异常;还可出现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精神症状。此外,短暂的轻度偏瘫、帕金森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或癫痫大发作等均有人报道。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多数重度中毒患者仍可完全恢复。少数出现植物状态的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睁眼不语、去脑强直,预后不良。 除上述脑缺氧的表现外,重度中毒者中还可出现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或并发。部分患者心律不齐,出现严重的心肌损害或休克;并发肺水肿者肺中出现湿啰音,呼吸困难。约1/5的患者发现肝大,2周后常可缩小。因应激性胃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偶有并发横纹肌溶解及筋膜间隙综合征者,因出现肌红蛋白尿可

57、继发急性肾功衰竭。有的患者出现皮肤自主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四肢或躯干部皮肤出现大、小水疱或类似烫伤的皮肤病变,或皮肤成片红肿类似丹毒样改变,经对症处理不难痊愈。听觉前庭损害可表现为耳聋、耳鸣和眼球震荡;尚有2%3%的患者出现神经损害,最常受累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可能与昏迷后局部受压有关。 迟发脑病 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意识恢复正常,但经230天的假愈期后,又出现脑病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因表现出双相的临床过程,亦有人称之为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精神症状:突然发生定向力丧失、表情淡漠、反应

58、迟钝、记忆障碍、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幻视、错觉、语无伦次、行为失常,表现如急性痴呆木僵型精神病。 (2)脑局灶损害 1)锥体外系神经损害:以帕金森综合征多见,患者四肢呈铅管状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步行时双上肢失去随伴运动或出现书写过小症与静止性震颤。少数患者可出现舞蹈症。 2)锥体系神经损害: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轻度偏瘫,上肢屈曲强直,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引出一侧或两侧病理反射,也可能出现运动性失语或假性球麻痹。 3)其他:皮层性失明、癫痫发作、顶叶综合征 (失认、失用、失写或失算)亦曾有报道。 3.低浓度CO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可以造成慢性中毒,至今尚有

59、争论。近年来的资料认为,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两方面的影响: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脑衰弱综合征的症状比较多见,神经行为学测试可发现异常,多于脱离CO接触后即可恢复。上述症状顽固者,往往有多次轻度急性CO中毒的历史。 (2)心血管系统:心电图可出现心律失常、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异常。在职业接触者COHb饱和度达到5%以上时,可以见到血清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这些酶活性的增高可能与心肌损害有关。此外,通过人群调查,发现约20%25%的吸烟者血中COHb高于8%10%,这些人心肌梗死的猝

60、死率比不吸烟者为高。近年对63名冠状动脉硬化患者研究发现,在接触CO使COHb水平由0.6%升高至2%及3.9%后,其出现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时间提前,对运动的耐受力明显减低。这些调查资料,结合动物实验研究,提示在低浓度CO的长期作用下,心血管系统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其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为氧气的二百倍。 【预防】 在生产场所中,应加强自然通风,防止输送管道和阀门漏气。有条件时,可用CO自动报警器。矿井放炮后,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通风2Omin后方可进入工作。进入CO浓度较高的环境内,须戴供氧式防毒面具进行操作。冬季取暖季节,应宣传普及预防知识,防止生活性CO中毒事故的发生。对急性CO中毒治愈

61、的患者,出院时应提醒家属继续注意观察患者2个月,如出现迟发脑病有关症状,应及时复查和处理。 【解毒】如果吸入少量的CO造成中毒,应该吸入大量新鲜空气或者进行人工呼吸。医疗上可以通过向血液里注射亚甲基蓝进行解毒,因为CO与亚甲基蓝的结合比碳氧血红蛋白更牢固,从而有利于CO转向亚甲基蓝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呼吸作用。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毒理学简介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

62、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女性吸入LCL0:600ppm/30M,800ppm/5M。男性吸入LCL0:5700ug/kg。大鼠吸入LC50:444ppm。小鼠吸入LC50:634ppm/1H。硫化氢在体内大部分经氧化代谢形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而解毒,在代谢过程中谷胱甘肽可能起激发作用;少部分可经甲基化代谢而形成毒性较低的甲硫醇和甲硫醚,但高浓度甲硫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体内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随尿排出,部分随粪排出,少部分以原形经肺呼出。在体内无蓄积。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人吸入70一五0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吸入300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