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997391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教七年级上册字词、文言课内阅读练习 一单元1、注音。憧憬( )裨益( )倘若( )浏览( )诠释( )惊羡( )嫩绿( )鸟巢( )载着( )弥漫( )窟窿( )湍急( )猝然( )酣睡( )嘈杂( )肇祸( )蓦然( )巍然( )屹立( )履行( )白痴( )灰烬( )尺度 ( )度其足 ( ) 涟漪( )栖息( )诧异( )遽契( )匿笑( )折戟( )沐浴( )淅沥( )熠熠( )瞳人( ) 诧异( )栖息( )2、字形( )移默化 危言( )听 半明半( )摇摇欲( ) 小心( )( )势不可( )你推我( ) 惊慌失( )( )然有序相( )并论 失( )落( )镇定自( ) 郑人

2、买( )改错:千恣百态 半明半妹 惊慌失措 相题并论姿 潜 耸 昧 坠 翼翼当 搡 措井 提 魂 魄若 履修改错字4、轻飞慢舞 闲情逸志 春花秋实 星罗其布5、慢不经心 兴高彩烈 根深帝固契而不舍 不言而谕 微不足到6、感人肺府 赅人听闻 壁玉3、斜魔鬼祟 悲欢离和 蝉娟 海内百川走头无路 记忆尤新 浅移默化2、明查秋毫 谈笑风生 一视同人1、千恣百态 半明半妹 惊慌失措 相题并论二单元1、字音徜徉 逃窜 雕镂 浩淼 绚丽 梁山泊镌刻 铭刻 藐小 凹凸 鹤唳 稚气莫名 尘缘 迸溅 穹隆 积攒 沉淀呜咽 摒弃 犀利 怪僻 骤然 樯橹 颠簸安恬 撷取 惆怅 豁达 自诩 荟萃宿怨 跻身 骷髅 查老师

3、 聘请酬 时髦 披露 履历 驰骋 黝黑绶带 解数 哽咽 煎熬 涉足 絮语 噤若寒蝉 褐色 宝藏2、字形走( )无路 美不( )收 ( )言( )听( )( )在目 记忆( )新 百看不( )烟波浩( ) ( )然而生 心( )神( ) ( )( )教诲 ( )刻在心投 胜 危耸 历历 犹 厌 潜默 谆谆 镌淼 油 领 会广( )无垠 五 ( ) 纷呈 眼花( )乱 鸦( )无声 ( )然大物 明( )秋毫( )然自得 白( )过隙 ( )然若失一视同( ) 弹指一( ) 谈笑风( )袤 彩 缭雀庞察怡驹怅仁挥生其( )不扬 罪( )祸首 ( )( )有味 指手( )脚 不屈不( ) 茅( )顿

4、开可歌可( ) 无动于( ) 咬文( )字鸡毛( )皮 道听( )说 沸沸( )( )貌魁津津画挠塞泣衷嚼蒜途扬扬出谋( )策 搜索( )( ) 水流( )急以身( )职 ( )思苦想 密密( )( )( )( )大哭 陈词( )调 涕( )横流寂( )划枯肠湍殉冥匝匝号啕滥泗寞改错:走头无路 记忆尤新 浅移默化明查秋毫 谈笑风生 一视同人三单元1、字音归省 行辈 倘若 不惮 怠慢 一哄而散蕴藻 家眷 踱步 吁气 撮豆 棹 絮叨撺掇 凫水 宛转 悠扬 渔父 纠葛潺潺 伶俐 擂鼓 泅水 蘸酒 茶峒干燥 戍守 呐喊 老鹳 佞臣 无辜2、字形赏心( )目 ( )魔鬼祟 ( )老还童( )楼玉宇 悲欢

5、离( ) 阴( )圆缺( )娟 天涯海( ) 海( )百川悦邪返琼合晴婵角纳修改错字:斜魔鬼祟 悲欢离和 蝉娟 海内百川四单元1、注音1酝酿 2应和 3黄晕 4蓑笠 5绝巘6沿溯 7飞漱 8抖擞 9着落 10水藻发髻 镶上 贮蓄 澄清 芊芊匍匐 迸发 粗糙 澹澹 磅礴酥油 寂寥 摇曳 凋敝 静谧 轮廓2、字形花( )招展 ( )朋引伴 轻飞( )舞春( )秋实 闲情( )致 重岩叠( )隐天( )日 星罗( )布 素( )绿潭清荣()茂枝呼曼 华逸嶂 蔽棋湍峻改错:轻飞慢舞 闲情逸志 春花秋实 星罗其布五单元1、字音妥协 倔强 祈祷 卷帙 滑稽 模式 汲取 锲而不舍 闪烁 渊博 汹涌 炫目 灼

6、热 纺锤 鸟喙 大穰 胠箧 三隅 不愠 罔殆 缀行 大窘 积薪 目似瞑 篝火2、字形( )不经心 心不在( ) 一劳永( )等因( )此 兴高( )烈 根深( )固( )( )不倦 ( )之以恒 不言而( )( )而不舍 茫无()际 微不足( )( )人不倦 不( )不启 不( )不发 举一( )三漫焉逸 奉采蒂孜孜持喻 锲涯道 诲愤悱反修改错字:慢不经心 兴高彩烈 根深帝固契而不舍 不言而谕 微不足到六单元1、字音缥缈 干涸 宛似 颤栗 酬唱 称职 陛下 附和头衔 御聘 迢迢 擢 机杼 脉脉 和煦2、字形感人肺( ) 近在( )尺 ( )人听闻全( )精力 闪烁 璧玉腑咫骇副修改错字:感人肺

7、府 赅人听闻 壁玉文言文阅读复习题一、古代寓言二则(全文背诵默写)(一)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二)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按原文填空。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 。刻舟求剑选自 ,作者是战国末期秦相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 ) 遂不得履( )遽契其舟 ( ) 不亦惑乎 (

8、)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反归取之 ( ) 至之市 ( )何不试之以足 (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5、翻译下列句子。何不试之以足?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吾剑之所从坠。至之市,而忘操之。6、用文中语句回答,郑人买不到履的原因是什么呢?7、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呢?刻舟求剑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呢?8、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请你举一个例子。语言简洁明了。二、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

9、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是清代作家 。2、解释加点的字。明察秋毫 ( ) 故时有物外之趣( )私拟作群鹤舞空( ) 徐喷以烟 ( )于土墙凹凸处 ( ) 以丛草为林 ( )盖一癞蛤蟆也 ( ) 方出神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作青云白鹤观以土砾凸者为丘,

10、凹者为壑 鞭数十,驱之别院。4、幼时记趣充满了生机盎然的童真童趣。我想你一定被这浓浓的童趣打动了。现在,请你从文中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在下面的横线上 作出赏析。赏析:5、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有趣的经历。请你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一件你的有趣的事情。简要的写在下边的横线上。6、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句作者想像奇特的句子。三、三峡(全文背诵默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11、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1、按原文填空。2、 本段文字选自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的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略无阙处 ( ) 夏水襄陵 ( ) 乘奔御风 ( ) 飞漱其间 ( ) 林寒涧肃 ( ) 属引凄异 ( )4、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5、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三峡两岸山脉的高峻的句子。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夏水迅急特点的句子。四、梦溪笔谈二则(一) 以虫治虫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

12、,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二)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塔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迄,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朐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练。1、两则短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 方为秋田之害( ) 则以钳搏之 (

13、)悉为两段 ( ) 岁以大穰 ( )其虫旧曾有之 ( ) 方两三级 ( )患其塔动 ( ) 乃以瓦布之 ( )贻以金钗 ( ) 盖钉板上下弥束 ( )3、翻译下列句子。 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但逐层布板迄,便实钉之,则不动矣。人皆服其精练。4、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迄,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这句话中,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五、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

14、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身已半人,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 , 代文学家。2、解释下列加点字。止有剩骨 ( ) 一狼仍从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恐前后受其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 意暇甚 ( )以刀劈狼首 ( ) 一狼洞其中 ( )盖以诱敌 ( ) 止增笑耳 ( )3、翻译下列句

15、子。 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文中狼的性格特征是 。(用一个词语概括)5、在文中画出作者议论的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履( ) 操( ) 度( ) 宁( )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3这则寓言故

16、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涉( ) 遽( ) 是( ) 求( )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做代词,代物的:( ) 做动词用的:( )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三、阅读幼时记趣

17、,完成文后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于土墙凹凸处( 在 ) 神

18、游其中 ( 想像 ) 项为之强 ( 僵硬 ) 留蚊于素帐中 (朴素的) 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鞭数十(鞭子) 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2解释一词多义: 之 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观 昂首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 以 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 为 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 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温故而知新( ) 其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 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 (1) 明察秋毫:_。 (2)怡然自得:_。 (3)庞然大物:_: 心之所向,

19、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句:_。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 4翻译下列句子 译句: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_。 5选文第二段写的趣事是_。(只用4个字) 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神游丛草 (2)神游山林 答:_。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 _ _ 。 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 _ 。 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 _ 。 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0、”的句子是 答:_ _ 。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表示重复或继续 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 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答:_。 16、“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 _ 2、_ _ _ 四、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

21、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良多趣味 ( ) 属引凄异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晴初霜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4“素湍绿潭,回

22、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答:_。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 _。 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_。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 _。 五、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

23、人谓之“傍不肯”。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 2解释加点字。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悉为两段( ) 旬日子方皆尽( ) 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 )( )。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 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 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 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 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六、阅读梵天寺木

24、塔,完成文后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梵天寺木塔选自 ,作者 , 代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带点的词。 患其塔动( ) 未布瓦( )贻以金钗( ) 盖钉板上下弥束( ) 人皆伏其精练( ) 3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钱帅登之 ( )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匠师如其言( ) 此

25、易耳 ( ) 4解释句中文言虚词。 于杭州梵天寺( )贻以金钗( )但逐层布板讫( ) 5“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的意思是: 。 6“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答: 七、阅读狼,完成文后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26、,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 ( ) 并驱如故 (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 ) 2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 其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屠乃奔倚其下 ( ) 以 以刀劈狼首 ( ) 投以骨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可以为师矣 ( ) 之 复投之 (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久之,目似瞑 ( ) 又数刀毙之 ( ) 4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5、“屠大窘

27、”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1分)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 l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 )其一犬坐于前 7、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3分) 8、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3分) 9、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4分) 八、阅读论语八则,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默而识之( )不耻下问( )不亦说乎( ) 不亦君子( )学而不厌(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2“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

28、,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 )择其善者而从之( ) 3翻译下列句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视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论语是记录 的书。“论”是 的意思。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的创始人。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默而识之( )( ) 学而不厌( )( ) 必有我师焉(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 ) 17翻泽下列句

29、子 何有了我哉: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18“默而识之”说的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 ”是唐代诗人 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S226;明月几时有的作者 ,是 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 , ”;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 , ”;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 ”。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 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30、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5 代诗人 的赤壁中,“ , ”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 ,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S226;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 写的一首词。词中“ , !”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 代文学家 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 ”;后两句“ , ”,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 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 ”。诗中的

31、两组对偶句分别是:“ , ”和“ , ”。 12.唐代文学家 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其中“ , ”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 ”。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终日不成章, ”“盈盈一水间, ”。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 、 、 。诗人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 ”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 ,

32、代文学家。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 ”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 家、 家, 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 , ,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在欢

33、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 , , ,则不复也。”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谈学习态度的有: 。 谈学习方法的有: 。 20.三峡选 。作者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 , ”。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 “ , , , ”。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 , , , , ”。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 , 。 , , 。 ,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 , , , , 。”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 , !” 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4、”曰:“ , 。” (韩非子) 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 (吕氏春秋) 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 , , 。”出自天上的街市。作者 ,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 , 。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 , 。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 。(朱自清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 1鞋子 拿 量长短 宁可。 2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3启发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

35、际情况解决问题。 二、1 渡江 急忙 这儿 寻求 。 2涉江者 舟 3 A、C B 4这儿是我的剑掉落下去的地方。(我的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5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三、1(白色的)(鞭打) 2的;它,指蚊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助词,无实义);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看;景观。 用;把。 因;当作。 所以; 旧的。 指自己;它们,指丛草、虫蚁、土砾。 3(1)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2)心情舒畅,自得其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体积极大的

36、东西。(形容极大极大的物体。) 4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私,私下里。) 夏夜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着群鹤在空中飞舞。 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5观蚊如鹤(夏蚊成鹤)。 6以神游丛草为好,丛草也值得“神游”,更能体现童趣。选另一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7物外之趣 8即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 9细察(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10、 “以丛草为林凹者为壑.” 11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 12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13 14总分关系 15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 16鹤

37、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卓然出众。) 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或形容凄凉的景象。) 鹤发童颜(白色的头发,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晴空一鹤排云上, 黄鹤楼 四、1、同“缺”; 涨; 实在; 连续;顺流而下;冲荡;早晨。 2、从、由;如果长时间地;长度大 3、(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山石林木的倒影。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

38、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5、清荣峻茂 6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7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 9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五、 1.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9、 2. 嘴;年成;都,全;十天。 3. C、E。 4.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5. 方、千万蔽地、悉为两段、岁以大穰。 六、1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2担心;铺排;赠给;因为;同“服”,佩服。 3塔;匠师;喻皓;指固塔这件事。 4在;拿;只。 5匠师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6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七、1 同“止”;原来的样子;转头看,看见;打洞。 2 狼也算是够狡猾的了,但是顷刻间双双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3 指代狼;代积薪。用。把。如。凭借。代狼。助词

40、,用在主谓间,不译。调节音节,无实义。代狼。4参考: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8( l )然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 2 )其中一条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9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10.略 11.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八、1记。以为羞耻。同“悦”,愉快。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满足。恼恨、怨恨。迷惑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表转折表承接 3聪敏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所以被称为“文”。 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从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些呢(在我这里有什么呢、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4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S226;古诗文默写填空答案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S226;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

42、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S226;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唐代文学家韩愈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

4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终日不成章

44、,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

45、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来到我

46、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发,则不复也。”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谈学习态度的有: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20.三峡选水经注。作者 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三峡

47、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 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出自天上的街市。

48、作者郭沫若,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49、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节选自春) 7.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嫩 ( ) 散( ) 8.第段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 9、第段第一句中的“偷偷地”,“钻”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10、文中有一句话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你找出来。(2分) 11、第段写的是春花,为什么还要描写蝴蝶和蜜蜂?(2分)二7nn sn 8. 树上 花下 遍地 9.“偷偷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小草悄然萌发的情景,“钻”写出了

50、小草挤破泥土的力量,突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10.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1.写蝴蝶和蜜蜂,是为了从侧面突出春花的繁茂、艳丽和香甜。(二)阅读下列两个选段,完成1015题。(14分)(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