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690996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探析 摘要 青年教师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积极探索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根据青年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从转型适应、积累提高、成熟稳定三个阶段对青年教师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加以探析,以期为医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59-02 Research on the progressive training

2、model of young teachers in medici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ZHOU Aizhen, CHENG Bin, WANG Heping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has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ac

3、tive exploring the training model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raining status of medici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progressive training model of young teachers is analy

4、zed from three stages of transformation and adaptation, accu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mature and st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teacher team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in medici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oung teacher; Training mod

5、el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我国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作为与医药行业、企业紧密相连的医药类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目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医药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医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对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院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长期以来,部分院校过于注重对青年教师的“灌输式”培养,而忽视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其结果反而加重了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1。为此,笔者结合医药类

6、高职院校及青年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以所在院校青年教师的“渐进式”培养模式为例加以探析,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青年教师培养的转型适应阶段 目前,大部分医药类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并非出身于师范院校,而是来自医药或中医药类本科院校2。对于刚毕业的新教师而言,其“出高校,进高校”,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在瞬间完成,没有在医药企业工作的经历和和经验,缺乏教学实习与教学见习的经历,对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对教师工作的丰富内涵,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尚在朦胧之中3。因此,在这一阶段,应促进新教师在角色、心理和观念上的转型,使其熟悉高职教育日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适应教学工作的基

7、本需要。 1.1 熟悉教务环境 为了使新教师尽快融入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首先,学校应汇集人事、教务、科研、财务、工会、总务等部门举办“新进教师培训会”,向新教师介绍有关职称评定、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津贴福利等规章制度和条例,使新教师熟悉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其次,各系部应提供日常教学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供新教师学习、使用,并由教学秘书等相关人员解惑答疑,使新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尽快从心理上熟悉和接纳当前的环境。 1.2 注重岗前培训 一方面学校组织新教师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知识和法规,考核试讲等基本教学技能,要求考核合格取得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使其对教学

8、工作和教师职责有更深入地认识,并基本适应日常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实验实训中心组织新教师参加仪器设备规范操作的培训,并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以规范新教师实验、实训课的操作,提高新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 2 青年教师培养的积累提高阶段 青年教师在基本适应日常教学工作后,进入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和提高阶段。这一阶段,青年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但由于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缺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出现从理论到理论、授课内容空洞抽象、联系实际牵强附会等问题,所以年青教师培养的重点在于教学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2.1 实行“导师制” 发扬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选聘相同

9、或相近学科、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教师做导师,制定 “新老教师结对”协议,进行一对一的培养指导。要求指导教师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定期听取青年教师讲课,给予指导,做到“带业务、带师德、带教风”4。要求青年教师积极、主动、虚心向导师学习,坚持随堂听老教师讲课,做好听课记录和总结,并与导师及时交流沟通,做到“学业务、学师德、学教风”。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较快地实现了从上好适应课到上好优质课的转变。 2.2 实行教学督导制 我校充分意识到实行教学督导制度对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性,选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督导组,实行校、系部两级

10、“教学督导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将青年教师的教风作为监督和指导的重点之一。通过分阶段、不定期地听课,考核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综合学生评教、系部督导组听课评价、校督导组听课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青年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帮助分析原因。此外,督导组不定期举办“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课堂教学技能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2.3 实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 医药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而作为“出高校,进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因此,注重提高青年教师

11、的实践技能是必须而又紧迫的。为此,我校建立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每年有计划、分批次选送专业青年教师以挂职、顶岗、短期培训等形式赴医药类行业、企业实践锻炼,要求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检验、管理等工作,以企业人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并从企业、学校、自评三方面对实践情况加以考核,使青年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专业知识构成,紧跟行业的变化。 3 青年教师培养的成熟稳定阶段 通过对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积累和提高,青年教师步入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逐步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理性

12、的思考,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科研活动5。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着重围绕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平台和深化“双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较高层次的培养,使其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3.1 提供展示平台 3.1.1开展教学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案评比”、“教学软件制作竞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创造健康、公平、竞争的成长坏境,鼓励青年教师广泛、积极参与,各显其能,既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活跃了工作和生活气氛,又使优秀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树立先进典型,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1.2鼓励参与教研、科研 经过前期培养,青年教师在

13、教学中已占有了主动权,在教学和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参与教学、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明显增高。因此,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教学、科学研究项目,并为其开展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使青年教师在研究中反哺教学工作,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2 深化“双师”素质培养 在成熟稳定阶段,应深化对青年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一是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职业培训,通过各级各类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二是利用寒暑假聘请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鼓励青年教师每年深入医药类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14、,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检验、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等形式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行业技能,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需求和要求,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四是制定对“双师型”青年教师的激励政策。青年教师要向“双师型”发展,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其努力得到充分肯定,潜能得以充分挖掘。 参考文献 1 尤明珍,胡新岗,吉文林,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分析和对策J. 职教论坛,2009,(2):19-23. 2 罗水秀.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7):59-60. 3 陈永涛.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9-20. 4 胡新岗,黄银云,尤明珍,等.高职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65-66. 5 王志蔚,刘栋,丁黎明,等.高职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其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19):110-111. (收稿日期:2011-07-14) 基金项目 2010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ZZ10034)。 作者简介 周爱珍(1982-),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