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0971952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 小学教育(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题 目:“学生问题”研究-以泰州实验学校为例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摘要近年来“问题学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对此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具有妨碍生自身或他人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不良习惯与个性特点的学生。但这个词往往带有一些不好的意思,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的问题,称为“学生问题”。本研究将学生问题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学生问题分为顺从式学习问题和对抗式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分为轻度行为问题和严重行为问题;心理问题分为自身问题和交往问题

2、。同时对泰州实验学校的学生问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学生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关键词:学生问题;归因分析;解决策略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roblem students is a hot topic, and there are endless research papers on it.Problem students refer to those who have ideas, behaviors, bad habit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3、s that hind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mselves or others. But this word often has some bad meanings, so this study is about students problems.Each student i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is the existence of diversity and diversity. Inevitably, various problems will arise in the process o

4、f socialization. These problems are students problems, and they are called student problems.This study divides students problems into learning problems,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tudents problems are divided into obedient learning problems and antagonistic learning problems; b

5、ehavior problems are divided into mild behavior problems and serious behavior problem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divided into self-problems and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n the meantime, the Taizhou Experimental School student problem case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tudent problems, to

6、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strategy.Key words: Students problems and Solutions,Attribution analysis目录摘要1 Abstract1一、绪论4(一)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概念界定4(二)研究目的和意义41.研究目的42.研究意义4(1)理论意义4(2)实践意义5(三)国内外研究现状51.国内研究现状52.国外研究现状6(四)研究设计81.研究对象82.研究方法82.调查结果11二、学生问题类型11(一)学习问题111.顺从式学习问题112.对抗式学习问题11(二)行为问题121.轻度行为问题

7、122.严重行为问题12(三)心理问题121.自身问题122.交往问题12三、泰州实验学校个案分析12(一)学习问题个案分析12(二)行为问题个案分析13(三)心理问题个案分析13四、学生问题形成原因14(一)家庭14(二)学校14(三)社会14五、学生问题解决策略15(一)教师怎么做15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52.坚持正面教育15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154.建立学习小组15(二)学生怎么做151.学会沟通15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15(三)学校怎么做151.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15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6(四)学生家长怎么做161.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16

8、2.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163.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16六、结语16(一)总结16(二)期望16谢辞17参考文献17附录18一、绪论(一) 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概念界定孙玉明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指出,问题儿童是一个“干扰他人或阻碍他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因此,作者认为问题学生可以定义为:那些阻碍学生自身或他人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不良习惯与个性特点的学生。问题是什么? “需要回答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疑惑和矛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学生的问题。就称之为“学生问题”。(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学生的问

9、题”这一概念的提出,目的在解决学生心理、行为偏常问题。培养学生有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和个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问题上,而心理和行为的偏常往往会导致一些不良问题的出现。通过对学生问题的研究,给教师提供解决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举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出:“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培养合格人才进行全面发展,而且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学是人类整体精神活动的基础,其健康状

10、态对各种素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健全地发挥其他素质。”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警官教育出版社.2006.6.1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心理偏常问题,培养学生有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发展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与班级管理指出:“班级管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精神生命。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机(包括清晰的自我意识,崇高的追求,雄心勃勃的愿望)和能力(包括积极反思、策划和实施各种活动的实践能力)。” 郑勇.学校与班级管理M人民出版社.2007.8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学生心理的行为偏常的问题,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整合一

11、些实践方法,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给教师提供一些管理方法。开展“学生问题”研究,有助于验证和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理论。(2)实践意义实践中发现,学生迫切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有:缺乏学习动机、缺乏自信心、逆反心理、意志薄弱、争强好胜等学习问题。学生问题常常是缺乏学习动机。一方面由于成绩差,他们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根本谈不上对所学科目热爱或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少能得到外界的表扬、鼓励或奖励来激发学习动机。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不为老师重视,也被同学瞧不起,会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显得自信心不足,常自以为自己就是不如人。在课堂上,他们通常不会或不敢举手,他们偶尔会被老师质疑,经常

12、受到老师的谴责或被同学嘲笑,因为他们无法正确回答。一些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使他们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会故意犯错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用意志力来约束自己的行动,有意注意很难保持。在特定情况下,他们会产生一种激情,常常会发誓要努力学习,但一旦激情结束,它将以同样的方式恢复,或者在学习困难后很难永远持续下去。争强好胜是年轻人的一种较明显的心理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成功了,能给他们很大的成就感,使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满足;失败了,也很少有羞怯感。部分学生同样也具有这个心理特征。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不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但在其他方面,得到一定的补偿。因为大部分问

13、题学生都有一定的特长,特别是在体育、音乐、美术方面。他们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众,并以此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注意和重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学生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适当的方法,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整合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问题”研究,有助于运用教育原则来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问题学生”这一提法大约始于20世纪末。较早在刊物上公开使用这一名词的是1999年人民教育第12期发表的文章让“问题学生”喜欢教师。此后,“问题学生”的提法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和网络上的一个

14、专有名词,成为教育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侯玉珠.杨淑萍.“问题学生”何以存在-兼论中小学校中隐性不尊重现象J.基础教育研究2016.21目前,“学生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种类的学生,都会存在不一样的问题。大致分来,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学生问题主要有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不良嗜好与行为习惯等几方面。综合关于“问题学生”的各类研究文章,人们通常所谓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行为和思想上与社会价值观存在重大差异的学生。把某些学生视为“问题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意味着这些学生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关注,精心培育,以“挽救”他们,使他们回归到社会的主流价值上来,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但现实的问题

15、却是,这些学生常常被打入“害群之马”一类,成为重点“管教”的对象,目的在于防止其“害群”。 贾赛男.小学生问题行为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系统研究过一些名人的传记,并教育过许多捣蛋的学生,但他也仅仅把这些学生叫做“难管的学生”,并反对当时人们普遍采用的“劣童”一词。教育家慎重使用这些名词,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问题是暂时的。“学生的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扫清学生发展过程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以便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成为被一定社会所接纳的有用之人。2.国外研究现状苏联教育家Maka Lianke和Suhomlinski

16、对学生问题进行了更多的研究。马卡连柯曾经担任过巧年普通学校的教师与校长,并担任过巧年工读学校的校长,在改造流浪儿童和失足青少年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从未使用过“差生”“问题学生”一类的概念。苏霍姆林斯基被称为苏联的“百科全书教育家”。他一生都是老师和校长。他研究过1000多名有各种问题的学生。在他的讨论中,他只是“落后”。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将问题学生称为“学生在表现和潜力之间存在差距”。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对“问题学生”的定义及其原因和教育策略进行了分析。苏霍姆林斯基将“问题学生”定义为: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以及思维模式中的特殊群体,例如:性格极端、漠视制度、缺乏责任心等表现,同

17、时指出只要体现出上述任意一种表现及可判定其为“问题学生”的范畴。 范寅虎.“问题学生”与“学生的问题”初探J.教育观察第1卷第4期2012.6.Kenneth Shore(美国着名研究员)从宏观层面定义了“问题学生”:那些拒绝管理或难以管理的人被统称为“问题学生”。其次,德国研究学者Sheldon M,King L.主要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分析“问题学生”,然后提出学校应注重教育学生的思想,加强沟通,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存在的心理,思想和行为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进行强制治疗,减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2010年,英国专家RuarkJ,提出了一种新的小学生行为治疗方法,行为矫正,是教师和

18、家长充分发现小学生的优秀品质的一种途径。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端瑛,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此外,研究人员Caprara和Cervone一直建议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协同效应。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耐心地对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式和手段,全面促进问题行为的有效改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生问题相应文献的整理,笔者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学生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认同的建立,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的问题”不再成为问题。首先,有必要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基

19、础,认识到问题的必然性,并要求教师改变绝对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认识并尊重个体的内在差异和多样性。认识到个别学生发展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内部发展的动力。中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共性体现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一定规律,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体现了两国文化差异。通过对比中美的学生问题,有助于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维度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深入思考。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总结前人的教育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能真正理解学生,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心理和行为偏常的学生,用恰当的方式纠

20、正他们的问题行为。国外关于学生问题的文献很少,而国内针对的学生问题大多面向的是初高中学生,专门研究小学生问题的较少。大多数研究小学生问题的著作都是以日记的方式记叙,展现的问题没有清楚地表达应对方式。本课题的研究,一是整合学生问题,并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二是通过中美学生问题的比较,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对国内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四)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泰州市某所名校小学的600位学生和30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下:调查年级为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每个年级各200份问卷表1-1 学生问卷数量的情况表有效调查问卷无效调查问卷发放的调查问卷二年级16733200四年级1982

21、200六年级2000200总数565356002.研究方法(1)文献法笔者借助知网对“学生问题”、“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解决策略”三方面的已有成果进行梳理,在其中寻找合适的小学数学教师追问行为的分类维度。根据调查到的资料,对教师提问、学生回应、教师追问等方面进行分类和编码。(2)观察法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泰州市某小学选取三名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在观察记录的同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归纳,并在后期将记录进行总结。(3)访谈法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首先制定访谈问卷,在于学校教师交谈中,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再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总结。(4)问卷调查法在确定论文选题后,进行问卷的制作,对学生

2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二、四、六年级发放了共600份调查问卷,能充分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状况。表1-2 学生调查问卷的情况表题目选项频数百分比1.现在在家负责照顾你的人是?A.父亲B.母亲C.爷爷奶奶D.其他88267206415.5%47.3%36.5%0.7%4.在所有家人中你信任谁,听谁的话?A.父亲B.母亲C.爷爷奶奶D.其他22033411038.9%59.1%1.9%05.你是否是单亲家庭?A.是B.不是21934638.8%61.2%6.你在家中的地位?A.父母都以你为中心,满足你的所有B.父母对你的要求要做判断对错才能满足18837733.3%66.7%7.当你犯错时父母对你的态

23、度是?A.说理教育B.不问原因一顿打骂、指责C.听之任之,不管此事469672983.0%11.9%5.1%8.当父母不能满足要求时,你会?A.大吵大闹B.不理父母C.向父母问清楚原因11320624620.0%36.5%43.5%9.你在家爱劳动吗?父母要求你做家务事吗?A.爱,要求做家务B.不爱,但父母要求做家务C.爱,但父母不让做家务17820318431.5%35.9%32.6%10.你觉得你的家庭和谐吗?A.很和谐B.一般和谐,父母有时争吵C.很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14431710425.5%56.1%18.4%12.当你犯了错老师批评你或者惩罚你,你的态度是?A.默不作声,内心恨老

24、师B.与老师对闹C.叫家长来与老师理论D.接受老师的教育435644627.6%9.9%0.7%81.8%13.你与同学的相处?A.较为融洽B.不愿意与他人交往C.关系紧张,不友好396848570.0%14.9%15.0%14.你认为自己是哪种性格的人?A.性格内向不善言语B.性格外向,有话就讲C.性格爆操,易冲动D.其他195258107534.5%45.7%18.9%0.9%24.是否觉得自卑,总认为自己是“丑小鸭”,比不上别人?A.是B.不是C.无所谓1354032723.9%71.3%4.8%25.是否对社会、对他人存有怀恨心理,有攻击倾向?A.是B.不是C.不知道D.其他61457

25、47010.8%80.9%8.3%03.调查结果根据表1-2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笔者发现现在的单亲家庭很多,不良的家庭教育也是导致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学生的问题大多分为学习、行为、心理这三方面,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二、学生问题类型(一)学习问题1.顺从式学习问题 所谓顺从式学习问题,就是指那些听从教师指导,却怎么也学不会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会被认为是智商问题,会被说“笨”或者是“不开窍”。大多数的性格相对内向,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往往较低,看似认真听课,却神游天外。这些表现导致他们的学业成绩较差,在部分科目上的表现没有其他孩子好。2.对抗式学习问题 所谓对

26、抗式学习问题,就是指那些不听话并且会和教师反着来的孩子。这些孩子性格比较活泼,往往会比较冲动,会出现一些相应的行为问题。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相对较差,学习成绩方面的表现也比较差。他们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并且由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会被其他同学抵制和孤立。(二)行为问题1.轻度课堂行为问题所谓轻度课堂行为问题,就是指经常性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交头接耳、随便插话、做出怪异动作、打架、扔东西或是弄出较大声音。教师说教后,他们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但是往往是“屡教不改”。这些孩子经常会被教师家长认为是患有“多动症”。2.严重行为问题 所谓严重行为问题,就是指拥有对抗行为、暴

27、力行为、盗窃、网络成瘾等相对严重问题的儿童。他们对教师的劝导会有抵触情绪并且容易被激怒。他们有的通过暴力的方式去发泄情绪,甚至有的会持有“武器”去威胁别人;有的通过偷窃东西使自己产生满足感;有的埋头于网络,逃避现实。(三)心理问题1.自身问题 所谓自身问题,就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儿童的意志力变得薄弱,会产生消沉、愤怒、焦灼、等严重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隐蔽,教师很难发现,就会忽略这个问题,导致孩子心理问题没有及时梳理,产生严重后果。2.交往问题 所谓交往问题,就是指经常独立活动,不愿花时间与别人交流的孩子。他们的性格或是冲动,或是孤僻。这些孩子不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

28、怜悯别人并且处理不好和其他人的关系。低年级这种问题较少,高年级的这种情况多一点。三、泰州实验学校个案分析(一)学习问题个案分析 与张老师的聊天记录: 姚某这个孩子,平时的学习态度是很好的,个性也很乖,你说什么他都能听进去,对人也很礼貌。可是就是这个成绩一直是倒数的,家里也有给他请家教老师补习,可是没什么用。平时课堂的活跃度一般,举手的频率不高,这个小孩估计就是智商不高,但我们老师也很难分出时间对他进行单独的辅导。与王老师的聊天记录:姚某他平时作业错的题还算正常,给他讲了一遍,大多还是能订正过来的,难的题还要再讲几遍,但是对比班里的一些孩子,他是属于比较差的。有些问题我在课堂上反复多遍强调过了,

29、可是还是会犯。笔者在和姚某的聊天中发现,他属于离异家庭,在家是爷爷奶奶照顾他,他妈妈有给他请家教老师,可是有的问题就是听不懂。平时上课有时候发现他会开小差,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个孩子的主要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低年级的儿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会被其他事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需要老师不断提醒,才能集中。二是家庭问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表率,也是孩子最初接触的老师。家庭氛围也会对学生的心理环境造成影响。(二)行为问题个案分析 在实习期间观察的一名二年级学生,戴某,在老师眼中,他是一名有多动症的孩子。他会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大叫,扰乱课堂秩序。有一次竟然还在上课的时候脱裤子了,之后就被叫家长了。上语文

30、数学课的时候,大多会玩笔,不仅仅在课桌上玩笔,还会趴在凳子上玩,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是在上课,老师大多数的处理手段是忽视,不理睬。但是英语老师会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所以他比较喜欢英语课,上英语课比其他课都要认真。 戴某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的,说明智商是没有问题的。他的语言是偏成人化的。不喜欢叫我老师,而是“某某同学”,因为他知道我是一名大学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老师,妈妈还因为他,把自己的职位调到一个相对清闲的职位,特地抽出时间去陪他。有一次运动会,老师就怕管不住他,特地让他妈妈来陪读。相对于一年级的时候,他已经改变了很多。他一年级的时候甚至都不能好好待在班里,会像校长一样“巡查”各班。 他无法遵守

31、班级纪律,按自己的想法行动。缺乏自我约束力,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正在慢慢进步。(三)心理问题个案分析徐某,一名五年级足球队的男生。他的基础特别差,容易混淆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所以他特别害怕英语,不会拼,不会读。以至于他会厌烦学习。唯一还可以的数学,却非常的马虎。上课经常分心,一会和前面的讲话,一会和同桌嬉笑。他是足球队的成员,住校,父母不常来看他,足球队的其他孩子都和他差不多,有抄作业,抄答案的现象。经常会和同伴吵架,产生一些摩擦。会和老师对着干,有逆反心理。这种孩子,成绩不好,经常被批评,他们是期盼被肯定的。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论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们

32、大多渴望被肯定”。家长的不关心和教师的责备,使他们不断地受挫,会容易变得自卑和逆反,甚至会厌恶学习。四、 学生问题形成原因(一)家庭 笔者发现,一个班有许多单亲家庭。家庭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儿童。 同样,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过于严苛,会使孩子承担很大的压力,容易产生紧张感;家长过于放松,不易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无目的,让孩子手足无措。所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二)学校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规划。同时,学

33、校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好、明确规章制度、健全的教学设施,并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号召力,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协助。 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学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是否能与学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学校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闲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努力拼搏,实现人生目标;学生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全面发展。(三)社会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激励的竞争压力压在每个人身上。一个孩子,高考决定他们的命运,

34、所以家长会给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孩子从小抓起,你一定要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就是在这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产生的。兴趣班、课外辅导班还有学校的学科课程,孩子们不停地挤压出原本属于他们自由玩耍的时间,背负着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待,一个个沉重脚印,在社会这条泥泞的路上,是多么的深刻。 孩子们在这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馁、消沉、焦灼等等。不同的来自各方的因素,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学生问题。五、学生问题解决策略(一)教师怎么做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或许是朋友,或许亲如家人。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去和老师分享他们的心事,

35、向老师请教他们遇到的问题。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创建需要教师先迈出一步,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公平对待学生,做到教育民主,能够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正确地处理师生矛盾。而且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素养,拥有良好的教学技能或者说是个人独特的魅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2.坚持正面教育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个体。成长档案可以清楚地记录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可以方便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和老师的凭证之一。4.建立学习小组

36、教师需要管理整个班级,可能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班级中优秀学生这部分资源,将所有班级成员分组,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不好的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检查科目作业、重要知识点再次讲解和监督预习新课等。每周教师检查效果,加强或重组小组,然后渐渐减少小组支持,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二)学生怎么做 1.学会沟通 往往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当学生发现自身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解决自身问题,他们会把问题藏在心里。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小问题就可能越埋越深,变得更加严重。这时候能够把问题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者和朋友倾诉,能够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

37、和价值观 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要有自己的目标,才有拼搏的勇气。每个学生都应该能够甄别对错,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每个学生都应该对生活充满爱,对未来抱有期待。(三)学校怎么做1.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对学生的影响都十分重要。而家庭和社会之间往往通过学校作为桥梁联系起来。那如果将这三种力量合起来,一起作用于学生,会比单个的作用力更大。学校作为桥梁,只有加强与其他两者的联系,才能使这股力量变得强大。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但是他们又不愿自己去心理咨询室,那么,学校多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能稍微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38、鼓励学生多去咨询心理问题,预防不良后果的出现。(四)学生家长怎么做1.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家长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爱严相济,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紧密结合。不要一味地放纵,也不能掌控他的所有。2.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一个人最有效快捷的方法就是沟通,所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很多家长反应孩子与自己的沟通少之又少,这种现象在家庭中是最危险的。家长需要学会如何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发脾气,才能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3.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部分家长时常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从而忽视了自己孩子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改变经常批

39、评孩子的习惯,寻找孩子的优点进行鼓励,这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途径之一。六、结语(一)总结本课题主要是笔者在学校实习期间,看到学校的不同类型的学生后,想把这些孩子记录下来而有感而发的。笔者将他们进行分类后分析原因,再寻求解决策略。笔者将所看见的学生问题主要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心理问题这三方面来阐述,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原因分析,再谈教师、家长和学校能够采取什么措施。(二)期望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而是应该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耐心。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重心,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地去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解

40、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应该相信学生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学生是可以“蜕变”的。参考文献1 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警官教育出版社.2006.6.12 郑勇.学校与班级管理M人民出版社.2007.83 侯玉珠.杨淑萍.“问题学生”何以存在-兼论中小学校中隐性不尊重现象J.基础教育研究2016.214 贾赛男.小学生问题行为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3;5范寅虎.“问题学生”与“学生的问题”初探J.教育观察第1卷第4期2012.6.6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端瑛,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7胡晓风等,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1-228吴

41、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5-369刘明芳.干明赞.培养健全人格贯彻终身教育“问题学生”教育对策报告J.吉林省团校.10袁园.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1张成.浅谈“问题学生”及其形成原因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4期12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主体参与观的思考J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3(8):42-4513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8期 14 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小学班主任版)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7).15雷

42、爱华.论课堂问题行为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附录1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本调查旨在了解同学们日常的基本情况,以更好了解同学们。此次调查采取匿名的方式,资料仅供研究使用。请按照您的真实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中除注明多选的题目外,均为单选题,请务必按要求填写。作答时如有疑问,请与调查人员及时沟通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1.现在在家负责照顾你的人是?A.父亲B.母亲C.爷爷奶奶D.其他2、你父母亲从事的工作是?父亲: 母亲:3、你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父亲: 母亲:4、在所有家人中你信任谁,听谁的话?父亲 母亲 爷爷、奶奶 其他5、你是否是单亲家庭?是 否 其他6、你在家中

43、的地位?父母都以你为中心,满足你的所有父母对你的要求要做判断对错才能满足7、当你犯错时父母对你的态度是?说理教育 不问原因一顿打骂、指责 听之任之,不管此事8、当父母不能满足要求时,你会?大吵大闹 不理父母 向父母问清楚原因9、你在家爱劳动吗?父母要求你做家务事吗?爱,要求做家务 不爱,但父母要求做家务 爱,但父母不让做家务10、你觉得你的家庭和谐吗?很和谐 一般和谐,父母有时争吵 很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11、你认为你的父母关心你的学习吗?关心不关心平时不关心,考试后关心成绩12、当你犯了错老师批评你或者惩罚你,你的态度是?默不作声,内心恨老师与老师对闹叫家长来与老师理论接受老师的教育13、你

44、与同学的相处?较为融洽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关系紧张,不友好14、你认为自己是哪种性格的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性格外向,有话就讲性格爆操,易冲动其他15、你愿意为现在的班级认真做事、为班级增光添彩吗?作为班级的一员,非常愿意出于无奈勉强为之不愿意,有其他人做就行了16、你是否愿意积极的去争取做一名“优秀学生”?已经准备去争取没兴趣去争取还没有考虑好,让我再想想17、你是否毫无理由的郁闷?经常有时很少从不18、你遇到问题和朋友(无年龄性别界限)交流的情况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19、当学校需要你父母到校一同参与对你的教育时,你愿意他们来吗?愿意特别需要时才愿意父母来不愿意20、当学校需要你父母到校一同参与对

45、你的教育时,他们会来吗?会特别需要时才会来不会来21、当你在学校犯了错时,你会感到?羞愧,觉得影响了班级,自己应该改正无所谓推卸给别人,觉得自己没错22、当你在学校受了委屈,你会?告诉家长告诉老师谁都不说,只是不高兴23、平时你在拿到考试成绩后,你会采用哪种态度?不关心测试结果会分析失分的原因和要改进的方法只关注成绩24、是否觉得自卑,总认为自己是“丑小鸭”,比不上别人?是否无所谓25、是否对社会、对他人存有怀恨心理,有攻击倾向?是否不知道其他26、是否对身边的人不信任,存在多疑心理?是否不知道其他教师访谈问题:1.您认为学生问题代替问题学生如何?2.班里有学生问题吗?3.可以举一些例子吗?4.按照您的经验,可以分析一下学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吗?5.您过去或现在是如何对待或教育这些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