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9326299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第01课时)1作家作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字_,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_、_、_。_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_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2文本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

2、分的第三章,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

3、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戏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3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4、。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衣()帛数罟()不入洿()池庠()序养生丧()死无憾鸡豚()狗彘()之畜()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 )1轲 子舆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孟子 孔子2hoyygwxingsngtnzhxwngpio1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第二部分(第24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

5、可能的。第三部分(第57段):议政: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2“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3文章中表现出孟子的哪些思想与主张?首先,

6、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后,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之教”的主张。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词,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粟米/颤栗拉拽/弃甲曳兵洿池/喑呜叱咤B庠序/搔痒丧失/养生丧死狗彘/残羹冷炙C饿莩/漂浮孝悌/可歌可泣畜牧/六畜兴旺D遗憾/罕见鱼鳖/别有洞天食粮/衣帛食肉2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寡人之于国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则移其民于河东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以五十步笑百步以其无礼于晋D材木不可胜用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斑白班师全般人马B申述伸张深谙

7、身受其害C孝悌不肖啸傲哮聚山林D检获俭约简洁精兵减政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所守或匪亲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青雀黄龙之轴 D数罟不入洿池5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8、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

9、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顺了。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

10、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

11、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

12、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注】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旄倪: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汤放桀,武王伐纣放:释放B贼仁者谓之贼贼:戕害C五旬而举之举:攻克D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今日不知其亡也吾其还也B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何以战C武王伐纣,有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劳苦而功高如此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所谓故国者,非谓

13、有乔木之谓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七十里为政于天下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ABCD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能仅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B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表明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敌人。C战争胜利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需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兼并了,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

14、声载道的局面。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3)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1C 2A 3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B项,身深;C项,哮啸;D项,减简。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通假字考点的理解。所谓通假字,即古人在行文时不用本字,而用另一个音同音近而义不同的字去替代本字,这个用以替代本字的字就称作通假字。它分为(1)同音通假:通假字和本字声音相同。(2)近音通假。通假字和本字声音相近。A项,“匪”通“非”,不是;B项,“无”通“毋”,“不要”;C项,“轴”“舳

15、”,“船尾架舵的地方,这里代指船”。5C【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C项,“小乔出嫁了”应为“小乔初嫁了”。故选C。(一)1D【解析】例句中“鼓”为名词用作动词,A、B、C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项,没有活用现象。2C【解析】“表明害民的是荒年”错误,杀人而归罪于兵器比喻梁惠王治国不好而推卸责任的行为。3(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2)这

16、和用兵器杀人,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呢?【解析】(1)得分点是“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颁白者”,头发花白的人;“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2)得分点是“是何异于”,这与有何不同;“非我也,兵也”,判断句。(二)1A【解析】放:流放,放逐。2B【解析】介词,凭。A项,代词,他;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C项,兼词,“之乎”;兼词,“之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3D【解析】是对何谓故国的评论。是齐宣王想假托顺应天意而吞并燕国的表现。是表述商汤如何统一天下的。4D 5(1)国君进用贤才,如果碰到不得已的情况,将会使地位

17、低的超过地位高的, 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2)很多诸侯谋划讨伐我,(我)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3)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参考译文】孟子谒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臣子。现在大王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任用的人,现在不知到哪里去了。”宣王说:“我用什么方法才能识别哪些人没有才干而罢免他们呢?”孟子说:“国君进用贤才,如果碰到不得已的情况,将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远的超过关系近的,(对此)能不慎重吗?左右侍臣都说好,不行;大夫们都说好,也

18、不行;全国的人都说好,这才去考察他,见他确实是好,这才任用他。左右侍臣都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行,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不行, 这才罢免他。左右侍臣都说可杀,不要听信;大夫们都说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可杀,这才考察他,见他确实可杀,这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的人杀掉他的。像这样,才可以算是百姓的父母。”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裁者。我只听说杀了独裁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齐国攻打燕

19、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兼并燕国,有人劝我兼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攻克了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兼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兼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兼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兼并它。古代有这么做的人,武王就是。兼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古代也有这么做过的人,文王就是。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想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罢了。”齐国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别的诸侯国谋划援救燕国。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讨伐我,(我)用

20、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孟子回答道:“我听说过凭方圆七十里的地方就治理了天下的人,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方圆千里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这时,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少数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汤的军队每到一地,)经商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他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 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俘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百姓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1、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