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1036695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一部分 复习提纲一、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

2、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

3、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二、熔化和凝固、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3、

4、晶体的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非晶体的熔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物体在熔过程中要

5、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非晶体相同点状态固体固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凝固过程放热放热不同点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主变不断升高凝固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不断降低熔点和凝固点有无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持续吸热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持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

6、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蒸发A.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共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发生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变化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

7、降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汽化吸热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时要放热。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

8、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第二部分 本章知识网络结构1.2.温度温度计体温计熔化和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摄氏温度规定及单位: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记作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记作1000;C和100之间

9、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人的正常体温37 左右(口腔)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1. 工作原理: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 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3. 正确使用: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应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1. 用途: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2. 特殊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小的缩口3. 体温计中的测温物质是:水银量程:35一42 ;分度值:0.14. 使用方法:

10、在使用前,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回玻璃泡中(其他的温度计不能甩);读数时,可离开人体,即要把它从腋下、口腔或直肠中拿出来读数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之间随温度的变化可相互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要放热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致冷: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依附物、留下的液体、周围的空气)吸热,致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

11、热;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放热2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降低气体的温度: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压缩气体的体积:压缩体积只能使部分气体液化3生活中常见液化现象:雨、雾、露、冰冻的饮料瓶外有水珠、冰糕周围的“白气、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夏天铁的自来水管出“汗、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上起雾等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吸热 2生活中常见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球(卫生球)变小,最后不见了;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干;灯泡的灯丝越用越细;固体空气清

12、新剂起的清新作用;“干冰”人工降雨或保存运输食品等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放热4生活中常见凝华现象: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和冰箱内结的霜;北方寒冷的冬天早晨窗玻璃内侧出现的冰花;北方寒冷的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5灯泡壁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物态变化固体晶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不断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不断吸热或放热,温度上升或下降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温度越低蒸发越慢;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液体上方空气流

13、动快慢: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流动的气流越慢蒸发越慢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第三部分 章末检测题(60分钟 满分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 A露是水凝固形成的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是冰升华形成的 D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

14、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蛰化是( )图1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4把盛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如图1所示,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 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 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9 B39、40 C38、40 D39、39甲 乙 丙图2 6如图2所示酊可、乙

15、、丙三支温度计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置于有密 闭塞子的酒精瓶内,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敞口的酒精杯中;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 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 C甲温度计肯定不准确 D丙温度计是不准确的图37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腾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8小昌同学在26C的实验室里

16、,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 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11现

17、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4中的4个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12如图5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夏天吃冰棒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热风干手器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天冷时,窗玻璃上结有小水珠A B C D A. 冬天,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而成的 B. 夏天,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 夏天,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

18、 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图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上方冒的“白气 A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B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C凝固 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D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E凝华 吃冰棒解热 F升华14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如图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这 三种物质中, 可能是同种物质 图7 图8 15(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2)读出图7中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则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在标准大气

19、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 00(2,则选用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名称熔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16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8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液化、汽化)现象,并 (吸收、放出)热量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2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17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 的缘故;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的 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的 来降低气温的18人们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或气体打火机

20、中的丁烷,是在 温下,用 的方法把石油气或丁烷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罐或打火机里的;液化的另一种方式是 .19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图920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9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逋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请根据前文,回答: 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21、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第21题3分、22题7分、33题各8分,共1 8分,请按题目的要求作答)21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989488828069777571676461(1)错误的数据是 ;(2)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22如图10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图10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这种物质是 (选填

22、“晶体”或“非晶体”);AB段是 态;BC段是 态;CD段是 态;(2)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3) 段表示该物质的沸腾过程;该物质的沸点是 23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1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 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11121314151617181920. .温度/. .95969798999996999999. . 甲 乙 丙 图11(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1乙中A、B两图所示,则乙图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在图11丙图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