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09889508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对照实验中涉及实验组和对照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判断依据不同。1空白对照实验中的确定空白对照组是指不作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这里的不作处理,并非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1依是否经实验研究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如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实验研究因素为“光照”,因此,用“光照”处理的曝光组就为实验

2、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光照)处理的遮光组就为对照组。当然也可如此理解:实验中叶片事先处于黑暗中,对于遮光组,仍处于黑暗状态下,相当于未作处理,故为对照组;而曝光组,从黑暗状态下转变为光照下,相当于给予了光照处理,应为实验组。12依是否处于正常情况下来判定通常将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称为对照组。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行进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来回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时的作用。该实验需要设置两组:一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另一组为去掉触角的蚂蚁,其中保留触角的蚂蚁是处于正常状态下,属于对照组。2自身对照实验中的确定自身对照是指对照和实验在同一研究对象上

3、进行,是实验前后之间的对照。自身对照的关键是看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如探究“元素X是否属于必需矿质元素”的实验构思大致如下:该实验中涉及:空白对照,其中处于正常情况下即有X元素的甲组为对照组,而无X元素的乙组就为实验组。自身对照。在同一实验对象(乙组)上,实验前(无X元素)与实验后(有X元素)之间的对照,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从该实例中可见,对于同一对象组在不同的实验中所处的组别可能不同,如上述的乙组(无X元素)在空白对照实验中为实验组,而在自身对照中却为对照组。3相互对照实验中的确定31单一实验因素条件下的判断相互对照是

4、指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对象组之间的相互对照,一般表现出实验因素在量上的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如“验证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将等体积的蛋清凝块依次放入编号-并装有等量的pH分别为2、4、6、10的五支试管里的缓冲溶液中,。该实验中每支试管既是实验组,同时又是其余四支试管的对照组。32多个实验因素条件下的判断当存在多个实验因素时,各种实验因素之间形成相互对照。如验证“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因素是氮、磷,这样,在设计实验时,可以设置三组,即加入氮(尿素)、加入磷(含磷洗衣粉)、加入氮和磷(尿素和洗衣粉),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

5、照组。4条件对照实验中的确定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照组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以突出实验实施的处理因素与实验所研究因素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衬托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设置以下几组:该实验所研究的实验因素为DNA,故用DNA处理的组为实验组,而蛋白质或多糖虽然是实验所实施的处理因素,但与实验因素(DNA)无关,故组之间形成条件对照,组均为组的对照组;而组(实验组)和组(对照组)之间形成空白对照。该实验既设计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实验,更能说明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见,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判断时

6、,首先必须反映实验探究的目的或假设,然后根据是否接受实验所研究因素处理来判断。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也是如此。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自身对照实验,方

7、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2.空白对照。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8、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因素是触角。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这里有个误区要纠正一下,不做任何处理并不是对对照组什么处理都不做,它是是针对实验变量而言不做处理的。经常还是要做一些处理。比如七

9、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实验前要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再如八上“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实验设计,实验前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他们的处理都不是针对实验变量的。有人提出这种处理是“排除公害变量的影响”这一说法,它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处理,也是保证无关变量保持一致的做法。举几个空白对照的例子:A、如七上P98“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实验。它是探究缺氮、缺磷、缺钾情况下生长的植物叶片状况。分别将对象组除去研究的因素氮、磷、钾,这和常态相比是经过处理的,因此它们是实验组。而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对象组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氮、磷、钾。B、如七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甲组用食醋和清水配置

10、出一定PH值浓度的模拟酸雨,喷洒植物;乙组用清水喷洒。甲组加入了我们所研究的因素模拟酸雨,来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甲组是实验组;而乙组没有加入所研究的因素,所以是对照组。研究的因素是模拟的酸雨。下面可一个有争议的例子:七上P1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到底遮光是实验组还是曝光是实验组?甚至在高考中出现争论。根据空白对照概念,自然状态下,叶片是曝光的,因此实验中不经过处理的曝光部分应该是对照组。而遮光部分相对于自然状态而言,经过了处理,是实验组。但经常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出现异议呢?关键在于叶片事先经过一昼夜饥饿的暗处理。也就是说它是从暗的环境移到到阳光下,因此不做任何处理的是遮光部

11、分,因为它原来就是不见光的,既然不处理,那就是对照组。实际上是“暗处理”干扰了对题意的判断,饥饿的目的是为了消耗叶片已有的淀粉,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暗处理并不针对实验变量,实际上是上面讲到的对“公害变量”的处理。通过例题分析,不管问题多复杂,只要牢牢抓住“对照组就是不施加任何研究因素,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不做任何实验处理”这一关键,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条件对照。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针对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作为一种相反意义的对照,使得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在初中出现的较少。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使实验结果更让人信服。例如,“动物

12、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大家知道甲状腺激素是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在实验中,甲组不饲喂药剂(正常状态);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组不饲喂药剂,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组。乙组进行了处理,且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是否饲喂甲状腺激素)的处理,所以为实验组。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的处理,但是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的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组)是施加了一定条件的处理,应该为条件对照组。此实验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甲乙)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又通过设置条件对

13、照,从相反方面进一步论证缺乏该激素,会抑制动物生长。使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作用的结果更让人信服。垦利胜坨苟振兴(258730872)16:29:08根据这些 一)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那一组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了说服力。例如,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中的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此实验中的叶片一半用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光处理,一半没有遮光,就形成了一个空白对照。所以就可以把遮光看成实验组,没有遮光的为对照组。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探究实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14、如果用活体做实验时,一组用细线捆绑相应的鱼鳍,另一组不捆绑,呈自然状态。那么就可以把困绑的那组看成是实验组,而自然状态的,没有捆绑的看为对照组。总的来看,探究实验中也就是可以简单的把没有经过处理的看成对照组。(二)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例如,七年级下册“胆汁对食物消化的作用”实验中,取两支试管编号A和B,A试管中加3ml胆汁,B试管中加3ml的清水,A试管加实验的变量胆汁,所以视为实验组,B试管加不同的变量,故为对照组。还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酶对馒头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也一样,加淀粉酶(唾液)的是实验组,加清水的是对照组。再者就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课后的技能训练中的“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甲乙都经过处理了,但是不同的条件是一个没有接种细菌,这可以看为空白对照,也可以看成加了实验以外的不同条件(无菌条件),为条件对照,加了接种细菌的实验条件的乙组为实验组。这些都是根据加入的条件(假设之外)来确定的。条件对照的目的是通过对照得出正反两方面内容不同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通常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施以其他类似的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