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111116512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88.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论语十则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学习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第一页,共30页。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Rji)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第1页/共30页第二页,共30页。关于(guny)孔子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shuchung)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第2页/共30页第三页,共30页。相传(xingchun)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第3页/共30页第四页,共30页。山东(shn dn)曲阜“三孔”孔府 孔子嫡系(dx

2、)子孙居住地第4页/共30页第五页,共30页。孔庙 祭祀(j s)孔子的地方第5页/共30页第六页,共30页。孔林(kn ln):孔子墓地第6页/共30页第七页,共30页。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dz)及其再传弟子(dz)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dz)问及弟子(dz)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第7页/共30页第八页,共30页。1、掌握通假字。2、探究各则语录内涵。3、了解孔子教育(jioy)思想。4、背诵各则语录。学习(xux)目标:第8页/共30页第九页,共30页。 1、子曰:“学而

3、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 ),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ng)吾身,为(w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ywi)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i)。” 5、子曰:“由,诲女(r)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ywi)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

4、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9页/共30页第十页,共30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 y l h)?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jnz)乎?”按时(nsh)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第10页/共30页第十一页,共30页。理解:讨论学习(xux)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方能牢固(log),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qicu)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第11页/共30页第十二页,共30页。孔子

5、的一句话精彩了我的民族 光阴似剑 逝者如斯夫 大江东流 带不走古老的掌故 中国人 一声喊温暖了各种肌肤 天地人和 生命的追逐(zhuzh) 你我一起歌唱着千年的祝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铿锵的击缶声穿过心灵的倾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你我都是中国人一定要牢记住 你我都是中国人一定要牢记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铿锵的击缶声 穿过心灵的倾诉(qn s) 古往今来真善美如烛 烛火连天照亮了 和平的旅途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你我都是中国人 一定要牢记住 薪火相传 天下的财富 收获明天 是一卷和谐的画图第12页/共30页第十三页,共30页。我每天多次反省(fn xng)替办事(bn sh)尽心竭力

6、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高尚之士立身之本,为普通百姓修身之道。 以此看来,古人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以致于达到了修心、养性、立业的境界。第13页/共30页第十四页,共30页。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旧的(知识(zh shi))领悟(ln w)可以(ky)凭(这一点)做了3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第14页/共30页第十五页,共30页。 4、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 殆。”迷惑(m hu)疑惑(yhu)不解理解:讨论(toln)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

7、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第15页/共30页第十六页,共30页。 5、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教导(jiodo)教诲通“汝”你认识(rn shi)事物(的道理)吧是代词(dic),这通“智”聪明智慧固定句式:“也”译作“是”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第16页/共30页第十七页,共30页。 这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xuhu)吸取教训,不让自己跟别人堕落

8、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达到(d do)同样高度 贤人内心第17页/共30页第十八页,共30页。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bshn)者而改之。”虚数(xsh),几个人走=于之在其中(qzhng)他们的优点好的方面顺从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第18页/共30页第十九页,共30页。8、曾子曰:“士 不可以不 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 以为(ywi)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感悟:因为(yn wi)任重而道远,所以必须意志坚定。因为(yn wi)追求“仁”,所以责任重大;因为(yn wi)责

9、任大,所以必须战斗到死!人类的理想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什么要奋斗终身,就因共产主义的理想任重而道远。(死而不已) 士人(shrn)刚强 勇敢仁道停止第19页/共30页第二十页,共30页。9、子曰:“岁寒,然后(rnhu)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傲寒而屹立,多么像在乱世和逆境中保持崇高尊严和气节的人啊!所以,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赞美它们经冬不凋的品质,也就是赞美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真理、守卫正义的人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疾风知劲草, 烈火(lihu)见真金。(板荡识忠臣)意思是:孔子(kn z)说:“冬天来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第20页/共30页第

10、二十一页,共30页。10、子贡(z n)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 之者乎?”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 欲,勿 施 于人。”施加(shji) 想。想要(xin yo)(做的事) 大概,也许 奉行 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想要的。 恕道第21页/共30页第二十二页,共30页。学习(xux)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22页/共30页第二十三页,共30页。学习态度: 见贤思齐(jin xin s q),见不贤而内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第23页/共30页第二十四页,共30页。品

11、 德 修 养人不知而不愠,君子(jnz)也。吾日三省吾身任重道远(rn zhng do yun) 死而后已岁寒(su hn)知松柏凋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第24页/共30页第二十五页,共30页。本课中出现(chxin)的成语:温故知新(wn g zh xn)死而后已(s r hu y)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第25页/共30页第二十六页,共30页。1你喜欢(x huan)哪一则?2你觉得哪一则(y z)对你启发最大?4你还知道哪些(nxi)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讨 论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第26页/共30页第二十七页,共30页。文言文六字翻译(fny)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shngl)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shn q)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对(将单音词对应翻译为双音节的词)。第27页/共30页第二十八页,共30页。第28页/共30页第二十九页,共30页。第29页/共30页第三十页,共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