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0036870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二)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题1:分析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表,回答12题。占全国的百分比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80%14.7%耕地资源35.2%59.2%1.从表中数据看,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A水资源南多北少 B耕地资源北多南少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 D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2珠江三角洲虽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但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污染浪费严重 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 B C D题2:目前发展循环经济

2、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1-3题。1. 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 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 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 该产业构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A. 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B. 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C. 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3.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

3、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A. 北方的退耕还草 B. 湖区的混合放养C. 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题3: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的景象:“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结合下图回答12题。1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图中四种农业活动中的哪种经营模式 ()A.甲 B乙 C丙 D丁2该诗描述的地区,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题4: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4、)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题5:下图为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示意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

5、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2影响该工业园中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环境 B经济C个人偏好 D社会潮流3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题6: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

6、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2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题7: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农业所属地域类型是,简述其主要特点。(2)简述图示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的特点。题8: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

7、“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回答13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 B C D 3.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

8、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题9: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图是“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在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交通 C人才 D环境2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南港重工业区 滨海高新区 临港工业区A B C D题10:下图左为德国鲁

9、尔区,右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能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和天然气所取代。(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优势。(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题11: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乙

10、、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课后练习详解题1:答案:1. C 2.D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看出,水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耕地资源则是南少北多,二者的空间分布不匹配。2.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排放废弃物多,污染严重,导致该地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质型缺水)。题2:答案:1. C2. B3. D解析:1.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

11、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2.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3.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题3:答案:1.D 2.C解析:第1题,题干中的唐诗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情况,这里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而且是粗放的自给农业,最可能是丁。第2题,该地区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题4:答案:1.D 2.C解析:第1题,当地利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

12、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为水窖集雨。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发。作物秸秆经过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沼气是能源,应是供暖。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是肥料。进入沼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第2题,该园区农业生产的模式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小农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特点。题5:答案:1.A2.A3.D解析:第1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指向硫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指向水电厂,应该为燃料气;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第2 题,从该工业园的生产循环可以看

13、出,各厂之间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与副产品,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第3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题6:答案:1.B 2.B解析:1.从图中反应的情况可以看出,该经济模式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生态保护。2.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应属于生态旅游,不应该营造人造景点破坏人们回归自然的娱乐心情。题7:答案:(1)混合农业种植业和饲养业并举,农产品多样;实现有机质还田,缓解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的矛盾

14、;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生产活动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资源和劳动力。(2)靠近原料产地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生产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的地域规模较小等。解析:从农业生产联系图可看出该地种植业和饲养业并重,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可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图示中的工业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因此其布局的特点就是接近原料产地,这种生产加工成本低且以轻工业为主。题8:答案:1.A 2.B 3.D 解析:第1题,“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等中的“绿色”强调的是节能环保、低毒少害,并非颜色为绿色的物品。第2题,“低毒农药”也有毒,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也会造成有毒农药残留在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中添加增白剂

15、、防腐剂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第3题,“绿色GDP”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放的资源环境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绿色GDP”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之一。题9:答案:1、D 2、A解析:1、南港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的污染较小。2、重工业区耗能和污染物排放量最大;临港工业区耗能其次;先进制造业产业区耗能和排污量较小;滨海高新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耗能和排污量最小。题10:答案:(1)钢铁工业煤炭石油(2)交通(或海运)(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16、加强自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等(答出两方面要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结合图中的矿产资源分析两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钢铁工业,均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2)题,工业布局趋向临海城市主要是利用廉价的海运。第(3)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措施。题11:答案:(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变为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

17、成使运输更为便捷。(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移动、集中,电子工业在西北方向的高校密集区聚集。(3)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和垂直于盛行风向的远郊,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丙: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4)交通运输方式增加,交通运输线路更密集,交通布局更合理,铁路移出城区,出现环城公路。(5)向城市外缘移动,沿交通线集中分布。原因:地价相对低,降低成本,改善城区环境。(6)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

18、调整。解析:第(1) 题,阶段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不断转变;市场需求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利润也更高。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从图例和注记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正确表述是关键。第(3)题,乙为传统工业区,要考虑环境因素、交通等;丙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要考虑科技水平及人员素质、优美环境、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等。第(4)题,仔细对比两幅图片可得出,该地交通布局更加合理、运输方式增加、线路密度增大等。第(5)题,工业生产对土地的需求大,对环境影响明显,因此现代城市发展使工业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地租低,环境污染小。第(6)题,从阶段一到阶段二,可以从图中看到具体措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