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932758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新闻摄影部分重点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其它思考题:1、“针孔成像”原理。 (题解 P11、 13、教材 P31)答:早在 2000 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针孔 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进过景物,在经过一个小孔进入 暗室时,通过反射, 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在欧洲, 这一原理也在古 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2、新闻摄影发展到今天,其形态与概念较之传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最新的含义是什么? (题解 P48、 51、教材 P80-86)答: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 是使用包括静态、 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 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 它是以图文

2、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 记录新闻事件、 传递新闻信 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3、论述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与联系。(题解P49、55、教材P81-82 )答:( 1 )新闻摄影从属于新闻传播, 这一点划清了新闻摄影于艺术创作的界限。他不能 是虚构的,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去干涉,摆布乃至于“创作”对象,而必须根据客观性 的原则,去真实的记录,反映和再现新闻现场,事件和人物。( 2)艺术摄影,是摄影师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为基础,通过各种摄影技巧来变现 他所看到的事物,凭借摄影的语言来构筑摄影的艺术美,带给人以美的愉悦。( 3)新闻摄影必须面对一个真实的空间和现场,面对真实的事件和新闻人物。新闻

3、摄 影师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对事物的认识去记录,再线新闻事实和新闻形象。当然,强调新闻摄影的新闻传播功能,并非否定新闻摄影的艺术价值和技术含量。 摄影是一门艺术, 即便是从属于新闻传播的新闻摄影, 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艺术性。 新闻本身 也包含着审美, 教育等社会功能。因此, 好的新闻摄影作品, 应该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 记录和有效传播的基础上,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4、要拍好图片新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教材P96)答:( 1 )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 2)主题明确,画面形象直观,突出。( 3)选取的新闻形象要具有典型性。( 4)要重视文字的作用。5、图片编辑在挑选照片时,应考虑哪些方

4、面的问题?(教材P194)答:是否与主题相符是否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是否有新鲜的元素 是否能与其他的照片很好的搭配 是否符合版面的设计安排6、论述“偷拍”的意义及涉及的法律问题。(题解 P49、 56、教材 P120-122)答:偷拍是摄影记者在被摄主题没有发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拍摄。 偷拍是抓拍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难以通过正常拍摄手段获取影像, 或者为了取得更加真实、 生动、自然的形象时,可以使 用偷拍作为拍摄手段。当前, 对于偷拍、暗访手段,我国尚无一个明确的新闻法规对其进行规范。 因此在新闻实践 中,需要问摄影记者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 提高法律意识, 在采用偷拍手段进行新闻活动时, 注意保护他

5、人的合法权利。7、论述“抓拍”的含义、意义与要求。 (题解 P49、 55、教材 P11) 答:含义:抓拍主要是拍摄方法,是指摄影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利用现场的自然环境、 在不干涉、不影响被拍摄者的情况下。抓取被拍摄者最自然、生动、真是的瞬间。意义:( 1)抓拍可以提供真是客观的形象。( 2)抓拍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更加自然、生动( 3)抓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4)抓拍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 5)提倡抓拍,有助于提高新闻摄影记者的自身素质要求:( 1 )应突出画面主体( 2)要有创新意识( 3)要使摄影作品具有情感8、在新闻人物肖像拍摄时如何接近被摄对象?(教材P271)(1)单兵作战,不要一窝

6、蜂出现。单兵作战,有利于让被摄对象保持自然状态。(2)用眼神去交流。当我们想拍摄某个被摄对象时,就需要有交流。被摄对象可以从你的 眼神里读到善意和恶意, 读到真诚与虚伪。 与他们直接用眼神进行交流, 可以在双方建立更 加亲密的关系。(3)使用短焦距镜头。使用短焦距镜头、近焦距拍摄人物,就是要求自己尽可能地靠近被 摄对象,只有靠近他们才可能营造出融洽自然的关系,拍摄到真挚的情感。(4)试着去做对方喜欢的事情。花些时间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去关注对方的做法,让被摄 者感觉你喜欢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5)获得被摄对象的许可。如果摄影记者是真心、善意地去记录,大部分被摄对象都会同 意其要求。9、“视觉暂留

7、”原理。 (题解 P25、 26、教材 P57) 答:当快速挥动一支燃烧的火把时, 火光的轨迹可以变成一条连续的火光带。 后来人们了解 到这是因为当人眼前在观察物体时, 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了短暂瞬间。 这一发现被 称为“视觉暂留”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开始思考能否将连续的运动过程进行分割记录 并予以再现。10、1991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日合拍纪录片望长城对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请问该片的的美学特征有哪些?(题解P25、27、教材P74)答:( 1)美学意义。(2)追求真实自然的纪实风格。( 3)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等电视纪实语言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了朴素之美。 (4)对中

8、国电视新闻的影响。望长城 是中国电视纪实节目的新突破, 表明电视新闻也受到了纪实风格的影响, 开始认 真关注社会生活。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时代真正来临了。11、电视新闻摄影的“景别”有哪些?景别的采用有哪些规律?(题解P196、 199、教材P401-402 )答: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画面为铺,远景和全景景别较少。 在电视访谈的拍摄当中, 为了便于后期制作时的剪辑, 应该随着话题的转换或者时间的推移 相应地变换画面景别,使中景、近景、特写、全景都有一定的比例。12、 电视新闻摄影如何发挥论证功能?(题解P163、166、教材P380-381 ) 答:摄象机展现活生生的形象, 直截了当地澄清事实

9、真相、佐证和伪证,无疑有着其他媒介 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求论点本身具有真理性, 而且要求论据的充 分有力以及摄象机创造性的论证方式。( 1 )证实。所谓证实,即用论据说明记者自己的论点。摄影机通过宏观展现和微观揭示, 有力的取证事实、印证观点。( 2)证伪。所谓伪证,即用摄影机展示论据,推翻、否定对方的观点。证实和证伪只是方 法上不同, 二者都有服务于论点。 用证伪的方法使论敌的观点不攻自破, 让自己的论点得以 更稳固,更有说服力,从而获得好的传播效果。13、 简述出镜记者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领。(题解 197、 203、教材 408-409 )答: 1、拍摄前应配合文稿

10、长短练习走位,确定路线; 2、运动中记者脸部的光线 /亮度变化 符合拍摄要求; 3、运动中应根据需要及时准确的调整画面构图与焦点)14、 简述演播室谈话节目拍摄中,机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最低标准原则)。(教材 P404)答:一般遵循“三角形机位”原则或一般设置三台摄像机,即:由左至右依次设置1、 2、 3号机位, 1、 3 号机主要拍摄谈话对象的中近景画面, 2 号机主要拍摄全景画面及节目开始 / 结束时的重要画面)15、 试论述电视技术的进步对电视新闻摄影观念的影响。(教材P76、P69-70、题解P32) 答: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条件的改进, 电视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创作观念在不断地变

11、化和更新。(1)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其画面生动和视听结合的优势并没有被发挥出来,电视观众也无法从电视播音员的口中获取比广播播音员更多的信息。但观众毕竟同电视播音员有了“面对面”的接触。(2)为了突出电视的画面优势, 1947年,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使 用 16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但此时的电视新闻画面过多的注 重画面的构图、光线等因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视画面对信息的挖掘。(3)进入20世纪70年代,ENG设备被发明出来,并普通应用。这是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电视新闻从此获得了自身独立的品格。ENG的出现使得电视新

12、闻创作的观念得以丰富,人物采访、电视采访等手段都被纳入到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中。(4) 卫星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数 字技术作为一场真正的革命,对电视新闻摄影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将会产生何种具体的影响, 现在还难以预料。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 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必将给电视带来一个全方位 的、根本性质的变革。16、试论“偷拍”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和对摄影师的要求?作用: 为新闻报道提供了真实隐秘的画面和声音, 获得了正常的拍摄难以获取的素材, 在抨 击社会丑恶现象和舆论监督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要求:1、对记者和摄影师有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求摄影师具有

13、一定的胆魄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及较 高的社会阅力经验。 、2、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他人合法权益,注重保护他人隐私。3、此外,偷拍还要求摄影师具有记者的采访能力和编导的驾驭题材的能力。17、什么是图片编辑”有所为” ”有所不为”?”有所为”(1)剪裁照片。(2)加光减光。(3)去除污点。(4)改变反差。”有所不为”(1)修改照片内容。(2)拼接照片。(3)改变视觉信息。(4)其他误导读者的行为。18、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要求。(1)消息类电视欣慰的拍摄,应该做到用事实说话。(2)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该做到用画面说话。(3)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要考虑到电视画面具有直观性、直

14、接性的特点。(4)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该突出新闻现场。(5)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该重视细节的捕捉。19、北京京华时报对摄影记者作品的考评原则。(1)是否具有时效性。(2)是否包含有效信息,有无缺失。(3)视角是否独家、独特。(4)摄影技术是否运用得当,画面布局有无特色。(5)画面的情趣性如何。(6)能否触动阅读者的内心情感。20、新闻摄影记者在火灾现场拍摄时,需要注意:运用全景描述火灾现场, 运用近景去捕捉表情; 首先要拍摄火灾的规模, 也要及时捕捉其中的故事和细节; 在拍摄中要注意色温和白 平衡, 可利用高色温区域或通过闪光灯照射, 使画面产生色彩对比; 在拍摄爆炸造成的火灾 时,抓取现场是最主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