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

上传人:EY****y 文档编号:109981561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2.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分析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大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实习报告学生姓名王莉专业工程造价学号201808242018 年11月 8日1/20一、 选题简介1. 课题名称: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前景2. 选题来源 工程或工作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学习选题3. 为什么选择上述课题?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1984 年 1 月,第一幢智能大厦 “都市大厦 ”在美国哈特福德 (1) CNKI(2) EI(3) We

2、b of knowledge2/20(4) Elsevier SciVerse ScienceDirect2. 检索词 中、英文)智能建筑 中国 发展前景 intelligentbuildingChinadevelopment prospect3. 检索式 中、英文)A. 智能建筑 and 中国 and发展前景 or 应用前景)B.智能建筑 and 中国 and 发展前景C智能建筑 and中国 and发展前景 or 发展趋势)4. 利用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指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如何制定一个较为满意的检索式。中国知网 CNKI )A. 智能建筑 and 中国 and发展前景 or 应用

3、前景)查准率 6/94 查全率 6/263/20B.智能建筑 and 中国 and 发展前景查准率 12/114 查全率 12/294/20C智能建筑 and中国 and查准率 0/85 查全率 0/07/20在 EIcompendex)中并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信息。SI web of knowledgeA.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hina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查准率 0/1 查全率 0/0在 SI web of knowledge 中并没有找到与我选择的课题有关的信息。8/20Elsevier SciVerse ScienceDirect

4、A.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hina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查准率 0/1185 查全率 0/09/20B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China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查准率 0/1301查全率 0/010/20在 Elsevier SciVerse ScienceDirect中并没有查询到我所需要的信息。三、 资料阅读与汇总1.提供所阅读的参考文献列表11/202.就选题所涉及的重要概念或名称至少 2 个),提供权威解释及资料来源;智能建筑: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

5、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搞笑、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在 GB/T50314-2006 中,智能建筑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机房工程。原来的安防、消防、楼宇自控、电话 /电视 /计算机、网络统统收入囊中,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啊控制、建筑电气等技术领域,涵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摘自:中国智能建筑发展浅谈【作者】

6、周晓峰; 陈兆霞;12/20【机构】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摘要】 智能建筑的发展综合了电力、电子、仪表、建材、钢铁、机械、计算机与通信等多种科技 ,涉及的行业较多。【关键词】 智能建筑; 信息网络; 科技;4C 技术: Computer 计算机技术、 Control 自动控制技术、 Communication 通信技术、 CRT 图形显示技术摘自:智能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前景【作者】 崔应峰;【 Author 】 CUI Ying-feng【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摘要】 结合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剖析了智能建筑的内涵 ,详细地介绍了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对智能建筑的

7、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以提高人们对智能建筑的认识 ,从而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3.研究课题中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课题中的热点包括: 1)关于系统集成; 家庭智能化; 4)关于标准的制定; 5)关于智能建筑知识技术及产品国际化; 智能建筑知识技术及产品国际化:进人 WTO 以后智能建筑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我们既不掌握相关的智能化技术知识,也没有自己的系列化智能产品,就会失掉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因此,我们应加强学习,尽快掌握智能建筑技术知识,同时,国内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加快智能化产品的国产化和系列化,尽快占领国内市场,为我国新兴的智能建筑产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6 我国发

8、展智能建筑的思考:综观国外的智能建筑,其应用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之中,其早期的一些高层及大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也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因此,既不必对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悲观失望,也不必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高标准。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不搞大投人、低产出,而应在满足建筑物安全、节能、环保等基本功能需求的日 i提下给业主以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还要加强智能建筑规划、设计、投标、施工、验收、运行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智能建筑的设计市场,规范系统承包,工程实施等各个方面的运作,认真借鉴国外在发展智能建筑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走过的弯路,使我国智能建筑走上平稳有序的发展轨道。难点: 1)关于标准的制定;

9、 、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 , 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的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方向发展。但是 , 更准确地说 , 智能化技术只是手段 ,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 , 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 21 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方向。因而 , 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新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 , 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技术发展 , 正渗入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 , 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我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展具有自身特

10、色的智能建筑,做到可持续发展。四、 拟定论文提纲 包括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中国智能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 1)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2)中国智能建筑的标准化设计3)中国智能建筑发展方向五、 选择拟投稿的期刊1. 刊名及 ISSN 号;重庆大学学报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5-2909 ISSN 1006-73292. 选刊理由重庆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现已被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 C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CSA)、波兰哥白尼索引 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11、CSTP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 : 第 26 页.19/204. 董玉安 , 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回顾 .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 2009(05: 第 15-18 页.5. 王娜 , 西部城市智能建筑发展特点及前景展望 . 现代建筑电气 , 2018(10: 第 1-3+9 页.6. 陈振明 , 西南地区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光明 .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 2004(01: 第 25 页.7.陈薇 , 兴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建筑. 浙江建筑 , 1995(05: 第 4-8 页.8. 缪希仁与张培铭 ,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12、. 建筑技术开发 , 1997(06: 第 40-42 页.9. 崔应峰 , 智能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前景 . 山西建筑 , 2008(09: 第 49-51 页.10. 寿大云与韩宁 , 智能建筑及其发展前景 . 中国房地信息 , 1997(04: 第 46-47 页.11. 苑国良 , 智能建筑及其发展前景 . 广东建材 , 2002(01: 第 51-53 页.12.尹秀伟 , 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前景. 天津建设科技 , 2000(04: 第 1-2 页 .13. 尹秀伟 , 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前景 . 低压电器 , 2001(01: 第 28-31 页.14. 陆伟良 ,

13、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加入 WTO 后的对策 . 重庆建筑 , 2005(09: 第 8-13 页 .15. 周晓峰与陈兆霞 , 中国智能建筑发展浅谈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8(15: 第 286 页.16. 东方宇 , 中国智能建筑亟须迈进标准化时代 , in 中华建筑报 . 第 008 页.3. 提供与选题相关的重要情报源: 1)重要期刊 刊名及 ISSN); 2)重要作者的信息 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3)重要的研究机构 : 第 15-18 页 .2.崔应峰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西建筑ISSN 1009-6825, 2008(09: 第 49-51 页.3.苑国良 , 【机构】 河北职工大学 071000,广东建材 ISSN 1009-4806, 2002(01: 第 51-53 页 .4.周晓峰与陈兆霞 , 【机构】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黑龙江科技信息 ISSN 1673-1328,2018(15: 第 286 页.20/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