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

上传人:胡** 文档编号:109708468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例文【一】: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建筑材料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建筑材料实训,让我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使我对建筑材料试验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此次实训,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的相关知识,而且锻炼了我认真、细心的品质,增强了团队合作及动手操作才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对这门课的兴趣。每次试验前,我都会抽出时间来仔细的阅读建筑材料实训指导,主要是学习标准、熟悉仪器、理解试验步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重点部位就做上标记。但这都还是“纸上谈兵”,当到了真正要试验的时候,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幸好,教师在每次试验前,都要把试验的步骤、要求以及标准再仔细地讲一遍。试验

2、中教师在旁边细心观看,对我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予以纠正。刚开场因为试验的某些小环节做的不到位,在测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由于脚没有踩住坍落度筒,导致混凝土溢出。于是第二次我们汲取教训,调整了方法。最终使得坍落度满足了要求。因此,我觉得要想顺利完成试验,就必须认真。这次实训涉及了许多专业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结合运用,对于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根底。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在学校学习的时机。实训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理论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短暂的实训已经过去,首先,我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训提供帮助的同学和

3、我的指导教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顺利的实训所做的帮助和努力。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理论过。通过实训,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但稳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才能。当初很多题、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而当自己亲自上阵时才知道并非易事,才意识到自己才能的欠缺和知识的 匮乏,才体味到古人所说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世上没有懊悔药。我只有不断学习,吃苦耐劳,塌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明确今后职业生涯的目的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历。接下来我要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地学习与理论,不断地进步自己。由于我们先前试验时严格遵守试验要求,所以

4、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显得很是轻松。我先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数据,然后用接下来的两天撰写报告。虽然紧张但非常的有序。理论结合理论。我不敢肯定我们的计算是否全部正确,但我相信我们是最认真的。至此,为我此次的建筑材料综合实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号11020_9306篇二建筑材料实训总结 建筑材料实训课心得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了,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个学期我们有一门课叫建筑材料,简称“建材”。这是我们的专业课,学的东西对我们以后都很有用。可以说,这门课时我们如今所学的各科来说,这是重点。学这门课,有理论的知识、有实训。其中实训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训,我

5、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到许多仪器设备。这些东西都是与我们建筑行业有关的,这些实训与接触的这些东西让我们提早对建筑这个行业有理解。我是建材检测协会的,在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就做过好几个与这门课有关的实训了,比方说钢筋拉伸、混凝土试块等等.学长他们还帮我们培训了许多相关内容.虽然好多东西都学了,但是我并不是很熟悉,上建材课的实训,稳固了我们的知识,加深了记忆,让我们对各个实训器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上实训课我们要分小组,我们组都是我们宿舍的人,所以没有男生,自然而然,一些苦力的活就落在我的头上了。拿略微重点的东西就是我去了,比方说做混凝土的试块的模,做完后拿去振捣,我一个人拿一

6、个,她们俩人拿一个实训课都是我们亲力亲为,筛沙子、做试块、铲砂石、称重量、拌混凝土。都是我们自己弄的。这些实训不仅仅让我们懂得了知识,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训,虽然没有几次是做出合格的结果,但是我们尽力了 。教师的教诲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让我们在不会的她给我们提供帮助,做实训的时候她会在旁边悉心教诲,让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训。她会教我们怎么做、做什么通过这个学期的实训课,我学到了许多书上的、课外的知识。实训课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号方法,他能让我们更加直观、深化的学会书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动手,这不仅让能我们学到知识、认识器械,

7、还让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才能。真的希望以后学习其他科目也能像建材这门课一样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20_年6月篇三建筑材料试验心得体会 建筑材料试验一、材料的表现密度试验1、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颗粒状材料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体积的表现体积,计算材料的表现密度,未确定材料的空隙状况提供根据。2、试验方法有容量瓶法和广口瓶法,其中容量瓶法用来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用来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本试验以砂和石子为例分别介绍两种试验方法。2、主要仪器设备天平、烘箱、广口瓶1000ml、容量瓶500ml、方孔筛75mm等3、实验准备1、将砂缩分至660g左右,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

8、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2、将石子筛去公称粒径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规定的质量,刷洗干净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 称取烘干的式样300g(m0),将试样装入容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鱼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1。倒出瓶内的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冷开水至刻度线,赛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m2。2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 将试样侵入饱和,装入广口瓶中,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摆的方法排除气泡,气

9、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到水面凸出现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m1.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m0。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m2。5、结果整理1表观密度p,准确到0.01g/cm3: p=(m0/m0+m2-m1)-at式中m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m1-试样、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 m2-水、容量瓶或广口瓶与玻璃片的质量,gat-不同水温下砂石子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当温度为15、16、

10、17、18、19、20、21、22、23、24、25时,相应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假设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 g/cm3须重新试验。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1、实验目的1确定或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根据经历评定捻聚性和保水性,来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以满足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求。2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本实验介绍坍落度法。2、主要仪器设备坍落度筒,捣棒,小铲,铁板等。3、试验步骤1 潮湿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

11、 置在坚实程度面上,将各材料称量后,在铁板上干拌均匀。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踏住两边的脚踏板,是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2 把按要求获得的混凝土试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每层用捣棒 插捣25次。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 去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测量筒高与 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题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那么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那么说明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与记录备查。4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 捣棒在

12、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假如锥体逐渐下沉,那么表示黏聚性良好;假如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那么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板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那么说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那么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4、结果整理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准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二、针入度测定1、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断定沥青质量提供根据。2、针入度仪、标准针、恒温水槽等3、试验准备1 将预先除去水分的

13、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 止部分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2 将试样倒入盛样皿中,试样厚度不小于3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 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5h小盛样皿,52h大盛样皿或25h特殊盛样皿。3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程度。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 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定。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4、试验步骤1 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到达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 0.1可用恒温水槽

14、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 样外表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渐渐放下针连杆, 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外表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 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3 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开动秒表,使标准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 时间5s停压按钮使针停顿挪动。4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 的读数,准确至0.50.1mm。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三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间隔 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水 槽

15、,是平底玻璃皿中的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 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皆净,再用 干棉花或布擦干。6 测定针入度大于20_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三支标准针,每次试验 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三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5、结果整理1 同一试样的三次测定值中得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表所示的允许 偏向范围内时,计算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 度实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2 当实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以重新进展试验。建筑材料实训心得总结与体会。四、延度测定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石油沥青的延度,为划分沥青牌号及断定沥青质量提供根据。建筑材料实

16、训心得总结与体会。2、主要仪器设备延度仪、试模、试模底板、恒温水槽、温度计、砂浴或其他加热炉具、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1、平刮刀、石棉网、酒精、食盐等。3、实验准备1 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干清洁枯燥的试摸底和两个侧模的内侧外表, 并将试模在试模地板上装妥。2 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电炉或砂浴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 止部分过热并消除气泡,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试样估计软化点100.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0.60.8mm筛网过滤。然后将试样呈细流状仔细地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使试样略高 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加使气泡混入。3 试样在室温中冷却30-40

17、min,然后放入250.1的恒温水槽中,保 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挂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像两端,且外表应刮的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在侵入250.1的水槽中恒温15h。4 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挪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持温度为250.5.4、试验步骤1 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 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外表应补小于25mm。2 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

18、在试验过程 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震动,水面不得有晃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应在水中参加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在进展试验。3 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在正常情况下, 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那么应在报告中注明。5、结果整理1 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三个。取平行测定的三个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2 诺三次测定值不在平均值的5以内,但其中两个较高值在平均值的 5以内,那么舍去最低值,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否那么重新试验。篇四建筑材料实习体会 建筑 目录一理论调查目的二理论调查地点三理论调查内容四理论调查心得 材 料 学 习 心 得 实习目的通过去建材市场实地参观,理解水泥、钢筋、防水材料等的一些根本情况,和课本中学到的结合起来,使我们能对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些更全面的认识。实习地点中华北建材市场 实习内容一水泥概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