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9997884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金融理论与实务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曹婧1,朱乾龙2(1.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222;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30年来,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历程进行回顾,进而总结岀3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特点和经验启示,对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671-7112(2009)06-0022-04:JiHistoryReviewandRevelations:TheRMBExchangeRateRegimeReformIn30Years12CAOJing,ZHUQian-long(1.SchoolofEcnomics,TianjinUniversity,FinanceandEconomicsCollege,Tianjin300222,China;2.SchoolofEconomics,Re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Abstract:Since1978,chinahascarriedo

3、utreformandopeninguppolicy.Inthisperiod,theRMBexchangerateregmehasbeencarriedoutariesofreformsIn30years,ChinesegovernmentaccordingtoChinasnationalconditions,promotesthereformofRMBexchangerateregmestep-by-step,hasmadegreatachievementsInthispaper,weattempttoinspectthereformofRMBexchangerateregimesince

4、reormandopeningup,oreflectontheRMBexchangerateregmereformgainsandlossesin30yearsKeywords:RMB;exchangerateregme;reformandopeningup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一

5、、引言汇率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外汇交易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其对平衡一国内外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公布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调整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30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无章可循的,其有内在的逻辑性、方向性和原则性,既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与国际汇率制度的接轨。30年的汇率制度演变过程值得我们去回顾,30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丰富的经验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去总结。通过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在各阶段的

6、变革过程,我们得以总结经验和获得启示;通过总结各个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特点和经验启示,我们得以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下一步改革的进程和方向有更客观清晰的认识。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历程以1994年为分界线,可以分为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两个时期。政府调控为主的汇率制度时期为19781993年期间,市场调节为主的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又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2005年至今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7、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收稿日期2009-06-26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科研项目(06JJD710002)作者简介曹婧(1982-),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研究;朱乾龙(1982-),男,河南许昌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

8、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虚拟经济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RBINUNVERSITYOFCOMMERCE2009年第6期总第109期No.6,2009SerialNo.109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No.6,20091994-201QCftinziAt-aduzniuJcuoiaESIelriHiic

9、PublishFLousAll制度”。(一)政府调控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1978年起,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我国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建立合资企业,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带1。这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原有的人民币固定汇率体制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越来越不利于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和促进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发挥人民币汇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汇率体制亟待进行新的改革。为此,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93年,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基本

10、国情和政策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外汇体制改革,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经了两个阶段:19811984年期间的官方牌价和外汇调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阶段,19851993年期间的有限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阶段。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制度作了准备。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指令性计划和双重汇率制度,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机制仍不健全,在较大程度上对外汇收支实施计划控制和审批,这样使得市场调节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力量不足、微观主体活力较弱。(二)市场调节为主时的汇率制度沿革1.1994200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汇

11、率形成机制进行了被IMF誉为“战略性决策”的重大改革,把实行了近十年的人民币双重汇率向单一汇率过渡,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此次改革的内容有:(1)实现汇率并轨;(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审批制度,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3)建立全国联网的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4)取消任何形式的境内外币私人结算,禁止外币流通和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停止发行外汇券。已发行流通的外汇券,可以继续使用,逐步兑回。此外,此次改革还取消了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国际收支,对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继续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等。新的汇率制度,赋予了新人民币汇率生成

12、和运行机制新的特点:汇率的形成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统一的汇率、浮动的汇率和有管理的汇率。实行汇率并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上最重大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之后,从1994年到2004年的十年间,中国经济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渐进推进,外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尤为突出。经过10年的变迁,人民币汇率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外汇资源,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对外汇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从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分散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

13、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逐步过渡为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下部分可兑换。但与建立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不尽科学、合理,汇率杠杆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也显得不够灵敏。22005年至今的人民币汇率制度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改盯住美元为盯住货币篮子,由此可见,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仍是当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根本特征。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1994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

14、一步深化,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这次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汇率调控方式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以当日外汇市场上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3)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

15、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继2005年7月21日汇改,我国又陆续推出23了一系列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和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机结合的汇率改革配套制度。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基础上,从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汇率水平三个方面入手,使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为一个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参考多种货币汇率变化关系的有机的整体。此次汇率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刚性盯住美元,平稳地转换到有管理的浮动这个更富有弹性、更市场化的制度选择上来了2。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

16、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使人民币汇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使外汇的供求关系逐渐理顺、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更加健全,从而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和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3。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的经验与启示改革30年来,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从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汇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体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循。我们根据本国的国情,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前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来,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

17、道路30年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体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从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到1994年起组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水平逐渐走向市场化。1994年我国明确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改革,当时改革的目标定位为: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随着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的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中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更加坚定了走汇率改革的市场化道路。只有有了一个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才能通过市场寻求到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只有有了一个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才能制定出客观准确的汇率调整政策4。继2005年汇改以来,中央银

18、行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趋势下,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点,放在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方面,在结售汇、银行外汇周转、外汇市场运行等24各个环节迅速推进市场化并放松管制,更多的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让外汇市场自发寻求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就是为了更好更多地发挥外汇市场的市场机制作用,使外汇市场自发寻求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二)坚定不移地实行渐进性的改革方式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外汇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适应的,必须改革。而我国的国情又不允许采取休克疗法,为此,我们根据中国国情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从改革开放至今,人民币

19、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几个阶段。从第一阶段19791993年的外汇计划分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行的汇率机制,到第二阶段1994年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1996年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实现完全可兑换,再到2005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决定机制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这三个阶段的改革过程很清晰地体现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渐进性特点。(三)坚定不移地实行完善汇率机制优先30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坚持完善汇率机制优先。机制问题即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离开了它,将无法保证维持

20、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因此,完善机制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汇率机制的完善。汇率水平问题仅仅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方面,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汇率水平的简单调整5。完善汇率机制优先,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渐进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也是中国自主的选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主动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四)坚定不移地主张改革的自主性30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每一次改革都会承受着来自外部各界的压力,但对改革的逻辑、改革的出发点、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顺序我们自己都有清晰的认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坚

21、持其内在逻辑性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合理的汇率水平。改革的实践显1994-201QChinaAs血加ifJonuniiilEIhItcmi乂Publishitigllous.AllrightsreiimLhlipr-x1.ww.suniki.tiei示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汇率改革也要考虑对曹婧,朱乾龙: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0年周边国家、地区以至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如果条件具备,即便没有外界压力,我们也会主动推进汇率改革;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外界施加巨大压力我们也不会贸然行事

22、。四、小结经过30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朝着增加汇率弹性的方向不断迈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有利于以开放促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改进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提高我国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但我们也须看到,新的汇率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当前,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目前部分资本账户的交易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外汇市场状况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汇率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

23、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原则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继续推动汇率改革的开展,不断完(上接第11页)4. 调整官员政绩评价制度绿色GDP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应以绿色GDP代替传统GDP作为评价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地方政府官员在经济发展中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把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相统一。在2006年8月31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这体现了中央在强化节能降耗方面的决心,是全面实行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新政绩考核办法的一个重要铺垫。5. 加大推行绿色

24、GDP的宣传力度绿色GDP的实行不能仅停留在国家统计数字方面,政府官员、统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分别是推行绿色GDP的政策制定、统计核算和具体实施的三个主体,消除绿色GDP认识障碍必须从这三个主体入手。在推行绿色GDP的过程中除了制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的市场化程度,使汇率政策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参考文献1尹艳林.汇率:多轨合并与适度管制M.北京:中国财

25、政经济出版社,1993.2 李扬,余维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J.经济研究,2005(8):24-31.3 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 叶辅靖,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5余永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一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0):7-136巴曙松.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多维思考J.西部论丛,2005(9):45-49责任编辑:李其光度强制推进之外,媒体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利用媒体的宣传来更好地促使人们了解推行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益处,以减少对绿色GDP的认

26、识障碍。同时,还可以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绿色GDP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监督,进而提高整个社会对于绿色GDP的认识程度。综上所述,在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体系,以减少其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只有成功实施绿色GDP才能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经济目标,进而改变我国现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参考文献1马嘉芸.我国GDP核算体系的变革与重构J.商业时代.2008(6):63-64.2刘国强.试论环境会计的概念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04:79-80.责任编辑:张鲜华250ChinaAuAdtzniuJcumaFiliLietriMiicPuhliiiinigAllw.ti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