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教案3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02137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时记趣》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时记趣》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时记趣》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幼时记趣》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时记趣》教案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K12教学同步资源 精彩与您同步_幼 时 记 趣瓜洲镇中心中学 预设目标:1、口述作者及课文出处2、读准生字词、学习断句、熟读课文稚 藐 强 唳 凹 凸 砾 邱 壑3、借助字典、注释、弄清有关字词解释察 故 私 拟 强 怡然 徐 唳 拔 鞭 方 之 其 以 为 或 4、口述文中三件趣事、翻译全文5、探究作者为何有“物外之趣”6、口述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这是作者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生动的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二、思路结构(总分结构)第一部分、第1节总叙“物外之趣”这一节叙述了作者幼时眼

2、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第二部分、第24节,分别写观赏白鹤之图、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写作特点1、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正因为“明察秋毫”能细察藐小之物的“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是总述,是面上的记述。正因为“明察秋毫”,所以能观蚊如鹤,能“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为丘壑,能视蛤蟆为“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样用三个典型事例分述了“物外之趣”,从点上具体记述了幼时的趣事。2、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从

3、全篇来看,开头总说“物外之趣”,文字简洁。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3、观察仔细、想象奇特文中很注意观察的描写,对藐小微物“细察”其纹理;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目细视”;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观”与“察”同时进行的。“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例如,把飞舞的蚊群,想象成“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成“鹤唳云端”;把丛草想象为森林,虫蚁想象为野兽,土砾想象为丘谷。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象的;而这里的联想和想象,又是从儿童的生

4、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事物形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4、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吞”、“吐”两个动词,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了“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另外,有些词语用得也很准确。如“冲烟飞鸣”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鹤唳”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5、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教学设想第一课时目标设定:(学生讨论制定)(3分钟)目标设想:1、 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会断句,注意感情和节奏。2、 借助字典、注释,了解字词解释、句子含义。3、 口述文中三件趣事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1、教师活动:生命的街车走过千坎万坷,生命中的风风雨雨已经跌落成碎片。但童年的回忆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整个生涯中。童年的天空是用纯洁的心灵制成的清净的海蓝色;童年的画卷是用希望描绘成的五彩缤纷的梦想;童年的诗歌是用幻想写成的一首完美的欢乐。这节课让

6、我们一起来追亿幼时的童真童趣。 2、学生口述作者及课文出处,教师补充。沈复,生于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为六卷。书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游览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娱处和悲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二、自主合作,理解疏通(30分钟)1、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词读音。(自读、相互纠正)(5分钟)2、齐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感情。(教师引导)(5分钟)3、借助字典、注释,了解字词解释,句子含义。(自学、讨论、交流、纠正)(10分钟)如:明察

7、秋毫 故 私 拟 强 怡然称快 神游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方 之 以 或 其4、 合作复述文中三件趣事。(自述、交流、评价)(10分钟)三、复习巩固。(10分钟)1、识记文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笔记本上翻译全文。(课后作业)第二课时目标设想:1、翻译全文2、体会作者情感3、认识观察和想象之间的关系教学步骤:一、翻译全文、(合作交流)(10分钟)1、交换笔记本,检查翻译情况2、教师讲述课文中的省略句和固定句如:“群鹤舞(于)空”、“使之(于)台齐”、“驱之(于)别院”等、“作 观”、“以 为”、“ 为所 ”等二、学生质疑、探究思考(10分钟) 比如:1、你对文中哪件趣事最感兴趣,为什

8、么?(讨论、交流) 2、文中描写作者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讨论回答)、 私 拟作群鹤舞空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怡然称快。、 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驱之别院。3、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讨论明确仔细观察与想象力的关系;这些乐趣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三、拓展活动(20分钟)1、根据自己的感受,口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回忆、交流、评价)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将自己的童年趣事组织成文。(提醒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四、布置作业(5分钟)1、熟读课文并争取背诵2、笔记本上整理字词练习如:、字音、字形稚 藐 怡 蹲 壑 癞、解释加点的字词明察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余年幼 拔山倒海 鞭之数十 心之所向 项为之强 常蹲其身 徐喷以烟 之 昂首观之 为 二虫尽为所吞 其 以 项为之强 以虫蚁为兽 使其冲烟飞鸣 以虫蚁为兽3、短文欣赏(课程标准新教案第56页钓青蛙)(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七课 幼时记趣沈复一、观蚊如鹤总:物外之趣 二、神游山林 分(童真童趣)三、鞭打蛤蟆2022-6-20 6:26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 郭振超Email:gzc825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