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329770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藁城市尚西中学2020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13.2同步检测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1-13.2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A甲 B乙C丙 D乙和丙2、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划火柴时,火柴燃烧C柏油马路被太阳晒热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3、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

2、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D做工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4、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 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C. 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5、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无法判断6、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 )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不变 C、比热是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7.某一物体的温度升高了,那么()A单个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某个分子的内能增加C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D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

3、法正确的是()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9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10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搓手取暖C钻木取火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11关于温度、热能、

4、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2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1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

5、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14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15.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16.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

6、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变慢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17、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 B、用太阳灶烧水 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18、下列中,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一样大19.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

7、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20、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 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C.一个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也变化 D. 0冰不具有内能21、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 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22、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 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D.物体的

8、温度23、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二、填空题。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能2、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所具有的内能就越 。3、 和 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的。冬天为了取暖,可以双手不停地搓擦,也可以向手上呵气,前者是靠 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靠 改变手的内能。4、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填“变”“增大”或“减小”)5、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 的方法

9、使它的内能 (填“减小”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暴晒。6、“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 现象,说明_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 和 。但其实质不同, 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 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8把40ml的酒精与40ml的水混合后,其总体积_80ml(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9.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现列出以下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潭清疑水浅”;“墙内开花墙外香”;“坐井观天,所见甚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能够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释的是_;能够用光

10、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_(均填序号)10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均选填“引力”、“斥力”)11茶壶盖上的小孔使壶内的茶水容易流出,这是因为“小孔”使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有关12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_方13 1kg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虎用一只装有2 g水银的温度

11、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三、实验题.1.(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_ ; _ 。 (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 ,体积_ ,密度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_ (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 方式(填“做功”或“热传递”)而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2.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时间/mina水16016364b水80163

12、62C煤油16016362d煤油16016261(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 有关(2)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 有关(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 有关(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