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26678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1067048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化学26678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境化学26678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境化学26678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266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26678(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环境与环境科学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指以人类为中心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合,是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总体。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阳光、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环保法规定: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二:环境的分类: 迄今为止,人类还是主要居住于地球表层,但人类活动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不仅深入地壳深处,而且离开地球进入了星际空间,形成了多级分类系统。 1.聚落环境,人类聚集场所的环境,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

2、的生存环境。根据性质、功能和规模又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 2.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下起岩石圈的表层上至大气圈的对流层。人类活动的基地。 3.地质环境,地幔以上的岩石圈,是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在星际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的。 4.星际环境,地球圈以外的部分,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 另外,从自然科学属性上还可把自然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三: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环境问题,广义是指包括一切形式的环境恶化或对生物圈一切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狭义是指环境污染,即有害物质

3、在自然界积累,其数量达到或超过人类和生物正常生存和生活所允许的量。产生原因: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发展 2.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5-8日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50年代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四日市重油烟雾事件(哮喘病)1955年(1961年)骨痛病事件(富山县)1955年-1972年水俣病事件(熊本县)米糠油事件(北九州市、爱知县)1968年3月印度博帕尔市农药泄露事件1984年12月2日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1986年4月26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仓库爆炸事件1986

4、年11月1日二恶英鸡饲料事件1999年2 月巴雅梅尔金矿堤坝漫水事件2000年1月底-2月初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 3.环境科学的产生,围绕着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运产生。萌芽阶段,60年代前寂静的春天加强控制和治理,立法阶段,诞生第一个“环境法”,60年代初到60年代末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70年代后。 4.环境科学的分类基础环境学: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学:综合环境学部门环境学理论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医学2 环境化学一:环境化学概念: 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

5、的存在形式、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二:环境化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体系开放的多组分综合体系,研究方法、手段多学科综合。 污染物在环境里含量极低、分布广泛,监测和分析技术灵敏、准确、选择行好、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三:环境化学的分类: 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污染控制化学(环境工程化学)四:环境化学发展趋势 3 环境保护战略一:环境与发展的辩正关系二:环境保护战略的含义三: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四: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 概 述一:关于四个地球化学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

6、圈。二:地壳: 岩石圈地壳固体部分 约33公里 水 圈地壳间断的、被水填充的部分 的厚度。大气圈地壳外表层气体部分约100公里厚。三:地球化学圈的化学组成:P12表2-1岩石圈的平均化学组成P13表2-2地壳大气圈的化学组成P14表2-3海水中元素(化合物)的组成 2 岩 石 圈一:岩石圈:指从地表(陆地地表和海底)深达莫氏面的壳 层。一般认为包括大陆地表下约35公里,大洋 底面下约15公里处的地壳表层。二: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各元素的 相对平均含量;“重量克拉克值”和“原子克拉克 值”。用ppm或g/t表示。 P17表2-4地壳中元素的丰度。说明:由于自然界的复杂性和科技

7、发展的局限性所测克拉克值不代 表元素在地壳中的真正含量,因为: 地壳概念不统一。 岩石圈的深度是人为确定的。 数据不包括海洋地壳成分。 未考虑地壳岩石成分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元素含量的分布相差很大。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偶数规则:地壳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含量高于 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 四倍规则:原子量除以4(质量数除以4),把元素 分成四组即:4q型;4q+3型;4q+2型; 4q+1型。 岩石圈中元素分布量取决于原子核的稳定性,而不 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三:地壳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P24表2-6地壳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按含量分为:主要元素(含量1%)。 次要元素

8、(含量=0.n%)。 微量元素(含量8.2时:HCO3-电离得CO32-和H+,水中主要CO32-。 pH8.2时:CO32-和H+作用为HCO3-,水中主要HCO3- pH4.5时:HCO3-和H+进一步作用,析出CO2。Ca2+天然水中分布最广的阳离子之一。 主要来源:土壤和岩石中淋沥而进入天然水。 水中Ca2+的含量因CO2浓度而定,大气CO2处于平 衡时地表水饱和时平均含2030mg/l,由于HCO3- 和CO32-的作用甚至可达4050mg/l,在硫酸盐型 水中可达600mg/l,在土壤中由于CO2的增加可达 100mg/l。Mg2+的性质与Ca2+相似。 大气CO2处于平衡时水中可

9、含190mg/l,一般水中 Mg2+约为140mg/l,在和富含镁的岩石接触的水 中可达100mg/l。Na+和K+是在水和岩石及土壤沥取时转入水中的。 天然水中Na+浓度约为120mg/l,天然水中K+浓 度约为10mg/l。2. 可溶性气体:O2、CO2、H2S等。氧气:水中O2的浓度在016mg/l之间。 水中氧气的来源,大气在水中的溶解及水生植物的 光合作用。 水中氧气的消耗,植物的吸收、生物体腐败、还原 性物质氧化等生物化学及地球化学作用而消耗。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的溶解和有机物的氧化。 CO2在大气和水之间进行连续的交换并建立动态平衡。3. 生物营养元素:N、P、Si等氮;N2的

10、溶解度00C时约为0.02l/l(H2O),在水中主 要以无机态存在(NH4、NO2-、NO3-)。磷:天然水中以无机及有机态存在,含量一般不超过0.xmg/l。决定磷浓度的主要因素是磷在无机态、有机态及生物体之间的转换。4. 微量元素:在天然水中与主要离子含量相比,含量极 微的所有其它化学元素。在天然水中分布 广、含量小(低于微克/升)、作用大、影响 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 重金属元素:Zn、Cu、Pb、Ni、Cr等。稀有金属:Li、Rb、Cs、Be等。卤族元素:Br、I 、F。放射性元素:5. 有机物:腐殖质等,一般条件下,有机物从土壤转入 天然水中,水中可溶有机物能结合许多微量元 素

11、成可溶性络合物,提高微量元素在水中的迁 移能力。三:影响水质的因素:一方面取决于水中所含元素,另一方 面取决于影响水的化学性质的硬度、 碱度、氧化性极腐蚀性等。1.直接影响因素:土壤极岩石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生物体的存在及人类的活动。2间接影响因素:影响物质和水相互作用的条件,如: 气候、地形、植物等。四:水体的分类:主要根据水的特性:矿化度、水化学组成、 水的特殊组分以及它们浓度比值。 1.最简单水的分类是基于它们的总矿化度,例如:前苏联的标准(P44) 2.根据天然水主要组分的浓度进行分类 根据主要阴离子的含量分成:重碳酸盐组、硫酸盐组 和氯化物组。 根据主要阳离子的含量分成:钙组、镁组和钠组。 根据离子间的比值分成四种类型: 第组:HCO3-Ca2+Mg2+是火成岩的淋沥或离子交换 所形成的低矿化度水。 第组:HCO3- Ca2+Mg2+HCO3-+SO42-是水和沉积岩以 及火成岩淋沥结果所形成的水,主要是河水、 湖水和低矿化度的水。 第组:HCO3-+SO42-Na+由变质作用 下所形成的水,高矿化度地下水以及海水、高 矿化度的湖水。 第组:HCO3-=0不含HCO3- 的酸性水、沼泽水、火山 水以及矿井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