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10037987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4.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及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资料及答案液压传动试题一、填空题1 .液压系统由动力一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传动介质元件五部分组成。2 .节流阀通常采用薄壁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粘度无竺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3 .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是紊流 。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雷选出4 .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流速会急剧增加,该处压力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气穴。5 .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能转换成机械能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转速和转矩。6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7 .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压力差和间隙

2、造成的。8 .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轴向间隙。9 .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高,输出功率 ,抗污染能力差。10 .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 处于打开状态。11 .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手顼、拔迦 电磁等三种。、选择题1 .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A.运动速度增加了BC.运动速度减小了D2.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A. vC. v4Q d74QD.压力增加了.压力减小了2Q 22、.v (D d )4Q 22. (D2 d2)3 .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作用力是()。A. F p(D2

3、 d2)B2C. F p (D2 d2)4. FD. Fd2 pTd2 pT4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A.MTC.1上MtMtMtMmMTM5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QA.1 BQTC,二Qt6 .液压系统的真空度应等于()。A.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C.相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7 .调速阀是用()而成的。A.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串联C.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并联D.QtQQtQtQTQ8 .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大气压力与相对压力之差.节流阀和顺序阀串联.节流阀和顺序阀并联8.若某三位换向阀的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压力油与油缸两腔连通,回油封闭,则此阀的滑阀机能为()

4、。丫型A. P型C. K 型D9 .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著特点是()。A.流量稳定性好BC.调节范围大D10 .双作用叶片泵配流盘上的三角槽是为使()。A.叶片底部和顶部的液体压力相互平衡B.吸油区过来的密封容积进入压油区时,避免压力突变, C.转子和叶片能自由旋转,使D.叶片在转子槽中作径向运动 击11 .采用卸荷回路是为了 ()。A .减小流量损失C .减小功率损失12 .设图中回路各阀的调整压力 么回路能实现()调压。A. 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 .A 2. A 3 . D 4.C 5 . D 6 . B 7 . AC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最小压差的限制较小减少流量脉动它们与

5、配流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时速度没有突变,而减小叶片泵的冲B.减小压力损失D.提高系统发热为 P1 P2 P3 ,那10. B 11 . C 12 . C三简答题1 ,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2 .溢流阀与减压阀的区别。3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区别。1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会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1)液流通道迅速关闭或液流迅速换向使液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突然变化时,由于液流的惯力引起的液压冲击。(2)运动着的工作部件突然制动或换向时,因工作部件的惯性引起的液压冲击。(3)某些液压元件动作失灵或不灵敏,使系统

6、压力升高而引起的液压冲击。2 .溢流阀与减压阀的区别:以先导式为例,不同之处有:(1)减压阀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而溢流阀保持进口处压力基本不变。(2)在不工作时,减压阀进、出油口互通,而溢流阀进出油口不通。(3)为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减压阀泄油口需通过泄油口单独外接油箱;而溢流阀的出油口是通油箱的,所以溢流阀不必单独外接油箱。3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之处:(1)承受负值负载的能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节流阀使液压缸回油腔形成一定的背压,在负值负载时,背压能阻止工作部件的前冲,由于回油腔没有背压力,因而不能在负值负载下工作。(2)停车后的启动性能:长期停车后液压缸油腔内的油

7、液会流回油箱,当液压泵重新向液压缸供油时,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没有节流阀控制流量,会使活塞前冲;而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进油路上有节流阀控制流量,故活塞前冲很小,甚至没有前冲。(3)实现压力控制的方便性: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进油腔的压力将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而停止后,其压力将升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只有回油腔的压力才会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后,其压力将降至零。(4)发热及泄漏的影响: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湍流是经节流阀直接进入进油腔,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是经过节流阀发热后的液压油将直 接流回油条冷却。(5)运动平稳性:回油节流调速由于存在背

8、压力,可起阻尼作用,平稳性比进油节流调速好。四读图题叙述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的工作原理。五计算题面积A = 50 cm2,有杆腔面积 A2 =负载Fl = 80000 N ,阀5的调定压力2cm ,节流阀前后压差 Pj = MPa ,略管路其它损失,试求:(MPa);(m/s);(L/min );4 MPa ,泵实际流量Q = 50 L min。1 .图中液压回路,液压缸无杆腔25cm2,液压泵流量 Qp =25 L1. min ,Py5= MPa ,节流阀通流截面积 a =油液密度=900 kg/m3, Cq = ,忽(1) .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Py2(2) .活塞向右的运动速度v(3) .

9、通过溢流阀2的溢流量Qy2(4) .回路效率 。2 .有一液压泵在某工况压 力p = 试求:(1) .当泵的输入功率 N =4kW时,液压泵的总效率;(2) .已知泵压力为零时,泵的流量 Q = 54 L1. min ,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1.(1)求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列活塞力平衡方程 pl A1 FL p2 A2FlPy5% 80000 0.5 106 25 10P1A50 10 4py2p1pj 16.25 0.4 16.65MPa_5 _ _162.5 105 Pa 16.25MPa(2)求活塞向右的运动速度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j CqaJ Pj VQj3.7 10v - A50

10、 100.62 0.2 10 4. 20.4 1069003.7 10 4 m3. s0.074m s(3)求通过溢流阀2的溢流量Qy2 QP Qj 25 3.7 10 4 103 60 2.8L min(4)求回路效率F vpy2QP2.(1)80000_0.07416.65 106 25 10 3 60pQ 4 106 50 10 33N 4 10600.850.83(2) p 0时泵的流量即为泵的理论流量QT =54L/minQQT50 0.93,540.830.930.89答案:一、填空题1.动力执行控制辅助传动介质2.薄壁粘度3.层流紊流雷诺数4.流速压力5.液压能机械能转速转矩6.

11、实际理论7.压力差间隙8.轴向间1寮9.高大差10调定压力 打开11手动机动电磁、选择题1. A 2. A 3.D 4.C 5.D 6.B 7. A 8. A 9. A 10 . B 11. C 12. C三、简答题1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会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1)液流通道迅速关闭或液流迅速换向使液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突然变化时,由于液流的惯力引起的液压冲击。(2)运动着的工作部件突然制动或换向时,因工作部件的惯性引起的液压冲击。(3)某些液压元件动作失灵或不灵敏,使系统压力升高而引起的液压冲击。2 .溢流阀与减压阀

12、的区别:以先导式为例,不同之处有: (1)减压阀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而溢流阀保持进口处压力基本不变。(2)在不工作时,减压阀进、出油口互通,而溢流阀进出油口不通。 (3)为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 减压阀泄油口需通过泄油口单独外接油箱;而溢流阀的出油口是通油箱的,所以溢流阀不必单独外接油箱。3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之处:(1)承受负值负载的能力:回油节流调速回呼的节流阀使液压缸回油腔形成一定的背压,在负值负载时,背压能阻止工作部件的前冲,由于回油腔没有背压力,因而不能在负值负载下工作。(2)停车后的启动性能:长期停车后液压缸油腔内的油液会流回油箱,当液压泵重新向液压缸供油时

13、,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没有节流阀控制流量,会使活塞前冲;而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进油路上有节流阀控制流量,故活塞前冲很小,甚至没有前冲。(3)实现压力控制的方便性: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进油腔的压力将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而停止后,其压力将升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只有回油腔的压力才会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后,其压力将降至零。(4)发热及泄漏的影响: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湍流是经节流阀直接进入进油腔,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是经过节流阀发热后的液压油将直接流回油条冷却。(5)运动平稳性:回油节流调速由于存在背压力,可起阻尼作用,平稳性比进油节流调速好

14、。四、读图题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工作原理:图中1高压小流量泵,用以实现工作进给运动。2低压大流量泵,用以实现快速运动。在快速运动时,液压泵 2输出的油经单向阀 4和液压泵1输出的油共同向系统供油。在工作进给时,系统压力升高,打开液控顺序阀(卸荷阀)3使液压泵2卸荷,此时单向阀 4关闭,由液压泵1单独向系统供油。溢流阀 53使液压泵2在快速运动时供油,在口控制液压泵1的供油压力是根据系统所需最大工作压力来调节的,而卸荷阀 作进给时则卸荷五、计算题1 .(1)求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列活塞力平衡方程p1 A1 F L p2 A2_5 _162.5 105 Pa16.25MPaFlPy5A80000 0

15、.5 106 25 10 4P1 4A50 10 4py2p1pj 16.25 0.4 16.65MPa(2)求活塞向右的运动速度通过节流阀的流量:QjCqa,2 pj 0.62 0.2 10 4J-2- 0.4 106 3.7 10 4 m7sj q VV900Qj3.7 10 450 10 40.074m s(3)求通过溢流阀2的溢流量Qy2 Qp Qj 25 3.7 10 4 103 60 2.8L min(4)求回路效率F v80000 0.074 八“630.85Py2Qp 16.65 106 25 10602 .(1) 也 4 106 50 10 30.83N 4 1060(2)

16、p 0时泵的流量即为泵的理论流量QT =54 L/min500.93540.830.930.89液压与气压传动参考复习题一、填空题1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2 .液压传动装置由()、()、()、()和()五部分组成,其中()和()为能量转换装置。3 .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4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5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 )、( 与 )、(

17、与 )。6 .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7 .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8 .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 85%9 .溢流阀为()压力控制,阀口常(),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压力控制,阀口常(),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10 .调速阀是由()和节流阀()而成。11 .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

18、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12 .选用过滤器应考虑()、()、()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两马达并联时,13 .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其转速为(),而输出转矩()。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14 .在变量泵一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调至最大,用()调速;在高速段,()为最大,用()调速。15 .液压传动是以 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的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16.液压泵是把能转变为液体的17.如图所示的增压缸

19、,如果D1=2D2,则p2 =pl。18.在液压缸中,为了减少活塞在终端的冲击,应采取措施。19.先导型溢流阀的远程控制口 K与远程调压阀接通时,可实现液压系统的;当K 口与油箱接通时,可实现20.采用进油节流的调速系统,当节流阀通流面积调定后,系统负载减小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21.压力继电器是一种能将转变为的转换装置。液压与气压传动考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1. 二位五通阀在任意位置时,阀芯上的油口数目为 A .22. 应用较广.性能较好,可以获得小流量的节流口形式为 A .针阀式或轴向三角槽式B.偏心式或周向缝隙式 C.轴向三角槽式或周向缝隙式D.针阀式或偏心式3.

20、调压和减压回路所采用的主要液压元件是 A.换向阀和液控单向阀B.溢流阀和减压阀C.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D.单向阀和压力继电器4. 管多用于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还能吸收部分液压冲击。A.铜管 B. 钢管 C.橡胶软管D. 塑料管5. -是液压系统的储能元件,它能储存液体压力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给液压系统。A.油箱 B. 过滤器 C.蓄能器 D. 压力计6. 能输出恒功率的容积调速回路是 A.变量泵一变量马达回路B.定量泵一变量马达C.变量泵一定量马达D.目前还没有7. 溢流阀的作用是配合油泵等溢出系统中多余的油液,使系统保持一定的A.压力B.流量C.流向D.清洁度8.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

21、,宜选用粘度等级-的液压油A.较低B.较高C.都行D.都不行9. 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液压元件是 A.液压泵 B. 液压缸 C. 单向阀 D. 溢流阀10. 下列压力控制阀中,哪一种阀的出油口直接通向油箱 A. 顺序阀 B. 减压阀 C. 溢流阀 D. 压力继电器11. 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A. 电动机 B. 液压泵C. 液压缸 D. 液压阀液压泵的输出流量节流和容积调速回路噪音较小 . 输油量均匀, 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12. 活塞有效作用面积一定时A. 液压缸中油液的压力 B. 负载阻力的大小C. 进入液压缸的流量D.13. 不能作为双向变量泵的是A. 双作用叶片泵B. 单作用叶片泵C

22、. 轴向柱塞泵D. 径向柱塞泵14. 在液压系统中用于调节进入执行元件液体流量的阀是A. 溢流阀 B. 单向阀 C. 调速阀 D. 换向阀15. 压力控制回路包括 A. 换向和闭锁回路 B. 调压 . 减压和卸荷回路 C. 调压与换向回路D.16. 液压系统中减压阀处的压力损失是属于A. 沿程压力损失B. 局部压力损失C. 两种都是D. 两种都不是17. 柱塞泵是用于 系统中A. 高压 B. 中压 C. 低压 D. 都不可以18. 下列液压缸中可以进行差动连接的是A. 柱塞式液压缸B. 摆动式液压缸C. 单活塞杆式液压缸 D. 双活塞杆式液压缸19. Y 型 .V 形密封圈在安装时,唇口应对应

23、着压力 的一侧A. 高 B. 低 C. 都行 D. 无法确定20. 下列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中,能对液压缸进行闭锁的是型型型型21. 外啮合齿轮泵的特点有A. 结构紧凑 . 流量调节方便B. 通常采用减小进油口的方法来降低径向不平衡力 C.体积小 , 重量轻D. 价格低廉 , 工作可靠 , 自吸能力弱 , 多用于低压系统22. 单作用叶片泵 A. 定子内表面近似腰圆形B. 转子与定子中心的偏心剧可以改变,在重合时,可以获得稳定大流量C. 可改变输油量,还可改变输油方向 D. 转子径向压力不平衡23. 液压机床开动时, 运动部件产生突然冲击的现象通常是A. 正常现象,随后会自行消除B. 油液中混入了

24、空气C.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出故障D. 系统其他部分有故障24. 缸筒较长时常采用的液压缸形式是A. 活塞式 B. 柱塞式 C. 摆动式 D. 无杆液压缸25. 在一条很长的管中流动的液体,其压力值是A.前大后小B. 各处相等 C.前小后大D.不确定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1、液压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方向控制阀是 A.节流阀 B.调速阀C.溢流阀 D.减压阀E.顺序阀 F.单向阀 G.换向阀2.方向控制回路是B.换向回路B. 闭锁回路 C.调压回路D.卸荷回路E. 节流调速回路F.速度换接回路3 .液压传动系统中,常用的的压力控制阀是 A.节流阀 B.调速阀 C.溢流阀 D. 减

25、压阀 E. 顺序阀4 .是速度控制回路F. 单向阀 G.换向阀A.换向回路 B. 闭锁回路 C.调压回路5.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有 A.液压缸 B. 液压泵 C.液压马达D. 卸荷回路 E.节流调速回路F.速度换接回路D. 压力继电器E. 蓄能器F.电磁换向阀三.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10分)1 .容积泵基本的工作条件是2 .简述溢流阀在系统中的应用四 .计算题(12分)1 .如有图所示,一个液压泵驱动 两个油缸串联工作。已知两油缸尺寸相同, 内径D=90mm活塞杆直径d=60mm自载F1=F2=10KN,泵输出流量 qv=25L/min ,不 积损失和机械损失,求油泵的输出压力及 运

26、动速度。五 .综合题(18分)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 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及液压缸卸荷”的工作循环。要求:1 .填写电磁铁的动作顺序表(电磁铁通电为“+”,断电为“一”)。(10分)、一电磁动、铁作、1DT2DT3DT4DT2.系统中由那些基本回路组成(8分)快进液压与气压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工进快退16B 17A. 24B 25A原位停止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卸载1 .容积泵基本的工作条件答:(1)必须能构成密闭容积。(2)密闭容积不断变化,以此完成吸油和压油过程。(3)要有配油装置。2.简述溢流阀在系统中的应用答:(1)作溢流调压用。(2)作安全保护用。(3)作卸荷阀用

27、。(4)作背压阀用。四.计算题解:由活塞受力平衡关系可得P出D2 4310*10一* 0.09 4-Pa 1.57 *106 Pa2P2 = P3 P1F1 P2*(D2 d 2)10*103 1.57* 106 *22-* (0.092 0.062)4Pa 2.45*106 Pa 泵的4D24D2输出压力为R=R=活塞运动速度为qvVi D2 4325* 10-2一* 0.09in_ 22一(D d )ViV2422(0.090.06 )*3.93m min2.18m min五.综合题4D22一*0.0924电磁动、铁 作1DT2DT3DT4DT1.电磁铁的动作顺序表(2)本系统由换向回路,

28、调压回路,调速回路, 卸向回路,锁紧回路等基本回路组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兀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负载;流量)快进+一+一工进+快退+原位停止一一一一卸载一一一+2. 液压传动装置由 ()、()、()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为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来判断。(层流;紊流;雷诺数)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损失和()损失(无粘性;不可压缩)

29、5 .由于流体具有(),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两部分组成。(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6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的一次方成正比,与()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小孔通流面积;压力差;温度)7 .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一次方成正比,与()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压力差;缝隙值;间隙)8 .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

30、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9 .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小)10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 与 )。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11 . 20号液压油在40c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约为()cSt。(20 cSt )12. 相对压力又称(13.),它是 ()与()之差。 真空度是 (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流体在作恒定流动时,流场中任意一点处的() 、 () 、 ( )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压力;速度;密度)14. 流体流动时,有(15.16.17.)

31、两种状态之分,我们把()。2320)的变化来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液压泵为(密闭容积;容积式泵)()、()、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CB 32 齿轮泵为了减小侧向泄漏, 采用 (目的是(18.) 。齿轮泵的吸油口()作为判断流动状态的标准,对于)式泵。)三类泵。) 式结构。 外放 O 型圈的卸压片放在() 侧,)压油口,目的是(浮动轴套;吸油侧;保持浮动轴套受力平衡;大于;径向不平衡力) 为了保证齿轮泵的连续地可靠供油,要求其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1 ;困油现象;卸荷槽)两种。)柱塞泵。)。) ,这必然产生( ) ,19. 叶片泵一般分为:(单作用;双作用)20. 柱塞泵一般分为:(径向柱

32、塞泵;轴向)21. SCY14- 1B柱塞泵是(轴向柱塞泵)和()和()向柱塞泵。)。)的联接方式。当要求快进速22. SCY1小1B柱塞泵的柱塞数目采用()数,一般为()个,目的是:(奇数; 7 , 9个;减小流量脉动)活塞杆液压缸的两腔(23. 液压缸差动联接是将(度为工进速度的 2 倍时,活塞杆径d 和液压缸径D 的关系约为( d = D)(单活塞液压缸;同时接入压力油; )式。)阀的进出口的压力差是由24. 工程机械上的换向阀多采用手动换向方式,它分为( )式和(定位式;复位式)25. 调速阀是由( )阀和( )阀( )联组成的。 ( )阀保证而基本不变化一的,使其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

33、响。一般情况下,对于调速阀其()必须大于一定值(5X10 5Pa或10x105Pa),才能正常工作。(减压阀;节流阀;串;节流阀;减压阀;进出口)26. 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 ) 的平方成正比,与的( ) 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模数、齿数;定时,增大( ) ,减少( )可以增大泵的排量。模数 齿数 )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 () , 性能的好坏用 (27. 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28. 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腔相通。吸油)29. 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 ( )间隙和 (泄漏占总泄

34、漏量的803 85%合;端面)30.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 ) 、两段() 段。小半径圆弧、 过渡曲线;过渡曲线)31. 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 )泵的最大流量)32.)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压油)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 ) 腔( 卸荷槽;压油;)间隙, 此外还存在() 间隙, 其中 ()(端面、径向;啮)及四段(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大半径圆弧、)的大小,调节最大(拐点压力;) 或( )、()评价。显然(pspj、(psPb)小好,nk和nb大好。(压力流量特性;调压偏差;开启

35、压力比、闭合压力比)33. 溢流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压力控制,阀口常( )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 。(进口;闭 ;出口;开; 单独引回油箱)34. 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 )和节流阀( )而成。阀,串联;差压式溢流阀,并联)(定差减压35. 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 ,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 (截止阀;单向阀)36. 选用过滤器应考虑() 、() 、() 和其它功能, 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 () 、() 、(

36、 )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过滤精度、通流能力、机械强度;泵的吸油口、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37. 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 ) ,而输出转矩( )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 )。(高速 低速 增加 相同)38. 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 调至最大,用( ) 调速;在高速段, ( )为最大,用( )调(马达排量,变量泵;泵速。排量,变量马达)39. 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的调速回路,泵的流量与液压缸所需流量() ,泵的

37、工作压力( ) ;而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的调速回路, 泵输出流量与负载流量() , 泵的工作压力等于() 加节流阀前后压力差,故回路效率高。 (自动相适应,不变;相适应,负载压力)40. 顺序动作回路的功用在于使几个执行元件严格按预定顺序动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为( )控制和( )控制。同步回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执行元件在运动上同步,同步运动分为( )同步和( ) 同步两大类。 (压力,行程;速度,位置)41.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为 () , 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 () , 所含水分的程度用 () 和( )来表示。 (干空气;湿空气;湿度、含湿量)42. 理想气体是指(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38、在状态变化的某一稳定瞬时,其压力、温度、体积应服从() 。一定质量的气体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叫做() 。(没有粘性的气体;气体状态方程pV/T=常数;绝热过程)43. 在气动系统中,气缸工作、管道输送空气等均视为( ) ;气动系统的快速充气、排气过程可视为() 。 (等温过程;绝热过程)44. ()是表示气流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集中反应了气流的压缩性。() ,气流密度变化越大。当( )时称为亚声速流动;当( )时称为超声速流动;当( )时称为声速流动。(马赫数 M& Ma越大;Ma1; Mad; Ma= 1)45. 在亚声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加速,应把管道做成( ) ;在超声

39、速流动时,要想使气体流动减速,应把管道做成( ) . (收缩管;扩散管)46. 向定积容器充气分为( )和( )两个阶段。同样,容器的放气过程也基本上分为( )和( )两个阶段。 (声速、亚声速;声速、亚声速)47. 气源装置为气动系统提供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压缩空气,它是气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动系统对压缩空气的主要要求有:具有一定的( ) ,并具有一定的( ) 。因此必须设置一些( )的辅助设备。 (压力和流量 ;净化程度 ;除油、除水、除尘)48. 空气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 )和(所需要的( )和( )两个主要参数。速度型压缩机;工作压力、流量)49. 气源装置中压缩空气

40、净化设备一般包括: () 、 (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干燥器)50. 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的最后保证,(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51. 气动三大件中的分水滤气器的作用是滤去空气中的(来。 (灰尘、杂质;水分)52.气动逻辑元件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 、 () 、 () 。选择空气压缩机的根据是气压传动系统(容积型压缩机、(后)、()。)的分离出(高压)、 ()、()。三大件是指() 、()、 ()并将空气中(、()。截止式逻辑元件、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滑阀式逻辑元件、射流元件)53. 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是依靠( )推动阀芯或通过( )推动阀芯动作,改变气流通路以

41、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而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的可动部件是( ) 。 (气压信号;膜片变形;膜片)二、选择题1. 流量连续性方程是(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A)能量守恒定律(B)动量定理(C)质量守恒定律(D)其他(C; A2.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 )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 )成正比。(A)一次方 (B)1/2次方(C)二次方 (D)三次方(A;B)3. 流经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 )和缝隙前后压力差的( )成正比。(A)一次方 (B)1/2次方(C)二次方 (D)三次方(D;A4. 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而单

42、作用叶片泵具有( )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 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 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A、 C;B、D)5. 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 。(A)。型(B)M型(C)丫型(D)H 型(D;B)6.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 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并联在液压 泵的出口,泵

43、的出口压力又为( ) 。( C; A)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 B、C、D ; A )在恒重力负载情况下, 采用 () 顺序阀作平衡阀,(A) 5MPa ( B) 10MPa ( C) 15MPa ( D) 20MPa7. 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 ( )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A) 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B)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C) 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D) 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8. 为平衡重力负载, 使运动部件不会因自重而自行下落,而在变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 )顺序阀作限速锁。(A)内控内泄式 (B)内控外泄式(C)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

44、式(B; D)9. 顺序阀在系统中作卸荷阀用时,应选用( )型,作背压阀时,应选用( )型。(A)内控内泄式(B)内控外泄式(Q外控内泄式 (D)外控外泄式(C;A10. 双伸出杠液压缸, 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 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 () ; 采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 。( A) 1 倍 ( B) 2 倍 ( C) 3 倍 ( D) 4 倍( B; C)11. 对于速度大、换向频率高、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磨床,采用( )液压操纵箱;对于速度低、换向次数不多、而定位精度高的外圆磨床,则采用()液压操纵箱。(A) 时间制动控制式(B)行程制动控制式(C

45、)时间、行程混合控制式(D)其他A、 C; B)12. 要求多路换向阀控制的多个执行元件实现两个以上执行机构的复合动作, 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 ( ) , 多个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 ) 。(A)串联油路 (B)并联油路(C)串并联油路(D)其他(A;C)13. 在下列调速回路中, ( )为流量适应回路, ( )为功率适应回路。(A) 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组成的调速回路(B) 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C) 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D) 恒功率变量泵调速回路( A、 B、 D; B )14. 容积调速回路中, ( )的调速方式为恒转

46、矩调节; ( )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A)变量泵一变量马达(B)变量泵一定量马达(C)定量泵一变量马达(B ; C)15. 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 ) ;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 。( A) 1 倍 ( B) 2 倍 ( C) 3 倍 ( D) 4 倍(D; C)16.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A) 5Mpa B ) 10MPa ( C) 15MPa(

47、 C; B)17. 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 ( )能够承受负值负载, ( )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A)进油节流调速回(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RC)18. 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 )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 )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A)减压阀 (B)定差减压阀(C)溢流阀 (D)差压式溢流阀(B; D)19. 在定量泵节流调速阀回路中, 调速阀可以安放在回路的 () , 而旁通型调速回路只能安放在回路的 ( ) 。(A)进油路 (B)回油路(C)旁油路

48、(A、B C; A)20. 差压式变量泵和( )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与限压式变量泵和( )组成的调速回路相比较,回路效率更高。(A)节流阀 (B)调速阀 (C)旁通型调速阀A; B)21. 液压缸的种类繁多, ( )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 )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A)柱塞缸 (B)活塞缸 (C)摆动缸B、 C; A)22. 下列液压马达中, ( )为高速马达, ( )为低速马达。(A)齿轮马达(B)叶片马达 (C)轴向柱塞马达 (D)径向柱塞马达 (A 、日C; D)23.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液动滑阀为弹簧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而液动滑阀 为液压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

49、向阀中位必须是( )机能。(A)H型(B)M型(C)丫型(D)P型(C;D)24 .为保证锁紧迅速、准确,采用了双向液压锁的汽车起重机支腿油路的换向阀应选用()中位机能;要求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压力机保压回路,在保压工况液压泵卸载,其换向阀应选用()中位机能。(A)H型(B)M型(C)丫型(D)D型(A、C ;A、B )25 .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C; B)26 .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

50、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 时()。(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 B)27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如果配油窗口的间距角小于两叶片间的夹角,会导致();又(),配油窗口的间距角不可能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间距夹角必须大于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A)由于加工安装误差,难以在工艺上实现(B)不能保证吸、压油腔之间的密封,使泵的容积效率太低(C)不能保证泵连续平稳的运动(B; A)28 .双作用式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 两

51、叶片的夹角时,存在(),当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 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 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A)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B)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C)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A; B)29 .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 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 两叶片的夹角时, 单作用叶片泵()。(A)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B)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C)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A; C)30 .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A)

52、沿着径向方向安装(B)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C)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B、A; C)31 .当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当恒功率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A)增加(B)呈线性规律衰减(C)呈双曲线规律衰减(D)基本不变(B; C)32 .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2A,液压泵供油流量为 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 ,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 A)(B)q (C)q (D)2 q( D;A)33 . 在泵缸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三位四通换

53、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液压缸实现快进工进端点停留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在( )工况下,泵所需的驱动功率为最大;在( )工况下,缸输出功率最小。(A)快进(B)工进(C)端点停留(D)快退(日 C C)34 . 系统中中位机能为 P 型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单活塞杆液压缸实现快进慢进快退的动作循环。试分析:液压缸在运动过程中,如突然将换向阀切换到中间位置,此时缸的工况为( ) ;如将单活塞杆缸换成双活塞杆缸,当换向阀切换到中位置时,缸的工况为( ) 。 (不考虑惯性引起的滑移运动)(A停止运动(B)慢进(C)快退 (D)快进(D; A35 . 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

54、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若pyPjPL,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若PyPLPj,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A)进口压力pi =py,出口压力p2=pj(B)进口压力pi =py,出口压力p2=pL(C) pi = p2=pj ,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调定压力基本相等(D) pi = p2=pL,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与负载压力基本相等(D; A)36 . 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 ,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若pypj pL,减压阀阀口状态为();若pypLR,减压阀阀口状态为

55、()。(A)阀口处于小开口的减压工作状态(B)阀口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不允许油流通过阀口(C)阀口处于基本关闭状态,但仍允许少量的油流通过阀口流至先导阀(D)阀口处于全开启状态,减压阀不起减压作用(D; A)37 .系统中采用了内控外泄顺序阀,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为px (阀口全开时损失不计),其出口负载压力为pL。当 pLpx 时,顺序阀进、出口压力间的关系为() ;当pLpx 时,顺序阀进出口压力间的关系为() 。(A) pi=px, p2=pL(Mg(B) pi= p2= pL(C) pi上升至系统溢流阀调定压力pi=py , p2= pL(D) p1= p2= px(B; A)38 .当控制

56、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A p(35) x 105Pa时,随着压力差 Ap增加,压力差的变化对节流阀流量变化的影响( ) ;对调速阀流量变化的影响( ) 。(A)越大 (B)越小(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B; C)40.当控制阀的当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 ;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为)。(A)0(B)某调定值(C)某变值(D)无法判断(A;A41. 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 节流阀处于节流调速工况, 系统的泄漏损失及溢流阀调压偏差均忽略不计。 当负载 F 增加时,泵的输入功率( ) ,缸的输出功率( ) 。(A)增加 (B)减少 (Q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

57、能减少(C; D)42. 在调速阀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调速阀的节流开口一定,当负载从Fi降到F2时,若考虑泵内泄漏变化因素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v() ; 若不考虑泵内泄漏变化的因素时, 缸运动速度v 可视为 () 。( A;C)43. 在定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如果液压马达所驱动的负载转矩变小,若不考虑泄漏的影响,试判断马达转速( ) ;泵的输出功率( ) 。(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C;B)44. 在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若负载从Fi降到F2而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泵的工作压力( ) ;若负载保持定值而调速阀开口变小时,泵工作压力( ) 。(A)增加(B)减小(C)不变(C; A)45. 在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如果将负载阻力减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泵的出口压力将( ) ,节流阀两端压差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B; C)46. 在气体状态变化的( )过程中,系统靠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