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09739519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16.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 4- 2020 年)发布日期:2015-04-16浏览次数:戛783信息来源:贵阳市商务局信息作者:贵阳市商务局字号:口目录1项目概述11.1 规划背11.2 规划时 间21.3 规划范 围21.4 规划对 象31.5 规划依 据31.6 规划必要 性42发展现 状62.1物流规模贡献持续提升 6善 71.3 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71.4 园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 81.5 物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81.6 物流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93 存在问题 103.1 规划还存在一定盲目性103.2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103.3 园区技术与装备水平低 113.4 园区

2、服务功能建设不足 113.5 运营管理能力急需加强 113.6 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124 需求预测134.1 预测年限、内容13量145 发展总纲175.1 指导思想175.2 基本原则175.3 发展目标186 规划布局196.1 布局原则196.2 空间布局196.3 开发及管理模536.4 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及时序566.5 规划布局与原有规划及仓储设施的关系637 发展重点647.1 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647.2 推进区域物流体系建设657.3 加快城市配送体系建设667.4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677.5 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687.6 加快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698

3、 组织保障与政策措施718.1 建立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718.2 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的指导718.3 加快示范性物流园区培育728.4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728.5 提高园区技术装备水平728.6 提升园区运营管理能力738.7 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创新738.8 加强政策扶持748.9 强化人才支撑759 环境影响评价769.1 项目概述 1.1 规划背景随着经济、金融、物流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强,国际资本及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不断加速,位于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贵阳市,正面临全球产业调整、承接国际产业及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产业转移使制造中心不断向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和集中,供应链上各环节间

4、的物理距离正逐步加大,对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贵阳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转移的承接都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强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随着贵阳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向“服务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愈发明朗。 贵阳出台了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 提出了 “一城 (科技创新城) 、两带(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南部现代制造业实体经济带、六核(六个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将建设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西部重要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提升,而现代物流业正是生

5、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物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流程管理,增强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对于贵阳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贵阳,其物流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黔中经济区经济与区域、国际的经济往来,关系着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标的实现。作为西北、西南连接珠三角、粤港澳地区和西南通往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园区的建设,贵阳需要通过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群,将交通优势转为物流优势,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

6、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伴随全省 “ 5 个 100” 工程和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 以及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贵阳对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业在推动城市功能提升,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自贵阳市政府2008 年编制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来,贵阳经历了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初步确立了在贵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成为贵阳重要的产业支柱。未来5 至 10 年,将是贵阳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获取物流领先优势的关键时期,也是贵阳市把区位、交通、产业、商贸等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战略机遇期。随着内外部发展的深刻改

7、变,贵阳物流业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国发 20122 号文件提出的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目标,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13 2020 年)将贵阳定位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更催生了制定贵阳市物流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4-2020 年) 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物流园区规划的编制, 以明确贵阳市下一阶段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科学引导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确定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支撑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提升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质量、能力、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贵阳市在区域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贵阳市现代物

8、流业有序、快速、健康发展。1.2 规划时间本次规划年限为 2014-2020 年。1.3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贵阳市域及所辖区县,包括云岩区、南明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观山湖区,以及三县一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1.4 规划对象本规划中的物流园区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要求,集中建设物流设施,由统一主体运营管理,具备物流服务功能及其配套服务功能,为众多物流相关企业提供设施场所及公共服务,实现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和物流功能的集成化运作,具有基础性与公共性的物流集中区域。依托专业市场建设的市场物流功能区,仅仅为该专业市场提供物流配套服务,是专业市场必需的功能之一,

9、本规划中的物流园区不包括这类专业市场物流功能区。9.5 规划依据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年;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2 2 号);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 年;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办发 2011 38 号)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 2009 8 号);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13 2020 年), 2013 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104 2020 年, 2014 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2012 年;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

10、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 2008 53 号);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贵州省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 年;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2010 年;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2 年;贵安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2012 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贵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措施, 2008 年;贵阳市“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0 年;贵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10 年;贵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8 年;贵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08 年;贵阳统计年

11、鉴, 2008 2013 年;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1 年。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2013-2020 年),2013 年;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2013 年。9.6 规划必要性( 1)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需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港口城市一般最先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城市的带动,内陆地区也逐渐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均验证了这个规律。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未来的经济重心将逐步向西部移动,也将带动区域性物流中心向西部的迁徙,作为西南内陆交通枢纽的贵阳将迎来发展成为内陆区域性物流

12、中心的绝佳机会。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离不开一批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物流园区作为支撑。通过物流园区建设,可有序引导贵阳物流园区快速健康发展,构建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先进、集聚集约、绿色低碳的物流园区体系,在支持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我国经济总体格局的转变提前做好物流保障。( 2)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与运行效率的需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由单纯注重规模增长向质量与效率提升转变,物流园区作为连接多种运输方 式、集聚多种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提升物流运行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环节。科学规划物流园区有利于发挥物流设施的集聚效应,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在满足规模化物流需求

13、的同时,提高交通运输效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随着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贵阳一大批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急需要建设一批具有完善的基础物流服务功能、增值服务功能及配套物流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形成服务体系规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贵阳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3)推进集聚集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需要科学规划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物流园区, 一方面可以整合分散于各类运输场站、仓房、专用线、码头等物流设施及装卸、搬运等配套设施的用地,增加单位物流用地的物流承载量,通过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推进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专业化

14、、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和商贸业分离外包的物流需求,促进物流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共用,减少设施闲置,降低能耗,有利于降低车辆空驶率,减少排放,改善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已经成为贵阳当前促进物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与资源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4)推动转变传统物流运行模式的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而转变传统物流运行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当前贵阳的物流运行社会化、集约化程度低,运营成本和资源消耗高,损失浪费大。科学规划物流园区,有利于整合贵阳的社会物流资源,促进物流设施的集约化与物流运作的共同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物流的有效组

15、织和有序管理,优化布局和运作模式,促进贵阳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其他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必要支撑。2 发展现状 2.1 物流规模贡献持续提升近年来,贵阳市物流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贡献不断增强。( 1)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加,物流业规模不断壮大。贵阳市社会物流总收入由 2009 年的 190.29 亿增长到 2013年的社会物流总收入 313.30 亿元,年均增长 21.0% 。( 2)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物流业贡献份额逐年提高。贵阳市物流业增加值从2009 年的 87.82 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142.30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

16、2.9%。物流总收入占GDP勺比重至2013年达6.82%,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 12.3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贵阳市2009 年至 2013 年物流业增加值及物流业总收入如图 2.1 所示。图 2.1 贵阳市 2009 年至 2013 年物流业增加值及物流业总收入图2.2 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水运等运输方式为辅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现有区域内运输线路总里程9710 公里。综合运输能力显着提升,全社会年货运量从2008 年的 7276 万吨到 2013 年的 21281.10 万吨。公路货运量逐年增加,从2008年

17、的 5843 万吨增加到 2013 年的 19750.00 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1.0%。铁路货运总量保持平稳发展, 2013 年货运量为 1519.30 万吨。随着西南最大铁路枢纽改貌铁路货运中心的建成及开通运营,龙洞堡航空货运场站二期改扩建工程及开阳港通江达海通道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贵阳的货运结构必将产生新的变化,航空与水运能力将显着提升,将承担更多的全社会货运量。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物流园区发展多式联运网络、提升园区物流效率创造了条件。贵阳市2009 年至 2013 年社会货运量及增长率走势如图 2.2 所示。图 2.2 贵阳市 2009 年至 2013 年社会货运量及增长率走势图2

18、.3 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贵阳物流结点建设发展初成规模。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物流结点 5 个,拟建物流结点 3 个。在建的包括扎佐物流园、清镇物流园、改貌现代物流园、金华物流园以及息烽物流基地;拟建包括龙洞堡临空物流园、贵阳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和开阳物流基地。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快速推进,穗黔物流投资建设的西南物流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美安物流项目一期已投入运营,二期完成征地工作,苏宁西部物流配送基地(一期)已完工;扎佐物流园的兴达矿产品交易中心进入场地平整及铁路专用线建设阶段;改貌现代物流园的改貌铁路转运中心和立体仓库已投入运营,“无水港”即将正式启动土地挂牌工作;贵州马上到国际云服务项目平场

19、工作全面推进,西部化工(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试运营。2.4 园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分为三类:基础服务功能、增值服务功与能配套服务功能。其中,基础服务功能包括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货运代理等基本物流功能;增值服务功能包括流通加工、电子商务、商品展示、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功能;配套服务功能包括法律、保险、信息咨询、餐饮、住宿等功能。随着贵阳部分物流园区陆续投入运营,物流园区的功能建设也加快跟进,处于运营状态的金华、扎佐和清镇等物流园正加快建设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中转联运、加工配送等基础服务功能,并根据物流园区的发展正陆续推进展示交易、物流金融等增值

20、物流功能以及餐饮、住宿等生活配套功能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园区的增值服务能力与配套服务能力。2.5 物流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贵阳积极培育与引进品牌物流企业,如以贵阳鑫平运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物流企业致力于企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由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基础性服务向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等专业化服务转变,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专业物流服务水平。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包括芜湖安得、宅急送、中外运、中邮物流、中国物流、香港胜记仓、苏宁配送、九州通医药物流、国药控股贵州有限公司、德邦物流等物流企业入驻贵阳,为贵阳物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理念。至 2013 年,贵阳市登记注册的物流

21、企业已达915 家,全市通过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 A 级认定的物流企业达到13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1家,4A级物流企业1家,3A级物流企业10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物流企业5 家,初步形成了以穗黔物流、山水物流、商储物流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园区运作的主体,贵阳物流企业的快速壮大为园区的建设发展增加了动力。2.6 物流项目建设不断推进贵阳市物流项目的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各区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进物流项目的建设。白云区重点建设西部化工(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与贵州省物资储备局一五八处改扩容工程,重点推进贵阳北部综合物流园项目、贵阳白云意通医药物流园与大西南货运物流场站等物流项目的建

22、设;花溪区重点推进改貌现代物流园区、西站物流中心和贵阳花溪国际工业商贸物流园的建设;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推进海尔(贵阳)虚实网服务园项目与奇瑞整车物流全国配送中心项目的建设;南明区重点推进贵州酒店用品博览中心项目与贵阳龙洞堡新领地物流港项目的建设。乌当区建设的康心医药物流中心、贵州瀑布冷链物流中心(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 全市已建及将建项目分布如图 2.3 所示。图 2.3 已建及将建项目分布图随着一大批物流项目的建设并投入运营,必将带动贵阳市物流业整体的发展,刺激贵阳物流需求的释放,为贵阳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需求支撑。3 存在问题 3.1 规划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在布局方面,由于缺少物

23、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有的物流园区布局不够合理,出现区域内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在定位方面,由于对物流园区概念界定、发展方向认识上的不到位,部分物流园区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存在部分物流用地转作商业开发用地或是变更原有功能定位的现象,片面追求物流园区的短期投资效益,忽视物流园区的基础属性与公共属性,造成物流园区未能充分集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留下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在规模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占地,不注重改造提升存量资源,导致有的物流园区盲目求大,既有物流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占地规模偏大;在衔接方面,由于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不够衔接,导致有的物流园区与交通基础设施有效衔

24、接不足等。3.2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功能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建物流园区内部的公共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还未全面完成,园区内仓储设施还主要以露天堆场、普通平仓为主,缺少快速周转的现代化仓储设施,与园区基础功能配套的停车、维修、餐饮、住宿等生活配套设施缺乏。物流园区的水、电、路、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滞后,路网配套能力较差,集疏运通道不畅,与周边道路、铁路货站等交通枢纽的之间的衔接集疏运公路仍未打通。集疏运体系的不完善,将造成物流园区许多设施设备资源的能力无法发挥最大能力, 严重制约物流园区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依托铁路货场等传统货场设施改造的物流园区,大多缺乏现代化的

25、中转联运设施,仍至少需要两次装卸及汽车短拔才能完成货物中转,物流环节多、运营成本高,原有的站场设施条件还难以满足物流园区货物快速运转的需要,装卸及其相关物流配套服务能力急需提升。3.3 园区技术与装备水平低由于贵阳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园区发展不成熟,园区的技术与装备水平仍较低。物流园区技术装备落后, 仓储设施内搬运工具仍以手工、 人工小推车为主, 车载GPS、 GIS 等车辆管理技术、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装卸搬运装备、集装和托盘化单元装载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还很少。入驻园区的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很少,园区内的本地物流企业还多以传统仓储、运输业务为主,专业化水平不高,整体技术

26、与装备水平低下。园区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与现代化物流园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3.4 园区服务功能建设不足当前,贵阳物流园区的运输仓储、中转联运、区域分拨、城市配送、货运代理等基本物流功能方面整体还较弱,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对接能力亟待加强;流通加工、商贸运营、电子商务、商品展示、教育培训等延伸服务与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技术研发等增值服务还尚未有效开展;配套的政务、商务、生活等功能急需完善。服务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使得物流园区的服务能力未充分发挥。同时,贵阳口岸物流功能与城乡配送功能的建设也急需跟进。园区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入园企业之间在仓储、运输、共

27、同配送等方面缺少信息合作,由于缺少公共信息平台使得信息共享机制无法形成,园区资源整合能力减弱,物流园区的集成服务功能无法发挥,各物流园区之间也难以形成业务联系与合作。园区只有企业的空间集聚,而缺乏园区功能的有效集成。3.5 运营管理能力急需加强尽管金清电子商务物流园、修文生产资料物流园区成立了物流园区管委会,但管委会工作的重心更多的放在项目的招商与土地开发上,由于对如何运营管理物流园区缺乏足够的经验,加上管理人员对物流园区的运营不熟悉, 以致有的物流园区出现后期运营偏离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初衷。物流园区对政务服务平台、商务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园区公共服务水平

28、低,影响了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入园企业方面,物流园区建设“重量不重质”问题依然突出,入驻企业“小而散”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缺乏实力强、影响力大的物流企业,物流运作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物流效率偏低、成本居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物流园区的效益。在物流人才方面,当前贵阳物流从业人员大多为专科以下学历,仅有绝少部分获取专业资格认证,而熟悉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物流园区运营团队,园区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园区在可持续运营方面能力不足。3.6 政策扶持体系有待完善部门间缺乏明确的协调分工体制,对物流园区布局统筹不足,园区发展的行政壁垒依然存在。由于缺少针对物

29、流园区发展的用地、税收、收费、投融资等政策和建设审批标准,使得物流园区的投融资、财税、土地、收费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物流园区未能纳入交通和城市总体规划,园区普遍存在“落地难”、“用地贵”和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预测年限为 2014-2020 年,基准年为 2013 年,特征年为 2015 年和 2020 年。由于我国目前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还很不完善的原因,社会物流量并没有列入统计范围, 没有统计数据,而且从其它的统计资料里也提取不出来全社会物流量的统计数据,因此,无法直 接利用历年资料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贵阳市未来年的物流量进行预测。另一方面,一个完整的 物流过程,可以没有仓储、包装、

30、配送、流通加工等作业过程,但运输作业必不可少,不论是生 产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销售物流,都必须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 转移,可见交通运输是物流业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货运总需求即全市的社会货运量,其发展变化一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会按一定的趋势变化, 因此,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总结变化的特点,进而推测未来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货运量与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具有极高的相关性,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相对更强,故可以利用 二者的相关性,通过经济发展的预测来推测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情况。在全社会货运量预测中着 重考虑长期趋势的变化,采用较为常规的一元线性回归法

31、、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进行综合预 测与分析,在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的相关规划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结合专家的意见, 对贵阳市的社会货运量、国际物流需求、城市配送物流需求、仓储需求进行预测。(1)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贵阳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3)贵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4)贵阳统计年鉴(2007-2013 );(5)配合本次规划工作所作的物流量调查资料。表4-1贵阳市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货运量(万吨)GDP曾长速度20066

32、17.2437.93291.73273.2217380.196633.7214.72007728.9745.07325.15326.1820259.048882.1615.82008876.8247.21380.95382.8922262.23727613.12009971.9450.07402.24450.3024495.079061.9613.320101121.8257.10456.95607.7625940.6710397.2314.320111383.0762.55586.84733.6831712.3313885.9017.120121700.3072.28717.32910.70

33、38194.4016635.0215.9r20132085.4281.52848.641155.2646108.9421281.1016.0资料来源:贵阳市统计年鉴年份方法20152020线性回归2201544885指数平滑2801258162弹性系数2684154550考虑到贵阳市货运量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各预测方法对于远近期预测结果的精确度,对贵阳 出未来年货运量预测值进行调整,可得到未来年贵阳市货运量的最终预测值。表4-3?贵阳市未来年货运量预测最终结果(单位:万吨)规划水平年20152020货运量2600055000(1)用地需求预测计算物流用地公式如下:(5-1)其中:S总的用地量,亩

34、;U为单位面积作业量,一般取值135270吨/公顷;总的物流业务量,万吨;第三方物流比例,2015年、2020年分别取值20% 30%第三方物流入园比例,取值60%- 80%根据未来年货运量预测最终结果,结合贵阳市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运用物流用地公式对 贵阳市的物流用地进行预测,并考虑到各种物流用地功能的交叉性,对贵阳市未来年物流总用地 预测值进行调整,可得到未来年贵阳市物流总用地的预测值如表4-4。表4-4贵阳市物流总用地预测值(单位:亩)规划水平年20152020物流总用地10000-1200027000-290005发展总纲5.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建和改造提

35、升物流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物流园区的载体支撑作用,促进物流资源的有效集聚,完善物流园区经营管理体制,切实增强物流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为促进贵阳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5.2 基本原则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积极发挥政府在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的监管作用,注重政府的规划、协调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公司化、运作方式市场化。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立足全

36、市大局,打破区划限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物流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优化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的有效衔接。推进物流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物流园区协同化运作,形成优势互补、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的格局。三、集聚集约、模式创新加强对现有物流设施资源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存量物流设施的功能,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促进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物流园区或基地选址应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快引进先进运营理念和技术,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提高物流园区的运营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四、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建立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

37、机制,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服务功能完善、物流组织化程度高、公共服务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示范物流园区,对发展好的物流园区给予重点倾斜,促进其做大做强,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5.3 发展目标202012 家GDP勺比全市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得到优化,物流园区建设全面推进,物流园区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服务功能建设明显增强,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到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集聚集约、绿色高效的物流园区体系。建成经营收入超20 亿元,有区域竞争力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带动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率较 2013 年下降 12 个百分点。6 规划布局 6.1 布

38、局原则1)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物流园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和产业特点,紧密结合制造、商贸、生活服务等物流需 求,兼顾周边区域的物流需求,突出物流园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专业化物流服 务。(2)以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物流园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运输方式、集疏运和中转联运条件,既要结合现有物 流设施集聚和分布情况,又要兼顾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依托主要铁路、机场、公路货运枢纽、港 口以及重要口岸,突出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3)考虑现有物流发展基础综合考虑物流业发展基础较好、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区域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兼顾物流 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的区域。(4)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39、物流园区的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 等的要求,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6.2空间布局综合考虑物流园区服务对象的商品品类、流量、流向、周转速度等因素,突出专业服务特点, 明确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根据物流需求的不同特点,对物流园区进行分类: 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依托交通枢纽,具备两种(含)以上运输方式,具有大批量货物 转运的物流设施,能够实现多式联运、国际性或区域性货运中转服务。 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靠近城市大型商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 能够为商贸企业提供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服务以及商品展示、电子商务、融资保险等配套服 务,满

40、足一般商业和大宗商品贸易的物流需求。 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为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采购供应、库存 管理、物料计划、准时配送、产能管理、协作加工、运输分拨、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及分销贸易 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等物流需求。 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为进出口货物提供报关报检、仓储保 税、国际采购、国际分销、国际货代、国际中转、国际转口贸易、商品展示以及经海关批准的其 他国际物流服务,满足国际贸易企业物流需求。 绕贵阳城市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未来发展趋势及现有物流资源分布,着力打造5大物流园4大物流基地,构建贵阳物流园区服务体系

41、。贵阳市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图如图6.1所示。表6-1物流园区类型及规模表结点名称结点类型园区规模战略定位贵阳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口岸服务型5000 亩面向全省的服务功能最全、政策条件最优的国际 物流枢纽结点龙洞堡临空物流园货运枢纽型15000 亩立足贵州、服务国内、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 航空物流枢纽改貌现代物流园货运枢纽型4400 亩(1)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集装箱综合物流 平台(2)辐射西南地区的公路港与内陆无水港金清电子商务物 流园商贸服务型4800 亩(1)面向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公路枢纽港(2)立足贵阳服务贵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大宗商 品综合物流基地(3)立足贵阳、服务全省的生活资料仓储

42、分拨配送 基地(4)全省重要的粮油物流基地修文生产资料物 流园生产服务型5000 亩(1)服务遵义、铜仁、毕节等地的生产资料综合物 流基地(2)服务贵阳的特色行业供应链物流基地白云(高新沙文 园区)物流基地货运服务型3000 亩立足贵阳市,辐射全省的公路货运枢纽港开阳物流基地生产服务型2000 (双流) +900(永温)+445(开阳港)(1)永温物流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磷煤化工专业 物流服务平台(2)双流物流中心:区域型大宗磷煤矿产商贸物流 平台(3)?开阳港物流中心:黔中地区重要的口岸物流 平台息烽物流基地生产服务型1300区域型的磷煤化工专业物流服务平台乌当物流基地商贸服务型1500(1

43、)为贵阳东北部片区服务的城市配送中心(2)为特色产业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平台进出口贸易量增加。近几年来年贵州省全年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烟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成为进出口贸易的重 点行业。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需要综合保税区的保税物流服务为支撑;区位优势突出。贵阳综合保税区处于遵义- 贵阳 - 安顺城市发展轴上,是整个黔中地区乃至贵州省最重要的城市拓展和产业布局方向。同时,综合保税区所依托的贵阳市聚集了贵州最主要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力,是贵州省发展水平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有利于物流园区承担全省主要的保税物流份额,与城市之

44、间协同发展;优惠政策最优。综合保税区是目前国内政策最优惠、功能最健全的政策高地,拥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功能,适合开展加工、物流、药品分拨、检测维修、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贸易结算等外贸业务。贵阳综合保税区享有国家外汇管理局给予的 9 项试点政策以及14 项试点配套支持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还得到了省、市各级各部门给予的多项政策支持,能够有力吸引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企业进驻,如惠普、亿赞普、中航黎阳、博奥生物、国药集团等,为物流园区各项物流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工业物流需求强劲。园区靠近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高新技术园及当前倾力开发建设的核心园区沙文生态产业园,目前园区内集聚了一批重

45、大项目和大型企业,随着未来各产业园及产业基地的发展,工业物流需求将大幅增加;土地资源充足。物流园区选址区域大部分位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且均为工业仓储用地;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园区内有都拉营铁路货运站,周边有一定的物流项目、物流企业集聚,为物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运营基础。园区位于白云区东部,西侧紧邻210 国道,南侧毗邻北二环,东侧临近贵开高速公路,北抵沙文镇。贵阳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如图 6.2 所示。图 6.2 贵阳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功能定位:面向全省的服务功能最全、政策条件最优的国际物流枢纽结点;服务对象:1 )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天高新技术

46、园及沙文生态产业园及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企业、专业流通加工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等;2)贵阳市乃至全省的进出口贸易企业;3)运输、仓储、货代、冷链、药品集散等物流企业。贵阳综合保税区现代物流园主要发展保税物流、保税贸易、城市配送和增值服务等。( 1 )保税物流:加快推进园区物流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依托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着力打造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采购等服务功能,为全省及周边的外向型制造企业和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国际物流服务平台。保税仓储:加强园区与海关部门的联系,在园区范围内打造保税仓库并引入海关人员进行监管,为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企业提供出口加工产品、进口原材料、

47、维修产品、设备及其零部件等进出口寄售产品的保税仓储+VMI 库存管理服务,同时也为外向型贸易企业提供进出口货物的暂存服务。国际采购:在园区内搭建国际采购中心,积极吸引本地外向型制造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并在中心内设置对外办事处,增强与国际供应商的话语权;同时,大力引入相关跨国公司采购中心或者区域采购总部对省内特色资源进行采购。( 2 )保税贸易:利用园区的保税物流优势,打造全省进出口商品的现代商贸运营平台,积极 发展保税展示、保税贸易、分拨配送等功能,实现物流与贸易的一体化运作。保税贸易:积极在园区内引入注册进出口贸易企业,对企业入区的寄售产品进行进出口集运的综合处理或商业性的增值加工,在没有在保税

48、区海关通关进口前暂时不征税存放,减少关税对资金的占用。保税展示:积极向园区主管海关部门申请在接收海关备案和监管的情况下,为全省及周边地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未完税前运往综合保税区以外地区进行展示活动的服务,形成省内的进口商品保税展示平台;( 3 )增值服务:大力引入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设计、会展代理、金融、财务等各类企业进驻,发展与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相关的研发、设计、检测、维修、展览展示等功能,并逐步拓展国际交易结算、综合信息服务、设备租赁、供应链管理、经济法律咨询等业务,开展服务外包、后台服务和创新金融等相关的生产性和流通性服务贸易。 结合国家金融政策与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开展离岸金融、国际结

49、算等服务,提高园区的增值服务能力和水平。园区发展基础良好。龙洞堡机场位于贵阳市东部新城龙洞堡东侧,是省内最大的4E级机场,也是贵阳市陆路东大门通往泛珠江三角经济圈最重要的出口通道和贵州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口,目前开通航线共计81 条,其中国内始发航线60 条,经停航线 15 条,地区航线 2 条,国际航线 4条,遍及国内近50 个大中城市及香港、台湾、普吉岛等地,有20 家航空公司执飞;交通条件优异。园区周围有环城铁路经过,园区紧邻环城高速、贵新高速公路,区内规划路网通过规划的多处立交与对外快速道路相连,为园区提供了多条便捷的物流通道;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带动园区发展。 园区紧邻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

50、长极双龙临空经济区,目前双龙经济区正培育形成民族医药、新型建材、特色食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批产值过10 亿元产业集群;着力发展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临空高新技术、临空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高端产业业态,这些产业及业态将直接或间接的刺激物流需求的增长,有利于引导和推进龙洞堡临空物流园的多元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快递业对物流服务要求较高。贵阳国家高新区初步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布局,三个产业园内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部分高附加值的产业需要高效、便捷、可靠的航空物流作为支撑,也需要通过依托空港的保税监管功能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试制、检测、维修等产品前后端配套工序的效

51、率;另外,部分加急快件、快递需要通过航空运输实现及时交付。园区北侧紧邻龙洞堡国际机场,西侧靠近环城快速铁路环线,南侧靠近贵新高速公路。龙洞堡临空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如图 6.3 所示。图 6.3 龙洞堡临空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功能定位:立足贵州、服务国内、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本园区范围包括贵阳龙洞堡物流中心项目等。服务对象:1 )全省及周边地区有进出口业务需求的贸易进口、进料加工企业;高新科技企业;2)国内空港物流集运公司、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快递公司等空港运输及快递企业;3 ) 专业航空国际货代公司、 第三方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企业、 高新科技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 零售企业电子商

52、务部门等。龙洞堡临空物流园主要发展临空保税物流、快递分拨配送和电子商务物流等。( 1 )临空保税物流:加快建设保税仓库、国际货物存储、检验检疫用房、卡口等空港保税物流设施,加强园区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在园区内打造为临空高新科技产业服务 的集保税仓储+VMI、报关报检、国际中转、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身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储+VMI:积极向国家海关申请开通“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 作方式,通过将进境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进行仓储,实现货物的进口保税和出口退税,并通过运 用 VMI 进行库存管理,最小化的占用企业资金,最大化给予企业便捷,降低企业供应链的总成本。

53、报关报检:加强园区与海关部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部门之间的合作,在园区内引入专业 代理报关报检公司,为全省及周边地区有进出口业务需求的贸易进口、进料加工企业提供服务。国际中转:加快推进航空公司开辟新货运航线,引入专业航空国际货代公司,积极承接各地 到贵阳及周边地区及从贵阳发往其他地区的国际中转货物。( 2 )快递分拨配送:积极引进国内空港物流集运公司、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快递公司在龙洞堡临空物流园建立快件作业中心,搭建它们与航空公司、机场专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合作桥梁,面向全省及周边航空货运客户、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货物分拨处理、省内外快件集散、邮件经 转及航空综合物流仓储等服务,形成以龙洞堡机场

54、为枢纽的轴辐射式航空快递物流网络。分拣分拨:在园区内建立快递公共区域分拨中心,为中小型快递企业提供分拣分拨服务;吸引大型快递物流企业、邮政企业在园区内建立自营区域分拨中心,实现快递物流资源在园区的集 聚。仓储配送: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内外部路网的衔接及物流仓储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快递货物提供仓储、集货、配货等服务,利用龙洞堡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展货物的集中仓储与配送车辆智能调度,并通过周边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对市内快递货物进行准时配送及将省内其他城市的货物运输至各地的下一级配送网点。航空综合物流:加强园区与航空运输公司、机场货站公司、地面货代企业、地面运输企业等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积极培育以航空运输为

55、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收款、逆向物流等功能的一体化航空物流供应链服务。( 3 )电子商务物流:依托园区空港物流及快递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引入电子商务企业、全省高新科技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零售企业电子商务部门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完善金融服务、网络服务、城市配送、通信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引入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加强与金清电子商务物流园的联系,实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服务信息无缝衔接,共同构建贵州电子商务服务基地。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随着贵阳对外开发程度加大,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逐步凸显,未来随着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

56、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物流量中的适箱货数量及比重、适箱货源的装箱比重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工业发展迅猛。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是省经济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计划在“十二五”末建成千亿产业园;同时,随着花溪区“中心拓展、两翼齐飞”产业布局基本成型,区内孟关汽贸城、小孟工业园、久安“古茶树”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金石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物流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园区发展基础优势突出。改貌铁路货运场站是西南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地,是国家铁路运输体系中规划的 40 个集装箱专办站之一,也是贵州省最高等级的铁路集装箱站点,按照相关规划,改貌将整合贵阳东站的集

57、装箱作业,预测至 2020 年,货场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 1867 万吨,其中包括综合性货物 813 万吨,集装箱货物 1054 万吨。至 2030 年,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 2450 万吨,其中综合性货物 1180 万吨,集装箱货物 1270 万吨;交通运输便捷。花溪区形成了以国宾大道、贵惠大道、甲秀南路、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等交通要道为骨干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在改貌现代物流园选址区域内有改貌铁路货运站,在铁路的运输组织上优势明显,公路运输可通过牛郎关立交直接连接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已有一定的物流服务基础。规划区域内有贵铁物流负责铁路发运相关业务;胜记仓商储已进驻,正着力在

58、推进无水港、公路港和铁路物流中心“两港一中心”项目的建设;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已有一些物流企业集聚,能够提供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依托改貌铁路货场而建,北侧临近二戈寨编组站,东南侧靠近环城铁路环线,东侧贴近环城高速公路,包含南明区牛郎关区域。改貌现代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如图 6.4 所示。图 6.4 改貌现代物流园空间区位图功能定位:1 )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集装箱综合物流平台;2)辐射西南地区的公路港与内陆无水港。本园区范围包括改貌集装箱货运中心、贵阳传化智能公路港、贵州孟关国际物流港、乾朗钢 材物流中心项目。服务对象:1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孟工业园及全市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及绿

59、色食品加工企 业;孟关汽贸城的汽车商贸企业;2)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3)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市南部片区的专业市场、大型零售商等;4)铁路货代企业、公铁运输企业、城市配送企业、供应链物流企业等;改貌现代物流园主要发展公铁联运、内陆保税物流港和城市配送等。( 1 )公铁联运:加快改貌铁路货运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外公路交通网络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重点打造以集装箱为核心的公铁联运、货运中转功能,提供相关配套仓储、暂存、铁路装卸、装箱拼箱、集装箱清洗、物流信息等服务,形成服务全省及周边地区的集装箱综合物流平台。公铁联运:吸引专业集装箱代理公司进驻设立分支机构,为需要进

60、行集装箱运输的货物提供集装箱拼箱、拆箱、理货、保管等服务;加强铁路运输企业与公路货运企业之间的协作,积极引入联运代理企业、联运经纪人对联运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推进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的无缝衔接,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全市的制造企业、贵阳市南部片区提供大宗生产、生活物资的公铁联运服务及配套铁路装卸、运输组织、公路货运配载等。货运中转:为到达改貌铁路货场将发往其他地区的货物提供货运中转、运输组织、暂存堆放、装卸搬运、短驳、货物拼箱等服务。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公铁联运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为货主和货运代理企业提供适时的货物信息、运力信息服务。( 2 )公路港:依托传化公路港建设货运信息交易中心、管理服

61、务中心、货运班车总站、司机 之家、仓储配送中心、车源中心、车辆配套服务、商业配套服务区及物流总部基地等,打造西南 地区重点的公路物流枢纽。( 3 )内陆保税无水港:加强与沿海港口的战略合作,将沿海港口功能延伸到园区,将改貌现代物流园建设为虚拟内陆口岸,使之成为具有口岸服务、保税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江海运始发地和目的地,实现内陆腹地和沿海港口物流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对接。加强园区与北部湾港口群及其他港口之间的联系,以黔桂铁路对接北部湾地区及泛亚铁路通道,实现全省及周边地区出境货物经贵阳北部湾地区东南亚,连通至印度洋;同时,以湘黔铁路至株洲沿京广线南下至广州,连接太平洋,形成贵阳和西部地区与珠三角联系的纽带等。通过推进铁海联运精品通道、“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发展,将园区打造为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