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0961525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8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城镇规划专业(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城镇规划专业建设方案(20122013年)*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一、建设背景和基础1(一)建设背景1(二)专业基础2二、专业建设目标与主要思路6(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7(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7(三)专业建设总体思路7(四)人才培养目标8(五)专业建设具体目标8三、专业建设内容9(一)更新人才培养方案9(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0(三)积极探索,推进中职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11(四)转变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12(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13(六)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14(七)拓展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15(八)保障机制15四、改革举措16(

2、一)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6(二)探索系统培养方式,贯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渠道16(三)转变培养方式,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资源库17(四)强化实践育人,大力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20(五)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结构优良、德艺双馨的教学团队25(六)确保教学过程质量,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27(七)社会服务28五、资金分配(见下表)29六、保障措施30七、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指标(2012-2013年)3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城镇规划专业建设方案承担部门:*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建筑系部门责任人:甘翔云

3、项目组组长:蒋萍项目组成员:卜振龙肖剑蒙芳侯文淑陈志忠雷蓓江翠平易敏罗献燕甘培革黄熙劳宜超伍人杰滕培积公茂武(事业)徐兵(企业)王路生(企业)邱庆红(企业)一、建设背景和基础(一)建设背景1.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加快推进专业建设步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服务*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文件的出台,围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开展实施提升城镇规划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用建设行业的话来说,城镇规划是

4、城镇建设的龙头,因此,加快城镇规划专业建设步伐,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城镇规划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正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2.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14+4”千亿元产业建设需要高质量的规划人才随着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以及*“14+4”千亿元产业建设的战略决策,必将加快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围绕适应新一轮现代化建设项目发展需要,新的现代化工业城镇、现代化标准工业园区以及为之服务的现代化高标准生活居住园区的建设,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的热潮,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工

5、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规划必须走在前列,例如绿色环保的高质量高标准工业区、开发区、居住区规划设计或城镇规划的调整必须前行,这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建设优质专业、培养城镇规划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专业建设面临着更好的发展机遇。3. *工业化、城镇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城镇规划人才“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必将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将持续增长,这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今,*积极构建的“四群四带”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将使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的最大增长点之一。由此,对建设行业高端技能型人

6、才,尤其是对城镇化建设起龙头作用的城镇规划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将十分旺盛,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根据*城镇体系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城市(撤地改市、撤县改市)总数将由目前25个增加到35个(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18个),建制镇由目前868个增加到1200个左右,城镇化水平由目前的40力争达到50,预测2015*城镇规划人才需求量在5000人以上。(二)专业基础该专业开设渊源于1958年,我院是*开办该专业最早的学校。城镇规划专业是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今年又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优势专业。目前在*

7、高职院校中已开办并招生大专层次“城镇规划”专业的学校有三所,我院开设时间在2001年,其他两所院校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开设。目前城镇规划专业在*三所高职院校中已培养大专层次毕业生和在校生共计1163人,其中我院培养643人。在我院,该专业从中专层次办学以来,毕业生已遍及*所有市县,他们大多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设计、城镇建设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深受建设行业的赞赏。1. 专业办学定位是培养以服务*建设行业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为根本任务专业定位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主要是面向*建设行业,为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

8、村建设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一线需要的城镇规划设计和城镇规划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办学定位是“依托行业、服务*、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主要培养建设行业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定位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高度吻合。2. 具有行业优势的教学团队锐意进取,成绩突出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2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教学团队中有7位为*城镇规划评审专家,一位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园林专业委员;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7人,具有

9、双师素质的教师10人,企业兼职教师中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1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和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团队。城镇规划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领域内服务行业的特色和优势明显。产学研结合: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在教学、科研与生产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城镇规划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2011年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优势专业;团队教师主审或主编参编教材6部;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专任教师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2009年结题的省部级科研课题“*小城镇规划技术体系研究”,

10、是教师与*小城镇规划建设协会、*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研究制定的具有行业特点和*特色的*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为*技术规定的出台提供借鉴作用;2009年结题的“*城镇规划紧缺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厅级科研课题,推动该专业形成了教改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团队近年主要成果及荣誉有:2010年全国高职规划园林类专业说课比赛获二等奖和优秀奖;第四届全国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第七届*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第三届*建设系统职工美术作品铜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活动先进单位”;居住小区规划、建筑构造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等。此外,团队

11、教师常年兼职于校企合作的设计单位或公司参与城乡规划项目编制设计或技术指导,同时将生产的经历和要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该专业已经逐渐形成了工学紧密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鲜明特色。3. 校企合作工作室初显特色,就业能力突显优势,学生获奖质量校企合作工作室:目前在校内校企合作建立了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心、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师生工作室、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设计二所工作室、镭神数字影像工作室等工作室。其中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心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出资购买设备与软件,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在*同类高职院校中居于前列。已初步建立与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师生工

12、作室、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设计二所工作室深度融合关系,探索开展了城镇规划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业务承接,以部分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采取校企共同评审方式验收项目成果,已完成项目30多个,企业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毕业生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工作室”工作经历的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能力强,就业质量高,已初显该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室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学生获奖质量高:该专业教师团队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在20062011年间的全国竞赛中共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6项。其中2006年的全国首届高职高专教育建筑类专

13、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比赛获得规划类专业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比赛规划类专业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2008获规划类专业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及优秀奖1项;2009年获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比赛规划类专业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规划园林分指导委员会毕业设计竞赛”中获得规划类一等奖1项,优秀奖2项;2011年在刚结束的“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规划园林分指导委员会毕业设计竞赛”中获得规划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毕业设计获奖质量在*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领域内的优势明显,

14、影响较大。4. 服务社会能力强,“三下乡”服务已成名片,师生服务*建设行业颇具影响“三下乡”服务:该专业师生连续多年利用暑期坚持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规划设计技术服务,每年均受邀为*各地小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开展规划设计服务活动。先后参与承担完成南宁市、宜州市、北流市、东兴市、象州县、南丹县、田阳县等近百个镇乡总体规划修编和新农村规划项目,服务项目已遍及*大部分市县,该项活动即为地方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可依托的规划成果并节省了大量的经费,锻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技能,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影响,树立了良好形象。例如出色完成了南宁市“规划进百村”近50%的技术工作任务并提交规划成

15、果,受到了南宁市政府的高度赞扬。该专业服务队和个人连续多年荣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精神文明办、区教育厅、团区委、区学联五部门联合表彰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此,学院也荣获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由于多年“三下乡”规划设计技术服务的良好声誉,近年来在每年5月份开始,部分市县的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就开始邀请并预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规划设计技术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即已成为该专业特色活动,成为了社会上的一张名片。社会培训服务:多年来该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建设行业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专题培训教学工作

16、,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各地市县建设系统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开展城镇规划编制、规划管理、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培训教学工作,完成各类人员培训任务逾千人次。如*壮族自治区乡镇党委书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选专题培训班”、“*壮族自治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新农村(村镇)建设规划专题讲座”录像教学、*村党组织书记“新农村建设规划辅导讲座”、地级市新农村建设辅导员培训班“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知识”授课等。5. 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1)初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构架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构建职业能力和后继发展潜能

17、服务为理念,按照保证基础课,突出专业核心课,强化实训课的要求,与企业共同来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注重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已形成了以任务、项目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采用工程项目导向,探索性地实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教学,主要专业课课程架构注重与行业企业标准、岗位职业标准衔接。(2)实施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校企共同研讨并开展了以“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为目标的专业教学改革,主干课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以采用“任务驱动法”为主,依据项目工作过程开展做学合一、理实一体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

18、程中,还同时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足够,座位充足,完全能满足积极推广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需要,几乎所有教师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主要课程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比例达90%以上;探索实践的“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任务导向的专项实训中,有近15%的较优秀学生在该阶段应企业邀请直接安排到企业参与生产的同时接受校企共同指导的专项实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项实训项目,共同进行考核评价与监督,学生专项技能与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此外,还根据本专业的行业优势,把项目教学与加快为*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19、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规划设计服务内容纳入专项实训内容,教学效果反映良好。6. 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综合实训需求出发,配置有在*高职院校中居于同专业前列的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内配置了为专业技能服务的“设计中心”、“专业设计计算机房”、“美术专业教室”、“校企合作工作室”、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师生工作室”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满足所有技能实训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与*知名规划设计院、设计公司及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建有9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除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外,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

20、就业实践平台,毕业生顶岗实习率达到100%。7. 存在不足经过多年的建设,城镇规划专业及其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才培养综合质量与城镇规划行业技术发展的研究还需继续深入;(2)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仍然存在,还需进一步融合和深入;(3)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建设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专业建设目标与主要思路(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科学定位,主动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

21、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规划提供强有力的城镇规划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力资源支撑。(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将城镇规划专业建设成办学活力明显增强,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依托行业、服务*、辐射东盟领域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特色明显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服务*经济发展一流且具有区域领先水平的产业支撑型品牌专业。打造一支师资结构优良的教学团

22、队,创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形成课堂和实践教学内容特色鲜明、人才评价机制科学、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一流的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力军。(三)专业建设总体思路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围绕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需要,加强对校企合作深入、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城镇规划专业的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凝练特色,打造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城镇规划专业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深化校企合作,推

23、进校企对接;2. 探索推进中高职分段贯通式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形式;3. 加快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建立,引入职场范围和企业文化,推行实践教学改革;4.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5. 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6. 加强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四)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城镇规划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城镇规划设计与管理岗位能力、城镇规划综合职业能力、良好职业道

24、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能够从事各类城乡规划编制、城镇建设管理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等工作。(五)专业建设具体目标1. 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目标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对城镇规划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深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的教学过

25、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2. 转变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同开发以“基于城镇规划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 积极探索,促进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建设目标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明确各自教学重点,分析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改革招生考试制

26、度,促进中职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4. 强化实践育人,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5. 专兼结合,打造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以培养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通过外引内培、

27、自主提升等形式,与企业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艺双馨、富有活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6. 服务社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依托行业,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教师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的优势,拓展社会服务面和服务功能,开展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7. 围绕中心,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监测体系目标建立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着重构建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由企业(用人单位)、社会评估机构、毕业生及家长所组成的社会评价主体,建立以素养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多元的社会评价

28、指标体系,对城镇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实习阶段(面向社会顶岗实习单位和毕业实习单位)、成长阶段(面向就业单位)、成熟阶段(选择就业单位)三个阶段进行分阶段分项评价。从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毕业生就业找症把脉。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着眼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知识和职业能力,从事中小城镇规划编制、管理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的高端

29、技能型专门人才。探索实施“双证制度”和“订单式”培养。针对*区域规划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参照城镇规划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人才培养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为依据,积极探索建立双证书制度,以“国家学历(大专文凭)+专业资格(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规格要求培养城镇规划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力争与企业共同探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与企业共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探索将企业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

30、赢。(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满足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我校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对城镇规划专业人才需求为依据,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深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围绕教学工作中心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专业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探索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手段,健全保障措施。加强“双

31、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接轨、两融合”(学校与社会接轨、专业与职业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3-1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图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规格与社会接轨;专业能力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专业与职业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深度融合全程参与共建,因材施教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实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加强教材建设步伐。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和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考评教师的业绩及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三)积极探索,推进

32、中职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中职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强中高职之间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学制体系与学分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完善实训实习的衔接。1.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施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挂钩,实行分段贯通式联合办学,先在中职学校学习2年,成建制班地升人高职院校再学习3年。与*城市建设学校合作。2. 完善学制体系与学分制。制定学制体系,制定五年一贯制的分段贯通式教学计划,制定完善的学分制系统。规范学制体系,建立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相近专业学分互认制,避免重复学习。3. 明确人

33、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4. 衔接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沟通,明确各方职责与权利,从政策上加快中高职的衔接进程。5.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合理确定中高职衔接时衔接课程科目和内容范围,进一步深化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形成既能体现中职专业特色,又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6. 完善实训实习的衔接。确定合理的中高职两段式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使高职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四)转变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1.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共同开发以“基

34、于城镇规划工作过程、做学合一、理实一体”为目标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助理规划设计师(设计员)、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和预算员等职业,通过公共基础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进修学习、课外教育等相应的获取知识方法和途径,完成包括基础学习、单项技能学习、综合技能学习及应用技能学习等技能培养。针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发和设置相应的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达到能力培养目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与城镇规划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大纲,构建基于城镇

35、规划工作过程的“三个要求,四个领域,四项技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特色教材编写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和教学实践要求。图3-2课程体系构架2.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模式继续推行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深化“2+0.5+0.5”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核心技术课程一体化”特色的“设计工厂”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下,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课堂与实训室、工作室、设计院等多渠道方式,促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获得职业经验和提

36、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毕业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考评机制,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3. 教学资源库信息化运用虚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教材等教学资源库。(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自主提升等形式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形成以教授和高级规划师为带头人,企业技术精英参与的一批教学、科研、实践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以培养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与企业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逐步形成

37、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的机制;引进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为补充,为教师提供入企工作机会,增强实践能力,打造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结构合理,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聘用和绩效考核,引导“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1. 师资队伍相对稳定,规模适度扩大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教师队伍规模,有计划引进优秀的企业技术精英2人以上,充实教师队伍。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1)优化学历结构。制定措施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实现专业教师队伍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70%以上。(2)优

38、化职称结构。鼓励教师进行提升职称申报工作,力争到2013年,实现专业教师队伍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到70%以上。(3)优化年龄结构。努力克服“年龄断层”,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引进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的力度,形成较为合理的年龄梯队。(4)优化梯队建设。加大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建设期内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3名青年教师。(5)优化“双师”结构。与企业共同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上下功夫,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现在的77%上升到90%;使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满足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要求。(6)提高兼职教师比例。到2013年,聘请12名左右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

39、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专业课教师的专兼比达到1:1以上。(六)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1. 构建校、系、专业三级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管理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前提引企入校、延校至企,营造真实的城镇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训

40、环境,通过培养主体双元化(教师、学生)、人才培养员工化、深度产学研合作,实现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2. 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习性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内顶岗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平台。努力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在校内建成规划与建筑模型制作中心、规划与建筑工作室、规划与园林设计工作室等4个实践教学实训室。进一步拓展能满足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已有校企合作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校外要建立15家以上相对稳定、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3. 根据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岗位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基本技能与基础实

41、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岗位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4. 校企共同建立考评制度,校企师资合理配套,共同实施管理实践教学。(七)拓展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依托行业,进一步挖掘潜力,发挥教师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的优势,拓展社会服务面和服务功能,开展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有明显提高。建立*新农村规划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服务*新农村规划建设项目达到30个以上;参与培训在岗职工、城乡规划技术与建设管理人员达到500人次;选派理论水平高、实践

42、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达到10人次。(八)保障机制树立学校到系,项目负责人到项目参与成员高度重视的思想,制定并落实政策,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该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成立该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实施领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组成该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将贯彻落实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作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及教育服务*新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要求的重要内容来部署

43、和推动,以本项目为基础,制订城镇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确保项目建设有效落实。2.建立目标责任制度该专业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在组织实施城镇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把各自承担和参与的任务落实责任到人,细化工作方案,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检查,年年有成绩,同时把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作为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四、改革举措(一)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订章程,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解决

44、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深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深入、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问题;解决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和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互利互惠,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解决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的困难,达到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解决教学过程与任务和企业的生产过程与任务脱节问题,同时推动灵活多样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探索系统培养方式,贯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渠道中高职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形式上的接轨,但是衔接的过程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所以打造中高职衔接发展的新理念,谋

45、划中高职衔接发展的新思路,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以终身教育为依据,打通中职和高职的衔接;2.以资源效益优化为依据,协调中职和高职的衔接;3. 以制度创新为载体,实现中高职的政策衔接;4. 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实现中高职的内容衔接。(三)转变培养方式,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多样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资源库。1. 城镇规划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城镇规划专业2006年评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以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构架合理的课程体系,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几门校级、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奠定

46、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推动作用。图4-1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建立模式示意图行业标准广泛深入*区内各相关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对规划设计师、规划管理人员、房地产工作人员等进行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上,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考虑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和教学内容要与行业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相适应。因此,在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立中,积极引进行业企业,共同探讨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内容构成,与*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特色课程,建立与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库,根据岗位技术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

47、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考核评价标准等,同时选择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共同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城镇规划专业以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培养该行业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要求,按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构建突出岗位技能、职业能力,满足行业要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学习、单项技能学习、综合技能学习和实习实践四个学习领域。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实习实训、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培养目标与市

48、场需求的吻合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零距离就业。2. 专业课程群建设根据图4-2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设有绘画(素描、色彩)、建筑构成CAD绘图、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等5门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效果图制作建筑设计、道路交通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5门单项核心技能课程,城镇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等3门综合核心技能课程。这些课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严格按照建筑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培养真正符合城镇规划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及实训基地,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49、,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工作能力。图4-2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应用技能单项技能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综合技能学习领域;绘画(素描、色彩)建筑构成.:CAD绘图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I|II;计算机效果图制作建筑设计、;道路交通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规划I*;城镇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I|II;毕业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实习实践学习领域专业课程群建设以5门专业课程(居住小区规划、建筑构造、园林景观设计、城镇规划构成)建设为龙头,引领带动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各课程改革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50、、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考核评价体系、学材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在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下,进行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资源的完善,在建设内将专业拓宽领域的专业课程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进行。通过以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城镇规划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目标。3多样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城镇规划专业课程依据本身特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依据城镇规划工作过程开展做学合一、理实一体的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运用。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建立以校企合作工作室为主体的“设计工厂”,课堂与实训室、工作室、设计院等多渠道方式,

51、促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服务、管理,获得职业经验和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毕业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城镇规划设计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如全国高职高专毕业设计作品竞赛、国内城镇规划设计竞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定期举办课程作品展、毕业设计展和获奖作品展。这些不但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检验了教学效果,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4.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鼓励教师运用虚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并运用到教学

52、上,在课件制作上给予相应经费和技术支持。其次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城镇规划专业核心课程网站,整理归纳教学文件、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讲稿说课、教材、试题试卷、事件案例、媒体素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flash动画)、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教学资源库,从而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网络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整体提高本专业建设水平。在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下,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教材,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技术特点编写特色专业教材和校本教材。形成立体化教材系列,完成3部城镇规划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其中规划教材1部,特色教材1部,实训指导特色教材1部

53、。(四)强化实践育人,大力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期内,秉承“锐意改革、发展体系、突出专业、打造优势”的建设思路提升和完善城镇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紧紧围绕着“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手段项目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的建设理念和思路展开。坚持以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推手,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保障,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逐级成长的目标。1.构建更加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措施在对规划助理设计师(设计员)、规划管理人员、房地产工作人员等进行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

54、素质结构和教学内容要与行业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体现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现行规范与标准。按照“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适度”的原则,确定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以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突出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城镇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基础实训课、专业实训课、综合实训课、实习实践课为一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四四式”实践课程体系。切实加强课程设计、课程实训、实习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探索建立系统设计、实施生产

55、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领域。依托校内、校外的校企合作实训室和设计工作室,企业参与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制订和教学内容、实训项目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实训案例、实现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从而推动实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通过“四四式”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适应*“二规三建四业”(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勘察设计咨询业)等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的需求。2.进一步深化实

56、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根据城镇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由双师型教师、外聘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构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和考核方法。第一,提高实习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实习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在50%以上,经过反复训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由粗到细的训练过程,以便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在示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倡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导入式

57、教学法、移植式教学法等多种创新性教学方法。从而变“学做分离”为“做学合一”。城镇规划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特点,因此,在学生的课程实训及顶岗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要分配任务,明确目标,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作室,实现“实践指导个性化”。第三,改革考试和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的考核,采取小组答辩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进行总体评价,综合评分,答辩小组由专兼职教师按1:1比例组成。顶岗实习成绩由所在企业评价和辅导教师(专任或兼职)考核,原则上分值各占50%,如承担实际业务,企业评价比

58、例可在60%以上。3. 进一步探索校企深度融合体制的措施组建“学习性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内顶岗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平台,如图4-3所示,以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四层次一体化递进。“三结合”是指实践项目要坚持“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虚实结合”等3方面的结合,以校企结合为主轴,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图4-3“技能四级递进”实践平台根据以“基本技能t专业技能t综合技能t岗位技能”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划分为4个阶段:课程实训、项目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具体建设措施如下:第一,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校内基础实训基地的功能按照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培养

59、需求,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和新建校内“规划实训基地”(集美术基础、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模型制作、景观工程、成果展示、校企合作于一体的真实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0个校内实训室(见表4-1),用于学生校内实训和对外技术服务。表4-1城镇规划专业校内基础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序号类别实训室/车间名称实训内容规模功能与作用1已有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实训室27间,建筑面积2528平方米,计算机设备1358台(套)计算机基础能力和专业软件操作训练2已有规划与建筑系设计中心小城镇总体规划实训、市政工程实训、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训、园林绿地规划实训、居住小区规划实

60、训等实训室3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配套80台电脑本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训的主要基地3扩建美术教室素描、水彩、水粉、手绘效果图美术教室2间,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用于美术基础训练4扩建美术教室准备室辅助美术教学准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绘画器材存储5扩建专业计算机房CAD绘图、3DSMAX、PHOTOSHOP等绘图及效果图实训、规划课程设计、专题设计及毕业设计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容纳50人可为本院及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考证场所6扩建专业绘图教室用于建筑制图和其他手绘图实训建筑制图实训、规划课程设计、专题设计及毕业设计建筑面积平方米120平方米主要给学生提供手绘图方面实训的场所7新建模型制作

61、(评图)室住宅建筑户型、各类居住小区模型制作、设计成果评审建筑面积平方米150平方米培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知能力,模拟工作任务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8新建模型制作准备室辅助模型制作准备建筑面积平方米30平方米储藏工具和材料9新建学生作品成果展示室历届学生优秀作品和校友作品展示建筑面积平方米150平方米展示教学成果和优秀设计作品,加强专业教育。10新建校企合作项目展示室展示校企合作设计成果建筑面积平方米150平方米可用于进行实践教学的实际案例展示11新建校企合作工作室与企业合办工作室,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实训建筑面积平方米120平方米兼学生就业实训、返校辅导室,对外可向社会提供科研技术合作

62、服务。第二,进一步拓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旭升电子科技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心(由公司配套80台电脑供师生进行教学和实训)、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公司*分公司设计工作室、镭神数字影像工作室为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室。企业设于校内的工作室、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引进企业的操作规范、项目设计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企业派驻项目管理人员,不仅在学校实践教学中参与指导,同时也参与课程制定。依托工作室,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生产性工作,缩短学生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差距,有效培养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学生参与项目后,企业和学校的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个人特

63、长将其分配至适合的工作岗位,并针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指导老师结合商业合同和行业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考核和评价。建设期内,与*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共同进行城镇规划设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工学结合,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表4-2城镇规划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第三,改革深化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序号合作企业功能1*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勘察设计院2*旭升电子科技公司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心3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设计二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工作室4镭神数字影像工作室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均是在行业中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知名度高的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和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改革深化在专业教学、师资培养、职工继续教育、技术研发、人才供需等方面合作关系,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与9个企业(见表4-3)共建深度融合内容,为提供该专业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达到100%创造条件并奠定深厚的基础。表4-3城镇规划专业主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序号合作企业名称项目功能1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认知实习对所学专业有初步认识2*城乡规划设计院生产实习了解城乡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3*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4*华蓝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顶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