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20283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满井游记》学案(1)(无答案) 冀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7 满井游记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积累文言词语。2品位赏析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欣赏文章的写作技法,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二、作者简介: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三袁中,袁宏道成就最大。他师事李贽,推崇徐渭。提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的文学主张,反对厚古薄今,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较多作品着意抒发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率真自然,散文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活泼。所作游记、小品最为人称道,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著有袁中郎全集。三、写作背景: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

2、(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四、知识卡片:“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反对承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推重民歌小说,提倡

3、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复古派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自主学习一、基础识记1.给加点字注音燕( )地寒 花朝( )节 飞砂走砾( ) 廿( )二日百步辄( )返 偕( )数友 脱笼之鹄( ) 倩( )女靧( )面 浅鬣( ) 罍( )而歌者 红装而蹇( )者汗出浃( )背 呷( )浪之鳞 曝( )沙之鸟2.解释加点的词语

4、。冻风时作( ) 飞沙走砾( ) 天稍和( ) 如镜之新开( )娟然如拭( ) 泉而茗者( ) ( )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 )呷浪之鳞( ) 毛羽鳞鬣( )二、整体感知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2.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课堂探究一、翻译句子。1.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2.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二、品评佳句。举两处阐述(方法: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1.2.三、写景的技法。各举一例阐述。1.

5、生动的比喻: 2.灵动的拟人:3.白描的手法:4.情景交融的写法:(一) 品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未出游的心情。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如何?作者的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作者是在初春时节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作者心情很无奈,同时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等句中可看出。2、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理解作为南方人的作者在早春时节“局促一室之内”的无奈以及渴盼出游的心情,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二)品读第二段,赏析满井美景,学习写景方法。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篇游记写满井的初春景象,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先写全景,然后依次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2、根据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写景的句子,直观感受景物之美。3、结合阅读体验,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提示学生可以从语言特色、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去赏析。4、在赏景的基础上,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1)如:“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一个“始”,一个“乍”,写天气转暖湖冰消

7、融的情景,突出了初春的特点,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写出了初春柳枝初展的神韵;“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初芽的情景,“浅”,“寸”准确而生动。写景指导一: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2)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然后再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采用空间顺序,由面到点,由远及近。写景指导二: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3)a白描: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

8、形象却鲜明如画。b拟人: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增加了景物的动感和灵气,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c比喻: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写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写景指导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4)作者在写景中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由“若脱笼之鹄”、“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等句可看出。写景指导四: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

9、己的感情,情融于景。5、结合以往所学课文,学生补充写景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2)虚实结合,动静结合;(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6、读第二段最后一句,体会作者感情。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一句既高度概括了一二段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 ”,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

10、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7、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根据第二段对满井初春景象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并请学生对照图片找出相应的语句,直观感受景物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去赏析景物并归纳写景方法,力求让学生掌握通过画面想象,再现艺术形象,赏析写景文章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然后由教师补充归纳文章的写景方法,最后通过朗读体味情境,完成教学重点的突破。)(三)品读第三段,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的内涵。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此句表明自己和

11、庸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鸟鱼都成了他的知已。这是一种物人交融,人和物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通过对这一句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无心仕途、热爱大自然、独抒性灵的思想境界。)五、阅读拓展,鉴赏比较本单元的几篇散文都属游记,试从思想内容方面比较本文与其他散文的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这与唐宋时

12、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的写法完全不同,如小石潭记借景抒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岳阳楼记借景抒忧国忧民之情;醉翁亭记抒发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通过与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个性化的写景特点,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六、小结作者以清新流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七、布置作业就自己在生活中的游览,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行文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方法。(在学习本课景物描写的基础上,练习游记的写作,增强自身写作能力。提升训练西湖游记袁

13、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今岁春雪甚盛 ( ) 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 ) 竟不忍去湖上( )2.翻译句子(4分)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3.作者与杭人游湖的审美情趣有什么差异?(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