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11077933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68.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带问题的处理学习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第一页,共17页。ABCDOEx5x4x1x2x3第1页/共17页第二页,共17页。 一、目的(md)1.1.会使用打点会使用打点(d din)(d din)计时器,学会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2.掌握掌握(zhngw)(zhngw)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变速运动的方法。 3.3.会根据纸带采用图像法和逐差法测定会根据纸带采用图像法和逐差法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第2页/共17页第三页,共17页。二、实验(shyn)原理示意图第3页/共17页第四页,共17页。 三、注意事项1.

2、1.小车小车(xioch)(xioch)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50cm的的范围内清楚地取范围内清楚地取7 78 8个计数点为宜。个计数点为宜。 5.5.不要分段不要分段(fn dun)(fn dun)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一量出到计数点0 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2.2.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定滑轮相撞(xin zhun)(xin zhun),纸带打完,纸带打完后

3、即时断开电源。后即时断开电源。 3.3.每打完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每打完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4.4.应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 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得少于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得少于6 6个。个。 6 6、注意所选取的、注意所选取的相等时间间隔相等时间间隔T T的大小及的大小及所测位移所测位移S S第4页/共17页第五页,共17页。 四、原理(yunl)1.1.了解了解(lioji)(lioji

4、)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 .(1)(1)使用交流电源使用交流电源(dinyun)(dinyun)的计时仪器,它每隔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0.02s打一个点(由于电源打一个点(由于电源(dinyun)(dinyun)频率是频率是50Hz50Hz)。)。 (2) (2) 纸带上的纸带上的点表示点表示了相应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了相应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置,研究纸带上所打点的间,研究纸带上所打点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1 2 3 4 50S1S2S3S4S5 如图

5、所示,如图所示,0 0、1 1、2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 S1 1、S S2 2、S S3 3为相邻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若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若S= SS= S2 2S S1 1=C=C(常数),即若(常数),即若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在实际实验在实际实验中,考虑到实验误差的存在,只要在中,考虑到实验误差的存在,只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满足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就可以了。

6、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就可以了。第5页/共17页第六页,共17页。 3.3.由纸带求物体由纸带求物体(wt)(wt)运动加速度的运动加速度的方法:方法: 用用“逐差法逐差法”求加速度求加速度. . 根据根据(gnj)S4(gnj)S4S1= S5S1= S5S2= S6S2= S6S3=3aT2S3=3aT2(T 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隔)65432129SSSSSSaT思考:若为什么不采用如下(rxi)方法求加速度呢?S2 S1=a1T2 S3 S2 =a2T2 S4S3 =a3T2 S5S4=a4T2 S6 S5 =a5T2 然后求出a的平均值(1)选择

7、纸带选择纸带 如何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如何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如何选择测量点(计数点)如何选择测量点(计数点)?第6页/共17页第七页,共17页。位置编号位置编号t/st/sX/mX/mv/(msv/(ms-1-1) )1 12 23 34 45 5用用v-t图象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图象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个点时纸带的即时速度个点时纸带的即时速度(sd),后,后做出做出v-t图,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sd)。 第7页/共17页第八页,共17页。V-t图象图象(t xin)1 1、图象特点:直观、图象特点:直观2 2、作图步骤(

8、、作图步骤(1 1)建系)建系 (2 2)描点)描点 (3 3)作图)作图注意注意! 1! 1作图时应把尽量多的点连在一条直线作图时应把尽量多的点连在一条直线(zhxin)(zhxin)上上,2,2不在线上的点应均匀的分布在线不在线上的点应均匀的分布在线的两侧。的两侧。t/s00.10.20.30.40.5v1/ms-116.5021.4026.3031.3536.3041.253 3、图象、图象(t (t xin)xin)舍去舍去!第8页/共17页第九页,共17页。t/sv/(m.s-1)舍去舍去!vt问题问题1图线的特图线的特点点(tdin)?2小车的小车的运动运动(yndng)规律?规律

9、?3如何求加如何求加速度?速度?第9页/共17页第十页,共17页。第10页/共17页第十一页,共17页。第11页/共17页第十二页,共17页。第12页/共17页第十三页,共17页。第13页/共17页第十四页,共17页。达 标 测 评例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zh din)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 ,CD长为11.15cm

10、 ,DE长为13.73 cm ,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AB的距离应为 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BCDE第14页/共17页第十五页,共17页。例题例题2 2:(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 )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实验中,如图所示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y tio)(y tio)纸带,图中纸带,图中A A、B B、C C、D D、E E为相邻的计数点,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T0.1 s0.1 s。(1)(1)计算

11、计算D D、C C、B B各点的瞬时速度各点的瞬时速度(shn sh s d)(shn sh s d),vDvD_ m/s_ m/s,vCvC _ m/s_ m/s,vBvB _ m/s _ m/s。(2)(2)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v-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a a _ _。 (3)(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第15页/共17页第十六页,共17页。CEDx78.0v cm/s2T2 0.1BDCx52.80v cm / s2T20.1ACBx27.60v cm/s2T2 0.122v1.26a m/s12.6 m/st0.1CEDx78.0v cm/s2T2 0.1BDCx52.80v cm / s2T20.1ACBx27.60v cm/s2T2 0.1CEDx78.0v cm/s2T2 0.1BDCx52.80v cm / s2T20.1第16页/共17页第十七页,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