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导学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09756121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伯牙善鼓琴》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善鼓琴》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善鼓琴》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伯牙善鼓琴》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善鼓琴》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伯牙善鼓琴导学案.精品文档.伯牙善鼓琴导学案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伯牙善鼓琴选自 列子 汤问 ,此本著作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是由 战国 时期著名 道家 学派思想家 列御寇 所写,名篇有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2、 查字典,把文中不懂的字音标上,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卒( )逢暴雨 乃援( )琴 舍( )琴 辄( )穷其趣 子之听夫( )志 3、解释词语(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钟子期辄穷其趣。(3)吾于何逃声哉? (4)志在登高山 (5)更造崩山之音 (6)乃援琴而鼓

2、之 (7)泰山之阴 (8)钟子期必得之 (9)卒逢暴雨1、 问题研讨。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伯牙士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多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三、练习巩固1、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伯牙善鼓琴(1)善(3)之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游于泰山之阴(2)于 止于岩下吾于何逃声哉子之听夫志游于泰山之阴 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钟子期必得之2、 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通假字:卒逢暴雨 ( )3、 翻译下列句子。(1)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 心悲,乃

3、援琴而鼓之。(3) 钟子期辄穷其趣。(4)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附:(一)译文参考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 ,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二)文章层次第一部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写二人的特点。第二部分(“伯牙鼓琴”至结尾):写钟子期每次都能够理解伯牙的琴声。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B.乃援琴而鼓之。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C.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D.钟子期必得之。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