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0179100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1(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代诗学研究研读基本资料之一孔子文论?泰伯: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季氏 : “不学诗,无以言” 。 “不学礼,无以立”;?礼记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子路: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阳货: “小子何莫学夫诗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礼记表记中引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为政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宪问 : “有德者必有言”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 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

2、不远。”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八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末尽善矣。 ”为政 : “思无邪” 。?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又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左传引诗 200 余处,都是带 有启发性的灵活掌握,很少直用其字句之义的。? 八佾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3、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孟子文论?公孙丑上篇 “ ( 公孙丑 ) 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 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 浩然 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难言也。 其为气也 , 至大至刚 ,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 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 , 配义与道, 无是 ,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何谓知言?曰破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 所穷。”?以意逆志,语出万章上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 , 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 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 , 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

4、, 敢问瞽瞍之非臣 , 如何 ? 曰:是诗也 , 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 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 , 不以文害辞 , 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 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 云汉之诗曰 : 周余黎民 ,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 是周无遗民也。”?知人论世,语出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一国 之善士, 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上)论古 之 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也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诗经。?告子下:“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 之?

5、 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 他, 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 亲, 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 者 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愈 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诗大序诗者,身所之也。在心为赤,发言为此。情动于中而心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辿乐其政和;辿世之音怨以怒,其政变;亡国之音哀

6、以也其民些故正得失,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 赋,三曰 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谪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性情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 也。故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 雅。雅者,正也。 言王政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 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

7、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 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场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吁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已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 玄猿、

8、漏卮、圆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 未能称是。琳璃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场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 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传也。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 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 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

9、之辞,不托飞驰之势, 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 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 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陆机文赋并序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 (yan chi)好恶, 可得而言。每自属(zhu)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 (dai)意。盖非延已难,能之 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 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

10、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伫(zhu)中区以玄览,颐(yi)情志于典 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 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lin)以怀霜,志眇眇(miao)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 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bin)。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一(wu)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胧(tong long) 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 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pian),若翰鸟缨缴亿huo),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网文一采千载之遗韵

11、。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暑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或妥帖而易施,或蛆唔(ju yu) 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鄱躅 亿hi zhu)燥吻,终流离于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或操角瓜(gu)以率尔;或含毫而邈(miao)然。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播芳蕤(rui)之馥馥,发

12、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成(biao) 竖,郁云起乎翰林。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 (min mian),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 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 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zhen)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说炜晔(wei ye)而谪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yan)。暨(ji)音声之迭(die)代,若五色之相宣。虽逝止之

13、无常,因崎镐 (qi qi)而难便。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 纳泉。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谬玄黄之秩序,故泱溜 (tian nian) 而不鲜。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 伤。考殿最于锚铢(zhu),定去留于毫芒。苟铃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极无两致,尽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 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缗绣,凄若繁弦。必所拟之不殊,暗乃合于曩(nang)篇。虽杼轴于予怀,怵(chu)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qian)义,亦虽爱而必捐。或苕(tiao

14、)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摘(di)。石镒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梏亿hen hu)之勿剪,亦蒙荣于集翠。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 而靡应。或寄辞于瘁(cui)音,言徒靡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xia)。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弦么 (yao)而徽急, 故虽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谐合,务嘈(za)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故声高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或清虚以婉约,

15、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泛。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 而不艳。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 ;或理朴而辞轻。或袭 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 而遣声。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虽浚发于巧心,或受?(chi)于拙目。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薛 (tuo yue)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虽 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患挈 (qie)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故跟阵 (chen zhuo)于短 韵,放庸音以足曲。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16、。惧蒙尘于叩缶(fou),顾取笑乎鸣玉。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e),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蕨蕤 (wei rui) 以以谡(sa ta),唯 毫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州切若枯木,豁(huo)若涸(he)流。揽营魂以探酷亿e),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yi)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 未识夫开塞之所由。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恢万里而无阂 (gai),通亿载而为津。俯贻则于来叶, 仰观象乎古人。济文

17、、武于捋坠,宣风声于不泯 (min)。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配 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文心雕龙卷二十六神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 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 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 驯致以释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

18、 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 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 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 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 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 禹据案 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

19、,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虑后,研虑 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 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弱者伤乱, 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 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 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心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

20、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钟蝶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 ,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复矣 。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余日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 。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眇邈,人世难详 。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好,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诗人之风, 顿已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降及建安, 曹公父子,笃好诗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1二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

21、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太康中,三张、 二陆、两潘、一左 皿,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20)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 (21),微波尚传(22)。孙绰、 许询、桓、庾(23)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24),建安风力尽矣(25)0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26);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27)0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28)0逮义熙中, 谢益寿斐然继作(29)。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30) ,固已含跨刘、享K,凌转潘、左(31)0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韩、仲宣为

22、辅(32);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33)为辅;谢客(34)为元嘉之雄,颜延年(35)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峋。夫四言文约意广(旬,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38),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日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40),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蹶(H);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陶,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23、(43)0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44),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45)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46),汉妾辞宫(包;或骨横朔野幽,魂逐飞蓬幽;或 负戈外戍,杀气(50)雄边;塞客)衣单,孀闺(如泪尽;或士有解佩附出朝, 一去忘返;女有扬 蛾入宠,再盼倾国(54)。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故词人作者, 罔不爱好。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 (55),甫就小学(56),必甘心而驰鹫(57)0焉。于是庸音杂 体,人各为容(58)0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网,终朝点缀,

24、分夜呻吟(a,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62)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63),谢眺a今古独步。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g;学谢眺,劣得“黄鸟度青枝”(66),徒自弃于高明, 无涉于交流矣。观王公缙绅(67)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68),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濯并泛,朱紫相夺(69),喧议竞起,准的 加无依。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71),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超)标榜,其文未遂,感而彳焉。昔九品论人(耳,七略裁士 口) ,校以宾实(75),诚多未值So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78)。方今 皇帝, 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

25、思,文丽日月, 赏究天人g ,昔在贵游(网,已为称首,况八统既奄(82),风靡云蒸(83),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 (84)0固以瞰汉、魏而不顾,分日、谈笑耳宋于胸中(89)O(85)。谅非农歌辕议(86),敢致流别(87)。喋之今录(88),庶周旋于闾里,均之于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又其人既往, 其文克定(90);今所寓言,不录存者(91)。夫属词比事(92),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93);撰德驳奏(94),宜穷往烈(95)。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96)? “思君如流水” (97),既是即目(98); “高台多悲风” (99),(117)亦惟所见;“清晨

26、登陇首 (100),羌无故实(101), “明月照积雪” (102),诅(103)出经史?观古今 胜语(104),多非补假(105),皆由直寻(106)。颜延、谢庄(107),尤为繁密,于时化之(108),故大 明、泰始(109)中,文章殆同书钞(110)。近任昉、王元长等(111),词不贵奇, 竞须新事(112)。尔来 作者,寝以成俗(113),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114),拘挛补衲,蠹文已甚(115)。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116)。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天才,且表学问,亦一理乎陆机文赋,通而无贬(118);李充翰林,疏而不切(119);王微鸿宝,密而无裁(120) 颜延论文,精而

27、难晓;挚虞文志,详而博赡,颇日知言(121)。观斯数家,皆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至于谢客集诗(122),逢诗辄取;张鹭文士(123),逢文即书。诸英志录,并义在文,曾无品第。噪今所录,止乎五言。虽然,网罗今古,词文殆集。轻欲辨彰清浊(124)椅摭(125)利病,凡百二十人。预此宗流者(126),便称才子。至斯三品升降,差非定制,方申变裁,请寄知者耳(127)。昔曹、刘殆文章之圣,P谢为体贰之才(128),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129)之辨,四声(130)之论。或谓前达(131)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 皆被之金竹(132)。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件),

28、 “明月照高楼”华),为韵之首。故三祖(135)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 ?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136)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ft颜宪子(137)乃云律吕音调, 而其实大谬;惟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尝欲进(138)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眺、沈约扬其波。三贤 (139)或贵公子孙,幼有文辩,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裘积(140)细微,专相陵架(141),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 (142),本须讽读,不可蹇碍(143),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144),斯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

29、腰鹤膝(145),闾里已具(146)。陈思赠弟(147),仲宣七哀(148),公韩思友(149),阮籍咏怀, 子卿双凫(150),叔夜双 鸾(151),茂先寒夕(皎),平叔衣单(侬) ,安仁倦暑(154),景阳苦雨(呻,灵运邺中,士衡拟 古(156),越石感乱回,景纯咏仙(158),王微风月(侬) ,谢客山泉网) ,叔源离宴() ,鲍照戍边 (162),太冲咏史(163),颜延入洛(164),陶公咏贫之作(165),惠连捣衣之作(166),斯皆 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168)。(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 1982年版)注释 气之动物”四句气,气候。摇荡,感动。舞咏

30、,歌舞,最初的诗歌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故此处指诗歌。此四句言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诗歌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 照烛”二句一一照亮天、地、人三才,使万物辉煌亮丽。此言诗歌影响之大。微的道理借诗歌明白地阐发出来。灵祇(q灵祇”二句一一意谓神灵靠诗歌受到祭祀,幽神灵。致,给与。飨祭祀。幽微幽深微妙。昭告,明白地阐发出来。 昔南风”三句南风,古歌名,相传为舜 所作。卿云,古歌名,相传舜让位于禹时,百工相和而作。颂,颂词。篁(xiong),深远。郁陶一一积愤而哀思。 名余”句一一语出屈原离骚。滥觞 一一起源。 逮 汉李陵”句一一李陵,字少卿,汉武帝时为骑都尉

31、。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击匈奴,战败投降, 后病死于匈奴。文选载李陵有 与苏武诗三首,但历代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逮,至IJ。目,体裁项目,此指五言诗体。古诗”二句一一古诗,指汉代流传下来的不明作者的多首五言诗。钟噪所见到的 古诗”有数十首之多,大半已亡佚。今天仅见文选所辑古诗十 九首及散见于他处的几篇。眇邈 (miao miao),遥远。人,指古诗作者。世,指古诗的 写作年代。这几句说,由于年代之远,古诗的作者及写作年代已难以确知了。炎汉 一一指汉朝。古代王朝有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交替为王的说法,据说汉代以火德兴起,故称 炎汉”。(11)衰周一一周代晚期。(12) “自王、扬”三句一一意谓

32、王褒、扬雄等人都在 辞赋方面争相表现才华,却没听说他们有什么诗歌创作。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四人 都是两汉著名辞赋家。竞爽,争相表现。吟咏,指诗歌。靡闻,无闻。(13) “从李都尉”四句一一李都尉即李陵。班婕妤(jie yu),汉成帝宫人,班姓,名不详。婕妤,后宫女官名。 班婕妤初受宠幸,后赵飞燕得宠,乘机进谗,班乃居长信宫。有怨歌行一首,疑为后人 伪托。一人,指李陵。这几句意谓,从李陵到班婕妤的近百年间,五言诗人除了有一位妇女 之外,只有李陵一人。(14) “东京”二句一一东京,指东汉。东汉建都洛阳,相对于西汉的 都城长安而称东京,这里以东京代指东汉。咏史,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班固所作。写

33、孝女堤萦为赎免父亲刑罚,请求为婢的故事。质木无文,枯燥无文采。(15) “平原”句一一平原兄弟,指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曹植曾封平原侯。文栋,文坛栋梁。(16) “次有攀龙”句一一龙、凤,指曹氏父子。属车,侍从之车,指侍从、部属。这几句说,建安时期自动团结 在曹氏周围的文士将近百人。(17)陵迟一一盛况渐衰。(18) “太康”句一一太康,晋武帝年号(280 289),太康前后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19) “勃尔”三句一一勃尔,猝然。踵武,跟着别人的脚步,有效法、继承之意。未沫,没有停止。这几句指太康诗人能

34、 继续建安文学成就,诗歌创作在太康前后又兴盛起来。(20) “永嘉”句一一永嘉,晋怀帝年号(307 313)。这句说,永嘉年间,崇尚道家哲学,逐渐兴起专谈玄理之风。黄、老,黄 帝和老子,二人为道家之祖,用以称代道家。虚谈,玄谈。 (21)爰及江表一一到了东晋。 爰,于是。江表,江之外,东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故用 江表”代称东晋。(22)微波一一 指上文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23)桓、庾一一指桓温和庾亮。他们与孙绰、 许询四人都是玄言诗的代表作家。(24)平典似道德论一一指玄言诗意蕴平淡而多理语的特色。平典,平淡而多故实。道德论,阐述老庄哲理的论文,魏晋时不少人都写过, 今皆不存

35、。(25) “建安”句一一谓建安时代作品中具有的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内在特质, 即 建安风力”,在晋代玄言诗中已消失殆尽。(26)先是郭景纯”句一一郭景纯,名璞。这句 说郭璞以他出众的才智开始转变玄言诗的风气。隽上之才,指才智出众,隽同俊”。变创其体,改变玄言诗,另创新体。指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借游仙抒怀,表现了对现实的不 满,比玄言诗高出一筹。(27)刘越石句一一刘越石, 名琨。其诗今存三首,代表作重 赠卢谟。这句说刘琨凭借着清新刚健的诗风,辅佐郭璞变创其体清刚,清新刚健。赞成,辅佐。厥美,其美,指上句变创其体”一事。(28) “然彼众我寡”句一一彼,指玄言诗。我,指郭璞、刘琨。未能动俗,没

36、能扭转世俗的风气,即玄言诗仍旧盛行。(29) “逮义熙”二句一一义熙,东晋安帝年号(405 418)。谢益寿,名混,小字益寿。其诗清新,长于写 景,始革玄言诗风。斐然,有文采的样子。继作,指继郭璞、刘琨而作。(30) “元嘉中”三句一一元嘉, 南朝宋文帝年号(424 453)。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他开创山水诗,取代 了玄言诗的统治地位。富艳难踪,指谢诗宏富艳丽,别人难以赶上他。(31) “固已”句一一谓谢灵运的成就超越了刘琨、郭璞、潘岳、左思等前代诗人。含跨,兼并、超越。凌辐 (li), 压侄(32)故知陈思二句一一陈思,即曹植,曾封陈王,卒谥思。公韩,刘桢字。仲宣, 王粲字。钟噪认为曹植是建

37、安时代成就最大的诗人,故称 建安之杰”,其下当推刘桢、王粲 二人。(33)安仁、景阳一一指太康诗人潘岳(字安仁)、张协(字景阳)。(34)谢客一一谢灵 运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35)颜延年一一名延之,与谢灵运同时代,其诗也与谢齐名,世称 颜谢”。(36)命世一一即名世,称名于世。(37)文约意广一一文字简约,意思丰富。 (38)指事造形一一表现事物,创造形象。(39)宏一一发扬光大。(40)千之”句一一以风力 为骨干,以辞藻为润色。(41)蹶(zhi) 一阻碍,指文词不通畅。(42)嬉成流移一一指信笔所至,略无管束。嬉,轻浮。流移,流动、油滑。 (43)芜一一杂乱。(44)祁寒一一大寒。 (

38、45)嘉会一一美好的宴会。(46)楚臣去境一一指屈原被放逐。(47)汉妾辞宫一一指王昭君 和亲匈奴而辞别汉朝宫廷。(48)朔一一北方。(49)飞蓬一一飞转的蓬草。(50)杀气一一抵御敌人的气概。(51)塞客一一守边战士。 (52)孀闺一一指丈夫久征不还的妇女。(53)解佩 一一解去佩物,以示辞官。(54)女有扬蛾”二句一一女,指汉武帝李夫人。蛾,蛾眉。扬蛾,犹扬眉,女子获宠而志得意满之态。再盼倾国,喻好貌美,见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 再得。”(55)胜衣一一指儿童稍长能穿成人之衣,体力禁得住衣服重量。(56)甫就小学一一刚

39、刚能入小学。甫,刚刚。小学,古时儿童读书的学校,古人七八岁入小学。(57)甘心驰鹫(wu) 一甘心于写诗。驰鹫,奔走,此处指努力写诗。(58)痛音二句一一平庸的诗歌,杂乱的形式,各有各的面目。(59) “膏腴”二句一一富家子弟,以诗歌达不到一定水平为耻。膏腴子弟,指富家子弟。不逮,不及。 (60) “终朝”句一一谓日夜修改斟酌。点缀,指衬托 或修饰。分夜,半夜。呻吟,即吟咏,指作诗。(61) “独观”句一一自己看来以为是警策之句,而众人看来终是平庸拙钝之笔。警策,指优秀诗句。(62)曹、刘一一曹植和刘桢。(63)谓鲍照”句一一言时人推崇鲍照,将他比作羲皇上人,在诗坛至高无上。鲍照,南朝宋诗人。

40、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64)谢眺一一南朝齐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也以山水诗见长,人称小谢”。他是永明体”代表作家之一。(65) “日中市朝满”一语出鲍照代结客 少年场行。(66) 鸟度青枝”一语出南朝齐文学家虞炎玉阶怨。劣得,仅得。(67) 缙绅一一做官的人。(68) 口实一一指经常谈论而不离口的话题,此指谈论诗歌。(69)淄濯”二句一一谓评价作品无优劣标准。 淄濯(sheng),今山东境内的两条河。 并沟,混合在一起。 朱紫相夺,正色的红与杂色的紫混在一起,喻对诗的看法庞杂混乱。(70)准的标准与目标。(71)近彭城二句一一谓刘士章是一位有才能的鉴赏家。刘士章,名绘,彭城 (今江 苏

41、徐州)人。(72) 口陈 口头上说说。(73)九品论人一一汉书 古今人表品评人物分 为九等。魏时曹丕又定九品中正制,分人才为上、中、下三大等,每大等之中又分上、中、 下三级,合为九品,依品授官。(74)七略裁士 一一汉哀帝时刘歆奉诏校理群书,将典籍分为七大类而分别评论之,因成七略。裁士,指按类划分、评论作家。(75)宾实一一即名实。(76)未值一一未符。(77)较尔一一明显的样子。(78)殆均博奕一一几乎等同于下 棋。博,古代一种棋类游戏。奕,围棋。 (79) “方今皇帝”四句一一方今皇帝,指梁武帝萧 衍,他博学能文,著述丰富。这几句意谓萧衍凭借过人的天赋体察深幽的文思,文采与日月 同辉,赏析

42、作品能穷究天人之理。生知,生而知之。天人,天理人情。(80)贵游一一高贵的交游,指萧衍为帝前和一些文士的交游生活。据梁书武帝传载,萧衍与沈约、谢眺等人交游,号称 竟陵八友(81)称首一一萧统为 竟陵八友”之首,此指被称为文坛领袖。(82)八绒(hong)既奄一一指萧衍登帝位,拥有天下。八绒,八方,喻天下。奄,包有。(83) 风靡云蒸一一形容萧衍周围人才济济。(84) “抱玉者”二句一一抱玉者、握珠者,皆指有才之士。联肩、踵武,皆言其多。(85) “固以二句一一意谓雄视汉魏,气吞晋宋。瞰 (kan),从高往下看。不顾,不屑一顾。(86)农歌辕议一一农人之歌,车夫之议,喻言论浅俗。此句与下句均为作

43、者自谦之词,意谓方今之世,文学兴盛,实在不是我这浅俗的议论敢于品评的。(87)致流别一一就文章的源流、派别给予品评。致,给予。 (88)今录一一指诗品 所录。(89)席周旋一一意谓我写的诗品只可以流传乡里,等同于谈笑之资。庶,近、差不多。周旋,流传。闾里,乡里。均之于,等同于。 (90)克定一一能够定论。(91)存者 一一指当时还在世的诗人。(92)属词比事一一组织词句,排比事实。(93)经国文符”句一一 言文书之类应旁征博引。经国文符,治理国家的文书。资,凭借、用。(94)撰德驳奏一一撰述德行的文章、驳议和表奏。 (95)宜穷往烈一一应当尽量引述前人的功业。烈, 功业。 (96)用事一一用典

44、。(97)思君如流水”一一语出徐乾室思。(98)即目一一眼前所见。 (99)高台多悲风”一一语出曹植杂诗。(100)清晨登陇首”一一北堂诗钞卷一五七 引张华诗句 清晨登陇首,坎行路难”。(101)羌无故实一一没有典故。羌,发语词。(102) “明 月照积雪”一一语出谢灵运岁暮。(103) tE(ju) 一一岂。(104)胜语一一出众之语,即诗 中的优秀句子。(105)补假一一拼凑,借用前人语句或典故。(106)直寻一一径直拈来,指作者的直接感受。(107)颜延、谢庄一一颜延即颜延之。谢庄,南朝宋文学家。二人都有堆 砌典故的毛病。(108)于时化之一一指颜、谢二人在当时很有影响。(109)大明、

45、泰始一一大明, 宋孝武帝年号(457 464)。泰始,宋明帝年号(465 471) 。 (110)书钞篡集 事典的类书。(111)任昉、王元长 一一均为南朝齐梁时文学家,竟陵八友”成员。(112)竞须新事一一争相引用新奇的典故。须,用。 (113) “尔来”句一一尔来,近来。寝,逐渐。成 俗,成为习俗。(114) “句无虚语”二句一一句句都用典故,字字都有来历。(115) “拘挛”二句一一拘挛,拘束。补衲,补缀拼凑。蠹文,损害文章。(116) “自然英旨”二句一一很难遇到能写出具有自然之美的作品的诗人。英旨,精美。值,遇见。 (117) “词既失高”三句一一 是对作诗掉书袋之风的尖锐讽刺。意谓

46、文词已经不高明,则须加上典故,这样虽然比不上天才,但总可以借此显示一下自己的学问,这也是诗中大量用典的一个理由吧!事义,典故。(118)陆机”句一一意谓陆机文赋只是通论作文,而对不良创作倾向并无批评。贬,指 出缺点。(119) “李充”句一一李充,字弘度,东晋文论家,作有翰林论,已散佚。疏而 不切,指翰林论只是分条陈述而不中肯。(120) “王微句一一王微,南朝宋文学家,著鸿宝十卷,今佚。密而无裁,指鸿宝一书繁密而无剪裁。(121) “挚虞”句一一挚虞,西晋文论家,撰有文章志,已佚。博赡,广博宏富。知言,知晓评论。(122)谢客集诗一一隋书经籍志录有谢灵运的诗集五十卷、诗集钞十卷、诗英九卷,今

47、 均佚。(123)张鹭文士张鹭(zhi),未详, 文士传已佚。(124) “轻欲”句 作者自谦之词,意谓轻率地想要辨明好坏。辨彰,辨别清楚。 (125)持摭(ji zhi) 一一指摘。 (126)预此宗流一一列入诗品所论各诗歌流派中的人。 预,参预、加入。宗,流派。(127)至 斯三品”四句一一意谓至于诗品以三品来表示诗人的高下,大抵还不是最后的定评,我 还要继续斟酌改动,故先呈寄于方家以请教。差非定制,不是定论。变裁,另外的论断。(128)体贰之才”一言陆机、谢灵运二人之才接近于曹刘之圣。(129)宫商一一原指乐音,此指字的声韵。(130)四声一一指平、上、去、入。(131)前达一一前代之贤

48、达。(132)被 之金竹一一配乐之意。被,力口。金竹,金属和竹子制做的乐器,代指音乐。(133) “置酒高堂上”一语出阮璃杂诗。(134) “明月照高楼”一语出曹植七哀。(135)三祖一一 魏武帝曹操(太祖)、魏文帝曹丕(高祖)、魏明帝曹睿(烈祖)合称 土祖”。(136)二仪一一天地。(137)颜宪子一一即颜延之,宪子是谥号。(138)进一一向皇帝进奏。(139)三贤一一 指王融、谢眺、沈约, 皆为永明体”代表作家。(140)裘(bi)积一一衣服上的褶子。喻声律 过于繁琐。(141)专相陵架一一专以此技竞相超越。陵架,超越。 (142)文制一一指诗歌。 (143)蹇(jian)碍一一不顺口。(

49、144) 口吻调利一一音调和谐流利。(145)蜂腰鹤膝一一沈 约等所指出的八病之二。作诗时两句中的一句前二字与后二字用仄声,中间一字用平声, 成了两头大(重),中间小(轻),有如蜂腰一样,称 蜂腰”之病;另一句前二字与后二字用平声, 中间一字用仄声,成了两头细 (轻)中间粗(重),有如鹤之膝,称为 鹤膝”之病。(146)闾里 已具一一指蜂腰鹤膝之类的毛病在俚歌俗曲中也是有的。(147)陈思赠弟一一陈思王曹植有赠异母弟曹彪的诗,即 赠白马王彪。(148)仲宣七哀一一王粲有七哀诗。(149) 公韩思友一一刘桢有赠徐韩诗,为思友之作。(150)子卿双凫一一苏武字子卿。古文苑载苏武别李陵诗云:双凫俱北

50、飞,一凫独南翔。”实系后人伪托。(151)叔夜双鸾一一嵇康赠秀才入军第十九首起句:双鸾匿景曜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152)茂先寒夕一一张华字茂先,他的杂诗有繁霜降寒夕”句。(153)平叔衣单一一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文学家,其 衣单”诗已彳失。(154)安仁倦暑一一 潘岳悼亡诗其二中有 褥暑随节阑”之句,在怀县作中有 隆暑方赫曦”之句,为 倦 暑”之作。(155)景阳苦雨一一张协杂诗十首中写雨的句子有好几处。如飞雨洒朝阑”、森森散雨足”、阶下伏泉涌,堂上水生衣”等。(156) 士衡拟古一一陆机有拟古诗十二首。(157)越石感乱 刘琨有重赠卢谟、扶风歌属感乱一类作品。

51、(158)景纯咏仙一一郭璞有游仙诗十四首。(159)王微风月一一南朝宋文学家王微,字景玄,其风月”诗已彳失。(160)谢客山泉一一谢灵运性好山水,以写山水诗著称,故用山泉”概其诗。(161)叔源离宴 全晋诗卷七中载谢混送二王在领军府集诗末二句: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离宴应指此。(162)鲍照戍边一一鲍照有代出自蓟北门行,是 咏戍边之作。(163)太冲咏史左思有咏史诗八首。(164)颜延入洛 颜延之 有北使洛诗。(165)陶公咏贫之作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咏贫士诗。(166)惠连捣衣之作一一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有 捣衣诗。(167)珠泽一一有珍珠的沼泽。(168) 邓林一一山海经 海外北经:夸父与

52、日逐走,入日,弃其杖,化为邓林。”此借邓林比喻文采总汇的地方。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东方公(东方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 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长)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 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心胸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 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张华),何敬祖(何劭),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以为 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戏为六绝句杜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

53、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嗤点:嗤笑指点。不觉前贤畏后生:讽刺的反话)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不废江河万古流:指“四杰”之辞)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卢王:概指四杰。劣于汉魏近风骚:四杰的成就不如更近风骚的汉魏诗。龙文虎脊:骏马。历块过都:马速快)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数公:庾信、四杰等。翡翠兰苕:喻风格柔媚。掣鲸碧海:喻气度恢宏)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邻:可亲近的同调。方:并)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

54、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别裁:区别后裁去。伪体:背离风雅之体)河岳英灵集序殷瑶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后相效著述者十余家,咸自称尽善,高听(见识高明)之士,或未全许。且大同(南朝梁武帝年号) 至于天宝,把笔者近千人,除势要及贿赂者,中间灼然可尚者,五分无二,岂得逢诗辄赞,往往盈帙。盖身后立节,当无诡随(随声附和),其应诠拣(选择)不精,玉石相混,致令众口销银,为知音所痛。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致,语少切对(平仄谐和的对句),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然挈瓶肤受 (容量不 大、学

55、问不深) 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 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 (南朝梁) 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有周风雅,称阐今日。璠虽不佞,窃尝好事,常愿删略群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 (归隐) ,得遂宿心。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即以河岳英灵集为称。诗二百三十四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 ( 714年) ,终乙酉 ( 753年) 。论次于序,以品藻各冠于篇额。如名不副实,

56、才不合道,纵权厌梁、窦 (东汉的权贵梁冀、窦宪) ,终无取焉。董氏武陵集纪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 风 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深玄相通) ,达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余尝执斯评为公是(公认为是) ,且衡而度之。诚悬乎心,默揣群才,钧铢寻尺(轻重长短)随限而尽。如是所阅者百态。一旦得董生之词,杳如抟(凭借)翠屏,浮层(高)澜,视听所遇,非风尘间物。亦犹明金名卒羽得于遐裔(远方) ,虽欲勿宝,可乎?生名挺,字庶中。幼嗜属诗,晚而不衰。心源为炭。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磨)群形。纠纷舛错(交错) ,逐意奔走。因故沿浊,协为新声

57、。尝所与游,皆青云(名声高显)之士,闻名如卢、杜, 高韵如包、李。 迭以章句扬于当时,末路寡徒,值余欢甚。 因相谓曰:“间者身以廷尉属为荆州从事,移疾罢去,幽卧于武陵,迨今四年。言未信于世,道不施于人。寓其性怀,播为吟咏,时复发笥(箱) ,纷然盈前。凡五十篇,因地为目。吾子常号知我,盍表而志之,为生羽翼?”予不得让而着于篇,因系之曰: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缪(差错) ,不容秋毫。非有的然(可感之形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自建安距永明已还,词人比肩,唱和相发。有以“朔风”、“零雨”高视天下,“蝉噪”、“鸟鸣”蔚在史策。国朝因

58、之,粲然复兴。由篇章(诗)以跻贵仕者相踵而起。兵兴已还,右武尚功。 公卿大夫以忧济为任,不暇器人于文什之间, 故其风寝息。 乐府协律不能足新音以度曲, 夜讽之职, 寂寥无纪。 则董生之贫卧于裔土也, 其不得于时者欤! 其不试故艺者欤!与元九书(节录)白居易月日,居易白,微之 (元稹) 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 (近) 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

59、,卒不能成就 其志, 以至于今。 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 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意,忽如会面,心所畜者,便欲快言,往往自疑,不知相去万里也。既而愤悱之气,思有所泄,遂追就前志,勉为此书,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夫文尚矣,三才 (天、地、人) 各有其文:天之文,三光 (日、月、星) 首之;地之文,五材 (金、木、水、火、土) 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 诗又首之。何 者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睽 (痴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人而不应

60、,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 (风、赋、比、兴、雅、颂) ;缘其声,纬之以五音(宫、商、角、徵、羽) 。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 (通) ,忧乐合而百志熙 (明) 。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 垂拱 (垂衣拱手) 而理者, 揭此以为大柄, 决此以为窦 (窍门)也。故闻“元首明,股肱 (手臂) 良” (舜时歌谣) ,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 (河水名)之歌 (夏朝歌谣) ,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到了) 周衰秦兴, 采诗官废,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

61、情。 乃至于谄 (奉承)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利 (不完整)矣。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 (武) 、李 (陵) 。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 (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之句) ,止于伤别;泽畔之吟 (指楚辞渔父谓屈原放逐,“行吟泽畔”),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 (大概) 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 (苏武别李陵有诗句“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 ) ;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晋宋以还,得者盖寡。以康乐 (谢灵运) 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风放于田园。江、鲍 (

62、江淹、鲍照) 之流,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噫 (东汉梁鸿过京城洛阳,见统治者的奢侈和百姓的辛劳,愤慨而作五噫歌 ) 之例者,百无一二焉。于时六义寝微矣,陵夷 (衰落) 矣。至于梁、 陈间, 率不过嘲风雪、 弄花草而已。 噫 ! 风雪花草之物, 三百篇 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 ,假风以刺威虐也; “雨雪霏霏” ,因雪以愍征役也; “棠棣之华” ,感华 (花) 以讽兄弟也; “采采芣苡” ,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 然则“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 、 “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时六义尽去矣。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 (唐天宝年间诗人) 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串今古;靓缕(精密组织)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然撮其 新安吏 、 石壕吏 、 潼关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