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34094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四: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它以月之圆缺比喻人之离合,兼具诗情与哲理,曾激起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强烈共鸣!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借月咏别的又岂止是苏轼而已?早在苏轼这首词问世以前,月即已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所以能如此,自然是因为月之圆缺恰与人之离合相仿佛。最早的借月咏别的例子是南朝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这虽然称不上是空前绝后、陵轢古今的笔墨。它开了借月咏别的先河。唐宋时期,以月为意象的别离诗词(包括苏轼的水调歌头)尽管比它精工得多,却都是踵武其后

2、。较之“柳”、“水”、“酒”、“泪”、“草”等其他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月在别离文学作家那里,既非最得欢心者,也非最失宠爱者。如果说在南北朝时期,除了谢庄、何逊外,还很少有人对它投以青睐的话,那么,到唐宋时期,它则备承别离文学作家看顾而顿然改变了向遭冷落的境遇。不知有多少诗词将它攫入篇中,为抒写离愁别恨服务。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与友人握别时,用一双朦朦胧胧的醉眼看那月浸秋江,该产生几多联想几多感伤?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云:“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同看一轮明月,同怀一颗乡心,却天各一方。月光下的白氏兄弟又该产生怎样的遐思、怎样

3、的怅触?江楼月云:“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亘古如斯,不会因人间的别离而改变固有的形态;而世事却变幻无定,方才还两情依依,转瞬便人在天涯。作者所倾吐的正是这样一种感慨。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云:“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不说别后对重逢日期的企盼之切,而以“望月”曲达此意。已经过几回月圆,几回月缺,却仍不见友人踪影。在作者内心,希望与失望不断循环往复。李益写情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情侣一去,百事无心,任他明月每夜自生自灭。这看似诀绝,其实正暴露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苒弱:他是怕对月怀想,撩起离丝缕缕。孟郊古怨别云:“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化用谢庄赋意,而比谢赋

4、更为传神、更为含情。别后通过月光来寄托各自的离思,这既是对对方的期勉,也未尝不是忠于爱情的自誓。方干与与徐渔话别云:“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夜看月人”。月下话别,作者猛然想到,明年今夜明月仍将高悬中天,但和他一起“举头望明月”的已不是此时殷殷话别的友人。这预想中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怎能不使作者分外惜别?元稹重赠乐天云:“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之所以月落方去,大概是不忍辜负了那皎洁的月光,同时也不忍让月光照见自己临别回眸的凄惨声容吧?温庭筠赠少年云:“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用“月照高楼”,点染高歌而别的情境,既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恰与横溢

5、于诗中的少年意气相吻合,堪称别调。张泌寄人云:“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人去屋空,鱼沉雁杳,但明月却无改其多情,依然照映着庭院里的纷纷落花,唤起作者对花好月圆时节的温馨回忆。秦观水龙吟中“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三句即由此脱化而来。五代牛希济生查子云:“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清晓时分,夜已阑,歌已歇,月已残;但残月犹能映照出离人的泪容;这时,月容与泪容竟都是那样惨淡!晏殊蝶恋花云:“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明月的银辉搅得离人彻夜无法入梦;天亮以后,残月的余辉仍斜射房中,不肯罢休,这是因为它不知道别离的痛苦。反用张泌诗意,而各有千秋。晏几道临江仙云:“当时明月在,

6、曾照彩云归”。以长在之明月绾合今昔:当年,明月曾经映照彩云般的“小频”归去;人既归去,彩云般的恋情也消散无踪;如今,只见当时月,不见当时人。不言惜别,而惜别之情自见。虞美人云:“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月未圆时期望月圆人亦圆;待到月圆之夜,其人未归,抒情女主人公之哀恨可想而知。“长向”,点出以月圆为期而又失其所望者,已非一遭;虽然失望而依然痴望,则其情至深,其意至诚。张先木兰花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借月盈必亏的道理,说明团圆固然是世人之所盼,但团圆之后,接踵而来的往往便是又一次别离。苏轼水调歌头云:“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啊,既然明月与世人之间向无怨恨

7、,为什么总是在世人别离时圆满呢?语本石曼卿“月如无恨月长圆”,而笔势淋漓顿挫。后来,清人陈维崧又点化为“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黄庭坚元明留别云:“莫推月色共千里,不寄江南书一行”。由苏轼“千里共婵娟”句推进一层,嘱咐友人别后莫因同戴一轮明月,便仅仅寄情于月光,而不互致音讯。朱淑真菩萨蛮云:“多谢相怜,今宵不肯圆”。谁说明月不解离愁别恨,在情侣分袂的今宵,它便满怀怜悯,故意不作团圆之态,以免离人触目伤情。这使作者好生感激。周紫芝江城子云:“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世人别多会少,甚至一别永诀,而明月则圆缺相间,圆时与缺时大致相等。相形之下,实在是人不如月。难怪作者对明月如此欣

8、羡。张孝祥念奴娇云:“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同样感叹人不如月,但触发点却是不能像江月那样伴随伊人同行。命意与措语皆与张先江南柳中的“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相似。陆游舟中对月云:“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虽然为峨眉山所遮,明月只能露出半轮,但它却始终与作者依依相伴,遥遥相对,不胜缱绻。月之多情,莫过于此!在别离诗词中,月虽然常常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出现,但它不仅烘托着别情,而且本身便蕴含着离思,颇可供别离主题赖以生发。请看五、七言绝句各二首: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是层城。 唐李冶明月夜留别 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 只今一片江头月,

9、不照归舟照去舟。 清沈树荣送别 淮口西风急,君行定几时? 故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 宋王安石送王补之行,风忽作,因题四句于舟中 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 语罢更携手,月明洲渚生。 宋王安石离升州作行人当发,月色弥望,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对月感怀,忽然发现此时此刻月与人竟那样相似:月无声,人无语;月有光,人有情。于是她便想到别后人也将像月一样云水相隔,若即若离。通篇以月烘染,情与景会,景淡情浓。沈诗慨叹“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是说月光介乎无情与有情之间:若纯属无情,岂会长照离人?若纯属有情,又岂会只照归舟?唯其如此,作者对它抱憾而非衔恨。而对月抱憾,正是离情别绪的集中反映。王氏前诗因西

10、风忽作而对月生情。所谓“故应今夜月,未便照相思”,是说假如西风阻船,暂不成行,那么,今夜之月仍可同赏,而不致一种离愁、两处相思。后诗颇为时人所激赏。据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惠洪曾与其弟超然品评此诗。超然认为此诗“得于天趣”,惠洪不解,问道:“句法固佳,然何以识其天趣?”超然答说:“能言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言”。颇有自视高明而睥睨惠洪之意。惠洪“觉不能诘,叹曰:微超然,谁知之?”似乎千载之下,解人惟超然而已。其实,所谓“天趣”,虽不能确指,但它显然得力于末句“月明洲渚生”。暮潮已平,话别已罢,而离人复又携手,不忍登程。就在这时,一轮明月从洲渚上冉冉升起。诗于此戛然而止,奖离人的无限愁思都包蕴在

11、铺天盖地的月光中。真是一轮溢出,满篇生辉。同样以月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不同的作品却有着不同的熔铸与结构方式。绝大多数场合,月只是在篇末推出,以笼罩前文;但也有些作品则以月来经纬全篇。前者如南朝徐陵的秋日别庾正员诗“征途愁转旆,连骑惨停镳。朔气凌疏木,江风送上潮。青雀离帆远,朱鳶别路遥。惟有当秋月,夜夜上河桥”。唐代杜牧偶题二首其二:“有恨秋来报,无端别后知。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只应明月见,千里两相思”。都在篇末以明月总绾离情别绪,并借明月寄寓感叹或慰勉之意。后者如: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

12、照泪痕干。 唐杜甫月夜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宋吕本中采桑子杜诗借看月而抒离情。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光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篇之眼。当时,作者与妻子,一在长安,一在鄜州,因战乱而导致别离。值此三五之夜,作者不免望月思家。明明此时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却偏从对面著笔,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由“独看”又引出“双照”。如果说“独看”仅仅是眼前的现实的话,那么“双照”则兼含对往日同看的回忆和对他日同看的希望。然而,把“双照泪痕干”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这本身又多么令人感伤!而他日“双照”,泪痕始干,则此时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不言自明了。吕词“用常得奇”,借譬喻之多边,正反设譬:月,形圆而体明,意蕴甚多,因此,立喻者往往各取所需,举其一边而不及其余。而吕词却十分巧妙地把月圆与月明作为比喻之二边,使之既相互对立,又和谐地统一于同一个艺术整体。词中的思妇对月怀人,亦怨亦慕,时而“恨君不似江楼月”,时而又“恨君却似江楼月”。正是借助月光的映照,她那复杂而又纤细的伤离恨别意绪才得以凸现。月,这一别离文学作家遞相沿袭的意象,在吕氏笔下显然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