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牛*** 文档编号:109624438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PTX 页数:224 大小:14.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PPT学习教案(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生物学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总论2022-6-172第1页/共224页2022-6-173第2页/共224页2022-6-174第3页/共224页2022-6-175第4页/共224页2022-6-176第5页/共224页2022-6-177第6页/共224页2022-6-178第7页/共224页2022-6-179第8页/共224页2022-6-1710第9页/共224页2022-6-1711第10页/共224页2022-6-1712第11页/共224页2022-6-1713第12页/共224页2022-6-1714第13页/共224页20

2、22-6-1715第14页/共224页2022-6-1716第15页/共224页2022-6-1717第16页/共224页2022-6-1718第17页/共224页2022-6-1719第18页/共224页2022-6-1720第19页/共224页2022-6-1721第20页/共224页2022-6-1722第21页/共224页2022-6-1723第22页/共224页2022-6-1724第23页/共224页2022-6-1725第24页/共224页2022-6-1726第25页/共224页2022-6-1727第26页/共224页2022-6-1728第27页/共224页2022-6-1

3、729第28页/共224页2022-6-1730第29页/共224页2022-6-1731霍乱弧菌的正常形态和衰老霍乱弧菌的正常形态和衰老型型 1正常形态正常形态 2衰老型衰老型第30页/共224页2022-6-1732第31页/共224页2022-6-1733第32页/共224页2022-6-1734第33页/共224页2022-6-1735n间体间体等等图 1-4 细菌细胞模式图(纵切面)1荚膜 2细胞壁 3胞浆膜 4间体 5细胞浆6核体 7质粒 8核蛋白体 9内含物 10鞭毛 11普通纤毛 12性纤毛第34页/共224页2022-6-1736G- 10-20%无无少量少量有有第35页/共

4、224页2022-6-1737第36页/共224页2022-6-1738第37页/共224页2022-6-1739第38页/共224页2022-6-1740第39页/共224页2022-6-1741图 1-5 细菌细胞壁模式图(一)革兰氏阳性菌:1细胞壁 2胞浆膜(二)革兰氏阴性菌:a外胞壁 b内胞壁第40页/共224页2022-6-1742第41页/共224页2022-6-1743。第42页/共224页2022-6-1744第43页/共224页2022-6-1745 特点:特点:形态呈多形性,革兰氏染色多呈形态呈多形性,革兰氏染色多呈 阴性,生长缓慢阴性,生长缓慢第44页/共224页2022

5、-6-1746第45页/共224页2022-6-1747第46页/共224页2022-6-1748第47页/共224页2022-6-1749第48页/共224页2022-6-1750第49页/共224页2022-6-1751第50页/共224页2022-6-1752第51页/共224页2022-6-1753白质的场所。白质的场所。其他内含物:其他内含物:核糖体、质粒、包含核糖体、质粒、包含体、异染颗体、异染颗粒、脂肪滴、糖原。粒、脂肪滴、糖原。第52页/共224页2022-6-1754第53页/共224页2022-6-1755第54页/共224页2022-6-1756第55页/共224页202

6、2-6-1757第56页/共224页2022-6-1758 分类:分类:许多细菌细胞壁外的粘液样物质,根据其厚薄、成分、溶解性等可分为三类。许多细菌细胞壁外的粘液样物质,根据其厚薄、成分、溶解性等可分为三类。第57页/共224页2022-6-1759第58页/共224页2022-6-1760细菌种类细菌种类多聚体性质多聚体性质单单 体体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杂多糖杂多糖D-葡萄糖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肠膜明串珠菌肠膜明串珠菌同多糖同多糖D-葡萄糖葡萄糖产气克雷伯氏菌产气克雷伯氏菌杂多糖杂多糖D-葡萄糖葡萄糖+L-岩藻糖岩藻糖+D-葡萄糖醛葡萄糖醛酸酸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多肽多肽D-谷氨酸谷氨酸

7、链球菌链球菌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大量核酸和多糖大量核酸和多糖 混在一混在一起构成起构成第59页/共224页2022-6-1761第60页/共224页2022-6-1762第61页/共224页2022-6-1763第62页/共224页2022-6-1764第63页/共224页2022-6-1765第64页/共224页2022-6-1766第65页/共224页2022-6-1767第66页/共224页2022-6-1768第67页/共224页2022-6-17691.一端单毛菌(一端单毛菌(Monotrichate):菌体一端只有一条鞭毛;):菌体一端只有一条鞭毛;4.周毛菌(周毛菌(

8、Peritrichate):): 菌体周身都有鞭毛。菌体周身都有鞭毛。2.两端单毛菌(两端单毛菌(Amphitrichaie):菌体两端各有一条鞭毛;):菌体两端各有一条鞭毛;3.丛毛菌(丛毛菌(Lophotrichate):菌体一端或两端各有一丛鞭毛):菌体一端或两端各有一丛鞭毛;第68页/共224页2022-6-1770第69页/共224页2022-6-1771第70页/共224页2022-6-1772第71页/共224页2022-6-1773第72页/共224页2022-6-1774第73页/共224页2022-6-1775第74页/共224页2022-6-1776第75页/共224页2

9、022-6-1777第76页/共224页2022-6-1778 图 1-18(左图) 芽胞的构造(横切面) 1芽胞壁 2外膜 3皮质 4胚泡壁 5内 膜 6核体 7细胞浆芯髓 (6、7 为芯髓) 第77页/共224页2022-6-1779第78页/共224页2022-6-1780第79页/共224页2022-6-1781第80页/共224页2022-6-1782第81页/共224页2022-6-1783第82页/共224页2022-6-1784第83页/共224页2022-6-1785第84页/共224页2022-6-1786第85页/共224页2022-6-1787第86页/共224页202

10、2-6-1788第87页/共224页2022-6-1789第88页/共224页2022-6-1790第89页/共224页2022-6-1791第90页/共224页2022-6-1792第91页/共224页2022-6-1793第92页/共224页2022-6-1794第93页/共224页2022-6-1795第二章细 菌 生 理第94页/共224页2022-6-1796第95页/共224页2022-6-1797第二章:第二章:细细 菌菌 生生 理理 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化学组成化学组成物理性状物理性状营养营养代谢代谢第

11、96页/共224页2022-6-1798第97页/共224页2022-6-1799水:细胞总重量的水:细胞总重量的70%-90%无机盐:无机盐: 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及维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及维 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有机物有机物蛋白质蛋白质糖类糖类脂质脂质核酸核酸一一、细细菌菌的的化化学学组组成成化化 合合 物物 组组 成成元素组成元素组成:C、H、N、O、S、P、K、Na、Mg、 Ca、Si、Cl、Fe、Mn、Al、Cu、Co等等第98页/共224页2022-6-17100细菌体内的水分随菌种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细菌体内的水分随菌种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结核杆菌

12、结核杆菌85.90%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78.05%鼻疽杆菌鼻疽杆菌76.49%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78.93%炭疽杆菌炭疽杆菌80.00%痢疾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78.21%芽孢杆菌芽孢杆菌79.70%霍乱弧菌霍乱弧菌73.38%芽孢杆菌的芽孢芽孢杆菌的芽孢58.20%霉菌霉菌85.79%绿脓杆菌绿脓杆菌74.99%霉菌孢子霉菌孢子38.87%大肠杆菌大肠杆菌73.35%酵母菌酵母菌54.83%变形杆菌变形杆菌79.99%结合水:结合水:游离水:游离水:第99页/共224页2022-6-17101菌体蛋白质菌体蛋白质复合蛋白质: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复合蛋白质:核蛋白、糖蛋白、脂

13、蛋白简单蛋白质:球蛋白、白蛋白、麦谷蛋白简单蛋白质:球蛋白、白蛋白、麦谷蛋白核核 酸酸DNA:含于核内,:含于核内,G+C%RNA:大部分存在于脂质体中:大部分存在于脂质体中糖糖 类:类: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 并与脂类、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并与脂类、蛋白质形成复合物脂脂 类类细胞膜内以脂蛋白形式存在细胞膜内以脂蛋白形式存在细胞浆内以游离的中性脂肪的形式存在细胞浆内以游离的中性脂肪的形式存在第100页/共224页2022-6-17102二二 细细 菌菌 的的 物物 理理 性性 状状光学性质:半透明体光学性质:半透明体表面积:相对表面积表面积:相对表面积带电现象和等电点:固体成分主

14、要为蛋白质带电现象和等电点:固体成分主要为蛋白质 G+:pI 2-3;G-:pI 4-5半透性: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半透性: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渗透压:渗透压:胞浆分离胞浆分离胞浆逸出胞浆逸出嗜糖菌嗜糖菌嗜盐菌嗜盐菌第101页/共224页2022-6-17103第102页/共224页2022-6-17104第103页/共224页2022-6-17105一、细菌的营养一、细菌的营养(一)细菌的营养需要:(一)细菌的营养需要: 1水分水分4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能促进细菌生长的物质:能促进细菌生长的物质2有机物有机物碳素:提供能量,糖类的利用碳素:提供能量,糖类的利用氮素:合成菌体本身成分氮

15、素:合成菌体本身成分3矿物质矿物质P:ATP、核酸等物质的重要成分、核酸等物质的重要成分S: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酶类活化需要多种离子酶类活化需要多种离子主要有: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族化合物,血液、酵母浸族化合物,血液、酵母浸 膏中常含有生长因子物质膏中常含有生长因子物质第104页/共224页2022-6-17106交换方式交换方式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内外的细胞内外的基质浓度基质浓度交换后的基交换后的基质变化质变化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量能量1. 单纯扩散单纯扩散2. 促进扩散促进扩散3.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4. 基团转位基团转位无无有有有有有有相等相等相等相等内大于外

16、内大于外内大于外内大于外无无无无无无基质被基质被磷酸化磷酸化不要求不要求要求要求要求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要求要求要求要求要求第105页/共224页2022-6-17107第106页/共224页2022-6-17108第107页/共224页2022-6-17109第108页/共224页2022-6-171102 根据能源的区分:根据能源的区分: (1)光能菌:光能菌: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菌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细菌 (2)化能菌:化能菌: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细菌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细菌1 根据碳素营养的区分根据碳素营养的区分: (1)自养菌:自养菌:只能从

17、无机物中获得碳源的细菌只能从无机物中获得碳源的细菌 (2)异养菌:异养菌:凡能从有机物中获取碳源的细菌凡能从有机物中获取碳源的细菌综合分类综合分类光能自养菌光能自养菌光能异养菌光能异养菌化能自养菌化能自养菌化能异养菌化能异养菌第109页/共224页2022-6-17111(一)(一)细菌的酶细菌的酶Def: 同化作用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异化作用存在部位和条件存在部位和条件胞内酶胞内酶胞外酶胞外酶固有酶固有酶诱导酶诱导酶:细胞内部,参加呼吸过程:细胞内部,参加呼吸过程:分泌到菌体外:分泌到菌体外:细菌常备酶类:细菌常备酶类:适应环境而产生:适应环境而产生不同作用功能不同作用功能的酶类:氧化还原酶、

18、转移酶类、水解酶类等的酶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类、水解酶类等第110页/共224页2022-6-17112(二)(二)呼吸与发酵呼吸与发酵呼呼 吸吸需氧需氧呼吸:有氧环境下进行呼吸:有氧环境下进行厌氧厌氧呼吸(呼吸(发酵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第111页/共224页2022-6-17113糖发酵试验:糖发酵试验: VP试验:试验:甲基红试验:甲基红试验:枸橼酸盐试验:枸橼酸盐试验:吲哚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尿素酶试验:第112页/共224页2022-6-17114(四)(四)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热原质(致

19、热原):细胞壁脂多糖热原质(致热原):细胞壁脂多糖毒素与侵袭性酶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色素抗生素抗生素维生素维生素第113页/共224页2022-6-17115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一、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二、细菌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第114页/共224页2022-6-17116一、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一、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1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足够的水分,适合利用的碳素营养、足够的水分,适合利用的碳素营养、 氮素营氮素营 养、养、 灰分元素营养、生长因等。灰分元素营养、生长因等。 2 温度温度3 氢离子浓度

20、氢离子浓度(pH):):4 渗透压:渗透压:5 气体气体: 需氧性或厌氧性呼吸环境需氧性或厌氧性呼吸环境第115页/共224页2022-6-17117第116页/共224页2022-6-17118第117页/共224页2022-6-17119二、细菌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二、细菌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一)细菌个体的生长和繁殖细菌个体的生长和繁殖第118页/共224页2022-6-17120第119页/共224页2022-6-17121(二)(二)细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群体的生长和繁殖第120页/共224页2022-6-17122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人工培养 用人工方法,提供细

21、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及进一步利用的目的。用人工方法,提供细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及进一步利用的目的。人工培养细菌条件人工培养细菌条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酸碱度酸碱度渗透压渗透压温度温度气体环境气体环境第121页/共224页2022-6-17123 培养基培养基: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营养基质,专供微生物: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营养基质,专供微生物 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按按 培培 养养 基基 形形 态态 分分 类类 ( 琼琼 脂脂 含含 量量

22、 )液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基固体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半固体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第122页/共224页2022-6-17124按按 营营 养养 组组 成成 和和 用用 途途 分分 类类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 :含有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是配制特殊培养基的基础。含有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是配制特殊培养基的基础。 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厌氧培养基:增菌培养基增菌培养基 :了解某种细菌的特殊营养要求,配制出适合这种细菌而不适合其他细菌生长的菌落。了解某种细菌的特殊营养要求,配制出适合这种细菌而不适合其他细菌生长的菌落。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

23、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分离出来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分离出来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种类细菌的培养基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种类细菌的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用的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用的培养基第123页/共224页2022-6-17125第三章消毒与灭菌第124页/共224页2022-6-17126v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v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v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4、)(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第125页/共224页2022-6-17127基本概念基本概念(P33) :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 灭菌灭菌(sterilization) 防腐防腐(antisepsis) 无菌法无菌法(aseptic method) 杀菌作用杀菌作用(bacteriocidic ation) 抑菌作用抑菌作用(bacteriostatic action) 抗菌作用抗菌作用(antibiotic action) 第126页/共224页2022-6-17128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温度 辐射辐射 干燥干燥 声波声波 微波微波

25、滤过滤过第127页/共224页2022-6-17129一、温一、温 度度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湿热灭菌火焰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热空气灭菌法:干烤热空气灭菌法:干烤煮沸灭菌煮沸灭菌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高高 温温低低 温温焚烧焚烧烧灼烧灼第128页/共224页2022-6-17130可见光线可见光线阳光阳光紫外线紫外线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微弱杀菌作用:微弱杀菌作用光感作用光感作用:强烈杀菌作用:强烈杀菌作用二、辐二、辐 射射 杀杀 菌菌第129页/共224页2022-6-17131阳阳 光光 照照 射射 杀杀 菌菌 的的 应应 用用第130页/共2

26、24页2022-6-17132医医 用用 消消 毒毒 器器 械械第131页/共224页2022-6-17133医医 疗疗 器器 械械 干干 烤烤 消消 毒毒第132页/共224页2022-6-17134冻冻 干干 保保 存存第133页/共224页2022-6-17135 水分对细菌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细胞内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均以水分为媒质。在缺水的环境下,细菌的新陈代谢发生障碍,最终死亡。不同种类的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差异很大。水分对细菌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细胞内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均以水分为媒质。在缺水的环境下,细菌的新陈代谢发

27、生障碍,最终死亡。不同种类的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差异很大。 淋球菌和鼻疽杆菌淋球菌和鼻疽杆菌-仅能存活几天,仅能存活几天, 结核杆菌结核杆菌-90天。天。 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可存活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死亡。可存活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死亡。 细菌不能在干燥条件下生长繁殖,因此饲料、肉类、鱼、蔬菜、药材等常用干燥的方法保存。利用高浓度的盐溶液或糖溶液保存食品,是由于浓盐或浓糖溶液吸收菌体内的水分,造成细菌的生理干燥导致质壁分离而达到抑菌的目的。细菌不能在干燥条件下生长繁殖,因此饲料、肉类、鱼、蔬菜、药材等常用干燥的方法保存。利用高浓度的盐溶液或糖溶液保存食品,

28、是由于浓盐或浓糖溶液吸收菌体内的水分,造成细菌的生理干燥导致质壁分离而达到抑菌的目的。三、干三、干 燥燥第134页/共224页2022-6-17136四、滤过除四、滤过除菌菌 滤过除菌(滤过除菌(sterilization by filtration) 是指液体或气体通过滤过作用除去其中所存在的细菌。是指液体或气体通过滤过作用除去其中所存在的细菌。用物理阻菌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用物理阻菌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气中的细菌。 用用 途:途: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第135页/共224页2022

29、-6-17137v常用滤器:薄膜滤器、玻璃滤器、石棉滤器(常用滤器:薄膜滤器、玻璃滤器、石棉滤器(Seitz)v特点:只能除去细菌,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特点:只能除去细菌,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L型细菌。型细菌。第136页/共224页2022-6-17138第137页/共224页2022-6-17139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定义化学消毒剂定义 *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化学消毒剂的应用化学消毒剂的应用*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化学治疗剂化学治疗剂第138页/共224页2022-6-17140一、化学消毒剂分

30、类一、化学消毒剂分类1. 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 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干扰细菌酶系统和代谢3. 损伤菌细胞膜损伤菌细胞膜4. 改变核酸功能改变核酸功能第139页/共224页2022-6-17141二、化学消毒剂应用二、化学消毒剂应用 动物排泄物与分泌物动物排泄物与分泌物 皮肤皮肤 粘膜粘膜 饮水饮水 空气空气 术前消毒术前消毒第140页/共224页2022-6-17142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温度温度 酸碱度酸碱度 有机物有机物第141页/共

31、224页2022-6-17143类类别别名名 称称主主 要要 性性 状状用用 法法用用 途途备备 注注重重金金属属盐盐类类升升 汞汞汞汞 溴溴 红红硫硫 柳柳 汞汞硝酸苯硝酸苯汞汞硝硝 酸酸 银银蛋蛋 白白 银银弱蛋白弱蛋白银银 杀菌作用强,腐杀菌作用强,腐蚀金属器械蚀金属器械 抑菌力强,无刺抑菌力强,无刺激性激性 杀菌力弱,抑菌杀菌力弱,抑菌力强,不沉淀蛋白力强,不沉淀蛋白质质 同硫柳汞,难溶同硫柳汞,难溶于水于水 有腐蚀性有腐蚀性 银有机化合物银有机化合物0.050.1%2%水溶液水溶液0.01%0.1%先配成先配成1/1500高压高压灭菌,稀释灭菌,稀释为为0.002%1%15%1020

32、% 非金属器皿非金属器皿消毒消毒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消毒消毒 生物制品防生物制品防腐,皮肤消毒腐,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手术部位消毒毒 生物制品防生物制品防腐腐 预防淋球菌预防淋球菌感染感染 眼及尿眼及尿道粘膜消毒道粘膜消毒 能与有机能与有机物(蛋白质)物(蛋白质)结合,降低结合,降低杀菌作用杀菌作用第142页/共224页2022-6-17144氧氧化化剂剂高锰酸高锰酸钾钾过氧化过氧化氢氢过氧乙过氧乙酸酸 强氧化剂、稳定强氧化剂、稳定 新生氧杀菌,不新生氧杀菌,不稳定稳定 20%市售品无爆市售品无爆炸危险,性质不炸危险,性质不稳定,原液对皮稳定,原液对皮肤、金属有腐蚀肤、金属有腐蚀性性 0.

33、1%3%0.2%0.5% 冲洗创口、皮肤、尿道消冲洗创口、皮肤、尿道消毒毒 创伤、口腔粘膜消毒创伤、口腔粘膜消毒 塑料、玻璃、人造纤维消塑料、玻璃、人造纤维消毒、皮肤消毒(洗手)毒、皮肤消毒(洗手)第143页/共224页2022-6-17145卤卤族族元元素素及及其其化化合合物物漂白粉漂白粉氯氯 胺胺碘碘 酒酒 白色粉末,有效白色粉末,有效氯易挥发,有氯氯易挥发,有氯味,腐蚀金属、味,腐蚀金属、刺激皮肤,易潮刺激皮肤,易潮解解 白色结晶,有氯白色结晶,有氯味,味, 杀菌力弱而杀菌力弱而持久,腐蚀小持久,腐蚀小 刺激皮肤,不能刺激皮肤,不能与红汞同用与红汞同用 乳状液:乳状液:1020% 配配成

34、乳液。澄成乳液。澄清液:乳状清液:乳状液放液放24小时小时后取上清液后取上清液 0.2%0.5水溶液水溶液2.5%碘酊碘酊 排泄物消毒、排泄物消毒、房间、厩舍消房间、厩舍消毒、饮水消毒毒、饮水消毒 空气及表面消空气及表面消毒(喷雾)毒(喷雾)皮肤消毒皮肤消毒宜新鲜配宜新鲜配制制第144页/共224页2022-6-17146醇醇类类乙乙 醇醇 消毒力不强,对消毒力不强,对芽胞无效芽胞无效70%75% 皮肤、体温皮肤、体温计消毒计消毒酚酚类类石炭酸石炭酸来苏儿来苏儿 杀菌力强,有特杀菌力强,有特殊气味殊气味3%5%3%5% 器械、排泄器械、排泄物消毒物消毒 器械、排泄器械、排泄物消毒物消毒 杀菌力

35、比石杀菌力比石炭酸大炭酸大4倍倍第145页/共224页2022-6-17147醛醛类类甲甲 醛醛(福尔(福尔马林)马林)戊二醛戊二醛 挥发慢,刺激性挥发慢,刺激性强强 挥发性慢,刺激挥发性慢,刺激性小,碱性溶液性小,碱性溶液有强大的杀菌作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用10% 以以.3%NaHCO3调整调整pH值至值至7.58。5配配成成2%水溶液水溶液 浸泡,物浸泡,物品表面消毒、品表面消毒、空气熏蒸消空气熏蒸消毒毒 不能用热力不能用热力灭菌的物品灭菌的物品消毒(如精消毒(如精密仪器)密仪器) 用于烈性用于烈性传染病厩舍传染病厩舍的消毒的消毒第146页/共224页2022-6-17148表表面面活活性性剂

36、剂新洁尔新洁尔灭灭度米芬度米芬(消毒(消毒宁)宁)消毒净消毒净洗必太洗必太 易溶于水,刺激易溶于水,刺激性小,稳定,对性小,稳定,对芽胞无效;遇肥芽胞无效;遇肥皂或其他合成洗皂或其他合成洗涤剂,作用减弱涤剂,作用减弱易溶于水,稳定易溶于水,稳定,遇肥皂或其他,遇肥皂或其他合成洗涤剂效果合成洗涤剂效果减弱减弱略溶于水,溶于略溶于水,溶于醇,应用其盐类醇,应用其盐类,严禁与升汞同,严禁与升汞同用用0.05%0.1%0.05%0.1%0.1%0.01%0.5%水溶液水溶液 术前泡手术前泡手及皮肤粘膜及皮肤粘膜消毒,器械消毒,器械消毒消毒 皮肤创伤冲皮肤创伤冲洗,器械消洗,器械消毒毒 皮肤创伤冲皮肤创

37、伤冲洗,器械消洗,器械消毒毒 皮肤创伤冲皮肤创伤冲洗,器械消洗,器械消毒毒 与肥皂和其与肥皂和其他合成洗涤他合成洗涤剂接触时,剂接触时,效力降低效力降低第147页/共224页2022-6-17149烷烷化化 合合基基物物环氧乙环氧乙烷烷 常温下无色气体,常温下无色气体,沸点沸点10.4,易燃,易燃,易爆、有毒易爆、有毒50mg/1000ml密闭塑料密闭塑料袋袋 手术器械,手术器械,敷料等消毒敷料等消毒染染料料龙胆紫龙胆紫 溶于酒精,有抑溶于酒精,有抑菌作用,特别对菌作用,特别对葡萄球菌,作用葡萄球菌,作用最强最强2%4%水水溶液溶液 浅表创伤消浅表创伤消毒毒酸酸类类乳乳 酸酸醋醋 酸酸 浓烈酸

38、味、醋味浓烈酸味、醋味 2%,加热,加热蒸发蒸发 510ml/m3加等量水蒸加等量水蒸发发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 厩舍消毒,厩舍消毒,房间消毒,房间消毒,控制呼吸道控制呼吸道感染感染第148页/共224页2022-6-17150四、化学治疗剂四、化学治疗剂 化学治疗剂化学治疗剂是用于消除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的化学药品,它能选择性地妨碍或阻止病原体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或死亡,它对机体的毒性较小,故可内服或注射。是用于消除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寄生物的化学药品,它能选择性地妨碍或阻止病原体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或死亡,它对机体的毒性较小,故可内服或注射

39、。 化学治疗剂种类:化学治疗剂种类:磺胺类磺胺类 呋喃类呋喃类 异烟肼类等异烟肼类等第149页/共224页2022-6-17151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能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因素很多,如在在自然界中能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因素很多,如在各种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之间,经常存在着相互影各种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之间,经常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寄生、共生、拮抗和协同现象等。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如寄生、共生、拮抗和协同现象等。 寄生(寄生(Parasitism) 共生(共生(Symbiosis) 拮抗(拮抗(A

40、ntibiosis) 协同(协同(Synergism) 第150页/共224页2022-6-17152生生 物物 因因 素素 种种 类类 抗生素和细菌素抗生素和细菌素 植物菌素植物菌素 噬菌体噬菌体第151页/共224页2022-6-17153药药 物物 对对 细细 菌菌 的的 作作 用用 位位 点点 示示 意意 图图第152页/共224页2022-6-17154第153页/共224页2022-6-17155第四章细菌的致病作用第154页/共224页2022-6-17156 感染感染发病发病病原菌病原菌第155页/共224页2022-6-17157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和

41、毒力 致病性(致病性(pathogenicity):种的特征):种的特征 毒力(毒力(virulent):菌株的特征):菌株的特征第156页/共224页2022-6-17158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v 柯赫法则(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v 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for gene)第157页/共224页2022-6-17159二、细菌毒力的测定二、细菌毒力的测定v 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v 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v 最小致死量最小致死量v 最小感染量最小感染量第158页/共224页2022-6-17160第二节

42、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细菌的毒力因子毒力毒力侵袭侵袭力力毒毒素素酶类酶类荚膜及其他物质荚膜及其他物质内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外毒素第159页/共224页2022-6-17161一、侵袭力(一、侵袭力(invansiveness)v Def:指病原菌突破动物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指病原菌突破动物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第160页/共224页2022-6-17162第161页/共224页2022-6-17163 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的,能分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组织的通透性增加,利于病原菌在体内扩散,故又称扩散因子,易造成

43、全身性感染。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的,能分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组织的通透性增加,利于病原菌在体内扩散,故又称扩散因子,易造成全身性感染。 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能使菌体周围炎症性渗出物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并在菌体周围形成薄膜,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能使菌体周围炎症性渗出物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并在菌体周围形成薄膜,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所吞噬。 此外,还有此外,还有链激酶、胶原酶、脱氧核糖核酸酶链激酶、胶原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均有利于病原菌在体内扩散。等,均有利于病原菌在体内扩散。 侵袭性酶类:(例

44、如)侵袭性酶类:(例如) 第162页/共224页2022-6-17164第163页/共224页2022-6-17165荚膜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荚膜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第164页/共224页2022-6-17166第165页/共224页2022-6-17167二、二、 毒毒 素素v Def:生物在正常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有毒物质。:生物在正常代谢活动中产生的有毒物质。1. 外外毒素毒素2. 内内毒素毒素第166页/共224页2022-6-17168第167页/共224页2022-6-17169n第168页/共224页2022-6-17170第169页/共224页2022-6-17171This adult

45、has a severe case of tetanus. 第170页/共224页2022-6-17172 This baby has neonatal tetanus. 第171页/共224页2022-6-17173组成:组成:A+B第172页/共224页2022-6-17174第173页/共224页2022-6-17175第174页/共224页2022-6-17176第175页/共224页2022-6-17177第176页/共224页2022-6-17178第177页/共224页2022-6-17179第178页/共224页2022-6-17180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46、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毒力的减弱与增强细菌毒力的减弱与增强第179页/共224页2022-6-17181第180页/共224页2022-6-17182 遗传性(遗传性(Heredity):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其性状相对稳定,能传给后代,并维持其种属的,其性状相对稳定,能传给后代,并维持其种属的性状。性状。 变异性(变异性(Variation):微生物由于内在遗传因:微生物由于内在遗传因素的变化,微生物的性状随之而发生改变,称为素的变化,微生物的性状随之而发生改变,称为微生物的微生物的。第181页/共224页2022-6-17183第一节第一

47、节 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 v 形态结构变异形态结构变异v 毒力的变异毒力的变异v 菌落变异菌落变异v 耐药性的变异耐药性的变异第182页/共224页2022-6-17184一、形态结构变异一、形态结构变异形态上的变异形态上的变异 结构与抗原性变异结构与抗原性变异 荚膜变异荚膜变异鞭毛变异鞭毛变异 芽胞变异芽胞变异 VW变异变异 第183页/共224页2022-6-17185二、毒力的变异二、毒力的变异1. 毒力的增强毒力的增强2. 毒力的减弱毒力的减弱第184页/共224页2022-6-17186三、菌落变异三、菌落变异(一)光滑型(一)光滑型粗糙型(粗糙型(SR)变异)变

48、异 (二)(二)D菌落变异菌落变异第185页/共224页2022-6-17187表表5-1 光滑型光滑型-粗糙型菌落的性状改变粗糙型菌落的性状改变 性性 状状光滑型(光滑型(S型)型)菌落菌落 粗糙型(粗糙型(R型)型)菌落菌落菌落性状菌落性状菌体形态菌体形态表面抗原表面抗原毒力毒力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生化反应性生化反应性在生理盐水或在生理盐水或0.2%台盼黄中的悬浮台盼黄中的悬浮稳定性稳定性肉汤中的培养特性肉汤中的培养特性对正常血清杀菌作用的敏感性对正常血清杀菌作用的敏感性对吞噬作用的抵抗力对吞噬作用的抵抗力荚膜细菌的菌膜形成荚膜细菌的菌膜形成光滑、湿润、边缘整光滑、湿润、边缘整

49、齐齐正常、一致正常、一致具有特异性表面多糖具有特异性表面多糖抗原抗原强强敏感敏感强强均匀混悬均匀混悬均匀混浊均匀混浊不敏感不敏感较强较强可形成可形成粗糙、枯干、边缘不整粗糙、枯干、边缘不整齐齐可异常而不一致可异常而不一致特异性表面多糖抗原多特异性表面多糖抗原多丧失丧失弱或完全丧失弱或完全丧失不敏感不敏感弱弱自家凝集自家凝集颗粒状生长,易于沉淀颗粒状生长,易于沉淀敏感敏感较弱较弱不形成不形成第186页/共224页2022-6-17188四、耐药性的变异四、耐药性的变异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以发生变异,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可以发生变异,原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发生变异来对某种抗菌药物敏

50、感的细菌可以发生变异成为成为耐药菌株耐药菌株。此外,有的细菌还可以通过。此外,有的细菌还可以通过变异产生对抗菌变异产生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 第187页/共224页2022-6-17189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变异的机理微生物变异的机理 非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是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的改变,当环境条件回复,又恢复原来的性状。是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的改变,当环境条件回复,又恢复原来的性状。 遗传性变异遗传性变异涉及到基因型的改变,新获得的性状可以稳定地传给后代。引起遗传性变异的机理包括突变和基因转移涉及到基因型的改变,新获得的性状可以稳定地传给后代。引起遗传性变异的机理包

51、括突变和基因转移 。 第188页/共224页2022-6-17190 基因:基因:在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在生物体内,一切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都可称为的遗传功能单位都可称为 ,基因的实质是一具有,基因的实质是一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组成的核酸分子片段。特定核苷酸顺序组成的核酸分子片段。 细菌的基因组:细菌的基因组: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的遗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所携带基因的总称。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传物质所携带基因的总称。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指质粒指质粒DNADNA和转座因子等。和转座因子等。一、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一、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第189页/共224页2022

52、-6-17191DNA 分分 子子 一一 级级 结结 构构第190页/共224页2022-6-17192 DNA 分子中分子中A-T、G-C 碱基配对碱基配对第191页/共224页2022-6-17193DNA 复复 制制 示示 意意 图图第192页/共224页2022-6-171941. 细菌染色体细菌染色体 是单一的环状双螺旋是单一的环状双螺旋DNADNA长链,附长链,附着于横隔中介体上或细胞膜上。无核膜着于横隔中介体上或细胞膜上。无核膜包围,呈松散的核区域状态,包围,呈松散的核区域状态,DNADNA也不也不与组蛋白相结合为镜检可见的完整染色与组蛋白相结合为镜检可见的完整染色体体 。第19

53、3页/共224页2022-6-171952. 质粒质粒Def: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质粒质粒DNA的特征的特征1.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具有自我复制能力;2. 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如致育性、耐药性、致病性等如致育性、耐药性、致病性等3. 可自行丢失与消除;可自行丢失与消除;4. 转移性;转移性;5. 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第194页/共224页2022-6-171963. 转座因子转座因子Def: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

54、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上移动,这种可移动的分子上移动,这种可移动的DNA片段称之为片段称之为。分类分类插入序列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也称,也称IS因子因子 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 Tn),也称,也称Tn因子因子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prophage) 第195页/共224页2022-6-17197二、基因突变二、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是微生是微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物个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

55、稳定的改变,与其它个体的遗传物质的转定的改变,与其它个体的遗传物质的转移无关。移无关。 第196页/共224页2022-6-17198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 点突变(点突变(point mutationmutation) 转换转换颠换颠换倒置(倒置(inversion)插入插入(insertion)缺失缺失 (delection)重复重复(duplication)易位易位(translocation)置换置换(replacement)移码(移码(frame shift)分分 类类按发生改变范围的大小按发生改变范围的大小第197页/共224页202

56、2-6-17199点点 突突 变变 示示 意意 图图第198页/共224页2022-6-17200影影 响响 突突 变变 的的 因因 素素自发突变自发突变人工诱变人工诱变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温度温度辐射辐射化学方法(作用机制化学方法(作用机制4种)种)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第199页/共224页2022-6-17201三、基因转移与重组三、基因转移与重组 DefDef: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称为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称为基因转移基因转移,主要形,主要形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细胞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细胞融合。融合。 转移的基

57、因与受体菌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DNA整合在一起称整合在一起称为为重组重组。第200页/共224页2022-6-172021. 转化(转化(transformation)Def:供体菌游离的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第201页/共224页2022-6-172032. 转导(转导(transduction)Def: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

58、性状。v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v局限性转导(特殊转导)局限性转导(特殊转导)第202页/共224页2022-6-17204Lamda噬菌体特殊转导示意噬菌体特殊转导示意图图第203页/共224页2022-6-17205噬菌体普遍性转导示意图噬菌体普遍性转导示意图 第204页/共224页2022-6-172063. 接合(接合(conjugation) Def Def: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主要是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质粒DNADNA)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接合)转移给受体菌。能通过接合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结合性质粒。主

59、要包方式转移的质粒称为结合性质粒。主要包括括F F质粒、质粒、R R质粒、质粒、ColCol质粒和毒力质粒等质粒和毒力质粒等。第205页/共224页2022-6-17207质质 粒粒 通通 过过 性性 菌菌 毛毛 接接 合合 转转 移移第206页/共224页2022-6-172084. 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Def Def:通过认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通过认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同的两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的过

60、程。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的过程。第207页/共224页2022-6-17209第208页/共224页2022-6-17210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 疾病诊断疾病诊断 疾病预防和治疗疾病预防和治疗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第209页/共224页2022-6-17211(一一) 外源基因外源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获得的获得 (二二) 基因的运载工具基因的运载工具载体载体DNA(三三) 外源基因和载体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连接(四四) 重组载体重组载体DNA进入受体细胞进入受体细胞 (五五) 获得外源基因细胞的分离获得外源基因细胞的分离 (六六) 克隆

61、基因的表达克隆基因的表达 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基因工程的主要过程:第210页/共224页2022-6-17212第211页/共224页2022-6-17213第六章第六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细菌的分类与命名v 细菌分类细菌分类v 细菌的命名法细菌的命名法第212页/共224页2022-6-17214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 细菌分类的原则与方法细菌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 细菌的分类层次细菌的分类层次第213页/共224页2022-6-17215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方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方法法 传统分类传统分类:以细菌形态和生理特征为依据。:以细菌形态和生

62、理特征为依据。 数值分类数值分类:将拟分类的细菌按其形状的相:将拟分类的细菌按其形状的相 似程度分类。似程度分类。 系统分类系统分类:以细菌发育关系为基础的细:以细菌发育关系为基础的细菌菌 分类。分类。第214页/共224页2022-6-17216二、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二、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 测定测定DNA (G+C)mol%值值 核酸分子杂交核酸分子杂交 16S rRNA寡核苷酸编目寡核苷酸编目第215页/共224页2022-6-17217三、细菌的分类层次三、细菌的分类层次细菌的分类层次(单元):纲、目、科、细菌的分类层次(单元):纲、目、科、属、种属、种 种(种(species):是细菌

63、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 亚种(亚种(subspecies) 型(型(type) 菌株(菌株(strain) 属(属(genus):具有共性的若干种的组合。:具有共性的若干种的组合。第216页/共224页2022-6-17218第217页/共224页2022-6-17219第218页/共224页2022-6-17220第219页/共224页2022-6-17221第220页/共224页2022-6-17222第221页/共224页2022-6-17223第222页/共224页2022-6-17224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命名法细菌的命名法拉丁双名法拉丁双名法= =属名属名+ +种名种名第223页/共2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