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09834164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11级统计学一班张乾坤0027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消费形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加上来,才能真正实现惠国惠民国策。凯恩斯认为,短期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但是大家都知道,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尤其在短期内,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负数,即收入增加时消费反而减少,收入减少时消费反而增加;有时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1,即消费增加额大于收入增加额。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2、,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客观的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社会的消费量取决于期居民的收入数量、客观环境及社会成员的主管需求、心理倾向和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等主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这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利用1990年2009的二十年数据,选取了居民可支配收入、CP、I税率、GDP四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旨在说明其中的相互关系,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消费收入CPIEViews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

3、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一、理论综述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

4、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假定了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也称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其中用于消费的数额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是下降的,因此随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的,而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是上升的。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的基本思想是,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总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收入;储蓄率要受到利率、收入预期、收入分配、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分布等多种因素变动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短周期阶段中,储蓄

5、率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率,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也要取决于这一比率,这也就是短期中消费会有波动的原因,但由于消费的棘轮作用,收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用较大;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在一起了。当期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支出水平决定当期消费。该假说间接的说明了消费对于经济周期稳定的作用。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即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3、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年轻和中年时期阶段,

6、老年时期是退休以后的阶段。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变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

7、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认为,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区分两种收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持久性收入。与之相适应,消费也应该区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持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间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质的现期入,如工资、奖金、遗产、馈赠、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与暂时的或现期的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它实际上是每个家庭或

8、个人长期收入的一个平均值,是消费者使其消费行为与之相一致的稳定性收入。至于这个持久期限究竟长到何种程度,弗里德曼认为最少应是三年。二、实证分析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笔者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2、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90年至2009年20年间的完整数据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业人数、人口数量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一)参数估计设模型表达式

9、为:=忙+|皿“+应+;、+1其中:yt: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单位:元):CPI(上年为100)竺:税收(单位亿元)靭:GDP(单位:亿元)1:随机干扰项表1:居民消费水平与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表年份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CPI(上年=100)税收GDP1990833199193219921116199313933499199418331995235519962789676519973002199831591999334620003632200138879226200241442003447520045032123582005557320066263200772

10、552008834920099098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OLS古计得到表2表2:模型回归结果表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Date:12/20/10Time:22:15Sample:19902009Ineludedobservations:20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X1X2X3X4CR-squaredMeandependentvarAdjustedR-squared.dependentvar.ofregressionAkaikeinfocriterionSumsqu

11、aredresidSchwarzcriterionLoglikelihoodF-statisticDurbin-WatsonstatProb(F-statistic)根据表2中的数据得到回归结果:Y=+XiX2X3X4T=DW=F=(二)模型检验与修正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元,居民消费就会增加个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CPI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就会减少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每增加1亿元居民消费就会减少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GDP每增长1亿元居民消费就会增加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2、统

12、计检验拟合优度检验2_2由表2中数据可以得到:r二,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二,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T检验分别针对:(i=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5,查t分布表得t一自由度为n-k=21临界值2(n-k)二。由表二中数据可得,与-:丨对t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其绝对值均大于2(n-k)二,这说明分别都应当拒绝Ho:i=0(i=1,2,3,4),也就是说,当在其它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Xl)、“CP”(X2)、“税收”(X3)、“GDP(X4)分别对被解释变量“财政收入”丫都有显著的影响。F检验针对-,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

13、3和n-k=16的临界值F(3,16)=,由表2中得到F二,由于F二F(3,16)=,应拒绝原假设H:234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CP”、“税收”、“GDP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3、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1)相关系数法由于模型涉及到的参数较多考虑进行一次多重共线性检验,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所示。表3:相关系数矩阵表X1X2X3X4X11X21X3-0.1X41由表3可看出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尤其是X3和X4,推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2)逐步回归法运用OLS方法分别求对各解释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再结合表4的逐步回归结果选出最好的模

14、型如表5所示表4:逐步回归结果表cx1x2x3x4-2rDWx1tx1,x2tx1,x3tx1,x4tx1,x2,x3tx1,x3,x4t表5:修正后模型结果表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Date:12/21/10Time:00:12Sample:19902009Includedobservations:20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X1X2X3R-squaredMeandependentvarAdjustedR-squared.dependentvar.ofregressionAk

15、aikeinfocriterionSumsquaredresidSchwarzcriterionLoglikelihoodF-statisticDurbin-WatsonstatProb(F-statistic)4、序列相关性检验D-W检验当k=3n=20时,查表得dl=,du=,DW=,显然dlvDWvdu,属于不能确定的范围LM检验由于D-W检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自相关,故运用LM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6:LM检验结果表Breusch-GodfreySerialCorrelationLMTest:F-statisticProbabilityObs*R-squaredProbabilityTe

16、stEquation:DependentVariable:RESIDMethod:LeastSquaresDate:12/26/10Time:21:30Presamplemissingvaluelaggedresidualssettozero.CoefficieVariabl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X1X2X3RESID(-1)RESID(-2)R-squaredMeandependentvarAdjustedR-squared.dependentvar.ofregressionAkaikeinfocriterionSumsquaredresidSchwarz

17、criterionLoglikelihoodF-statistic由上表看一看出LM=,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2的2分布的临界值2.05(2)=,表明模型的干扰项已不存在自相关性。由上述结果得到的回归方程为:*丫=370+为X2X3()()()()T=(F=DW=(三)模型分析通过以上计量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可支配收入、CPI税率存在紧密联系。正如凯恩斯所认为的那样,消费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有利于拉动消费的增长。CPI的提高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人们用同样的财富所能购买的商

18、品减少,因此会导致市场疲软、消费水平的下滑。税率的提高,一方面个人所得税提高会减少人们的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另一方面消费税、增值税、印花税、营业税等税种的提高在无形中转嫁给了消费者,等同于提高了物价,所以也会造成消费水平的降低。而GDP的增长由于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固定资长投资、消费水平、净出口三个方面因素,故而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就显得不那么显著。消费需求总体运行从计划经济特殊模式到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是经济市场化程度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随着这一质变的发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经由短缺经济时代的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就内需而言,从社会再生产看,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是真正

19、的最终需求;而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从本质上看,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的生产手段上,而不是体现在对有效需求形成的贡献。三、政策建议针对模型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1、收入始终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国家应努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差距,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大循环中消费梗阻问题的需要。占我国人口绝大数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

20、民,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消费梗阻问题,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2、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实际收入下降,若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控制物价水平,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调控物价,控制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增加了不确定性,使得货币购买力下降,实证结果说明,它对我国居民消费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建立通货膨胀预警和调节机制,保证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3、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开征银行储蓄利息所得税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

21、是通过对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收益率的影响来提高未来消费支出的代价,从而降低储蓄倾向的。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来看,政府制定了许多直接有利于储蓄的减免措施,如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等,这些措施使得税收对于居民在储蓄和消费决策中有利于储蓄,再加上我国人民所固有的厉行节俭重视未来消费的传统,使得我国居民储蓄倾向偏高,消费倾向偏低。所以,今后我国政府应对银行存款利息计征一定比例的所得税,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居民储蓄倾向,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进而扩大国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引导高收入者合理投资和消费、扩大社会就业和社会需求。参考文献1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原著董丽娟、于淑霞等译M.人民日报出版社.3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卿M.高等教育出版社.4 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