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10171354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章 消息 带着露珠的新闻 2.2 综合消息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综合消息两篇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诤友(zhng)参与(y)毛坯(pi)惟妙惟肖(xio)B.侪辈(chi)请假(ji)谚语(yn)前倨后恭(j)C.陡峭(qio)驯良(xn)夹杂(ji)纤尘不染(xin)D.勘测(kn)禅让(shn)腼腆(din)度德量力(d)解析:A项,“诤”应读“zhng”,“坯”应读“p”;B项,“假”应读“ji”;D项,“腆”应读“tin”,“度”应读“du”。答案:C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宣泄明信片重峦迭嶂郁郁葱葱B.埋怨挖墙角悬梁刺股计日成功C.凑和水蒸汽犄角之势平心而论D.简练水龙头一如继往三缄其口

2、解析:A项,“重峦迭嶂”应为“重峦叠嶂”;B项,“挖墙角”应为“挖墙脚”,“计日成功”应为“计日程功”;C项,“凑和”应为“凑合”;“水蒸汽”应为“水蒸气”,“犄角之势”应为“掎角之势”;D项,“一如继往”应为“一如既往”。答案: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本夸夸其谈金融危机的普通书籍,它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对危机和危机制造者的揭示可谓振聋发聩,一针见血。A.夸夸其谈B.高屋建瓴C.振聋发聩D.一针见血解析:A项,“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表贬义,后面一般不带宾语。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

3、水平不同,两国国情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人权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B.通过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所获取数据的初步分析,科研人员认为试验完成了全部目标。这表明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C.用8万字来谈卤鸡肉对八角茴香提味的关系,看上去与传统的科研选题很不一样,但给人感觉还是一个挺新鲜的研究方向。D.对于这一事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打破了某些西方媒体的阴谋。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该是“通过对的分析”;“这”指代不明,指“科研人员的观点”还是指“试验完成了目标”。C项,主客体颠倒,应该是“谈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提味的关系”。D项,不合

4、逻辑,“媒体和报纸、电视台”并列不当,删除“媒体和”。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需要丢掉西方文化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这将需要改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的思维。而由于头脑中充斥着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我将提出三个西方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子来加以证明。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一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最终会像其他所有成功的发达国家一样加入大西方计划,并且变得“与我们一样”。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西方的

5、人口加起来约为8.6亿,而中国的人口有13亿。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事实是,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因此不会被西方同化。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二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中国就会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高潮时,西方对中国政权将会崩溃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有过最明显的流露。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如何导致了4万多起抗议活动,并预测这些抗议将升级并把政府推翻。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指出其中显而易见的破绽:它所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人民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

6、长的政权。同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表现得比西方国家能干得多。西方想当然的第三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他们认为正如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对任何地区来说,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压力测试。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08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倘若亚洲地区已经存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地缘政治对立,最近的金融危机本应已经点燃了导火索。事实刚好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原因何在?因为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

7、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非侥幸,也非暂时现象,它是中国领导层高超的地缘政治处理能力的结果。(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5下列对“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但由于西方人士头脑中的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B.西方认为中国最终会变得和西方一样,“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C.西方认为中国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会崩溃。D.西方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崛起过程中会导致战争和冲突。解析:A项,原文并没有说是“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

8、历史的主导”。答案:A6下列有关“西方认为中国会崩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认为,中国人口比西方多几亿,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B.有不少西方媒体预测,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而导致的抗议活动的升级会把政府推翻。C.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一时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长期的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D.中国政府比西方国家在处理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得能干得多。解析:A项,前后两句没有必然联系。C项,“一时”应为“一年”,“长期的”应为“30年”。D项,“地缘政治”应为“经济危机”。答案:B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认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

9、明。B.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战争和冲突。C.2008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D.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尽管存在对立,但很多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解析:A项是“对历史傲慢的人”的观点,而不是“西方”的观点。B项是西方的偏见。C项缺少限定语,应在“世界”后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答案:D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B.中国人口比西方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由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可知,西方是有可能被中国同化的。C.20

1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在20082009年的大衰退中,亚洲地区没有发生战争和冲突,说明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必然性。D.中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82009年的大衰退中没有和其他亚洲国家爆发地缘政治对立,说明中国是能够和平崛起的。解析:B项,原文没有提到“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问题,也没有谈及“西方是否可能被中国同化”的问题。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转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洪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

11、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湖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全省已将220处阻洪堤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洪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有一番景象。隆冬时节,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赶走了冬天的苍凉。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

12、庭”,洪水期湖面达6 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的重要调节湖泊面积减少到2 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国家投资70亿元。洞庭湖治理改变了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湖南省30个县、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

13、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8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万茂华赵成新李志林王利亚)可喜的变化(编后)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群众告别了水患之苦。这不仅是湖南人民的大喜事,也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洞庭湖治理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关键在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决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加高加固大堤“堵”的办法,增强了调蓄功能,使水有了出路。洞庭

14、湖治理的经验再次表明,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眼下,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不能光盯着农业内部,增甲品种、减乙品种,别忘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战略性调整”题中应有之义。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能否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选自人民日报,本消息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有删改)9这则消息的标题很有特点,试加以分析。解析:从标题的结构入手,来分析其特点。答案:首先这则消息的标题结构完整,由引题、主标题和副标题三部分构成,是典范的新闻标题。其次用语准确,内容大气、生动:引题“

15、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转折”一语点破了退田还湖的英明决策;主标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生动形象,一个“长”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洞庭湖的变化写活了,是整个标题的点睛之笔;副标题用具体的数字对主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10用一句话概括洞庭湖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方法。解析:仔细阅读“编后”的第二段,筛选出有效信息,便可找出答案。答案: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加高加固大堤“堵”的办法,采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决策,增强了调蓄功能,使水有了出路。11这则消息很注意锤炼文字,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加以分析。解析:选准字眼,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答案:第二段“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

16、骨悚然的高度”中用了一个“爬”字,用比拟的手法表现了洪水的凶猛,也表现洪水再想攀升的艰难。第三段“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赶走了冬天的苍凉”,这里的“赶”字,融入了感情色彩,表达了湖区人民的自豪感。12这则消息运用了很多历史资料,这样处理会不会冲淡其现实性呢?请发表你的看法。解析:两种观点都可以,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答案:不会。这篇消息,采用了时空交错式的写法,详述今天,略述过去,让历史给现实当陪衬,使历史与现实在“变化”之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引用了一些历史资料,概述由“八百里洞庭”到“堤垸如鳞”到“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的“简史”

17、,使读者感受到洞庭湖是在历史的阵痛后“长大”的。对“长大”后的洞庭湖,除在导语中用数字加以表述外,还在主体中详尽地描述了恢复生态后的现实,使读者在一种时空交错的“动感”氛围中,更容易接受作者提供的新闻事实。三、表达交流13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恐怕不但

18、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解析:一是要注意上下文意思,做到语意连贯;二是围绕“感恩教育”的话题,做到中心明确;三是注意标点符号,如“质疑”后是冒号和问号,应该在横线上补一个问句。答案:难道感恩教育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刀切”的模式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4教育部几年前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网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

19、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大学毕业,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解析:在解答时可将网友意见逐条梳理,找出每条信息的核心观点,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点即可。答案:(1)就业压力大。(2)教育发展不均衡。(3)课程改革不合理。(4)一考定终身。(5)片面追求升学率。(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