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11242225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形势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分析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

2、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所谓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仪器价格剔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作为核心CPI。一般认为,核心CPI能更真实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

3、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同比增长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环比,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准备金率:是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

4、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2009年国内经济发展回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先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采取了大力鼓励和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国民经济逐季反弹,实现了“V”型复苏。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国家统计局

5、公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6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长2.2%;早稻3327万吨,增长5.3%;秋粮37420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

6、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9万吨,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生猪出栏6.4亿头,增长5.7%;生猪存栏4.7亿头,增长1.5%。2.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分行业

7、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

8、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0%,西部地区增长35.0%。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13亿元,增长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61.8%,教育增长3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58.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4.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全年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5133亿元,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0210亿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8%,家具类增长35.5%,汽车类增长32.3%。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

10、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6.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

11、,比上年下降13.9%。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9.8%,12月份增长32.7%。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6%,经营净收入增长5.2%,财产性收入增长11.6%,转移性收入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

12、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1.2%,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2.2%,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0%,财产性收入增长12.9%,转移性收入增长23.1%。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贷款余额40.0万亿

13、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项二、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一)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这里要着重说明,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为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间。(二)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

14、任务是“调结构、稳增长”。1、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15、。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任务是调整经济结构。我国已经进入到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1)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如全面复苏缓慢而复杂,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

16、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着新的突破,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这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既形成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又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所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那么,我们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做什么?简要说,就是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既有利于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又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这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可以起到重要的平衡和调节作用。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和着力推动的。一般来说,当经济处于上升期,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

17、级和企业兼并重组缺乏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增加产能、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很大。目前经济环境趋紧、市场需求萎缩,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经济生活造成很多困难,但市场约束增强形成的倒逼机制,也有利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一般来说,经济结构有大结构、中结构、小结构之分,也就是宏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之分。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就是要调整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以扩大内需为主、外需为辅,消费、投资、净出口之间相对平衡、协同拉动的格局。调

18、整产业结构,就是要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快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就是要下决心淘汰部分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有些产品,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却仍在发展。有些地方存在经济繁荣时不愿调,经济困难时又不敢调的心理。(2)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是什么呢?要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来调整需求结构。就是以政府的力量,以财政的力量,来确保社会公平。只有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乃至于三次分配(慈善分配)能够很好地配

19、合起来,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才能实现。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将近51%,这在世界大规模经济体里面是很难找到的,储蓄率上升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收入分配中居民所得在总分配里面的份额相对来说减少。所以“十二五”时期要调整,让储蓄率趋于下降。长期以来,国民消费增加额小于储蓄增加额,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储蓄越多,投资越多;投资越多,面向未来的产能就越多;当产能在不断快速增加时,如果消费赶不上生产,必然会增加净出口;净出口增加外汇储备也会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又导致人民币超量发行。最后,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给必然大大增加,并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有专家研究,历史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都经历了储蓄率及投资率先升后降、消

20、费率先降后升的过程。多数国家在人均 GNP3000美元左右时出现拐点,但亚洲国家一般要在4000美元之后才会出现拐点,特别是东亚国家储蓄率及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转换拐点来得更晚一些。东亚文化的消费观念决定了这些国家的消费结构转换滞后。我们促进消费时,要考虑这些因素。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正常的生产消费格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美欧发达国家在 “去杠杆化”作用下,开始改变高负债的消费方式,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不可能填补美国消费萎缩造成的“真空”。2008年,美国个人消费超过l0万亿美元,而整个亚洲的个人消费不足5万亿美元。另据估算,美国储蓄率提高4%将使全球的消费需求每年减少40

21、00亿美元,而中国等消费增长难以弥补这一缺口。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洪都拉斯等开始利用更加低廉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生产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纷纷向美欧发达国家出口,大有替代中国在美欧的既有市场份额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需求增长大幅度下降,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我国由高储蓄支撑起来的高投资、高产能、高出口循环链条将被打断。此时,如果国内消费增长还不足以弥补出口下降部分,我国的产能过剩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由生产过剩积累起来的危机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学认为,要素分配是一次分配,是保效率的。财富分配是二次分配,是保公平的。如果觉得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话,往往是政

22、府职能缺失。如果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一次分配必然倾斜于资本,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经济结构层次低,高层次人才就业岗位就少,从而导致中等收入者偏少,形成了低收入者和过高收入者两头大的哑铃型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又会影响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内外需结构:居民收入水平低,必然伴生消费能力不足,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衡;国内消费不足,就要靠国际市场来消化大量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导致内外需失衡;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缺乏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营销能力,就会被整合到别人的产业链中去,进而强化经济结构硬、重、散、弱的局面。现在,大家都在说要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能力,必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23、结构。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面临“宏观”和“微观”两类结构性问题:从宏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企业所占比重偏大。居民所占比重越小,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就相应越小;企业占比较大,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相对就大。这正是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投资率持续升高的重要症结所在。从微观角度看,表现为居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按五等分分组的城镇高收入户收入相当于低收入户的倍数,从2000年的3.6倍扩大到2008年的5.7倍。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消费结构两极分化,低收入者的消费意愿强、消费倾向高但缺乏

24、购买能力,高收入者购买能力强但消费倾向低,居民购买能力与消费意愿出现错位。因此,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多策并举促进消费扩大。一方面,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甚至还应略高于经

25、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又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3)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是二元结构。这个“二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一个是地区发展的“二元”。现实的中国,地区差异在加大,城乡差异在加大,贫富差异也在加大。缩小差距

26、、城乡统筹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国家有活力,走向繁荣的基本条件。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曾提出“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走转向短缺的转折点),劳动力必须从传统部门进入现代化部门,是经济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关键。为什么大家说世界上有活力的国家是美国和中国,原因很简单:移民。美国是跨国移民,中国是国内移民。中国为什么有现在的发展?答案是两亿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了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无一例外都是劳动力的净流入地。今天,中国哪一座楼不是农民工盖的,哪一块煤不是农民工挖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解决符合条件

27、的农村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其经济学含义正在于此。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4亿人,其中在城市就业的约1.4亿人。这1.4亿人在城里要吃要住,有病得看,小孩子要念书,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农民进城打工干活可以,在城市落户安家却不可以。因此,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民生”,其实主要指的是农转非条件下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民生要保证,这是当前最基础的。不但让农民进城干活,也要让他们在城里安家,基本生活有保障。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虽然已有1.4亿农民进城,但绝大多

28、数农民还在农村,而且出来的也只是青壮年劳动力。当前,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漂亮了,可有些农村呢,却陷入环境被污染、资源被掏空、家里仅剩“老弱病残”的尴尬境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与6年来6个一号文件有机衔接、一脉相承。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安排7161.4亿元,增长20.2%。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还会继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是突破口。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限制,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制度。一是统筹城乡就业,

29、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让城乡居民公平竞争、平等就业。并能够让进城的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医疗、住房购租等各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但如此,还要让农民工无论在这个城市干活,还是去别的城市,都能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二是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农民转化为市民。而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也平等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缩小城乡社保

30、差距。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持久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不仅是多种经济资源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更是人本身的变化,包括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为市民。从应对危机、扩大需求角度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将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商品粮等多方面产生巨大需求,这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城镇化将拉动众多产业加速发展。从城镇化特别是放宽户籍限制的路径选择上来看,中小城市将是“主阵地”,这就意味着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业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这些区域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城镇化

31、进程的推动将对城市公共产品产生很大需求。加快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集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化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城镇化发展步伐能有力推进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方面能够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共享。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也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城乡差距是由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但突出表现为过多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耕地、淡水等农业生产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矛盾还在加剧,城乡发展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在解决温饱的阶段,

32、“三农”问题还可以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以统筹城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乡生产要素重组的新思路破解这个难题。要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问题,坚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分子”,就是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尽可能从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和非农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入;一手抓“缩小分母”,就是要逐步减少农民人数,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为市民,从而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使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民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长

33、足发展,但目前城镇化率仍只有46%左右,与工业化的发展很不协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加强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4)努力改变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一,服务业比重过低作为我国经济中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反映尤其明显。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带动的,工业能源消耗要占到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工业也成为耗费能源和资源的最主要产业。2008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

34、0.1%,比人均收入水平与我相当的国家约低6个百分点。不但服务业本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其带动增长的能力不强,使得促进经济增长不得不依靠工业带动,这就间接地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是未来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希望所在,又有利于增加就业、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具有一举多得之效。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是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束缚和障碍。首先要解放思想,彻底转变重实业、轻服务的观念,真正把服务业当作产业来对待,真正把精力放在发展服务业上,推动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要

35、消除限制服务业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放宽准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特别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领域。要鼓励服务创新,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旅游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总之,要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服务业在较短时间内大发展、上水平。第二,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培育新兴工业产业。目前我国工业规模不小,但大而不强、结构层次较低,产品结构、企业组

36、织结构和技术水平都难以适应未来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从大的思路看,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一手抓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关键要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要明确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严格市场准入,及时修订和完善产业政策,提高企业资质、技术装备、节能环保等方面准入门槛。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

37、其作为审批高耗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按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进一步加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以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同时,要不断研究完善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着力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为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保障。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这是我国结构调整中的重中之重。历史上,每一

38、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从而培育出新的产业,带动经济繁荣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必将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球经济迈上新水平。对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在促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培育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上狠下工夫。在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上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一产业的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 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

39、局。3、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

40、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加强调查研究和战略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

41、节改革。2010年国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新动向主要表现为:(1)增强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将加快步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12月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会议,重点审议了国务院部门拟取消和下放的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就在几天前,上海市宣布,在第四批行政审批清理工作中共清理出个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项,调整项。从今年下半年珠三角深圳、佛山、广州、珠海等地相继启动地方“大部制”改革,到近期中央和地方大力度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举措,种种迹象显示,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打

42、造服务型政府,有助于更好地刺激市场投资活力,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最突出的亮点,是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则是推进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的政府转型。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今年以来,我国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方面进展顺利,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等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些改革的推进有力推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也为城市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2)深化财税金融改革,为转型提供制度保障转变发展方式,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43、,则有助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明年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攻坚,力争在相关税收制度改革、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预算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收入分配改革一直被视为扩大民间消费的关键。对此,财政部表示,明年将大力支持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积极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健全促进消费的财税政策,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更好地调动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

44、的基础性作用。“目前经济企稳回升,正是推出资源税改革的好时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有关部门应抓紧做好相关配套改革,尽早推出资源税改革方案,这一改革也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改革也将是明年改革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此外,还要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改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转变我国金融机构原有经营模式上下工夫。在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同时,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加强外汇管理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年我国

45、将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立足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不失时机地推进外汇管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增强外汇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不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3)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国内外一些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要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亟待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激发更多民间投资“接棒”政府投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列为明年改革重点之一,并释放出“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的积极信号,要求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

46、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当前垄断行业改革相对滞后现状,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曾提出,要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来自刚刚结束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的消息也显示,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将是明年投资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国家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支持民间投资投向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的一个关键是要对社会资本

47、投资给予国民待遇。”贾康认为,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充分重视,表明下一步中小企业有望得到更多政策支持,但关键是政策要得到真正落实,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年既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启动“十二五”规划做准备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立足当前并结合中长期发展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抓紧推进一些重大领域和关键领域的改革,必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4)是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

48、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5、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一是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二是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

49、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温家宝总理最近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解决好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要解决好两大问题,第一是收入,第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所以,必须先解决好就业难、

50、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这几大难题,内需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在2009这个最为困难的年份,保增长、惠民生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办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办的大事、实事。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达7284.63亿元,增长29.4%。在已经下达的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国家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如何解决就业难呢?一要发挥中小企业的吸纳作用,二是促进创业。为此,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注册有中小企业970

51、万户,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部岗位的80%。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大企业富省,中小企业富民”。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是工业经济逐步回升的体现之一。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统筹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积极推动地方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融资等环境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地政府上大企业的积极性高,大企业一上马,税收马上上来了,地方政府有了财政收入,但就业未必有增加。地方财政有钱了,修马路,盖大楼,建广场,改善城市环境,但农村落后依旧。大企业富省,民营企业富民。浙江民富是真实的不露富,平均40人中就有一个老板。中西

52、部与东部相比,不差在大企业上,差在民营经济上。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巩固提高国有企业的同时,不能放弃外资企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并驾齐驱的发展道路,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蚁族”蜗居各大城市的今天,尤其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同时,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好返乡农民工的作用。返乡农民工其实是财富而不是包袱。他们是最早走出农村的,最早从有限的耕地中洗脚上岸,最早走向城市、走向企业。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的话讲,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在观念上已经率先和市场经济接轨,在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也积

53、累了宝贵经验,他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新一轮就近创业的主力军。 解决住房难,廉租房是个好办法。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廉居房,也叫经济适用房,即政府以优惠价格向城市居民出售的产权属于个人的住房。一类是廉租房,即政府以优惠价格向城市居民出租的产权属于国家的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当以廉租房为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中,有两处涉及保障性住房问题。一是在财政政策上,增加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2010年预计将有600万套左右的政策性住房开工建设。二是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现在全国城市中还有4.4亿平方米集中连片的棚户

54、区,居住着约744万户家庭,在城市规划区之外,还有5600万平方米国有工矿棚户区,居住着约114万户家庭。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大多是我国工业化初期形成的简陋住房,这些房屋基本上是工棚、房,也有一些小二层楼、筒子楼,不具备现代住房功能,没有供水、排污、取暖等生活设施,经历多年后,居住环境恶劣,房顶漏雨、墙壁漏风,不少又处在低洼地带,一遇大雨就污水倒灌。冬天如厕排长队,又冷又急。巷道狭窄拥挤,遇到火灾消防车也进不去。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做好棚户区改造这件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工程,责无旁贷。据测算,完成这850多万户棚户区改造,可以直接增加投资l万多亿元,增加消费10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

55、位900多万个。建设出租房是世界各国为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和举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这样。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社会保障相当发达,但其住房私有率也只有65%左右,30%以上的城市家庭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出租房,第一大城市纽约甚至高达40%。日本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用房”的城市居民比例在30%-40%左右,法国在20%以上。德国更是高达60%的城市人口租用政府建设的住房。整个欧盟的住房私有率也不过60%左右,还有40%左右的家庭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住房包括廉租房。印度、埃及、古巴、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主要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至于新加坡的政府廉租房建

56、设更是全球闻名。总的情况是,发达国家40%左右的城市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发展中国家70%-80%的城市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住房私有化、每个家庭拥有一套产权属于自己的住房,肯定不是正确而理性的发展方向。建设廉租房,减轻了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压力,变集中消费为日常消费,变突击性消费为常态消费。如一个三口之家,购买一套政府优惠价格出售的廉居房,50平方米左右,大约至少需要15万元左右。一次性拿出十几万元,对中低收入家庭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政府提供租金价格优惠的廉租房,同样面积的一套住房,同样三口之家,只要每月拿出几百元就可以了。这样,手里就会有“余钱”,就有了其他方面的消费

57、能力,例如添置家庭用品,更新服装,直至健身、休闲、旅游消费,等等。当然,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加以确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过测算,按照3年规划,保障性住房比例可能达到8%左右,将来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提高。保障性住房是兜底的,在此之外的商品住房需通过市场来提供,要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条件、有能力购住商品房。实行全民医保,解决好看病难的问题。一直以来,“病不起”是套在老百姓头上的一道“金箍”。要想让医疗费用便宜下来,就需要实现全民医保。全民医保相当于一个“团购”的功能,可以花小钱看好病。在全民医保制度下,人人都参加医疗保险,如果医生骗病人就是骗保,医保机

58、构作为拥有强大集中购买权的专业机构,可以聘用一流的医学专家和风险管理专家来约束医生的行为,因此,在医疗保险制度下,这个市场的缺陷有可能得到解决,从而使社会保障“保”了最重要的东西生命。解决上学难,主要是重点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过去一年来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也逐步免除学费。为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目前已有90%的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在此

59、基础上,国家又推出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国以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途径,也是中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2)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一定要高度重视。现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总体上仍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地位不相适应。比如,我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研发费

60、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81%,相当于发达国家的l/10。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共有970万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 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劳务来讲,我们在劳动力的成本上不可能长期这么低。从资源环境来讲,我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制约,那种高耗能、高耗资、高污染的路子不能再走。特别是土地,越来越紧张,那种把一大片土地划拨给外商来投资的做法也没有可能了。我们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向开发“世界品牌”的转变。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来看,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地区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情况就好一些;凡是主要

61、依靠加工贸易、贴牌加工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弱,困难就大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耐克,它就是个调度中心,在全球调度所有工厂为它生产鞋,在调度全球船队为它运送鞋,在全球调度所有的商场为它卖鞋,实现鞋的价值。你想它靠什么?就靠一“钩”,这就是品牌,就是跨国公司今天所体现出的巨大力量。中国不可能举着跨国公司的牌子“走出去”!归根结底,推动自主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具体说,要做好几件事。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首要的是解决体制问题。过去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技术创新活动游离于产业之外,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科

62、研经费花了不少,但是服务于写论文、做样机、搞表演,最后没有变成社会财富。反过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重大的技术创新都出自大跨国公司,项目的提出来自市场,自然就不存在二次转化的问题。第二,要着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在拥有多少自主的知名品牌,拥有多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品牌的骨干企业。没有这些,自主创新能力就是空的。在国际上评出的l00个知名品牌当中,中国一个也没有。尽管我们有一批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当中,有的排名甚至还很靠前,但它们主要是一些金融企业和资源型企业,这些排名并没有体现出我们的企业具备多

63、强的竞争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制造能力上。第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如政府采购要把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系统列入首选目录,真正把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变成支持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再如,要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评价考核体系,改变过去只单纯统计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等做法,把发明专利授权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量、研发投入比例、科技贡献率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评价导向机制,这都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第四,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64、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研发能力;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高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加快促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新材料产业以及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要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在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等各个环节上扶持发展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7.“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中国经济呈现出“V”字型的走势,下去又立即上来,大家一定想,这多好啊!但是经济形势转好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经济转型。让经济下去直接上来也不是很难,国家不断加大投资,一定可

65、以上来。上来以后是不是经济就转型了呢?比如说,产业就升级了,经济增长质量就提高了,自主创新就增加了?那就不一定了。繁荣往往掩盖了矛盾,前几年,我们老说要经济转型,为什么经济转型不那么成功呢?就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大家都觉得日子很好过。既然日子很好过,为什么要转型?过一段再说吧!所以换一个角度来讲,经济如果恢复得太快,不一定好,为什么?因为把我们主要的任务经济转型反而给耽误了。从深层次看,最能体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是发展方式是否合理,经济结构是否协调,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合理的发展方式和协调的经济结构是决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最根本的因素。8.7%的增长率固然可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如此之大呢?从表面上看,由于外部需求收缩造成了出口大幅回落,关联影响到出口的工业部门,再影响到上游的原料和能源部门。但深层的原因是现有的经济增长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