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0463095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 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C/T544-2000(20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在QC/T544-1999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基础上修订的,QC/T544-1999是1999年国家机械工业局将原机械部标准JB3900-1985转号后的标准代号,内容与JB3900-1985完全相同。本标准与QC/T544-1999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1)重点补充了铸铁凸轮轴的技术要求;2)增加了试验方法;3)对凸轮轴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最低要求作了适当补充和调整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544-1999。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本标准由成都汽车配件总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家襄、刘梅、龙嘉。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代替QC/T544-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以下简称凸轮轴)。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3*钢铁化学分析标准方法GB/T228-19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0-1991金属洛

3、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69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GB/T1804-19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2829-199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3077-19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561

4、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GB/T7216-1987灰铸铁金相GB/T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GB/T9450-198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10095-19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13320-1991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GB/T13924-1992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检验规范GB/T15822-1995磁粉探伤方法JB/T6729-1993内燃机曲轴、凸轮轴磁粉探伤JB/T7945-1999灰铸铁机械性能试验方法JB/T9204-1999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JB/T9205-1999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

5、相检验YB/T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注:*GB/T223钢铁化学分子标准方法标准制定的年代不一,而凸轮轴中添加的合金元素不确定,所以在此未一一列出。3技术要求3.1凸轮轴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3.2材质和机械性能凸轮轴以内感采用合金铸铁、球墨铸铁或优质碳钢、低碳合金钢以及其它材料制造。3.2.1合金铸铁凸轮轴材质,一般应以表1所推荐成分为基础,再添加适量合金元素,在一般情况下,合金铸铁的化学成分不作验收依据。其推荐的主要成分参考表1。机械性能见表2。表1合金铸铁凸轮轴主要化学成分%类型CSiMnPS合金元素冷激33.61.82.40.510.150.12适量

6、可淬硬3.13.61.952.450.60.90.150.12适量表2合金铸铁凸轮轴机械性能类型单铸试棒尺寸mm抗拉强度Mpa冷激30200可淬硬302503.2.2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不低于GB/T1348中QT600-3的规定。3.2.3表面淬火的优质碳钢其才智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B/T699的规定,钢的含碳量应当优选。3.2.4表面渗碳(氮)的低碳合金钢其材质和机械性能应符合GB/T3077的规定。3.3热处理和硬度3.3.1合金铸铁凸轮轴3.3.1.1时效态冷激凸轮轴非冷激区硬度为180285HBS。只作凸轮型线表面冷激的凸轮(即半冷激):凸轮桃尖冷激层深2mm,表面硬度45HRC;在桃尖

7、左、右90附近表面的硬度应25HRC。周边360均作表面冷激的凸轮(即全冷激):凸轮桃尖冷激层深3mm,表面硬度45HRC;在桃尖左、右90附近表面的硬度应4HRC;凸轮基圆表面的硬度应35HRC。3.3.1.2时效态可淬硬凸轮轴态基体硬度为220321HBS;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经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凸轮、偏心轮硬化层深1.55mm。凸轮桃尖樱花层深允许5mm,表面硬度48HRC;齿轮尺廓允许淬透,齿轮硬化层深0.5mm,表面硬度43HRC。3.3.1.3时效态表面重熔处理凸轮轴:凸轮、偏心轮表面经重熔处理,有效硬化层深0.2mm,表面硬度45HRC。3.3.2球墨铸铁3.3.2.1等

8、温淬火球墨铸铁凸轮轴:经淬火处理后,表面硬度43HRC。3.3.2.2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须再经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的球墨铸铁凸轮轴,其处理正火硬度为220290HBS。淬火后凸轮,偏心轮硬化层深1.55mm,表面硬度43HRC。3.3.3钢制凸轮轴凸轮轴的坯件可以采用棒料、楔横轧制或锻造。3.3.3.1优质碳钢制凸轮轴,其坯件应正火或调制处理。正火硬度170240HBS,调质硬度190260HBS。凸轮轴的各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须再经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其中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有效硬化层1.55mm,凸轮桃尖有效硬化层深允许5mm,表面硬度4358HRC。但凸轮轴圆距两

9、端面2mm、偏心轮周边距两端面1mm以及支承轴颈周边距两端面3mm范围内的表面硬度允许降至50HRC。3.3.3.2低碳合金钢制凸轮轴,其胚件应经正火处理,正火硬度170240HBS。凸轮轴的各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齿轮等部位应进行表面渗碳或碳氮工渗淬火处理。有效硬化层深0.71.6mm,表面硬度5863HRC。3.3.4凸轮轴可以采用磷化、硫化、氮化等表面处理,以满足凸轮轴的一些特殊要求。3.4金相组织3.4.1合金铸铁凸轮轴3.4.1.1冷激凸轮轴:凸轮的截面积组织由表层至心部依次为外曾冷激区、过渡区(外层与心部之间)和心部以及轴颈等非冷激区的组织。a)外层冷激区为白口组织,其金相组织为

10、:莱氏体+细针状碳状物+细片状(或粒状)珠光体。允许有少量游离点壮石墨存在。b)过渡区为麻口组织,其金相组织为:莱氏体珠光体+碳化物+少量片状石墨。c)全冷激凸轮的心部(其心部直径应10mm)或半冷激凸轮的心部和基圆部分为珠光体灰口铸铁,其金相组织为:细片壮(或中等片状)珠光体+石墨(石墨形状:A型或A+E型)。下列组织应符合GB/T7216规定:石墨长度为47级;碳化物数量为15级;珠光体数量为12级。d)轴颈等非冷激部分为珠光体灰口铸铁,其金相组织为:细片状(或中等片状)珠光体+石墨(石墨形状:A型或A+E型)。下列组织应符号GB/T7216规定:石墨长度为47级;碳化物数量为14级;珠光

11、体数量为12级。3.4.1.2可淬硬凸轮轴可淬硬凸轮轴的基体为铸态组织为:珠光体+半网状或网状分布的珍、块壮碳化物+石墨(石墨形状:A型或A+少量E型)。下列组织应符号GB/T7216规定:石墨长度为36级;珠光体数量为12级;碳化物数量为25级。表面感应淬火部位的金相组织为;针状、细针状、隐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碳化物,允许有少量屈氏体。3.4.1.3表面重熔部位的金相组织为:莱氏体组织为90%。3.4.2球墨铸铁凸轮轴3.4.2.1凸轮轴等温淬火后所获得的贝氏体组织为细小针状、细针状或中等针状下贝氏体组织。其余金相组织应符合GB/T9441规定:a)石墨球化级别为14级;b)石墨球颈

12、大小为58级;c)游离碳化物和磷共晶均不大于2%,且其总量不大于3%。3.4.2.2表面淬火的球墨铸铁凸轮轴a)铸态金相组织应符合GB/T9441规定;1)石墨球化级别为14级;2)石墨球径大小为58级;3)珠光体含量不低于珠75级;4)游离碳化物和磷共晶均不大于2%,且其总量不大于3%。b)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硬化层金相组织按JB/T9205规定的36级。3.4.3钢制凸轮轴3.4.3.1优质中碳钢制凸轮轴正火坯件金相组织为:片状珠光体+铁素体,按GB/T13320规定14级,晶粒度按YB/T5148规定58级,调质坯件金相组织为:细粒状索氏体,允许有少量屈氏体,晶粒度按YB/T

13、5148规定69级。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淬火后硬化层金相组织:按JB/T9204规定38级。3.4.3.2低碳合金钢制凸轮轴正火坯件金相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按GB/T13320规定15级,晶粒度按YB/T5148规定58级;支承轴颈、凸轮、偏心轮、齿轮表面淬火后硬化层的金相组织为: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和碳(氮)化物,不允许有针状或连续网状碳化物存在。3.5尺寸公差3.5.1凸轮轴下列部位的尺寸公差等级应符合GB/T1800的规定,不低于以下要求:a)支承轴颈直径IT7;b)装正时齿轮轴颈直径IT7;c)凸轮基圆半径ITl2,但在同一支凸轮轴上所有同名凸轮基圆半径最大相对

14、差值0.084mm;d)偏心轴直径ITl2;e)齿轮齿顶圆直径ITl0;f)键槽宽度IT9。3.5.2其余尺寸公差:a)凸轮、偏心轮、支承轴颈对凸轮轴安装基准面的轴向部位尺寸公差值均应相等,其偏差值为1mm;b)其余切削加工部位的一般公差按GB/T1804-m规定;c)铸造凸轮轴最大错型值为0.5mm。3.6形状与位置公差m规定;下列被测部位形位公差定义应符合GB/T1182的规定。3.6.1当凸轮轴支承于两端的轴颈上时,下列主要部位的圆跳动或全跳动不大于表3规定的数值:表3检测部位及检测项目凸轮轴全长550mm凸轮轴全长550mm中间各支承轴颈相圆跳动0.025mm0.04mm安装正时齿轮轴

15、颈径向圆跳动0.02mm0.02mm凸轮基圆径向圆跳动0.04mm0.05mm轴向止推垫快端面全跳动0.02mm0.02mm3.6.2凸轮轴各主要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GB/T1184的下列规定:a)支承轴颈的圆柱度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b)装正时齿轮轴颈的键槽对所在轴颈轴线的对称度公差等级不低于9级;c)无倾斜角度要求的凸轮,凸轮母线相对于两端支承轴颈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级不低于5级。3.6.3凸轮的相位角偏差(即各凸轮升程最高点与其基圆轴线构成的平面与装正时齿轮轴颈的键槽对称平面或定位销孔轴线与所在轴颈轴线构成的平面的角度位置偏差)为025。3.6.4凸轮轴其余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下列要

16、求:a)形状公差的未注公差值按GB/T1184-L;b)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按GB/T1184-K。3.6.5凸轮轮廓曲线升程偏差和升程偏差变动量应不大于表4规定的数值:表4测量项目测量部位数值升程偏差负加速度段0.075mm正加速度段0.05mm缓冲段0.035mm升程偏差变动量负加速度段0.0350.008正加速度段0.0250.006缓冲段0.020.0043.7凸轮轴上用于驱动机油泵或分电器的齿轮精度:a)须经淬火处理的齿轮精度应不低于GB/T10095中规定的9级。b)不经淬火处理的齿轮精度应不低于GB/T10095中规定的8级。3.8凸轮轴各主要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数值应不大

17、于下列要求:a)凸轮、支承轴颈、油封轴颈表面Ra0.63;b)装正时齿轮轴颈及偏心轮表面Ra0.8;c)止推端面Ra0.8;d)齿轮渐开线表面Ra3.2;凸轮轴经表面磷化、硫化处理后,凸轮、偏心轮及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3.9表面质量3.9.1凸轮轴非加工表面:铸造凸轮轴不允许有裂纹,局部疏松、夹渣、结疤等缺陷;钢制凸轮轴不允许有折叠、夹层、充不满、裂纹、氧化皮等缺陷。3.9.2凸轮轴的加工表面不允许有烧伤、碰伤、划痕、裂纹、缩松、毛刺、锈蚀、斑点等缺陷。但铸造凸轮轴的支承轴颈、凸轮基圆、偏心轮的下半圆周应允许有轻微的、不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存在:每个支承轴颈表面允许有面积不大于

18、1mm2、深度不大于0.8mm的孔洞或凹坑一处,凸轮基圆及偏心轮的下半圆周表面允许有面积不大于1.2mm2、深度不大于1.2mm的孔洞或凹坑二处,且二处间距不小于8mm,同时整支凸轮轴上不得有半数凸轮存在上述缺陷。3.9.3磨削表面应光洁,不得有明显的波纹。3.10凸轮轴在完成精加工后应进行磁粉探伤,其缺陷磁痕允许极限值及磁痕的判定按JB/T6729规定。3.11在正确安装、保养和使用的情况下,在汽车发动机保用期内,凸轮袖确因制造不良而损坏,制造厂应无偿为用户更换。4试验方法4.1化学分析4.1.1取样部位:在凸轮轴本体上取样4.1.2化学分析按GB/T223规定。4.2硬度4.2.1机械式硬

19、度检测4.2.1.1取样部位:在凸轮轴本体上取样,硬化层试样在凸轮或支承轴颈宽度的1/21/3处剖切,本体组织可在其它部位截取。4.2.1.2试验方法!按GB/T230和GB/T231规定。4.2.2可采用无损捡测4.3机械性能4.3.1取样和试验方法4.3.1.1合金铸铁凸轮轴JB/T7954规定,球墨铸铁凸轮轴按GB/T228规定。4.3.1.2钢制凸轮轴试样在凸轮轴本体上截取,试验方法按GB/T228规定。4.4金相组织4.4.1取样部位;硬化层试样在凸轮或支承轴颈宽度的1/21/3处剖切,本体组织可在其它部位截取。4.4.2试验方法:合金铸铁凸轮轴按GB/T7216规定:球墨铸铁凸轮轴

20、按GB/T9441和JB/T9205规定;钢制凸轮轴按JB/T9204规定。4.5硬化层深度4.5.1取样部位:硬化层试样在凸轮或支承轴颈宽度的1/21/3处剖切。4.5.2试验方法:4.5.2.1冷激合金铸铁凸轮轴从凸轮桃尖表面向中心测量至45HRC止,此测量点锯凸轮桃尖表面的距离即为冷激层深。4.5.2.2可淬硬合金铸铁凸轮轴从凸轮桃尖表面向中心测量至48HRC止,此测量电距凸轮桃尖表面的距离即为硬化层深。4.5.2.3表面重熔处理的凸轮轴测量重熔部分表面莱氏体厚度。4.5.2.4球墨铸铁凸轮轴按JB/T9205规定。4.5.2.5钢制凸轮轴按GB/T9450拓GB/T5617规定。4.6

21、磁粉探伤按GB/T15822规定。4.7尺寸4.7.1凸轮、偏心轮、支承轴颈、装正时齿轮轴颈直径应使用千分尺或极限量规测量。4.7.2宽度、部位长度、孔深等尺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4.8形状和位置公差4.8.1各加工部位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1958规定。4.8.2凸轮相位角偏差和凸轮的升程曲线误差应采用凸轮检测仪测量。也可采用光学分度头、量块(精度不低于5等)百分表等测量。4.9齿轮精度按GB/T13924-1992中第5章双面啮合综合误差的检验,以及第18章齿轮副接触斑点的检验的有关规定。4.10表面粗糙度各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也允许采用其它方法测量。4.11表面

22、外观质量凸轮轴表面外观质量以目视捡测。小12凸轮烧伤检查:采用酣蚀法检验。5检验规则5.1凸轮轴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5.2用户抽检凸轮轴质量时。凸轮允许10%升程点超差,超差点应是离散的,不得有连续5出现超差,且超差值0.005mm。其余按GB/T2828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进行;型式检验按GB/T2829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进行。也可按供须双方商定的其它方法对凸轮轴进行抽样。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1每一支凸轮轴上应标明工厂标记,标记尺寸、部位等由产品图样确定。6.2凸轮轴必须进行清洗、包装,凸轮轴的有效防锈期不少于12个月。6.3凸轮轴包装后装入有防潮措施的包装箱内,并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致损坏。6.4每个包装箱一般应不超过50kg。如订货单位同意,也可采用其它简易包装。6.5包装箱内应附有装箱单和制造厂检验部门签章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质挝合格证上应注明:a)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厂址;b)产品名称、型号;c)检验日期及检验员代号。6.6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明:a)制造厂厂名及厂址;b)产品名称、型号;c)数量和毛重;d)“小心轻放”、“防潮”等宇样或标识6.7凸轮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