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9518135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人事处(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并重,突出师德、育人和贡献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机制,优化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以及学校岗位聘任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考核的宗旨和原则第二条实施岗位考核,旨在科学确定岗位目标导向,规范岗位职责体系,准确评价岗位绩效,充分体现激励机制。第三条岗位考核的原则(一)分类考核。按照不同岗位类型和级别确定分类分层的考核标准,重点构建能上能下、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使各类教师各展所长。(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教学、

2、科研工作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重点对教学效果、科研成果的质量进行考察。(三)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挂钩。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分配机制,使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第三章 考核对象与内容第四条 学校全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依据本办法进行考核。第五条 专任教师岗位按照教学科研型岗位、科研型岗位(A类和B类)、教学型岗位进行分类考核。教学科研型岗位是指以专业课教学及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岗位,即有本科生招生培养任务学院的教师岗位;科研型岗位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岗位,即学校在编科研机构和比较法学研究院的教师岗位,其中没有研究生独立招生培养任务机构的岗位为科研型A类,有研究生独立招生培养任务机构的岗位为科研

3、型B类;教学型岗位是指以教学为主要职责的教师岗位,即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岗位。法律硕士学院教师按照教学科研型岗位进行考核。第六条 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学科研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公益活动、参加业务培训等方面,重点考核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教学、科研工作考核的具体内容分别由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附件1)、中国政法大学科研考核办法(附件2)做出具体规定。第七条 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师德规范标准,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为不合格。第八条 教授二级岗位考核内容除教学、科研等工作外,还包括学科建设、梯

4、队建设工作,每个聘期内每位教授应至少指导1名校内青年教师。依照弹性用人以及有特殊工作任务的引进人才按照签订的聘任合同进行考核。第九条 新入校教师(指初次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第一个聘期内应至少参加64课时的业务培训课程;45周岁以下教师,一个聘期内应至少参加32课时的业务培训课程。第四章 考核等级、区间、标准及考核结果的使用第十条岗位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以考核教学工作为主,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及不合格。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科研工作考核在聘期考核时进行。第十一条 年度考核按照学年度进行,区间为上年度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聘期考核三年一个周期,

5、教授二级岗位聘期考核六年一个周期。工作时间不满一个考核周期的,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二条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合格,无不良师德行为的,年度考核为合格;年度教学工作优秀,且师德表现优秀,关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年度考核为优秀;年度教学工作量欠缺20%以下的,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年度教学工作工作量欠缺20%以上的,或有不良师德行为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聘期内无不良师德行为,科研工作考核合格,各年度考核合格以上(或有一个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的),聘期考核结果为合格;聘期内有不良师德行为,或科研工作考核不合格,或有一个以上年度考核不合格(或有两个以上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聘期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第

6、十三条 年度考核优秀、合格的,晋升薪级工资,其中优秀的学校给予一次性绩效奖励;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不晋升薪级工资,其中不合格的,在下一年度扣除相应比例的岗位津贴;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聘任,学校可与其解除聘用关系。聘期考核合格的,获得下一聘期同级别岗位聘任资格。聘期考核不合格的,降低岗位级别聘任、调整岗位类别聘任、缓聘或不予聘任。其中,有一个年度考核不合格(或有两个以上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或科研考核不合格(但得分在考核标准50%以上)的,予以缓聘,缓聘期限为一年并扣除一年任现职期限,缓聘期满后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有两个以上年度考核不合格且科研考核不合格的,或连续两个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不

7、予聘任,学校可与其解除聘用关系;其他聘期考核不合格情形的,降低岗位级别或调整岗位类型聘任,并按照所聘的岗位享受岗位津贴。降低岗位级别是指教授二、三级岗位降为教授四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降为副教授五级岗位;副教授岗位降为讲师八级岗位;讲师岗位降为助教十一级岗位。降低岗位级别聘任的,下一聘期按原岗位考核合格,获得原级别岗位聘任资格。第五章 考核组织与考核管理第十四条校教师聘任委员会是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各二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是本部门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科研系统学术分委员会,是科研系统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机构。未设立二级聘任机构单位的教师和校部机关双肩挑干部的专任教师岗位考核工作,按学科归口的二

8、级单位负责。第十五条考核工作由各二级单位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实施,并将考核结果报人事处,其中年度教学考核结果由教务处负责审查备案,科研考核结果由科研处负责备案。考核结果须报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 第十六条考核工作结束后,人事处将考核登记表归入人事档案,二级单位将其他相关材料归入个人业务档案保存。第十七条 为鼓励教师作基础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新一届聘期开始前,各二级单位可以根据教师个人(不含教学型岗位教师)提出的教学科研工作计划申请,延长考核周期,延长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年一个周期。各二级单位批准延长考核周期的教师一般不得超过本部门教师总数的10%。延长考核周期,需由各二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

9、进行中期考核,对于中期考核未通过的,终止延长考核周期。第十八条 在新一届聘期开始前,教学科研型和科研型B类岗位中教师(50周岁以上)可以申请减少科研考核工作量,增加教学考核工作量,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变化可以按比例折抵,具体比例由二级单位按照本部门实际情况确定,但科研型B类科研工作量折抵后不得低于教学科研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工作量折抵后不得低于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相关单位采取此类考核标准的教师不得超过本部门教师总数(不含教学型岗位教师)的20%,科研型B类不得超过本部门教师总数的10%。第十九条 新入校的教学科研型岗位教师,可以申请第一个聘期以从事科研工作为主,提出教学科研工作计划,经二级单位同意后按

10、计划进行聘期考核,但聘期内教学、科研工作考核标准不低于科研型A类岗位标准。第二十条 学校鼓励各二级单位根据学校考核基本原则和要求,结合本部门教师队伍实际状况细化考核标准和程序,并针对以上三类特殊考核作出具体规定。申请特殊考核须经个人申请、二级单位同意,并在本部门内公示;申请人应与二级单位签订工作任务协议。采取特殊考核的教师在参加岗位晋职聘任时,科研条件仍然按照其所属岗位类型的条件进行聘任。第二十一条 学校实行预聘制,严格对新入校教师前6年的考核。对入校满3年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续聘;对入校满6年,未达到副教授七级岗位聘任业务条件的,不予续聘。第二十二条 教师兼任校内、外行政管理或公益性工作,可根

11、据兼职情况减免相应教学科研工作量。(一)校内党政干部减免比例:1.担任校级党政领导及校部机关党政干部(含正、副处级)的教师减免80%。2.担任教学院部及科研院(所、中心)党政干部(含正、副处级)的教师减免50%。3.担任各院部所属研究所、教研室负责人、支部书记、其他党派机构负责人、校级和部门工会负责人的教师减免30%。(二)社会兼职教师减免比例:1.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等单位担任代表、委员、参事等职务的教师减免50%。2.在省级、市(地)级、区(县)级人大、政协等担任代表、委员等职务的教师减免30%减免后的工作量不作为奖励工作量基数。对于承担多种兼职工作的,不累积减免。(三)法学教育研

12、究评估中心教师按照科研型A类岗位减免20%。第二十三条各二级单位应当公示考核申报材料、考核结果,公示期为5日。二级单位对教师考核结果负责;学校人事、教务、科研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二级单位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严格予以纠正。第六章 救济程序第二十四条教师对本人或他人考核和处理结果有异议,可以在公示期内向学校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或投诉。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诉或投诉后7日内,应当做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对决定受理的申诉或投诉,须在30日内做出处理。对申诉和投诉,必要时也可由相关主管部门提交校教师聘任委员会处理。校教师聘任委员会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可采用听证会等形式,做出

13、处理。第七章 附 则第二十五条 二级单位未设立学术分委员会的,由教授委员会负责相关考核工作。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生效。关于印发的通知(中政大发2006第211号)、关于印发的通知(中政大发2006第212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06第213号)即行废止。附件:1.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2.中国政法大学科研考核办法附件1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及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考核按学年进行,每学年一次。考核区间为上年度9月1日至

14、当年8月31日,学年教学工作周数以校历规定为准。第三条 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工作和课堂外教学工作,其中课堂教学工作包括本科课堂教学工作和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等。在教学工作考核中,课堂教学工作以纯课时进行计量和考核;课堂教学工作可以折抵课堂外教学工作,但课堂外教学工作不可以折抵课堂教学工作;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及课堂外教学工作均不可以折抵本科课堂教学工作,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条 本科课堂教学工作包括:根据学校本科培养方案开设的本科生、二学位学生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经学校批准纳入本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其他工作。第五条 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包括:学校硕士、博士研究

15、生的课堂教学(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除外),以及经学校批准纳入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的其他工作。第六条 课堂外教学工作包括:(一)本科课堂教学和研究生课堂教学以外的,与学校计划内各层次课堂教学相关的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监考、阅卷及成绩登录等工作。(二)在研究生其他培养环节中,指导研究生学习,即全过程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业务学习,参加研究生中期考核(含博士生综合性学科考试)工作,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全过程指导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业务学习与论文写作等。(三)指导计划内各层次学生的实践教学(实验课程除外),包括:指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调查)、学年论文、毕业(学位)论文(设计),参加研究生开题报告、

16、毕业(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参加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答辩等。(四)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学术活动等。(五)研究生招生命题、阅卷、复试工作,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答辩,以及学校其他各类选拔性考试的命题、阅卷、复试(面试)等工作。(六)经学校批准纳入课堂外教学工作量的其他工作。第七条 教学工作考核等级及标准(一)优秀:超额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定额,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在前40%;或足额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定额,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在前20%,并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做出突出成绩

17、。(二)合格:足额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定额,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合格或优秀。(三)基本合格:年度教学工作量欠缺20%以下(指任意一项定额),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合格或优秀。(四)不合格:有不良师德行为,或年度教学工作量欠缺20%以上(指任意一项定额),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合格。第二章 教学工作定额第八条 教学工作定额为教师在一学年内应完成的最低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在教学工作考核中,课堂教学工作定额以纯课时进行考核,课堂外教学工作则以折算所得学时进行考核。教学工作定额采用教分制,即按校历确定的学期教学周数计算(教分=教学工作量校历确定的学期教学周数)。教师教学工作量达到相应教分即为完

18、成该项工作定额。第九条 教师教学工作定额按教学科研型、科研型(A类和B类)及教学型三种类型分别进行规定。(一)教学科研型(单位:教分,下同)岗位级别课堂教学工作定额教学工作总额课堂教学其中本科课堂教学教授8416副教授8614讲师、助教8811 注:因实际教学需要承担研究生课程的讲师,本科课堂教学工作定额可下调为6,其他各项定额不变。(二)科研型1.A类岗位级别本科课堂教学定额教学工作总额教授、副教授24讲师、助教362.B类岗位级别课堂教学工作定额教学工作总额课堂教学其中本科课堂教学教授、副教授6210讲师、助教649(三)教学型(不区分岗位级别)岗 位课堂教学定额教学工作总额公共基础课类(

19、体育课除外)1821体育课类2424第三章 教学工作量折算第十条 教师所有教学工作以实际发生的工作时间折合为学时进行计发报酬,但已单独发放报酬的只核计工作量,不再重复发放报酬。第十一条 课堂教学工作量的折算1标准课时课堂教学计为1学时课堂教学工作量。标准课时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为本科生60人或研究生30人的教学班所进行的常规性课堂教学。教师考核中课堂教学以纯课时进行考核,经折算后的课堂教学工作量仅作为课酬计发依据。课堂教学工作根据选课人数、课程类型等情形分别进行折算,具体折算系数如下:(一)选课人数系数1.本科课堂教学60人以内,每课时计1学时;61-120人,每课时计1.1学时;121-250人

20、,每课时计1.2学时;251人以上,每课时计1.4学时。2.研究生专业课课堂教学30人以内,每课时计1学时;31-60人,每课时计1.1学时;61-90人,每课时计1.2学时;91人以上,每课时计1.3学时。(二)课程类型折算1.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每场次计8学时;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并在决赛中取得国内比赛团体前三名或一等奖(第一名非唯一时)、或国际比赛前八名成绩,竞赛指导教师在次年教学工作考核中每项竞赛加计16学时本科课堂教学。2.体育课课堂教学均视为标准班教学,1课时计1学时;3.艺术类课程,因特殊需要必须在晚间或节假日授课的,晚间每课时计1.5学时,节假日每课时计2学时。第十二条

21、 课堂外教学工作量的折算(一)考试工作1.本科生课程考试命题:独任制课程考试试题每份计2学时,考查试题每份计0.5学时;集体命题的试题,命题小组组长每份计2学时,其他成员每份计1学时。阅卷:每评阅1份考试试卷计0.08学时,每评阅1份考查试卷计0.04学时。公共外语课程的考查命题、阅卷等工作均按考试试卷标准计算。2.研究生课程考试命题:每份计2学时。阅卷:每评阅1份试卷计0.1学时,每评阅1份含论文试卷计0.3学时。3.监考工作:学校培养方案内各类课程考试的监考,每次计1学时。4.研究生招生、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命题(含复试命题),每份试题计9学时,阅卷每份计0.3学时;入学初试每

22、生计0.3学时;其他各类选拔性考试的命题(含复试命题),每份试题计3学时,阅卷每份计0.1学时,面试、口试每生计0.2学时。5.每参加1名研究生中期考核、预答辩计1学时,每参加1名博士生综合性学科考试计1.5学时。(二)批改作业以作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课程(有批阅记录),教学工作量参照考试工作量计算标准,每门课计命题一份2学时,批改作业按评阅考试试卷每生计0.08学时。(三)实践教学工作1.本科生论文:指导学年论文每篇计2学时,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每篇计9学时;参加论文(设计)答辩每生计0.5学时。2.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每1小时计1学时。3.指导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指导一、二年级硕士

23、研究生,每生每年计12学时;指导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计16学时。4.研究生论文指导研究生学年论文每篇计3学时;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含各类型专业学位论文),每篇计18学时;指导博士毕业(学位)论文每篇计36学时。每参加1名硕士生(非本人指导)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1学时,每参加1名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4学时。评阅1篇硕士毕业(学位)论文计4学时,评阅1篇博士毕业(学位)论文计12学时。每参加1名硕士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含预答辩)计3学时,每参加1名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含预答辩)计9学时。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每篇奖励18学时,校级“优秀

24、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每篇奖励36学时,“市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每篇计54学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每篇计72学时。博士学位论文同时获得校级、市级、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者,其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不累加计算,以最高者计。5.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及实习:每指导一个本科生实践小组(以完成一篇调查报告为准)计4学时,带队并指导本科生集中实习每实习周计8学时(包括带队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实习,每实习周计10学时。6.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教师,在立项当年每个项目核计课堂外教学工作36学时(每个教师核计项目年

25、度内不超过2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在参赛年度内,每项竞赛核计18学时。指导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博士生每项计5学时,硕士生每项计2学时。7.教师兼任实验员工作,按实际工作量每1小时计0.8学时。8.教师兼任班主任,每学年计36学时。(四)其他承担青年教师指导工作,每指导1名青年教师每学期计10学时;每指导1名访问学者每学期计54学时。第四章 附 则第十三条 本办法涉及本科教学工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涉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附件2中国政法大学科研考核办法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科学考核教师科研工作业绩,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考核办法,

26、结合科研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各教学、科研机构在编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教师及双肩挑干部。参加考核的教师按照教学科研型、科研型(A类、B类)、教学型进行考核。第二章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第三条 科研考核的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包括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论文、咨询报告、专利、获奖作品、其他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认定以相应科研管理办法为准。第四条 科研考核分定性与定量两种考核方式,教师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参加考核。定性考核采取代表作评价的方式,由院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组织3名校外同行专家分别对被考核者提交的代表作整体评价赋分

27、,所得总分即为该教师的考核分值。定量考核采取计分的方式,各项考核内容得分合计为该教师的考核分值。第五条 教师申请定性考核,需提交代表作:一部三年内被引用10次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的独立学术专著,或3篇独立发表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第三章考核等级和考核标准第六条 科研考核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第七条 定性考核合格的标准为210分。定量考核合格适用下列标准:职称类别四级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学科研型300分200分100分科研型A500分350分150分科研型B400分260分130分教学型150分75分免考核体育课教师按照本标准向下浮动20%。2019年8月31日前,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

28、型教师可以按照本标准向下浮动20%。 第八条 二级教授、三级教授考核合格适用下列标准:二级教授考核周期为6年,除必须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四级教授考核分数的1.5倍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新立项纵向科研项目1项;(2)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3)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三级教授考核周期为3年,除必须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四级教授考核分数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新立项纵向科研项目1项;(2)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3)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二、三级教授科研考核中,每1篇权威期刊论文可折合为3篇核心期刊论文。第九条 在考核期中,主持新立项重大纵向科研项目(

29、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二级教授免除本周期科研考核,三级、四级教授免除本考核周期和下一个考核周期的科研考核。第四章考核分值的计算第十条 定性考核评分适用标准(满分100分):评审指标评分参考标准得分学术价值与理论创新重大(2520)较大(1913)一般(126)较小(50)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重大(2520)较大(1913)一般(126)较小(50)研究方法与材料运用优(2520)良(1913)中(126)差(50)学界评价与社会影响优(2520)良(1913)中(126)差(50)合计分值第十一条

30、定量考核评分适用标准:(一)科研项目1纵向科研项目类别分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教育部其他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0其他纵向科研项目100纵向科研项目中的自筹经费项目752横向科研项目以考核期内所有横向科研项目累计到账总经费为准,A类横向科研项目每万元计5分;B类、C类、D类横向科研项目,每万元计3分。3校级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50科研项目由多人合作的,项目负责人所占分值为60%,剩余分值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参与人参与研究实际贡献分配。教师参加校

31、外人员主持的科研项目,不计入科研考核分数。(二)科研成果1著作著作种类类别分值中文著作学术专著200编著或教材、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100其他公开出版的著作50译著将已经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类专著或教材翻译为其他语言,且公开出版发行的译著 每万字10分,最高150分将已经公开出版发行的非学术类著作翻译为其他语言,且公开出版发行的译著 每万字5分,最高75分合著著作,按实际承担部分计算分值。不能确定实际承担部分的,平均分配分值。著作有主编、副主编的,主编分值为标准分值的20,副主编分值为标准分值的10,剩余分值按实际承担部分计算。不能确定实际承担部分的,平均分配剩余分值。主编、副主编为多人的,不计

32、顺序,平均分配应得分值。学术专著三年中被CSSCI来源期刊论文引用15次以上,在规定应得分值基础上,增加20作为奖励。 2论文类别分值权威期刊论文150核心期刊论文50一般期刊论文(含发表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上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类论文)25译文将已经公开发表的外文学术论文译为中文,且在公开发行的中文学术期刊等出版物上发表的,译文的等级和考核赋分,依照发表译文的出版物等级认定等相关规定执行。将已经公开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译为外文,且在境外注册或登记的公开发行的外文学术期刊等出版物上发表的,译文的等级和考核赋分,参照境外学术出版物等级认定等相关规定执行。合作论文,第一作者的分

33、值为标准分值的60%;其他作者平均分配剩余分值。学术论文三年中被CSSCI来源期刊论文引用20次以上,在规定应得分值基础上,增加20作为奖励。3.咨询报告类别分值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150被省部级党政机关正职领导人批示或被省部级党政机关采纳的咨询报告50入选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中国法学会要报、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要报的咨询报告50入选法大智库建议的咨询报告;受省部级党政机关委托,以学校名义经科研处报送的咨询报告15咨询报告是合作成果的,第一作者的分值为标准分值的60%,其他作者平均分配剩余分值。4.专利类别分值发明专利10

34、0实用新型专利25外观设计专利155.获奖作品类别奖励等级分值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300二等奖150三等奖、成果普及奖等100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特等奖200一等奖150二等奖100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等50获奖科研成果如果是合作作品的,第一作者、主编按标准分值的20计算分值,其余分值按实际承担部分计算分配。不能确定实际承担部分的,平均分配剩余分值。主编、副主编为多人的,不计顺序,平均分配应得分值。6.其他成果类别分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者全国行业性技术标准50国家软件登记机构登记的计算机软件25第五章 特别规定第十二条 科研考核结果,各院级单位应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日。如果教师创作的科研成果、获得的科研项目或奖励,涉嫌违反学术规范、造假,各院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应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校学术委员会。经校学术委员会认定上述情况属实的,除按学校相关文件进行处理外,该教师当届科研考核为不合格。第十三条 科研考核结束,各院级单位考核结果报送科研处备案。第六章 附 则第十四条 各院级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科研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经院级单位学术分委员会通过并报科研处备案后实施。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21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