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62279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七年级语文现代文复习题(无答案) 班级 姓名(一)有一缕阳光叫感动于兆文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详地从我面前走过。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老头是一个瞎子,听说在一次矿难中被人从矿井里救出时,眼睛没遮挡,被强烈的阳光刺瞎了。矿上也没赔上几个钱,辗转来到我们这里,就买了底楼的两间车库,一间住人,另一间堆放废品,靠收废品为生。开始时,老人们总是隔三四天,趁着晌午上门去各家收些废品。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许多人当初还

2、以为他俩是要饭的,没几个有好脸色。后来知道了原委,许多人家一有废品就主动送上门。等废品积到了一定数量,废品站就派小货车专门来拖货。坐家收废的两位老人十分知足。为了回报小区住户,他俩还和小区保安一起,每天戴着红袖章,转悠在小区各楼道里,防着小偷小摸的事发生。尽管老头是个瞎子,但义务巡逻的时候总爱戴着一副墨镜,俩人面前挂着个哨子,这阵势也挺雷人的。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有几次晨练,我都见到两位老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老太太拿着一份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头听。老头一旁端坐着,似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又像在倾听整个世界,神态是

3、那么安详、专注。我家订了几份报纸,一看完,便叠好送给两位老人。那时候,老头的脸上像是绽开了花,一个劲地言谢。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见我常年免费送报纸,他们竟买了一箱牛奶,说是给我女儿的。我坚决不收,他们就差下跪求我了,没办法只好收下。两位老人平时从不贪人便宜,收废品也从不少给人一分钱,跟大伙儿相处十分融洽。有一次,邻居们提出帮他们办一份低保,当即被他们谢绝,说大伙儿给予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现在的日子,他们很满足那天早上下大雨,我突然想起两位老人,怕他们摔倒在那儿,没人知道。来到小区广场上,

4、读完了报,老太太撑起雨伞,扶着老头,依然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去那一刻,望着风雨中相依相携,我似乎感到阳光早已从天而降,穿透风雨,穿透尘世无数守望的灵魂。这世界的雨兀自下着,可老人们的心头却燃着阳光,这阳光里有温暖,有珍爱、有牵手、有希翼,还有一缕穿过我的记忆,叫感动。(选自散文选刊2020年第3期,有改动)1本文的题目为有一缕阳光叫感动。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我”被“一对老人”的哪些事情感动了。(4分)答:2,、文章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一对老人”,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品质优秀的老人。请你结合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对这对老人作出评价。(4分)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

5、的门。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评价:3、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修辞方法: 作用:4、这篇散文写了一对老人,同时也写了他们的邻居。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小区,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80-100字)(6分)(二)乡间学校的敲钟人张 蛰那是苏北乡间最普通的一所学校。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又在那里度过了最初六年的教书生涯,我人生最青涩也最灿烂的时光都交给

6、了那所非常宁静的乡间学校。在我珍藏于心间的有关那所乡间学校的记忆里,王老师是无法抹掉的人。读中学的最后一年我才注意到了王老师的存在。他中等个,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总是慢条斯理地走路,不慌不忙地说话。他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一如他的说话,不紧不慢,节奏匀称。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后来,做老师的我常常与他面对面地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就看出了他独有的善良来,才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还承担着学校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

7、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 次,到点就得拉铃绳,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除了按时打铃,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我高声答应着,问他什么事。他说你有电话。打开门,王老师已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了,我踩着他的脚印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那时,学校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每个老师有外来电话都是王老师到各个办公室去叫人,如果

8、遇到非上班时间,他就要跑到老师的宿舍去找人。我的宿舍离教务处还算近,有两百多米远,多数老师的宿舍离教务处都 有三四百米。那些年,王老师从未拒喊过一个老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夸,他都要找到人。这些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终了。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谁知道重复过多少遍?他喊过的电话谁还能记得?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的一天,与先前的同事叙旧,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恍惚间耳畔又传来那所乡间学校响起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匀称。1、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答2、根据第段画

9、线语句,展开合理想像,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个字左右)。(4分)答: 3、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4分)答:4、阅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有什么作用。(5分)答:(三)、莫扎特的造访(赵丽宏)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O岁

10、。儿子睁天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l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幺能躲过那柔情

11、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 “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

12、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

13、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1、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_2、文章第段中写到,“我和妻子相视一笑”。说说你对这“一笑”的理解。_3、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_4、结合全文,探究莫扎特音乐给听者带来了哪些人生感悟。_5、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莫扎特的音乐有哪些特点?请根据这些特点,描写你在他的音乐中 可能

14、“看到”的画面(要求和文中描写的画面不重复)。(4分)_说明文阅读人工造林有学问 (11分)森林是有利于环境的,它可以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比如,每公顷森林可以年吸收灰尘330-900吨,是很好的“空气过滤器”;每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是最好的天然“氧吧”;森林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人工造林。但是,如果

15、植树造林不讲究科学的方法,就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人工造林呢?首先,必须考虑的条件就是水分、温度、风速、土壤等。如何判断森林能够生长,最好的办法是观察自然界中的植被分布。如草原上鲜有大面积的森林,这里就不适合造林。我们应当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先在那些能够成活森林的地方造林,如北方山地先造沟谷和阴坡,保证成活率。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适当的地方造林,其实是“南辕北辙”,花再大的金钱也是浪费。第二,造林的物种要适合本地的生态。在中国的四大沙地(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里,杨树的适应力远不如本地的榆树,显然在那里造林,适宜的

16、树种是榆树而非杨树,可目前的做法背道而驰。因此,“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林”。第三,自然界有其规律性,所以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如在浑善克沙地,自然选择的榆树密度是每百平方米35棵;而人工的杨树林密度高达3050棵,水分根本无法支持。造林设计应当向自然界学习,而不能“闭门造车”。第四,人工造林要多物种配合,而不能只发展单个物种的纯林,后者极容易遭受病虫害袭击,还会造成“绿色荒漠”。第五,有条件的地方要选择种子造林。种子繁殖虽然开始见效慢,但是,一旦成熟,能够自我更新,这种生态恢复是最彻底的。第六,人工造林不要将目光仅仅盯在那些所谓的速生树种上,一些贵重木材的慢生树种,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

17、值、景观价值都远远超过那些速生树种。随着各国对天然林的保护,贵重木材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紧张,提前设计并种植慢生贵重树种可以“防患于未然”。了解了森林的作用,懂得了科学的植树造林的方法,就能增进我们的绿色意识。去精心地爱护和培育我们的森林母亲吧!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1分)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1分)3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4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除了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5请你结合选文,联系家乡的实际,为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3分)(二)啄 木 鸟(6分) 在树林里,有时人们会听

18、到“笃、笃、笃”的响声。如果你蹑手蹑脚、屏住呼吸走上前去,就会发现,这是森林“医生”啄木鸟在“工作”。啄木鸟长着一把天生的“手术刀”,这就是像钢凿一样的嘴壳。它祖代相传,以食虫为生。当它停落在树干上时,就举起“手术刀”东敲敲、西啄啄,从敲击树干的声音中,得知害虫潜伏的部位,然后在树上啄一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利用上面的粘液和小钩,将虫子钩出来吃掉。害虫虽然隐藏在树干深处,但一旦被啄木鸟发现,便休想逃命。根据调查和研究,啄木鸟勤勤恳恳,从不贪懒,每天都要敲打树干500600次。近年来,有人通过高速摄影测算出,啄木鸟啄树的冲击速度是每小时2080千米;当啄木鸟的头部从树上反弹回来时,它减速的

19、力也大得惊人约有100O个重力常数。要知道,一辆汽车如果以每小时 56千米的速度撞在一堵砖墙上,其力量才不过 10个重力常数。可想而知,1000个重力常数,这是多么巨大的冲击力!奇怪的是,啄木鸟从来不会因此而得脑震荡,头颅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为什么啄木鸟有这种神奇的本领?科学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还对啄木鸟作了解剖。结果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是一种天然防震器。它的构造与众不同: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脑子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样一来,通过流体传动的振动波,也许会得到减弱。此外,啄木鸟的头部有非常大而有力的肌肉系统,也能起吸震和消震的作用。以后,科学家又发现了一个更重要

20、的原因,这就是啄木鸟的头部和它的“手术刀”是一前一后作直线运动的,一点也没有侧向运动。1请说说第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2啄木鸟在啄木时能防震的两个原因是什么?(2分)3第自然段加线句中的“此”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三)地球撑不住人类的胃肉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肉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统计,30年前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吃掉50磅的肉,而近年来,光牛肉每人就要吃掉100磅。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在个人生活中的直观指标,同样是“肉食量”的不断增长。1988至1998年间,肉食的消费量整整增长了一倍,达到了人均46公斤,是发展中

21、国家平均值的近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等高收入的亚洲国家,成为亚洲保持东方饮食习惯的国家中肉食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猪肉消费则名列世界第一。这似乎正是生活质量提高、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但很少有人考虑这种饮食习惯长此以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其实从生态学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这对人口超过12亿的中国来说,不啻是一场灭顶之灾。一组官方的数字是:中国过去30年中,1500万公顷的耕地转为他用;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给12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已使我们的土地不堪重负,对肉食和乳制品需求的激增则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牧草的供应有限,因此必须用粮食喂养牲畜,这使谷物需求量大幅度上

22、升。在1990年,饲养用谷物占谷物总量的20,而到1999年已占到40。而养殖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决不亚于工业污染。大量肉食品的消费令中国无法承受。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肉食的需求量。肉食可以说是人类食物中最不经济且最低效的一类。通过精确的计算,一磅肉类蛋白质是同等重量的植物蛋白质价格的十几倍,而肉类蛋白质很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我们吃下去的肉,其中只有少部分的蛋白质被吸收,其余大部分都被排泄出去了。在食物生产上,种植植物相对于生产肉类而言就经济实惠多了。比如一块田用以养牛吃肉,只能生产1磅蛋白质;若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种植黄豆,将可以生产16磅多的高质量植物蛋白质。换言之,

23、我们吃肉要比食豆类需要的土地多出16倍以上。而且,饲养动物还极其浪费水源,据计算,饲养动物所用的水是种植蔬菜谷类所用的8倍。因此,许多令各国首脑们感到束手无策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饥饿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并非人们以为的那样,是地球上的资源已养不活这么多的人口,而是地球实在满足不了人们无底洞似的贪欲,更喂不饱“饕餮”们那穷奢极欲的胃。营养学家梅耶认为,只要人们把肉类生产减少10,节省的谷类就可以供6000万人食用。如果全人类减少一半肉食,则可以解救全球的饥饿人口。而且,儿童教育及人类健康、医疗条件等都会大为改善。现在,许多西方科学家认为,未来食物的需求依靠植物蛋白质才能解决,所以目前许

24、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经费,开发用黄豆面粉制成的植物蛋白食品。1、第段划线句子中的“似乎”和“正是”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答: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猪肉消费名列世界第一,这是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象征,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灭顶之灾”?答:3、第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答: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围绕“诺贝尔和平奖该不该授予马塔伊博士”谈谈自己的看法。材料:202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破天荒地授予肯尼亚的环保主义者马塔伊博士,表彰她发动“绿带运动”,动员广大的贫穷妇女在非洲大陆种植了3000万棵树苗。消息传出,招致国际上一些人士的批评与质疑,他们担心如此扩展“和平”的含义,将会淡化这个奖项应有的意义。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