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761666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诗四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0、诗四首 课题30、诗四首班级八年级审核人课题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学习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写法。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法概述快速浏览诗歌,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用工具书进行注音。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尽量多读几遍,读出作者的创作情感。读过几遍后,试着把诗歌逐字逐句的翻译一遍,疏通诗意,体味作者在创作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学案中的问题学习诗歌,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并赏析诗歌的名句。归纳每首诗歌的主题,探究作者的创作风格。学段学习内容达成目标建议使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巩固练习学段测评自我评价第一学段律

2、诗的归纳、介绍。了解文体知识,有助于我们基础知识积累。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请教。5分钟记忆组内两两相互提问“律诗”的有关内容,考察记忆。优良合格不合格第二学段作者介绍了解作者,获得基础知识。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请教。20分钟练习册P96的“第1题”。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第三学段扫清字词障碍语文学习的最小单位是字词,一定要过关。由小组长指派一名同学上去,只拿课本,快速的查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写到黑板上,注音并解释。20分钟练习册P96的“第2、3题”注音、解释。1、豆苗稀( )理荒秽( )荷( )锄归 草木长( )沾( )我衣2、属( )国 征蓬( )萧( )关 候骑( ) 燕( )然4、帘旌( )

3、吴蜀( )徙( )倚( ) 沧( )波第四学段一、归园田居1.题目中“归”是什么意思?2.诗人从哪里回来?3.诗人回到哪里?4.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二、使至塞上1、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三、渡荆门送别1、从尾联来看,本诗是否为朋友送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齐读写景句。思考:这里的写景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采用了一种什么写景手法?四、登岳阳楼(其一)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表达了诗

4、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问题方式理解课文,这样更容易获得深刻体会。合作探究式以兵带兵的方式共同合作学习180分钟1.练习册P96的“第5、6题”。2.完成课本P209研讨与练习二。一、归园田居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使至塞上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渡荆门送别全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登岳阳楼(其一)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五学段赏析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深入研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内容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归纳总结法拓展延伸,注重学科间的迁移45分钟练习册P97的“扩展拔高”。1、在

5、归园田居的朗读中,你的头脑里浮现了哪些画面?请你在回味一下,并把它描绘出来。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3、发挥想象把诗人初到荆门行舟途经荆门的景色用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并体会其意境。归纳梳理写作技巧的借鉴:达标测评1给下列的黑体字词注音。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 候骑( ) 鸡豚( ) 叩( )门 萧( )关 箫( )鼓2解释下列黑体字的含义。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 道狭草木长( )但使愿无违( ),( ) 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 )江入大荒流( ) 仍怜故乡水( )3填空。归园田居选自 ,共有 首,本诗是

6、第 首。作者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 ”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使至塞上是作者 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 。”4填写诗句。 ,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 。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山随平野尽, 。 ,云生结海楼。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三年多难更凭危。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

7、运用上有何特点。(二)使至塞上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10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12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

8、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1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四)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8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和_融于一体。19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课外阅读(一)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0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21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22“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23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二)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24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5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