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11084592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资源描述:

《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层厂房定轴线的标定学习教案(7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单层厂房定轴线单层厂房定轴线(zhu xin)的标定的标定第一页,共74页。一、横向定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通过处是吊车梁、屋面板、连系梁、基础梁及墙板标志(biozh)端部的位置。(一) 中间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除横向变形缝及端部排架柱外,中间柱的中心线应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屋面板端部位于柱中心线通过处。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屋面板及外墙板的标志(biozh)尺寸均以柱中心线为准。第1页/共74页第二页,共74页。中间柱与横向(hn xin)定位轴线的联系变形缝处柱与横向(hn xin)定位轴线的联系第2页/共74页第三页,共74页。(二) 横向变形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横向变

2、形缝处,定位轴线采用双轴线。各轴线均由吊车梁和屋面板尺寸端部通过。两轴线间的跨度为缝宽。两柱中心线各自轴线后退600mm。变形缝两侧柱间的实际距离较其它(qt)处的柱距减少600mm,但柱距的标志尺寸仍为6米。第3页/共74页第四页,共74页。(三) 山墙与定位轴线的关系、山墙为非承重墙时墙内缘和抗风柱外缘应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端部排架柱的中心线应由横向定位轴线向内移600mm。、山墙为承重墙时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应按砌块的半块或倍数(bish)或墙厚的一半来规定。 第4页/共74页第五页,共74页。山墙(shnqing)为非承重墙山墙(shnqing)为承重墙第5页/共74页第六页,

3、共74页。二、纵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在柱身通过处是屋架或屋面大梁(dling)标志尺寸端部的位置,也是大型屋面板边缘的位置。(一) 边柱、边墙与纵向定位轴线两条定位轴线间距离(厂房跨度)与吊车跨度之间的关系满足: L-LK=2e 对边柱而言,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与吊车桥架端头长度B、桥架端头与上柱内缘的安全缝隙宽度Cb以及上柱宽度h有关。第6页/共74页第七页,共74页。第7页/共74页第八页,共74页。式中:L -厂房跨度; LK -吊车轮距; e -轴线至吊车轨中心线距离,一般为750mm,当吊车起重量大于50t时,取1000mm;当采用梁式吊车时,取500mm。 e B+h0+CbB-吊

4、车桥架端头长度;查表得到(d do)。Cb-桥架端头与上柱内缘的安全缝隙宽度;查表得到(d do)。h-上柱宽度。第8页/共74页第九页,共74页。 为保证吊车在跨度方向的安全(nqun)要求,实际缝隙宽度应满足:e-(B+h0)Cbh=h0+ac,h0为轴线至上柱内缘的距离;h为上柱宽度,一般为400mm、500mm;ac为连系尺寸,即轴线至柱外缘的距离。第9页/共74页第十页,共74页。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分两种情况:(1) 无吊车或只设悬挂(xungu)式吊车,或柱距为6m,吊车起重量20/5t时轴线与外墙内缘及柱外缘重合,即ac=0,h=h0。因为吊车起重20/5t时, h=h0=400

5、mm,查表得B =260mm, Cb 80mmC b = e - ( B + h 0 ) = 7 5 0 -(260+400)=90mm80mm满足安全缝隙宽度要求。第10页/共74页第十一页,共74页。(2) 当柱距为6m,吊车起重量20/5t时轴线与柱外缘间设连系尺寸(ch cun),即ac0,且为300mm或其倍数。当墙体为砌体时,可采用50mm或其整数倍。随着吊车起重量或柱距增大,相应的B和h值也相应增大,为了保证安全缝隙宽度要求,在纵向定位轴线不动的情况下,将柱外缘外推一个ac值,即h0=h-ac 。要保证屋架在柱上应有的支承长度,不得小于300mm,如不足时则上柱头应伸出牛腿或采用

6、刚接。 第11页/共74页第十二页,共74页。在无吊车或只有悬挂式吊车的厂房中,当采用带有承重壁柱的外墙时:壁柱较大,足够支承屋顶承重构件,则墙内缘与纵向定位(dngwi)轴线相重合。壁柱较小,则墙内缘与纵向定位(dngwi)轴线的距离应为墙体半块或半块的倍数。采用承重外墙时,墙内缘与纵向定位(dngwi)轴线的距离应为墙体半块或半块的倍数或使墙中心线与定位(dngwi)轴线相重合。 第12页/共74页第十三页,共74页。第13页/共74页第十四页,共74页。(二) 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1、等高跨中柱等高厂房的中柱,宜设置单柱和一条纵向定位轴线。定位轴线通过相邻两跨屋架的标志尺寸端部,并与

7、上柱中心线相重合。上柱截面高度一般取600mm,以保证两侧屋架应有的支承长度,上柱头不带牛腿。等高厂房的中柱,由于吊车起重量、柱距、或构造要求(yoqi)需要设插入距时,中柱可采用单柱及两条纵向定位轴线。插入距应符合3M数列,上柱中心线宜与插入距中心线重合。第14页/共74页第十五页,共74页。第15页/共74页第十六页,共74页。2、不等高跨中柱对这类中柱,可看做是高跨的边柱。高低跨处中柱采用单柱时,如高跨吊车起重量20/5t,则高跨上柱外缘与封墙内缘宜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当高跨起重量大于20/5t时,其上柱外缘与纵向定位轴线间宜设连系尺寸ac,并应采用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两线间的距离为插入

8、距ai,ai在数值(shz)上等于连系尺寸ac。第16页/共74页第十七页,共74页。第17页/共74页第十八页,共74页。对低跨来说,为简化屋面构造,其定位轴线则应自上柱外缘、封墙内缘通过,所以此时(c sh)在一根柱上同时存在两条定位轴线,分属于高、低跨。 如封墙处采用墙板结构时,可按上页图所示处理。第18页/共74页第十九页,共74页。(三) 纵向伸缩缝、防震缝处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当厂房宽度较大(jio d)时,沿厂房宽度方向需设置纵向缝,以解决横向变形问题。1、单柱方案等高厂房可采用单柱并设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伸缩缝一侧的屋架或屋面梁搁置在活动支座上。此时,ai = ae式中,ae为

9、伸缩缝宽度。第19页/共74页第二十页,共74页。不等高厂房(chngfng)设纵向伸缩缝时,一般设置在高低跨处。采用单柱处理时,低跨的屋架或屋面梁可搁置在设有活动支座的牛腿上,高低跨处应采用两条纵向定位轴线,其间设插入距ai。ai与伸缩缝宽度ae、连系尺寸ac、封墙厚度t的关系如图。第20页/共74页第二十一页,共74页。第21页/共74页第二十二页,共74页。2、双柱方案当采用双柱时,应采用两条纵向定位轴线,并设插入距。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定位规定可分别按各自(gz)的边柱处理。第22页/共74页第二十三页,共74页。三、纵横(znghng)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在厂房纵横(znghng)跨相交

10、处,常在相交处设变形缝,使纵横(znghng)跨各自独立。纵横(znghng)跨应有各自的柱列和定位轴线。各轴线与柱的定位按前述诸原则进行,然后再将相交体都组合在一起。对于纵跨,相交处的处理相当于山墙处;对于横跨,相交处处理相当于边柱和外墙处的定位轴线定位。 第23页/共74页第二十四页,共74页。纵横跨相交处采用双柱单墙处理,相交处外墙不落地,成为悬墙,属于横跨。相交处两条定位轴线间插入距ai = ae+t 或 ai = ae+t+ac,当封墙为砌体时,ae值为变形缝处的宽度;封墙为墙板时,ae值取变形缝的宽度或吊装墙板所需净空尺寸(ch cun)的较大者。 第24页/共74页第二十五页,共

11、74页。第25页/共74页第二十六页,共74页。单层厂房剖面设计是建立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的,剖面设计着重解决建筑空间如何满足生产的各项要求的问题。生产工艺对厂房剖面设计影响很大,如生产设备的体型、工艺流程(n y li chn)、生产特点、操作要求、起重运输设备的类型及起重量等。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单层厂房剖面单层厂房剖面(pumin)(pumin)设计设计 第26页/共74页第二十七页,共74页。某20t氧气(yngq)顶吹转炉厂房剖面图第27页/共74页第二十八页,共74页。一、厂房高度的确定单层厂房的高度是指室内地面到屋架下弦或屋面梁的下表面(biomin)的垂直距离。一般情况屋架下表面(

12、biomin)的高度即是柱顶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所以单层厂房高度也可指地面到柱顶的高度。第28页/共74页第二十九页,共74页。(一) 柱顶标高的确定1、无吊车厂房根据最大生产设备(shbi)的高度和其安装、检修时所需的净空高度确定。还应考虑人的心理需要,避免因为厂房跨度大,高度小产生的压抑感。柱顶标高一般不小于3.9米。2、有吊车厂房其柱顶标高应按下式计算求得,即:H=H1+h+Ch第29页/共74页第三十页,共74页。式中:H柱顶标高;H1吊车轨顶标高。由工艺人员提出。h轨顶至吊车上小车顶部的高度。根据吊车起重量由吊车规格表中查出。Ch屋架下弦底面至吊车小车顶面的安全空隙。这主要是考虑到:屋

13、架下弦及支撑可能产生的下垂(xi chu)挠度;柱列基础纵横向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构件制作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影响吊车的正常运行。第30页/共74页第三十一页,共74页。第31页/共74页第三十二页,共74页。H1=H2+ H3H2柱牛腿标高,应符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xitio)标准 。标高符合扩大模数3M数列,当标高大于7.2米时,应符合6M数列。H3吊车梁高、吊车轨高及垫层厚度之和。 第32页/共74页第三十三页,共74页。(二) 室内(sh ni)地面标高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单层厂房室内(sh ni)地坪与室外地面须设置高差,以防雨水侵入室内(sh ni)。但为了便于运输工具进出厂房和不加长

14、门口坡道的长度,这个高差又不宜太大,一般取150mm。当地形复杂时,则因地制宜,在满足工艺需要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土石方量。 第33页/共74页第三十四页,共74页。(三) 厂房高度设计的一般原则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不宜(by)轻易提高柱顶标高。在工艺有要求的多跨厂房中,当高差不大于1.2米时,低跨所占面积较小时,不宜(by)设置高差(有空调要求除外)。对于厂房内局部有特殊设备,为了柱顶标高的统一,通常在厂房一端屋架与屋架之间的空间布置个别高大设备;或降低局部地面标高,如地坑,来设置大型设备以减小厂房高度。 第34页/共74页第三十五页,共74页。第35页/共74页第三十六页,共74页。第3

15、6页/共74页第三十七页,共74页。二、天然采光采光设计是根据室内生产(shngchn)对采光的要求确定窗子大小、形式、及其布置,保证室内采光的强度、均匀度及避免眩光。(一) 天然采光系数设计时应根据生产(shngchn)性质及其对采光的要求,按采光系数的标准值进行设计。第37页/共74页第三十八页,共74页。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c的计算公式:c=En/Ew100%式中:En为室内工作面上某点的照度(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光通量的多少,单位用lx表示);E n 为 同 一 时 刻 露 天 地 平 面 上 天 空 扩 散(kusn)光照射下的照度,单位为lx。第38页/共74页第三十九页,共74页。(

16、二) 采光均匀度采光均匀度是指工作(gngzu)面上的采光系数的最低值与最高值的比值。可通过采光曲线示意图来表示。第39页/共74页第四十页,共74页。侧窗采光难以保证均匀度,一般不作要求。顶部采光时,对IV级采光等级的采光均匀度不宜0.7。为保证采光均匀度的规定,相邻(xin ln)天窗中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工作面至天窗下沿高度的两倍。通常工作面标高取地面以上1.01.2m。第40页/共74页第四十一页,共74页。(三) 采光面积(min j)通过窗地面积(min j)比来确定采光面积(min j)。表中采光等级和采光系数最低值由下表查得。第41页/共74页第四十二页,共74页。第42页/共7

17、4页第四十三页,共74页。第43页/共74页第四十四页,共74页。(四) 采光方式根据采光口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位置,可分为侧窗采光、天窗采光和混合采光。三种方式。1、 侧窗采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视野开阔。单侧采光适合于进深小的厂房。双侧采光适合于进深大的厂房。高低(god)侧窗的结合布置采光可改善厂房的采光均匀度。第44页/共74页第四十五页,共74页。第45页/共74页第四十六页,共74页。第46页/共74页第四十七页,共74页。2、 天窗采光 用于侧向不能开窗或连续多跨的厂房,照度均匀,采光效率高,但构造(guzo)复杂,造价较高。3、 混合采光 侧窗采光不能满足要求时,用天窗采光补充。第

18、47页/共74页第四十八页,共74页。第48页/共74页第四十九页,共74页。(四) 采光(cigung)天窗的类型 1、锯齿形天窗 2、横向下沉式天窗 3、平天窗 4、三角形天窗 5、其它天窗第49页/共74页第五十页,共74页。第50页/共74页第五十一页,共74页。第51页/共74页第五十二页,共74页。三、自然通风 (一) 通风基本原理1、热压作用下的通风厂房内部产生热量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温度,使空气体积膨胀,容重变小(bin xio)而自然上升。而室外空气温度相对较低,容重较大,室外冷空气通过厂房下部的门窗进入室内,室内热空气上升,通过厂房上部的天窗排出,如此循环往复,达到通风目的。第

19、52页/共74页第五十三页,共74页。第53页/共74页第五十四页,共74页。2、风压作用下的通风风吹向建筑物时,在迎风面空气压力增大,超过大气压力为正压区,在背风面空气压力往往小于大气压力,成为(chngwi)负压区。将厂房的进风口设在正压区,排风口设在负压区,更好地组织通风。第54页/共74页第五十五页,共74页。第55页/共74页第五十六页,共74页。(二) 热加工车间的自然通风1、进气口、排气口的设置主要(zhyo)利用低侧窗进风,高侧窗和天窗排风,根据热压原理,进排风口的高差越大,通风效果越好。图为进排风口的位置与高度的关系。第56页/共74页第五十七页,共74页。南方炎热地区(dq

20、)作为进风口的低侧窗窗台标高,可降为0.51m,进、排气口可仅设挡雨板,不设窗扇。北方寒冷地区(dq)为冬季保温需要,进、排风口均需设窗扇。低侧窗可分为上下两排,冬季上排窗可关闭,开启下排窗。夏季开启上排窗。第57页/共74页第五十八页,共74页。南方(nnfng)地区热车间 北方地区热车间第58页/共74页第五十九页,共74页。为提高热车间的通风(tng fng)能力,低侧窗宜采用平开窗和立旋窗。尤以立旋窗为佳。第59页/共74页第六十页,共74页。第60页/共74页第六十一页,共74页。排风口的位置应尽量(jnling)高一些,一般设在柱顶处。天窗位置一般设在屋脊处或设于散发热量最大的设备

21、的上方。中间部分侧窗一般设计成采光窗,采用固定窗或中悬窗形式。第61页/共74页第六十二页,共74页。南方(nnfng)地区热车间墙体形式对散热量及灰尘散发量大的车间,在南方地区厂房墙体形式(xngsh)可采用上下开敞式;第62页/共74页第六十三页,共74页。对散热量及灰尘散发量大的车间,在北方地区,应在保证采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侧窗面积(min j),也可采用上部开敞式。 除上下开敞式墙体形式(xngsh)外,还有全开敞式,如右图。适用于只要求防雨不要求保温的一些热车间和仓库。如冶金工业的脱锭、钢坯库等第63页/共74页第六十四页,共74页。2、通风(tng fng)天窗的类型 (

22、1) 矩形通风(tng fng)天窗第64页/共74页第六十五页,共74页。 (2) 下沉式通风(tng fng) 天窗第65页/共74页第六十六页,共74页。 (3) 其它形式的 通风(tng fng)天窗第66页/共74页第六十七页,共74页。3、合理布置热源和其它措施 在组织穿堂风通风时,热源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一侧,且进出风口应布置在一条线上,使气流通畅。 在热压通风时,热源应布置在天窗开口下面,使气流排出路线短,减少涡流(wli)。 冷热跨厂房间隔布置,加快气流速度,通风效果明显。第67页/共74页第六十八页,共74页。第68页/共74页第六十九页,共74页。四、屋面排水方式对

23、屋顶形式的影响 厂房(chngfng)排水也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分内排水和外排水。 多跨厂房(chngfng)多采用内排水方式。第69页/共74页第七十页,共74页。第70页/共74页第七十一页,共74页。1、多脊双坡形式屋顶 在多跨厂房中,多把屋顶做成有内天沟的多脊双坡形式,坡度一般在1/51/12间。如图。优点是承重构件受力合理、材料消耗少,应用广泛。不足是排水管易堵塞、天沟积水、屋面易渗漏,构件类型多,排水构造复杂(fz),施工困难。第71页/共74页第七十二页,共74页。2、缓长坡形式屋顶 把常用的多脊双坡屋顶改变成没有内天沟的双坡屋面,可以避免多脊双坡屋顶的缺点(qudin)。可以减少天沟、水落管及地下排水管网数量,简化构造。 第72页/共74页第七十三页,共74页。缓长坡形式(xngsh)屋顶多脊双坡形式(xngsh)屋顶第73页/共74页第七十四页,共7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