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和PI控制参数设计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0935740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和PI控制参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P和PI控制参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P和PI控制参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P和PI控制参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和PI控制参数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号:毀课程訝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P和PI控制参数设计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1302沈呈硕肖纯2015年12月21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沈呈硕专业班级:电气1302指导教师:肖纯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P和PI控制参数设计初始条件:反馈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D1=K(比例P控制律),D2=K+牛(比例积分PI控制律),G(s)=1s+1s(s-l)(s+6)1(s+1)(s+2)Y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当D(s)=D(s),G(s)=G(s)时,确定使反馈系统保持稳定的比例增益K的范围。11计算系统在单位

2、阶跃信号输入作用下的误差常数和稳态误差;满足(1)的条件下,取三个不同的K值(其中须包括临界K值),计算不同K值下系统闭环特征根,特征根可用MATLAB中的roots命令求取;用Matlab画出(2)中三个增益对应的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曲线,通过响应曲线分析不同K值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当D(s)=D(s),G(s)=G(s)时,确定使系统稳定K和K的范围,并画出稳定时22I的允许区域。计算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作用下的误差常数和稳态误差;满足(4)的条件下,取三个不同的K和K值,计算不同K和K值下系统闭环II特征根,特征根可用MATLAB中的roots命令求取。画出其中一组值对应的波特图并计算

3、相角裕度;用Matlab画出(5)中三个增益对应的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曲线,通过响应曲线分析不同K和值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7)比较P和PI控制的特点;(8)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并包含Matlab源程序或Simulink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时间安排:任务时间(天)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审题、查阅相关资料1.5分析、计算2.5编写程序2撰写报告1.5论文答辩0.5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目录1 摘要IP和PI扌空制原理11.1比例(P)控制12 比例-积分控制2P和PI控制参数设计32.1.1 原系统分析3初始条

4、件3原系统稳定性分析32.2.3 P控制参数设计6加入P控制系统后的稳定性分析6加入P控制器后不同K值下的系统闭环特征根8不同K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103 PI控制参数设计15加入PI控制器后系统稳定性分析15加入PI控制器后不同K值下的系统闭环特征根18不同K和K1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0P和PI控制特点的比较263.1比例(P)控制器263.2比例-积分(PI)控制器26两者的比较26心得体会27参考文献28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29摘要自动控制系统中,响应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对被控系统的响应有要求严格。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调节控制的机构,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

5、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对于系统的调节尤为重要,比例(P)控制与比例积分(PI)控制就是其中的两种调节方法。对于比例(P)控制,在串联校正中,加大比例系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但也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比例积分(PI)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加入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从而提高了系统型别,改善了其稳态性能。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S平面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减小了阻尼程度,缓和了系统极点对于系统稳定性及动态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系统的需要和调节要求,不同参数的选取也会影响响应的状态与变化,各种系统的性能

6、会有所差异,选取最优的组合最大化满足校正要求,从而使之达到最好的校正效果。本次课程设计分别对两种控制方法各取了三组参数对不同系统的调节作用进行比较。其中比例(P)控制可以使原系统由不稳定变为稳定,并且减少调节时间,上升时间,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增加开环增益。比例积分(PI)控制具有滞后校正的作用,同样能减少调节时间,减少系统超调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P和PI控制参数设计P和PI控制原理1.1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单独的比例控制也称“有差控制”,输出的变化与输入控制器的偏差成比例关系,偏差越大输出越大。实际应用中

7、,比例度的大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比例度太大,控制作用太弱,不利于系统克服扰动,余差太大,控制质量差,也没有什么控制作用;比例度太小,控制作用太强,容易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引发振荡。对于反应灵敏、放大能力强的被控对象,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应当使比例度稍小些;而对于反应迟钝,放大能力又较弱的被控对象,比例度可选大一些,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敏度,也可以相应减小余差。比例(P)控制主要组成部分是比例环节,其中比例环节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ui(s)Ku0(s)图1比例环节方块图其传递函数为:Uo(S)K(1-1-1)Us)单纯的比例控制适用于扰动不大,滞后较小,负荷变化小,要求不高,允许有一定余差存在的

8、场合。工业生产中比例控制规律使用较为普遍。比例环节主要由运算放大器、纯电阻、滑动变阻器等组成,其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调增益的放大器。在信号变换过程中,P控制器值改变信号的增益而不影响其相位。在串联校正中,加大了控制器增益K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的系统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1.2 比例-积分控制比例控制规律是基本控制规律中最基本的、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最大优点就是控制及时、迅速。只要有偏差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但是,不能最终消除余差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单独使用。克服余差的办法是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加上积分控制作用。比例一积分(PI)控制主要组成部分是比例一积分环节,其中比

9、例一积分环节的方块图如图2所示。u0(s)Ts图2比例积分环节方块图其传递函数为:Uo(s)U(s)(1-2-1)积分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积分控制器的输出不仅与输入偏差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偏差存在的时间有关。只要偏差存在,输出就会不断累积(输出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一直到偏差为零,累积才会停止。所以,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积分控制规律又称无差控制规律。在串联校正时,PI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s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增加的负实零点则用来减小系统

10、的阻尼程度,缓和PI控制器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及动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T足够i大,PI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弱,在控制工程中,PI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P和PI控制参数设计2.1原系统分析初始条件反馈系统方框图如图3所示。D1=K(比例P控制律),D2=K+比例积分PI控制律),G(s)二1s+1s(s-l)(s+6)1(s+1)(s+2)Y图3反馈系统方框图原系统稳定性分析由初始条件知,当G(s)二GJs),未加入D(s)校正环节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s+1s(s-1)(s+6)_s+1S3+5s2-6s(2-1-1)由系统结构

11、图可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所以闭环传递函数为:s(s一1)(s+6)s+1s(s一1)(s+6)s+1s3+5s25s+1(2-1-2)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2-1-3)D(s)_s3+5s25s+1_0按劳斯判据可列出劳斯表如表1。表1初始系统1的劳斯表S31-526S2S1S0由于劳斯表第一列数符号变换一次,S1一行的系数为负,所以系统不稳定,有2个闭环极点在右半s平面,需要校正。G(s)H(s)=1(s+1)(s+2)_1s2+3s+2(2-1-4)当G(s)_G(s2),未加入D(s)校止环节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由系统结构图可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所以闭环传递函数为:(s+1)

12、(s+2)1(s+1)(s+2)_1s2+3s+3(2-1-5)则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2-1-6)D(s)_s2+3s+3_0按劳斯判据可列出劳斯表如表2。表2初始系统2的劳斯表S213S130S030由于劳斯表第一列系数全部为正,系统稳定。2.2P控制参数设计加入P控制系统后的稳定性分析R(S)+门E(S)Ks+1C(S)-J3*s(s-1)(s+6)当D(s)=D(s),G(s)=G(s)时,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11图4P控制器的系统法结构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1)s(s-1)(s+6)(2-2-1)则其闭环传递函数为:K(s+1)缶(s_G(s)_s(s-1)(s+6)_

13、K(s+1)(-1+G(s)H(s)-十K(s+1)-s3+5s2+(K-6)s+Ks(s-1)(s+6)(2-2-2)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D(s)二s3+5s2+(K6)s+K二0(2-2-3)按劳斯判据可列出劳斯表如表3。表3加入P控制器后系统的劳斯表K-65KS14K30_5S0要使系统稳定则必须满足劳斯表第一列全为正,即:4K300K50(2-2-4)解得,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为K7.5,K二7.5为临界稳定。分别对K分别取7.5、15、30来讨论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K=7.5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8)7.5(s+1)s3+5s2+1.5s+7.5通过MATLAB

14、的root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5,1.5,7.5;%描述当K=7.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5.0000-0.0000+1.2247i-0.0000-1.2247i系统闭环的特征根为:S=-5.0,S二j1.2247,S二-j1.2247。从S,S是一对共轭纯虚12323根,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K=15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5(s+1)s3+5s2+9s+15(2-2-9)通过MATLAB的root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5,9,15;%描述当K=10时的系统传

15、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3.6608-0.6696+1.9103i-0.6696-1.9103i系统闭环特征根为:S1=3.6608,S2=0.6696+jl.9103,S3=0.6696jl.9103系统稳定。K=3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0s+300(s)=(2-2-10)3s3+5s2+24s+30通过MATLAB的root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5,24,30;%描述当K=30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1.6194-1.69

16、03+3.9583i系统闭环特征根为:S=-1.6194,S=1.6903+j3.9583,S=1.6903j3.9583。123系统稳定。2.2.3 不同K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11)(2-2-12)(s)=K(Ss3+5s2+(K-6)s+KK=7.5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7.5(s+1)s3+5s2+1.5s+7.5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出K=7.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其程序如下:num1=7.5,7.5;%描述当K=7.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1=1,5,1.5,7.5;%描述当K=7.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

17、项式系数step(num1,den1);%求当K=7.5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1=tf(num1,den1);%生成当K=7.5时的传递函数gridon;从图5可以看出,当K=7.5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K=15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二55(七15(2-2-13)2s35s29s15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出K=1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其程序如下:num2=15,15;%描述当K=1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2=1,5,9,15;%描述当K=1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step(num2,den2);%求当K=1

18、5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2=tf(num2,den2);%生成当K=15时的传递函数gridon;.8X4X.2XStepResponse.8O.0.0.0.图6K=1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6,可计算知:上升时间:t二0.519sr峰值时间:t=1.16sp超调量:b%=90.1%p调节时间:t=7.01s(A=2)sK=3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0s+303s=s3+5s2+24s+30(2-2-14)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出K=3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其程序如下:num3=30,30;%描述当K=30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3=1,5,24,30

19、;%描述当K=30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step(num3,den3);%求当K=30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3=tf(num3,den3);%生成当K=30时的传递函数gridon;如图7,可计算知:上升时间:t二0.349sr峰值时间:t=0.706sp超调量:b%=68.1%p调节时间:t=2.99s(A=2)s由上可知,在K7.5时,适当增大K的值,可以减少上升时间、超调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增大控制器K的值,也是提高了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PI控制参数设计加入PI控制器后系统稳定性分析

20、当D(s)=D2(s),G(s)=G2(s)时,系统结构图如图8所示。R(S)+K+KIF图8加入PI控制器的系统结构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3-1)G(s)H(s)=(K+K)-=+Kis(s+1)(s+2)s3+3s2+2s则其闭环传递函数为:Ks+K10(s)=s3+3s2+2s=11+G(s)H(s)1+Ks+K1s3+3s2+(K+2)s+K1s3+3s2+2sG(s)Ks+K1(2-3-2)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2-3-3)D(s)二s3+3s2+(K+2)s+K】=0可以列出劳斯表,如表4:表4加入PI控制系统的劳斯阵1K+23k13K+6-K13K1s3s2s1s0劳斯

21、判据中要满足系统稳定则劳斯表第一列必需满足符号相同3K+6-K10K01所以系统稳定的条件为:K3K+6(2-3-4)图9K和K1允许范围图稳定时的允许区域如图9。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U.(t)二1(t)时U.(s)-.s系统的误差系数为:(2-3-5)Ks斗KK=limG(s)H(s)二lim=gps-0s-0S3+3s2+2s系统的稳态误差为:es(s)=limsE(s)=s-0(2-3-6)2.3.2加入PI控制器后不同K值下的系统闭环特征根由上述可知,系统稳定的条件为0K3K+6。1分别取K二0,K广5,K二5,二10,K二10,二5的情况下求取系统的闭环特征根。当K=0,K1=5

22、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3-7)5s3+3s2+2s+5通过MATLAB的root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3,2,5;%描述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2.9042+0.0000i-0.0479+1.3112i-0.0479-1.3112i当K二0,K广5时,S1=2.9042,S2二0.0479+j1.3112,S广0.0479-j1.3112。取K二0,K1二5,通过MATLAB绘制波特图开环传递函数为:(2-3-8)G(s)H(s)二Js3+3s2+2s程序如下:num=0,5;%描述当K=0,

23、K1=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1,3,2,0;%描述当K=0,K1=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margin(num,den);%生成当K=0,K1=5时的系统的Bode图gridon;BodeDiagramGm=1.53dB(at1.-1rad/sec),Pm=5.02deg(at119rad/sec)fflE5n七匸器吉System:untitledlFrequent(rad/sec;:1.2S._;Magnitude(dB;:0.003S5Frequency(rad/sec)10口总QwEL-dK=0,K1=5时系统的伯德图Y二5。5s+10图10如图10,系

24、统的相位裕度为当K二5,Ki二1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 0、,S3+3s2+7s+10通过MATLAB的root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3,7,10;%描述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2.0000-0.5000+2.1794i-0.5000-2.1794i当K=5,K1=10时,S1=2.0000,S2=0.5000+j2.1794,S3=0.5000j2.1794。当K=10,K=5时110s+5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3-10)2 0(s)=s3+3s2+12s+5通过MATLAB的root

25、s命令求取系统闭环特征根,其程序如下:den=1,3,12,5;%描述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roots(den);%求系统特征根其运行结果如下:ans=-0.4618+0.0000i-1.2691+3.0360i-1.2691-3.0360i当K=10,K1=5时,S1=0.4618,S2=1.2691+j3.0360,S3=1.2691j3.0360o不同K和K1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Ks+K101(s)=s3+3s2+(K+2)s+K1(2-3-11)当K=0,K1=5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5s3+3s2+2s+5(2-3-12)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

26、响应,绘制出K二0,K二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1其程序如下:num4=5;%描述当K二0,K广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4=l,3,2,5;%描述当K二0,K广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step(num4,den4);%求当K=0,=5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4=tf(num4,den4);%生成当K=0,=5时的传递函数gridon;图11K=0,K=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11,可知:上升时间:t=1.55sr峰值时间:t=2.63sp超调量:b%=80%调节时间:t=105s(A=2)s当K=5,K1=10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A(s)=5S+1002(s)

27、=s3+3s2+7s+10(2-3-13)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出K=5,K1=10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其程序如下:num5=5,10;%描述当K=5,K1=10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5=1,3,7,10;%描述当K=5,K1=10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step(num5,den5);%求当K=5,K1=10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5=tf(num5,den5);%生成当K=5,K1=10时的传递函数gridon;如图12,可知:上升时间:t二0.827sr峰值时间:t=1.44sp超调量:b%=48%p调节时间:t=10.5s(A=2)s当

28、K=10,K=5时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3-14)0(s)=_s3+3s2+12s+5用MATLAB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绘制出K=10,K=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其程1序如下:num6=10,5;%描述当K=10,K1=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子的多项式系数den6=l,3,12,5;%描述当K=10,K=5时的系统传递函数中分母的多项式系数step(num6,den6);%求当K=10,K1=5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sys6=tf(num6,den6);%生成当K=10,K1=5时的传递函数gridon;图13K=10,K1=5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13,可知:上升时间:t=0.702

29、sr峰值时间:t=1.05sp超调里:b%=19%p调节时间:t=5.07s(A=2)s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K/K的绝对值接近零,系统的超调量在减少,调节时间在减少,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增加的零点S=_KJK越靠近虚轴其作用越明显。PI控制器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和一个位于s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PI控制器具有滞后校正作用。P和PI控制特点的比较3.1比例(P)控制器比例(P)控制器改变信号的增益而不影响其相位。在串比例环节后中,加大了控制器增益K可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30、,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适当增大K的值,上升时间、超调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都减少了,就是说改善了系统的暂态性能,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3.2比例-积分(PI)控制器在串联比例一积分(pi)环节后,相当于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这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以消除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但是进入积分调节,由于位于原点的极点的存在,会使系统稳定性下降,系统暂态响应变慢,这时pi控制器增加的位于s左边平面的一个开环零点就会发挥作用,它会减少系统阻尼程度,缓和新增极点对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影响,只要积分常数T足够大,即K足够小,新增iI的零点S二-K/K的值就会更加接近零

31、,PI控制器对系统稳定性、暂态性的影响也会减缓。3.3 I两者的比较比例控制不能消除余差,但是它的控制速度特别快,不过控制精度不高,适合要求不太严格的系统。比例积分可以改善比例控制中精度不高,不能消除误差的缺点,不过存在积分饱和的问题。在接近饱和时采用比例控制。在一个控制系统中不能只使用一种控制方式,要多种控制方式结合使用。合适的情况,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控制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善系统的静态与动态稳定性能,提高系统精度,使系统更加完善。心得体会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总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

32、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航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在当今社会中各方各面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无处不在,它的出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说,在工业、农业、交通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自动化控制技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次课设,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重要。利用Matlab进行仿真使得对比例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学习到了一部分Matlab的知识,认识到这

33、个软件功能的强大与完善。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MATLAB的命令和寻找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操作等。利用公式与图形的结合可以加深对公式定理的认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同时,在枯燥干涩的文字中插入具有说服力的图片也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在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的知识是很难从书中单一的理论中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动手才能累积熟练的,很多的专业相关经验是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摸索中潜移默化地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的。当然,还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思维,敢于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挖掘更深更新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还明白了查阅资料的重要性,现在生活中有很多

34、获取信息的渠道,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和剔除没用的信息是需要掌握的。在这次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设计中,收获了许多,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很多的帮助。最初学习自控原理时认为自控与数学差别不大,但是经过一个学期与这次课设的学习了解到了自控作为一门学科的特色,或许所有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手段计算出来,但那些隐藏在数字下面的意义性质,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文献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新民著.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葛哲学.精通MATLAB.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Rober

35、tH.Bishop.ModernContorlSystemsAnalysisandDesign-UsingMATLABandSimulation.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名沈呈硕性别男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1302班课程设计题目P和PI控制参数设计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问题一:在PI控制参数设计中若设置K为0则相当与一个什么控制,起到什么作用?答:相当于个I控制,采用I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有利于系统稳态精度的提咼,但积分控制使系统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是系统产生90的相角滞后,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二:如何通过闭环特征方程估算系统稳态性能?答:K值从临界稳定点开始增大,系统闭环主导极点逐渐缓慢远离虚轴,闭环非主导极点逐渐快速靠近虚轴。闭环非主导极点逐渐靠近闭环主导极点,所以峰值时间减少,闭环非主导极点逐渐靠近虚轴,所以超调量与调节时间减少。成绩评定依据:评定项目评分成绩1.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分)2.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20分)3.设计结果(20分)4.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分)5.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分)6答辩(25分)总分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