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0328922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0.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与复习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课型新授课教案序号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主要知识点:1、通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体会公式 表述和图象表述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应用规律奠定基础,体会数学在处理问题中的 重要性。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所用的实验和推论方法,体会科学推理 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2、在掌握相关规律的同时,通过对某些推论的导出过程的经历,体验物理规律”条 件”的意义和重要性,明确很多规律都是有条件的,科学的推理也有条件性。2 .重点难点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教学设想在

2、帮助学生复习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同时,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通过对一些实 际物理现象的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物理公式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不易 给出过难的题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学生活动一、内容复习1、知识框架图,主要关系式:教变速直1学线运动过程自由落J体运动匀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1-u + %v =2位移和时间的关系:x = vor + -6/r-I位移和速度的关系:/_说=laxr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应用:判断运动性质( 判断运动方向(变化规律,您朦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新上扬国蓬娜慢 f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体

3、特点:可谓展为辞忻雌鹿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建度-时间鹤5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送匀速、变速、静止) 正方向、负方向) 确定位移或时间等变化规律自由落 体加速 度(g) (重力加速度)定义:在同一地点,一 口 度都相同,这个笳弱嵋度求位移(面积) (正方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不相同,在通M的计算中, g取9.8nVs2,粗略计算g取lOnVs2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 动,只要把V0取作零,用g来代替加速度“就行落体运r知识目标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 .特点:a=恒量.3 .公式:(1) v尸vo十 at

4、 (2) s=vot+Viat2 (3) v(2vo2=2as (4) s= 10 +-r-t.2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 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 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3)式中vO、3 a、s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 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 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O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 vO的位置做初始位置.(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

5、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O、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0的方 向为正方向: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VO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g、v0=0时,自由 落体应动:a=g、vOWO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O/a, 对应有最大位移s=vO2/2a,若tvO/a, 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4、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4S = S Si =aT?=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匕=土=二L.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

6、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 :2常用到,要熟练掌握.(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 : V2 : V3:Vn=l : 2 : 3 : :n:I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i : S2 : S3 :Sn=l2 : 22 : 32 :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 :Sm:Sn=1 : 3 : 5 : : (2n- 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l : t2 : t3 :t =-i).V3 -同 .依-)规律方法1、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例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A、B、

7、C三点,已知AB = BC, AB段平均速度为 20m / s, BC段平均速度为30nVs,则可求得()A,速度VB.末速度Vc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析: 设 sab=Sbc=s, v =-m/s=24m/s.5/30+5/20得:VA=14nVs, VB=26nVs, Vc=34m/s 答案:ABC 解题指导:1 .要养成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的习惯。特别对较复杂的运动,画出草图可使运动 过程直观,物理图景清晰,便于分析研究。2 .要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特点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 段,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3

8、.本章的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思路开阔,联想比较,筛选最简的解题方案。解题 时除采用常规的公式解析法外,图像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换法(如将一匀减速直线 运动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等)等也是本章解题的常用的方法.4、列运动学方程时,每一个物理量都要对应于同一个运动过程,切忌张冠李戴、乱套公式。 5、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题一画出草图一判断运动性质一选取正方向(或建在坐标轴)一选 用公式列方程一求解方程,必要时时结果进行讨论例2 一初速度为6nVs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 相反、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A、(3 +

9、在卜;8、(3-泥卜;。、(3 + 2尤卜;。、(3-2及卜提示:当位移为正时,A. B对:当位移为负时,C对.答案:ABC2、适当使用推理、结论【例3】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 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fit2t3f4tsM7口 I I I I I I I I A.在时刻h以及时刻伏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A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A和时刻白之间某瞬间两木块 速度相同D.在时刻以和时刻抬之间某瞬时两木块 速度相同 解:首先由图看出:上边那个物体相令阱目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可以判定其做匀变速 直线运动;

10、下边那个物体明显地是做匀速运动。由于力及右时刻两物体位置相同,说明这段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等,因此其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相等,这个中间时刻显然在X tA 之间,因此本题选C。【例4】一位观察者站在一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的前端旁的站台上进行观察,火车从静止开始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需时8秒,试问:(1)16秒内共有几节车厢通过?(2)第2节车厢通过需要多少时间?分析: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s,那么每节车厢通过观察者就意味着火车前进了 s距离。于是, 原题的意思就变成火车在开始运动的8秒内前进了 s,求16秒内前进的距离是几个s,以及前 进第2个s所需的时间。此外本题只有两个已知数据,即vo

11、=0, t=8秒:另一个隐含的条件 是车厢长度,解题中要注意消去s。S、 1解:相等时间间隔问题1=8秒,_ =中=S? = 4S1 = 4S(2)相等位移问题,d=s ,*=加,=(JI 一必乙=33秒%a/2-I3、分段求解复杂运动【例5】有一长度为S,被分成几个相等部分在每一部分的末端,质点的加速度增加a/n,若 质点以加速度为a,由这一长度的始端从静止出发,求它通过这段距离后的速度多大?【解析】设每一分段末端的速度分别为VI、0 V3、Vn:每一分段的加速度分别为a;J1 + 1L a + -J1 + 。每一等分段的位移为S/n。nJ V fJj 7根据 v1一v/=2as 得 v12

12、o=2as/nv22-v=2a i + _L s/n八)v32v-2=2a 1 +二 s/n(3)vn2vn.r=2a! l + ! s/nnJ n把以上各式相加得v=2aN2n1 + 一十 n+也少 2/7【例6】小球从离地面h=5米高处自由下落,小球每次与地面碰撞后又反弹起来的上升高度 总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4/5,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试求小球从自由下落开始直到最后停在地 面上,该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忽略地面与小球碰撞所用的时间,g取10米/秒2)分析:小球每次下落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每次反弹上升都是竖直上抛运动,由于不计空气 阻力,因此小球上抛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与由最高点回落到地面的时

13、间是相等的.解:小球第一次自由下落时间为=1秒,小球从地面第一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小球从地面第二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2(屈1秒小球从n次碰撞反弹上升及回落的总时间为:2tn =2X地面第(7两秒小球从ho处自由下落,直到最后停在地面上,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疑记马授碱瀛与秘疑根新露t+女考丸f岑愕铲,。+。+)答:小球从自由下落开始,直到最后停在地上,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H波7说明:在一些力学题中常会遇到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等数学问题,每位同学应能熟练地使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4、借助等效思想分析运动过程【例7】图所示为水平导轨,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

14、4m.小球自A板处开始,以 Vu=4m/s的速度沿导轨向B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均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率反弹回来,且 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停在AB的中点,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应为 多少?解析:由于小球与挡板碰后速率不变,运动中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小球在挡板间往复的运动可用一单向的匀减速运动等效替代.要使小球停在A,B中点,它 |I运动的路程应满足生).:女 皆S=nl+l/2,n=0 、 1 、 2 其中 s=vo2/2a ,所以42/2 +1n = 0、1、2亦可借助等效思想进行处理.说明:对于分阶段问题,应把握转折点对应的物理量的关系,展示1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

15、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I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I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nVsB.在第3、4s内平均速度是3.5m/sC.第3s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nV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2 .汽车以20nV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 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 : 43 .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使它的加 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s,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 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

16、时20s,则这段时间内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8 .物体最后静止在。点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4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lOm/s, 关于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和加速度大小有下列说法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nVs2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nVs2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B.C.D.5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rs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而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A. yfli sB.V7 sC.2rsn V2D.ts2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8两

17、点时的速度分别为、,和7也经历的时间为八则A.前半程速度增加3.51,B.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h,4 2C.后L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h,4 2D,后半程速度增加3v7 . 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 : g :薪8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 : 3 : 5 :n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 : 3 : 5 :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 : 2 : 3 :8 .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 过3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8、.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8以8nVs的速度从A车 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 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8车相遇B. A、8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9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路基旁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白,车尾通过该电 线杆时的速度是-2,那么,火车中心位置经过此电线杆时的速度是.10 .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49s内位移是48.5m,则它在第60s内位 移是m.11 . 一物体初速度为零,先以大小为m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后以大小为s的加速 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整个过程中物体的位

19、移大小为s,则此物体在该直线运动过程中的 最大速度为.12 .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记录下的一条纸带. 纸带上选取1、2、3、4、5各点为记数点,将直尺靠在纸带边,零刻度与纸带上某一点0 对齐.由。到1、2、3点的距离分别用力、4、由表示,测量出4、小、出的值,填入 表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和纸带 上打下点3时小车的速度打,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cm 012345距离山did3d4ds测量值(cm)加速度大小=nVs2,方向,小车在点3时的速度大小w=nVs.13 .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

20、/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 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14 .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突然受到强大的垂直气流的 作用,使飞机在10s内下降高度为18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 窕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设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求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2)试估算成年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多大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4取lOm/s?)15 .如图,一长为/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的斜而上无摩擦地滑下,连续经过1、2 两点,1、2之间有一距离,物块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人和出那

21、么物块前端尸在1、 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多少?参考答案1. AB2.C3.C4.B5.A6.C7.AC8.Cv.2 + Va212cL-10.59.511m= -212.0.58;与运动方向相反:0.1313,利用相邻的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公式:A nZ2,知A =4m,T= ls.u=r 2广411=m/s2=2m/s2,再用位移公式可求得 S5=i”+ 尸=(0.55+ X2X52)m=27.5m2x1-22.1 “ 2s 2x1800 ,/714.由5= 4尸及:- =m/s-=36m/s-.2V1000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得尸=3-g)=1560N,成年乘客的质量可取45kg65kg,因此, 产相应的值为U70N1690N15.设P端通过1后1时刻速度为“,通过2后乜时刻速度为4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 22, ,VI = ,V2; =L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对1。/,_),二 % =一;(-L)又 t2 gsina gsm。t2 txt. t t, r LT, LI 1= J2-2 =/12=1-1-f22 +/一),=:()222 gsina t2 t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