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9914940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蜱传疾病地预防知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蜱传疾病的预防知识蜱是一类重要的吸血节肢动物,绝大多数寄生在哺乳动物体表,少数寄生在鸟类、爬行类与两栖类。蜱不仅吸食大量血液,损伤宿主皮肤,有时还可以引起宿主瘫痪,而且是人和动物许多重要病原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原虫等的传播媒介。蜱分为硬蜱、软蜱和纳蜱三大类。全球有800多种,我国记录的蜱种有117种。长期以来,蜱与蜱传病一直是困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我国畜牧业开展的重大疾病。近年来,经蜱传播的新现和再现传染疾病,如人莱姆病、人巴贝虫病、无形体病和森林脑炎等疾病,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2010年来,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国、日本多地爆发流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其病原是由一种新的蜱传白蛉病

2、毒,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SFTSV;随后在美国发现了另一种新的蜱传白蛉病毒腹地病毒Heartland virus,HRTV,感染人导致与SFTS病症相似的严重疾病,已有超过30人感染该病毒死亡。这些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蜱与蜱传病不仅在兽医上十分重要,也是公共卫生面临的新问题。硬蜱一生中超过90%的时间都是离开宿主生长的,这对制定蜱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全面认识蜱虫,蜱虫传播的疾病有哪些?蜱虫是如何跑到人和动物的身上?如何预防治疗蜱虫叮咬?蜱虫的家族又有哪些?蜱虫传播的疾病有哪些?蜱,吸血寄生虫,是传播病原体种类最多的媒介节肢动物,危害仅次于蚊类。蜱传播的病原体83种病毒

3、(森林脑炎、出血热)14种细菌 (布氏杆菌)20种立克次体 (Q热、蜱传斑疹热)18种螺旋体 (莱姆病)32种原虫 (巴贝斯虫)1种衣原体1种支原体1种巴尔通氏体2种线虫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斑点热、莱姆病、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回归热、野兔热、鼠疫、布病和巴贝斯虫病等。蜱媒斑点热病原:立克次体全球的立克次体至少有26种。蜱在吸血过程中,通过唾液传递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还可通过破碎的蜱类组织、体液或粪便,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且可通过输血在人际间传播。莱姆病病原:伯氏疏螺旋体、阿弗西尼疏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中国分布的蜱传疾病中,莱姆病分布最广。该病于1975年在美国莱姆镇首次报道。蜱类从贮存宿主

4、吸血获得螺旋体,螺旋体在蜱类的中肠增殖,待蜱类再次叮咬宿主时,螺旋体由中肠经唾液腺进入宿主体。一般来说,携带螺旋体的蜱叮咬宿主3648小时才能有效传递该螺旋体至宿主,但如果螺旋体已经在蜱类唾液腺中存在,其感染宿主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因此,宿主感染莱姆病的概率随蜱类吸血时间延长而增加。蜱媒森林脑炎病原:蜱媒森林脑炎病毒贮存宿主主要为啮齿类、鸟类和家畜等。除通过蜱类传播外,食用感染脑炎病毒的羊奶制品包括黄油、奶酪与酸奶等也可致病。该病主要见于东北与西北森林地区,在我国、等至少9个省区也有发生。克里米亚 - 刚果出血热病原: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临床表现: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出血,致死率 3%30%主

5、要通过蜱叮咬传播,并能通过接触染病动物感染,或者通过患者血液或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人际间传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在我国又名出血热,于1965年巴楚县首次出现病例报道,随后在我国、蒙、等地均有报道。Q热病原:贝纳柯克斯体,与立克次体形态相近,营细胞专性寄生,对环境条件耐受性极强,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同时以全身器官受累的急性或慢性症状为特征。该病最早见于1935-1937年间的澳大利亚,目前已报道的Q热疫源地几乎遍与全球各的所有国家。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和自治区出现Q热病例报道,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和均有其暴发流行记录。蜱媒回归热病原:螺旋体临床表现:周期性高热并伴有

6、肌肉、关节等疼痛,肝脾肿大并具出血倾向,重症者出现黄疸。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我国至少 7 个省区存在蜱媒回归热感染。土拉菌病病原:土拉弗朗西斯菌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与毒血症等。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等地的至少18个国家广泛分布,危害极大。该病可经多种途径传播,包括蜱、螨、蚊、苍蝇等吸血寄生虫的叮咬传播,或通过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空气等造成土拉菌病流行。土拉菌病在我国又称野兔热,其主要在野兔 和鼠类之间感染发病。人感染土拉菌病例首见于1957年地区。目前,、 、和蒙等地,均存在自然疫源地。通过人群和动物血清学检测证实,、 和等地存在土拉弗朗西斯菌感染。

7、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原:噬吞噬细胞无形体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该病于1990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首次报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在我国于2006年首先在报道,以后的血清学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在我国至少7个省区有此病的发生。人埃立克体病病原:埃立克体临床表现: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我国在1999年报道了首例人埃立克体病,随后又通过血清学和PCR等方法,在、蒙等7个省区监测到人埃立克体病的病原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原:新布尼亚病毒临床表现: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症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是新发的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最早见于我国、等地。该病主要通过蜱叮

8、咬传播,同时处于潜伏期和急性期的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均具传染性,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人际间传播。目前我国至少有13个省份存在新布尼亚病毒感染,且其感染围仍在不断扩大,2013年国和日本出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梨形虫病病原:巴贝斯虫和泰勒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反刍动物与其他家畜最常见的血液寄生虫病之一。首例人感染巴贝斯虫病例见于1957年的南斯拉夫,目前该病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人类新发寄生虫病。泰勒虫主要侵染牛、羊等家畜,可引起感染动物高热、体表淋巴结肿大、贫血和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我国至少24个省和自治区存在梨形虫病,已发现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约11种。参考文

9、献:蜱传疾病与其媒介蜱类研究进展于志军;中国蜱传病主要流行趋势与防控科技对策马广鹏蜱虫是如何跑到人和动物的身上?草地,狗狗最喜欢的地方。奔跑,打滚,尽情尽兴,不亦乐乎。就在狗狗撒欢的时候,有一种虫子,也在等候宿主,伺机行动。这就是危害仅次于蚊子的 蜱它们在草丛穿行,高举前足,不停晃动。在蜱的前足末端,有个叫“哈氏器的嗅觉器官,可以感受动物的气息。当人或动物经过,它就用游离的前足,抓住未来宿主,搭乘顺风餐车,去完成自己的生活史。蜱是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生活史分 “卵、幼虫、假如虫、成虫 四个阶段。卵硬蜱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数1100-8000个。幼虫卵经过2-4周,孵出六肢幼虫,幼虫没有呼吸孔和

10、生殖孔,通过体表呼吸。假如虫幼虫爬到宿主体上吸血,经2-7天,吸饱血后,落到地面,蜕皮变为假如虫。假如虫有四对肢,有呼吸孔,无生殖孔。成虫饥饿的假如虫,再次侵袭各种动物,寄生吸血后,再落到地面,7-9天后蜕皮,变为性成熟的雌蜱或雄蜱成虫。从卵到成蜱,历时3-12个月不等。除了蜕化和产卵,蜱虫一般不离开宿主。雄蜱和雌蜱在宿主体上交配,一个月后,雄蜱死亡。雌蜱吸饱血,体积可胀大100-200倍。落地后,在潮湿的缝隙或土块下,静伏不动。待体血液消化、卵发育成熟,就开始产卵,历时4-5天。随后,雌蜱萎缩死亡。蜱在活动季节必须吸血,否如此其生活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为了吸血,蜱装备了犀利的口器。在蜱的头部

11、,有个像挖掘机一样的东西,被称为“螯肢。在螯肢末端,有定趾侧、动趾外侧,上面有锯齿,用于切割皮肤。螯肢下方是“口下板,是穿刺和附着的重要器官。口下板的腹部,有成纵列的逆齿。螯肢与口下板之间是口腔。就这样,慢慢挖掘,步步推进,直抵血管。刺穿血管,贪婪吸血。直到胀的走不动路。蜱一般在白天寻找宿主。去草地、灌木丛玩耍,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提前给狗狗喷洒驱虫水。狗狗的颈部、腹部、背部、腿部、尾巴,都是容易被蜱虫侵袭的地方。户外运动回来,检查是否有蜱,并与时去除。但总有漏网之蜱,记得定期给宠物驱虫。如何预防?1、消灭家畜体表和畜舍中的蜱虫,可喷洒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住房要通风枯燥,填抹墙缝,堵封洞穴

12、,畜棚禽舍要打扫干净或用药物喷洒,以消灭蜱的孳生场所。2、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外表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外出归来时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另外现在是夏天,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好季节,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就是到野外游玩时,除上述两点要注意之外,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这样我们就会防止蜱虫咬伤。NO.4 如何处理治疗?一旦被咬尽快到医院进展治疗,千万不可以自行在家摘除。蜱咬伤出现的皮炎主要是消炎、止痒、止痛,同时给予对症处理。发现被蜱叮咬后常采取如下措施:1.处理伤口,与时就医去除蜱虫后伤口要进展消毒处理,如发现蜱的口器断在皮要手术切开取出。2.局部封闭伤口,防止感染在伤口周围用2%盐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闭,亦有人用胰蛋白酶2 000 u加生理盐水100mL湿敷伤口,能加速伤口的愈合。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给予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地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左或皮质类固醇如:米乐松、强的松等。出现蜱麻痹或蜱咬热要与时进展抢救。如创面有继发感染要进展抗炎治疗。发现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与防止口器折断在皮。可用乙醚、氯仿、旱烟油涂在蜱的头部或在蜱旁点燃烟头、蚊香烤它,数分钟后蜱虫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涂在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拉出。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