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109647834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8课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的科学成就火药火药 造纸术造纸术指南针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中国四大发明v四大发明是什么?v“四大发明”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四大发明”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v最早出现在培根的新工具里,但只有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没有造纸。v稍后马克思基本上承袭了培根的说法,也是说三大发明。v从三大发明变成四大发明,最初是来华的耶稣会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他把造纸放了进去。v最大的功劳则是李约瑟,他大力赞美和强调这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做出的贡献。他被视为“中国人民的伟

2、大朋友”。v四大发明通过李约瑟提倡之后,进入了我们的教科书。 英英 李约瑟李约瑟1900-1995龟甲龟甲青铜器青铜器兽骨兽骨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有哪些?汉简汉简东汉纸东汉纸西汉纸西汉纸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的最早的纸。纸发明于何时?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自古书契自古书契多编以多编以竹简竹简,其用,其用缣帛缣帛者谓之为纸,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缣贵而简重简重,并不便于人。,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3、鱼网以为纸。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蔡侯纸”。蔡伦蔡伦 (?(?-121-121年)年)明代宋应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过程:记载的造纸过程:(1)斩竹漂塘)斩竹漂塘(2)煮楻)煮楻hung足火足火(3)荡料入帘)荡料入帘(4)覆帘压纸)覆帘压纸(5)透火焙)透火焙bi干干造纸术的外传 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v雕版印刷术v活字印刷术印刷于公元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年的金刚经金刚经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确日期

4、的雕版印刷品。 1490年华隧铜活字印本 宋诸臣奏议。 元朝王祯著作农书里所绘的印刷活字盘。 毕昇毕昇n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武器宋代火药武器霹霹雳雳炮炮毒毒火火球球 火蒺藜的包中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还装着

5、“铁蒺铁蒺藜藜”。铁蒺藜上。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敌人打死打伤。“火龙出水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水陆两用的火箭。明代明代“三眼铳三眼铳(chng )”明代明代“风火震天雷风火震天雷”宋宋指南针指南针司司南南模模型型今天的指南针今天的指南针指南针指南针缕缕悬悬法法指指南南针针指南鱼和指南龟指南鱼和指南龟 在在1212世纪末和世纪末和1313世纪初由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欧洲。中国

6、四大发明v你如何看待“四大发明”?v四大发明之外是什么?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 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东汉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英文版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 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记数摆法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 (1)早期计算工具算筹 算筹指算具,最初的筹码用小棍,木制、竹制、骨制都有,算筹长短约一二十

7、厘米。在运算中,占地较大,算筹也易于被移动。后来,算盘取代算筹。 春秋战国的算筹v“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住着许多兵,只见兵将在打仗,不见士兵来出城。” v小九九,原来是珠算的一个练习题。即珠算加法。方法是背乘法口诀的结果用算盘加上,不过背到相同的乘数止,然后背下一个,直到九的。就是一一得一,在算盘上加一,再一二得二,在算盘上加二,二二的四,再加四。.直到九九八十一。这样练习就是打小九九。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 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

8、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2)珠算清代象牙算盘历史纵横:春秋中记录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 春秋中记载的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首次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魏人石申著天文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唐代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三、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2、最悠久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的记录。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

9、位)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2)政府重视,并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等。 上古时称璿玑(xun ji)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浑仪由众多同心圆环组成,有一根轴把它们贯穿起来。这些圆环分三层:外面的叫“六合仪”,功用是确定自身的方位。中间的叫“三辰仪”,功用是测定星体的位置。里面的叫“四游仪”,在圆心处安装一个可以转动的铜管,叫“窥管”,功用是瞄

10、准天空任何位置的星体。在圆环的侧面,有精细的刻度。当窥管对准某颗星体后,它所对应的刻度数值,就是这颗星体当时在天空的位置。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郭守敬(元)郭守敬改革浑仪,制成简仪。其改革有以下几处:一是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圆环;二是把测量不同坐标的圆环分开,设置成两组基本圆环系统,即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三是改窥管为窥衡,瞄准时只要将星体跟窥衡上的细线中点连成一线即可;四是刻度采用十进位制,将一度分成十格;五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创造了现代所谓的滚

11、动轴承。这一发明早于西方两百年。 四、历法:授时历1.历法发达的原因: 古代农业发达,农业发展的需要。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2.成就: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西汉:太初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中国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作用) 郭守敬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年之久。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六、医药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时间时间作者作者成就成就世界地位世界地位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基础,被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唐本草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政府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唐朝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基黄帝内经 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