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说明文教学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11078838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谈说明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谈说明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谈说明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谈谈说明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说明文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谈说明文教学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 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幺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 ”。如果“主导”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低气压”、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 。 下面就如何写好说明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文艺作品,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真切的情感打动人;论说文,能以其深刻的哲理和强大的逻辑力量折服人,那幺,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长处的说明文,是不是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

2、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1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 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 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因为,“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强 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2中学课本所选的说明文,几乎篇篇都是,文中蕴含的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

3、于教师如何强化和激发。 二、点拨学生在扩展欣赏视野中品美趣 现代美学认为,“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是“人对客观现 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3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做好这方面的“情感铺垫”启发 学生理解说明文形式与目的间的啮合性,品味平直简洁的说明方法中隐含的和艺术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 笔者曾经组织过这样一次别具一格的比赛:让人数相同的男生同女生进行等距离米的迎面接力赛,比赛结 果是以男生失败而告终因为女生是在平坦的大道上跑的,而男生是在校园紫藤架和九曲小桥上穿行的。我 问男生为什幺会输了,他们都

4、说“我们跑的路不好。”我说“你们跑的路,学校可是化了大钱精心构建的,富 有艺术性,怎幺能说不好呢?”这下教室里好像炸开了祸,对“好”与“美”的意义争论不休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这样一个共识:目的不同,评价事物的标准也会不同。 我趁机启发学生: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不管园林设计师如何醉心于通幽之曲径,驾驶员却总以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为美;无论园艺大师怎样刻意塑造 龙身虬枝的五针松盆景,木工师傅对挺拔坚实的东北红松仍然赞不绝口。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虽然没有诸 如欲扬先抑、扣人心弦的手法,也没有委婉含蓄的文辞,但它们平实简明,质朴无华,是

5、文章中的“高速公路 ”和“东北红松”,它们这种与目的相适应的形式,有它独特的美学价值。接着,我在眼睛与仿生学一文 中找出几个这一类的句子,要求学生试写成记叙文式句子,两相进行比较,说说原文的平直之美,同学们都表 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三、带领学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识妙趣 文艺理论对语言有三个要求,这就是“准确、鲜明、生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 迅的诗句是美的,主要因为它的抒情爱憎鲜明,对比强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句也很美 ,主要是因为它的描绘形象而生动。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 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

6、动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 ”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 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 探讨用词之妙的途径很多,有词素分析p 法、实验演示揣摩法,还有情境体验法、影视场面回味法、不同文 体比较法等等。笔者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曾经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下列文字选自课文,请把 带点的词更换成别的比较合适的词,并试作比较:尽打尽打,盘底就洼了下去;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 ;把红铜片圈起来”全班同学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 位的词于

7、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苏轼曾经说过,为文“须求物之妙”,要“了然于心”已非易事, “而况了然于口与手者乎”?在上述练习中,同学们似乎才发现,原来这“平淡”之中包含着不平淡的功力, 他们对说明文语言的妙趣有了新的认识。笔者把此称为“挖词重填法”。 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 率的有效途径,认为说明文教学无所作为,或者把说明文教学课上成科普知识课,这是对语文教学本身的取消 和异化,是十分要不得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与经验,本文所举的从内容吸引、视角转换 、教法更新和语言品味等角度激趣的方法,仅是挂一漏万的几个例子,如果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 径,在说明文教学中争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注释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59页。3 王朝闻:文 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