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9288782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大会文件加入时间:2011-3-2 9:39:58admin点击:1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建设新兴中等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冲刺阶段,也是关系武安兴衰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引领全市人民深入开展再次创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更具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新武安,意义重大而深远。本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武安市委关于制定武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武安经

2、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武安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XX,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4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04%,年均递增13.7%;财政总收入完成53.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77.3%,年均递增9.9%;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16.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0.7%。县域经济基本

3、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51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三强。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市入统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0%。钢铁业实现由钢向材的大跨越,材、钢比由40.7%提高到85.2%,新武安钢铁集团跻身全国十大钢铁集团之列;焦化业基本完成了装备大型化改造,产能超百万吨企业达到5家;水泥业淘汰了90%的机立窑,干法水泥成为主导;装备制造逐步壮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规模企业簇群形成,并有3 家企业跻身中国500强,5家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成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2%。第三产业迅速壮大,五年投资200亿元,

4、建成一批物流、商贸服务等骨干企业,5个景区晋升国家4A级,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三产比重由十五末的22.8%提高到28%。中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五年来,城建累计投资17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主城区面积由19.8平方公里扩展到27.4平方公里,人口由16.5万人增加到23.6万人。累计拆迁174.5万平方米,实施财富广场、大街高架桥、雅园国际花都等重点工程73多项,体育场馆、二环路等正在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运;一批公园、绿带、片林相继建成,城市绿化覆盖率由42.5%提高到52%;兴建了邯武快速路、矿建路西延等一批交通设施,形成了十纵六横一环的城区路网结构和连接外部、覆

5、盖城乡的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磁二、兰村、白沙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村,全市城镇化率由40%提高到52%,荣获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市,跻身国家园林城市,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区域次中心城市和新兴中等城市。节能减排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投资47.8亿元,建成93个节能减排项目,煤气、余热、余压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500兆瓦,完成污染治理项目694个,淘汰钢铁、焦化、水泥落后产能844万吨;初步构建了水体、尾气、能量、固体废弃物四条循环链,新峰循环经济示园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园。20XX,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XX下降了20%、

6、44.8%、40.1%、51.6%。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基地,为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先进单位。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1%提高到56%,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国家科技进步示县市称号。累计投资7.9亿元,新改建标准化学校100多所,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在全省领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县级医院市医院新区,完成了22个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建成了475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治,人口出生率平均控制在6.79。平调落子、武安傩戏、赛戏列为国家

7、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市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称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五年累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7.5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8万人,下岗再就业7710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养老、工伤、失业等五险扩面43万人,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新农保,新农合、新城合不断增加。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316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无房户住房困难和253个村、2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硬化农村道路149公里, 217个村实现了街巷硬化户户通;使8.4万人实现了整体脱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090元、7158元,

8、年均分别递增12.1%、9.6%;城市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提高到41平方米,每百户拥有轿车26辆、电脑84台,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77%。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五五普法收到明显效果;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围和容不断扩展,基层政治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群众的道德意识普遍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提升,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模、敬老孝老模、青少年先锋、五好家庭、文明单位、扶贫济困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市仅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近3000万元,磁山跻身全国文明镇,良好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持续开展电

9、影、戏剧、图书等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自发性的社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十一五是极不寻常的五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市场剧烈波动的逆势中,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国家日益趋紧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政策严峻考验下,传统工业上档升级,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在社会矛盾碰头叠加的复杂社情中,社会保持安定和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十一五的成绩来之不易,尤需倍加珍惜。二发展环境置身于国外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武安,今后一个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有诸多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1、机遇和条件。一是宏观形势总体向好。经历国际金融危

10、机冲击之后,世界经济经过调整将进入复向好时期,国经济将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为我市带来了有利于发展的大环境。二是调整转型面临机遇难得。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仍将增长,为我市钢铁等传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扩大需长效机制,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有利于我市培育新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国东企西扩、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有利于我市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地发展。三是率先发展条件更好。省已把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列为十二五时期实

11、施的战略重点之一,武安被列入2轴6区18县的率先发展区域格局,有利于我市优先承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新武安钢铁集团纳入省级企业重组规划,为我市钢铁业持续、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加快建设四省接壤区中心城市,培育6+6产业龙头,建设邯长、邯黄、邯济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构筑三纵两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将放大综合带动功能,使我市发展直接受益。四是加快发展基础雄厚。我市多年积累的产业基础,形成的民营生机制,再次创业激发的创业热情,思变求进的良好态势,以及青兰高速、邯武快速路的开通等,都为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有利条件。2、挑战和压力。从外部环境看: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虽然我国

12、经济整体趋稳向好,但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二是政策约束日益加剧。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抬高,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政策更加严格,土地、环保执法力度更大,将对处于调整、转型时期的我市带来严峻考验。三是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沿海、沿江的百强县市正在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省环首都13县、环渤海11县市、区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以五年翻两番的目标大跨步前进。而我市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弱化,且长期以来在圈位居老大,缺乏压力和竞争对手,如不跳出小圈子自我加压、奋起直追,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掉队,在区域竞争中进一步拉大距离。从武安自身看:两高一资的支

13、柱产业,受政策、市场、要素、环境四个约束日益加剧;由于发展经济的路径依赖惯性大,对外开放程度低,优质资源汇聚力弱,带动产业升级转型的龙头企业少,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更显艰巨;农业弱质低效,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三农工作仍有待加强;城乡差距明显,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需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采矿采石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保历史欠账较多,发展的软环境距企业和群众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办事服务上还存有问题,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转型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更加繁重。同时,还面临着既要调结构,又要保增长;既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良好的生

14、态环境;既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又要千方百计增加税收;既要有效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建设用地等多重矛盾。必须在两难中抉择,在多重压力下拼搏,趟出一条切合武安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未来五年,困难虽多,压力虽大,但机遇大于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推进再次创业,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开创武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专栏 武安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单位20XX基数20XX完成指标属性全市生产总值亿元219.7448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3028057330预期性全部财政收入亿元30.2453.1

15、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50.1155.6预期性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3.1:74.1:22.82.5:69.5:28预期性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12228584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53.5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8.810.8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0.513.7预期性城市化率%4052预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452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3.479.4预期性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4.293.2088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8.64约束性耕地保有量万亩77.983.4约束性绿化覆盖率%42.552约束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9.34约束性空气质量

16、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天341约束性人口总量万人72.678.2约束性高中段毛入学率%86.7预期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万人51457107约束性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次1.11预期性新型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85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约束性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进程,以科学发展、再次创业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实力武安、绿色武安、和谐武

17、安。二战略定位和任务城市发展定位:新兴中等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快推进一核五带建设。一核为:主城区的综合服务核心,主要聚集行政服务、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五带为:沿南洺河重化工业带,沿北洺河现代农业带,青龙山山前新型工业带,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带,东部沿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带。产业发展定位:打造冀中南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精品钢材基地,四省交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洺旅游休闲胜地,国家级低碳经济示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区。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再次创业要求,十二五时期,要着力开发一批高端化、终端化、专业化的新产品,打造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功能集合、资源集约的新园区,培育科技含量高、

18、能耗污染少、非资源依赖型的新产业,建设景观化、便捷化、一体化、生态宜居的新城市,再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气爽景美的新环境,展现实力武安、绿色武安、和谐武安的新形象。着力实施八大战略任务:1、开放大带动。坚持以开放促跨越,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经济发展一体化意识,加快与国际对接,与国先进地区对接,与环京津环渤海对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对接,下大力气汇聚优质生产要素,摆脱路径依赖,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实现跨越发展。2、全民大创业。坚持放胆、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给足发展空间,使民间资本、民营机制活力充分释放,推动全民大创业,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新业、回乡再

19、创业的良好局面。3、产业大升级。坚持按高于国家、省定的标准,实施淘汰落后、环评和项目建设,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三大调整,构建以精品钢铁及延伸装备制造业为主体,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形成高端化、终端化、精细化、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结构;强力推进重点行业企业重组整合,建成以资产为纽带、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钢铁集团,全面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4、项目大聚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工业聚集区。今后,所有工业项目原则上一律进区发展,积极推动城区及近郊重化工业企业搬迁,大力引导要素向园区汇聚,项目向园区聚集

20、,优化工业布局,促进集中、集约发展。5、城乡大融合。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镇园一体、产城互动,建设以主城区为龙头,新市镇为联体,中心镇为纽带,新型农村社区为触角的全域城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6、交通大提升。坚持推进城乡融合、功能完善的交通设施建设。构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县乡道路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产业聚集区、旅游道路分建专用。7、生态大恢复。坚持不懈地实施节能减排攻坚,推进循环经济大发展,以城乡大绿化、水系大保护、土地大治理促进生态大恢复,构建园成绿块、路成绿带、田成绿网、山成绿脉、城成绿景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8、生活大提高。坚持

21、发展为民、创业富民,更加重视改善和保障民生,持续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医疗保健、社保扩面等十大幸福工程,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三发展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既要勇于跳出武安审视自身,摆脱路径依赖谋划发展,又要尊重规矩、尊重规律、尊重实际,以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围绕构筑产业聚集、主业突出、多元支撑的新格局,区别对待,分清缓急,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非资源依赖型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循环产业,切实增强经济持续竞争力。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坚持转方式首先调结构,把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一揽子

22、解决,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要素资源,务求攻坚突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培育振兴主导产业与放手发展其他产业相结合,做产业与做城镇相结合,做产业与做民生相结合,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与发展社会事业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找准支点,创新创业。选准发展转型新支点,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更加注重把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规律,靠科技支撑产业,提升竞争优势;靠生态营造环境,建设宜居城市;靠文化彰显魅力,突出武安特色;靠统筹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四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建成更具实力、魅力、竞争力的新武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综合实力更强:在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

23、增幅双超12%,力争实现两个翻番,跻身全国县域经济50强。产业结构更优: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支柱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10%以上,服务业比重提高到38%以上,科技贡献率、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城镇化水平更高:建成区面积拓展到3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以上,古城特色和现代魅力全面彰显,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生态环境更加宜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达到国家、省、市要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治

24、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建成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幸福生活指数更高:就业持续扩大,收入差距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基本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专栏 武安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20XX完成2015年目标值年均增长指标属性全市生产总值20XX价格,亿元44879012%以上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20XX价格,元573309404710.4%预期性全部财政收入亿元53.19512%以上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55.6五年累计160025%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

25、8383.04%预期性城市化率%5265预期性高中段毛入学率%86.790约束性全市总人口万人78.281.58.5约束性养老、医疗等保险覆盖率%85基本全覆盖约束性耕地保有量万亩83.475约束性林地保有量万亩136约束性森林覆盖率%29.7381.7%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87达到国家、省和市要求约束性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8.64达到国家、省和市要求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国家、省和市要求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达到国家、省和市要求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0903011812%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1581152810%预期性城镇登记失

26、业率%442以预期性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发展中升级,在转型中跨越。一打造一体两翼、三大平台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高起点、大规模、新产业,注重低碳化、集约化,促进传统产业强筋壮骨、新型产业脱胎换骨。1、建设集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钢城。按照调整重组、提档增效的思路,以强集团、调产品、优布局为抓手,加快推进钢铁业由大转强。十二五末,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钢铁集团,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钢铁行业销售收入由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做强钢铁集团。实施

27、135攻坚计划,强力推进钢铁重组整合。一年打基础:调整新武安钢铁集团股权结构,广泛吸纳各钢铁企业和市外资金,组建市场化运作的集团母公司,形成规运营的集团框架,争取政策支持。三年搞聚集:把城区钢铁企业搬迁与配置股权、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结合起来,在南洺河建设现代钢铁新城,打造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集中发展、循环利用的大型的钢铁联合体。五年大提高:进一步推进集团部资产整合,对集团外钢铁企业实施反向兼并、收购,实现新武安钢铁集团的资本结构、装备结构、投资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同时,敞开开放之门,打破区域、所有制界限,支持新武安钢铁集团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调优产品结构。依托高等院校、科研

28、院所,建立武安钢铁产品研发中心,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推进精钢战略实施,促进钢铁产品向三化延伸。高端化:重点实施200万吨冷轧薄板、50万吨汽车板、30万吨家电板、60万吨电工钢板、50万吨涂镀层板、40万吨酸洗镀锌板、180万吨优质型材、400万吨高强度棒线材等项目,形成600万吨精品板带、600万吨优质棒线材、800万吨优质型材生产能力。终端化:对现有铸造铁、钢材就地加工,延伸发展终端产品,提升附加值。实施200万吨焊管、50万吨标准件、50万吨冷弯型材、50万吨钢构件、10万吨钢桩等12个项目,打造880万吨钢铁精深加工基地。专业化:坚持产品错位,品种配套,专中求精,明确各企业主导产品

29、,在焊接钢、工程机械用钢、高性能建筑用钢不同领域做精做深,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专业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企业。优化生产布局。把围城钢铁企业退城进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控、建先行,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严控各企业产能、限制规模再扩的同时,加快建设南洺河冶金工业聚集区,作为钢铁搬迁退出的承接平台;坚持边建边退,明确依次搬迁退出时间,实行新区建成一定产能,城区退出等量产能,全部建成全部退出;坚持退、减结合,通过搬迁退出,促进以新代老、以大代小、以一企代多企,大幅削减落后产能和限制类产能;坚持双优并重,钢铁退城的同时,在聚集区建成集钢铁冶炼、压延和煤化工、资源再利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钢铁联合体和

30、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双优化。2、大力培育新装备和新材料一翼。新装备:坚持大力引进整机、发展成套、壮大集成,增强协同配套能力,努力发展带动能力强、配套体系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积极引导传统冶炼业向大型铸锻件、精密铸件、装备材料延伸;以交通装备、冶金矿山装备、建筑工程装备、能源环保装备四大领域为主攻方向,开发冶金成套设备及零部件、轨道交通配套设备及零部件、粉磨机、挖掘机等12种产品。通过一手抓外引,对接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力争在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上取得重大突破,重点抓好电动汽车城建设,形成年产5000辆新能源大巴车能力;一手抓培,支持瑞驰数控机床、银信交通设施、邯武棉机、宏

31、泰泵业、五湖专用车、鼎瀛铸造等10家成长型的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到十二五末,培育1-2家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巨人企业,5-8家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武安新的主导产业。新材料:把发展新材料工业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推动新老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十二五期间,在壮大高纯生铁、球墨铸铁、新兴铸管生产规模的同时,重点瞄准高性能结构材料、新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四类新材料,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专用装备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级耐火材料、环境净化材料、高温滤料、动力电池、太阳能器材等10种新产品。重点实施总投资40亿元的200万吨焊接钢、100万吨高纯生铁

32、改造、70万平方米钢铁熔渣制备微晶玻璃、200万平方米钢渣高强耐磨瓷等项目建设。通过联合高等院校,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和高端制造,抓好技术、人才等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实施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推动新材料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工业后起之秀。 3、提升精细煤化工和新型建材一翼。精细煤化工:依托,联合峰峰,融入国家级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实施主、辅换位,打造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炼焦为辅的新型产业。重点以华丰、天煜等焦化企业为主体,整合全市化产资源,集中在南洺河发展煤化工产品,投资100亿元,建设10万吨甲醇、30万吨甲醛、10万吨聚甲醛、20万吨醋酸、10万吨环己酮、10万吨苯加氢等项目;制焦工序重

33、点集中发展大容积焦炉,推广普及干熄焦、煤气脱硫净化、烟尘净化和新型配煤等先进技术,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组建煤化工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到十二五末,全市焦炭产能控制在900万吨左右,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全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煤化工产品收入占到60%。新型建材工业:坚持龙头带动,组团发展,建设辐射京津和四省交界区域的新型建材基地。水泥行业,全部淘汰机立窑,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推进新峰公司干法熟料生产线建设,形成年产700万吨熟料生产能力,带动和辐射若干个大中型粉磨站,并不断研发高强度水泥、特种水泥等新品种,组成以生产、技术协作为纽带、四省交界区域规模最大、全国首家数字

34、化水泥集团,促进水泥业由低转高。十二五末,全市水泥年产能达1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率达100%。规建材矿山及加工企业发展,大力支持开发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生态建材产品,扩大煤矸石、粉煤灰、钢渣、建筑垃圾等制作地面材料和墙体材料生产规模,重点建设3-5家年产上亿块标准砖的建材企业。同时,积极引导发展以轻工、食品、医药、生物等为主的非资源依赖型新兴产业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两翼的新型工业增添新色彩、新活力。专栏 三大产业平台新峰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示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吃铁耗钢、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由新峰园、特钢园、钢材深加工园、铸造园和综合服务区组成,

35、到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区、低碳经济示区。武安工业园。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分公泉、长远两区,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建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工业园区。南洺河冶金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精品钢材、煤化工和现代物流,分钢铁园、煤化工园、新兴铸管园、物流园。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4、建设产业发展三大平台以资源整合的理念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整理整合村镇、土地、矿产、设施、企业、产业、管理等要素,建设大园区、吸引大项目、实现大集聚、形成大循环、发展大产业。按照企业集中、产

36、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动资源向园区配置、项目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转移、创新要素向园区汇聚,着力打造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产业结构合理、聚集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总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的三大产业发展平台。新峰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示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吃铁耗钢、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由4园1区组成。新峰园:主要建设集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项目和低碳经济项目。特钢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200万吨短流程炼钢,开发以高性能结构材料为主的特钢产品。钢材深加工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材后精深加工

37、产业,形成800万吨钢材深加工能力。铸造园:主要发展铸造业,形成150万吨优质铸造铁生产能力,其中50%以上实现深加工。综合服务区:主要建设产品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到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区、低碳经济示区。武安工业园。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分公泉、长远两区,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建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新型工业园区。南洺河冶金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精品钢材、煤化工和现代物流,分钢铁园、煤化工园、新兴铸管园、物流园。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强力推进聚

38、集区建设。聚集发展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武安深层次结构矛盾的关键,必须统一步调,协调联动,合力攻坚。坚持政府主导。建立高规格的武安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推进组织和各园区强有力的管理服务体系,强化政府调控力度,科学决策涉及聚集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统筹推进聚集区建设。加强土地储备。通过向上争取、建设新民居置换、利用未利用地、开发整理废旧矿山厂房及滩涂丘陵等多种途径,能征则征、能调则调,集中土地资源,向聚集区倾斜;严禁在区借上项目之名圈占土地、开发房地产或转作它用;达不到规定投入强度的项目不供地,不能按期开工的项目,收回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规划约束。在

39、聘请高水平专业机构高标准制定园区规划和详规的基础上,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化规划执行,严格按照规划的围、标准、定位、投资强度建设聚集区和入驻项目、摆放企业、预留空间、安排绿化等。通过公开规划、透明运作,实行执行与监督分离,加强行政、社会、舆论等监督,使规划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实施多元推进。大胆尝试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建设聚集区,通过引进专业公司,合理让度权益,把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等事项推向市场,提高建设效率;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由经营企业转向经营产业,建设产业关联度高、企业集中、连片开发的新园区。加快退城进区。制定围城企业退城进区专项规划和各阶段性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搬迁。采

40、取行政限制、园区吸引、政策促动、让出现有厂区土地由搬迁企业开发等多种措施,增强企业退出和搬迁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搬迁企业厂区土地使用形式,妥善解决企业与村街、居民的利益关系,确保企业稳妥退出、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专栏 新型工业体系建设集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钢城。到十二五末,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钢铁集团,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钢铁行业销售收入由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大力培育新装备和新材料。1、新装备:到十二五末,培育1-2家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巨人企业,5-8家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武安新的主导产业。2、新材料: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专用装备

41、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级耐火材料、环境净化材料、高温滤料、动力电池、太阳能器材等10种新产品,推动新材料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工业后起之秀。 提升精细煤化工和新型建材。1、精细煤化工:到十二五末,全市焦炭产能控制在900万吨左右,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全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煤化工产品收入占到60%。2、新型建材工业:研发高强度水泥、特种水泥等新品种,到十二五末,全市水泥年产能达1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率达100%。专栏 新型工业体系建设集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钢城。到十二五末,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钢铁集团,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钢铁行业销售收

42、入由700亿元提高到1500亿元。大力培育新装备和新材料。1、新装备:到十二五末,培育1-2家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巨人企业,5-8家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武安新的主导产业。2、新材料: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专用装备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级耐火材料、环境净化材料、高温滤料、动力电池、太阳能器材等10种新产品,推动新材料工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工业后起之秀。 提升精细煤化工和新型建材。1、精细煤化工:到十二五末,全市焦炭产能控制在900万吨左右,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全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煤化工产品收入占到60%。2、新型建材工业:研发高强度水

43、泥、特种水泥等新品种,到十二五末,全市水泥年产能达12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率达100%。二打造以物流为主、支撑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持工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吸纳就业、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业态创新,围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繁荣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以四地建设为引领,大幅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比重。到十二五末,全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以上。1、建设四省交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围绕为工业生产销售配套服务,融入大企业,拉近大港口,借助大交通,发展大物流。在整合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的同时,着力创新物流业态,开拓第三方物流,发展专业化、市场

44、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十二五期间,重点用好三大通道:借助邯长、邯黄、邯济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用好向西直通煤炭基地,向东直通、日照港,向北直通、黄骅港的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大通道。建设三个园区:依托大企业, 投资100亿元,在南洺河东西两端各建1个煤炭物流园、钢铁物流园,在新峰建1个综合物流园。培育两个中心:投资20亿元,分别在武安工业园南、北两区建设钢铁企业备品备件中心、工业产品交易中心。努力打造以原辅材料、备品备件供应,产品营销为主,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融资等为一体的四省交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力争十二五末生产性物流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2、

45、建设冀南现代商务商贸服务高地。按照立足武安、依托、辐射周边的思路,抢占商务商贸服务高地。加快主城区退二进三步伐,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重点建设三区一网。在中兴路西段和新华大街设立商务中心区,完善会议、写字、办公、酒店等设施功能,提升商务服务能力。重点发展会议会展、研发设计、管理咨询、广告策划、招商代理、法律会计以及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数据处理等商务服务业。加快企业二、三产剥离和转型,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服务外包企业。鼓励支持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外产业链分工,拓展发展空间。改造提升城市商业中心区,高标准改建南关商业步行街,形成以南关街为核心,辐射中兴路、桥西路的商业中心区。大力引进国

46、著名商业品牌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壮大各类品牌时装、童装、鞋业等特色街、专营店,提高商业经营服务档次。沿邯武北路、邯武快速路发展专业市场区,完善和壮大钢铁、汽车、建材、家具、农贸、工艺品等各类专业市场。推进商贸服务网络化,优化主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服务;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促进农超对接,实现全市便捷商贸全覆盖。鼓励发展假日经济和夜经济,繁荣商贸市场。3、建设洺旅游休闲胜地。充分利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按照严格规划、整合资源、集中开发、打造精品、完善服务的理念,构建以文化、地质、红色、生态4大游为特色的大旅游格局。建设集磁山文化和地质、戏曲、冶炼、商贾、民俗6大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武

47、安文化博物馆,实现文化集中游。在武安国家地质公园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国家级地质教学基地,拓展地质游。以晋冀鲁豫中央局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核心,创新旅游方式,促进与教育、科技等行业的融合、渗透,推进红色经典现代游。整合西部山区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京娘湖、沟、长寿村等景区档次,引入攀岩、滑雪、探险、网球以及乡村酒店、山水人家、养身山吧等运动休闲项目,丰富生态游。打通由直通我市西部山区的旅游专用快速道,探索建立大景区管理模式,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链条,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到十二五末,建成1家5A级景区,7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17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32亿元。4、建设

48、区域性金融服务业宝地。深入开展招行引资和银企对接,确保信贷资金投放持续增加。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资金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构建多元化金融资本市场体系。到十二五末,引进3-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培育1-2家上市公司。三打造以五化为目标的现代农业体系以产业化、设施化、庄园化、公司化、生态化为目标,加快发展具有武安特色的现代农业,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区。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7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重点建设粮食高产区、推广示田、推进机械化。加快建设产业化基地。立足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无公害、高科

49、技、特色化农业生产,重点建设200万头瘦肉型猪、27万亩优质林果、30万亩优质谷子、6万亩优质蔬菜四大基地,实现种养、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公司。支持仓盛兴粮油、锦绣果业、晶品果业、金鹏牧业等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建成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积极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拓展农业功能,创新农业经营业态,引导发展集特色种养、休闲采摘、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生态庄园经济和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建成金鼎、白沙、东寺庄、智寿园、玉皇山庄等十大农业生态庄园。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50、。对20座小水库全部除险加固,恢复蓄水能力1000万立方,对口上、车谷两大灌区实施节水改造和联网工程,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主河道治理率达到100%;全市农机总动力保持在280万千瓦,机械化作业面达到70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十二五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到65%以上。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按照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思路,建设以主城区为龙头、以新市镇为联体、中心镇为纽带、新型农村社区为触角的全域城市,推进城市田园化、农村城市化、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

51、5%。其中主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一推动城市建设上水平。围绕繁荣和舒适两大主要目标,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把加速城市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东接西扩南延北连中改,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四面多点拓展、加速产城融合、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拉开城市框架。坚持优先向西向南发展,加速东部北部连接,带动中部旧城改造。加速向东部发展。建好汽车客运东站,实施中兴路东延,加快东二环路修建;依托邯武快速路,加快推进武安工业园长远区建设,建成以新兴产业为支撑,住宅、商贸、休闲娱乐等融合发展的东部新区。建设西部现代新城。在现有西苑千亩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加快中兴路、向阳路西

52、延和西苑、新兴大街等主干道建设,力争三年成型、五年成城,形成以行政办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现代住宅为主要功能的7平方公里城市新区。打造南部生态新区。以洺湖为依托,加快洺湖环路和南二环路实施进度,推动新华、富强、裕华等大街向南延伸,开发湖心岛、龙头山、水上观光项目,建设以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和高档住宅为主要功能、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区。积极推进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向新兴铸管生活区延伸,将其纳入城市南部新区,实现城市低成本扩。推动北部向城市靠拢。通过加快武安工业园区、邯邢矿山管理局云宁电厂及矿山企业和在建的大唐武安发电项目的道路设施建设,实施生产、生活分离,推动北部人口及社会服务设施向城市靠

53、拢。推动旧城改造。启动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项目,以中兴路以北、仓门口路以南、南关街以东、塔南街以西为界,通过保护性改造,恢复武安古城风貌,真正实现老区古文明。实施6个城中村地块改造,拆迁34万平方米、新建130万平方米,实现旧城脱胎换骨。积极实施城区重污染企业退城进园、退二进三,利用城区企业搬迁腾出的7000亩地,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提升山水魅力。全面加强城区绿网和生态水系建设,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西苑新区以西建设宽度约1.5公里的生态林带,与西部工业聚集区相隔离;实施玉带河及南北洺河城区段风景林地建设和洺湖风景区绿化等工程,利用库水、中水造湖造景,恢复护城河,逐步构建三河穿城玉带河、

54、护城河、南洺河、四湖点缀洺湖、西岭湖、八一湖、白鹤湖、五林环城西苑、东山等五个千亩林地的山水景观系统。完善城市功能。道路,实施总长68公里的城区道路改造建设工程,构建外有二环绕城、中有一环分流、有路网贯通的新格局,到2015年,城市道路总长达到50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翻一番。供水,加快供水设施完善改造步伐,完成第二水厂和输配管网建设工程,新建规模为2万吨/天的第三水厂,确保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气,抓好供气管网改扩建工程。引天然气入城,在城市新区全部使用天然气。燃气普及率达到100%。供热,实施云宁电厂向城区供热工程,加大供热管线配改力度,新增供热面积24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

55、90%以上。提升城市品位。面向省外、国外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建立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评审专家库和评审机制。确定城市主色调,推动既有建筑包装改造。加快中央商务区、雅园国际饭店、洺湖新村、东环交通枢纽工程等一批精品工程建设,着力打造1-2个地标性建筑,展现城市现代魅力。实施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指挥平台,实施网格式精细化管理。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严格控制零星插建,严禁小产权房建设。推动组团发展。调整行政区划,将午汲、安庄等乡镇全部或部分划归城区。按照兼具田园化城市和城市化农村的特点,将环城的团城、土山

56、、康二城、伯延等5个乡镇建成新市镇,使之成为与主城区相映衬的点状式新城区。实施二环联城、两路四延计划,以二环路为纽带,将5个新市镇联为一体,推动中兴路东延至永峰线、西延至西二环,富强大街南延至伯延、北延至土山,按城区道路标准配齐市政设施。开展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与新市镇设施联网;两年全部开通城区至5个乡镇中心公交线路,实行同网同价,到十二五末,使之成为与主城区连接方便、等值化、特色化、田园化的新城区。二加快中心镇扩容升级。抓住全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机遇,以磁山、阳邑等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中心镇为重点,研究制定专门政策,加快中心镇扩容升级步伐。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扩容升级目标,推动

57、中心镇启动新一轮城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工业聚集区、商业街区、服务设施、供水治污等规划编制工作。支持率先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道路交通、供水等公益事业项目,全市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中心镇倾斜。对中心镇依托周边企业开展集中供热、供气入户工程,以及建设排水管网的,由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完善中心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职能健全的镇级财政,设立独立的镇级财税机构和金库,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能力。严格城镇管理。健全中心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门工作人员。建立中心镇城建、国土、环保、工商等镇直单

58、位联合管理机制,推动综合执法,促进镇容镇貌管理经常化、规化。统筹推进其它建制镇建设,立足产业基础,分别培育工业重镇乡、商贸大镇乡、农业强镇,旅游和文化名镇。三加快产镇一体化步伐。按照围绕产业建城镇,依托城镇兴产业的思路,加快镇园一体、产城合一步伐,推动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双向优化。市域西南部,沿南洺河重点布局钢铁、焦化、建材等重化工业及现代物流,磁山、徘徊、冶、石洞、阳邑等乡镇要着力打造工业重镇、工商业重镇。市域中轴线,沿东西方向在邯沙线与邯长铁路之间之间,依次布局新兴产业与装备制造、商贸流通、循环产业、精品钢铁等产业,康二城、淑村、团城等乡镇,要强化在基础原材料加工方面的分工与合作。市域东北部

59、,沿北洺河自东向西,依次布局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生态农业,北安乐、邑城、西寺庄等乡镇,要严格控制重化工企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沙河、永年交界处,邑城、北安乐两个乡镇要依托沙河电厂、永年标准件园区,建设县域边界工业配套服务中心。西部深山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种植,以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划定保护围,禁止从事与保护无关的一切开发活动,贺进、活水、管等乡镇,要压缩开发建设围,控制开发强度,集中力量、集中区域发展旅游服务和特色种养业。建立健全功能区引导约束机制。统筹园区、产业与城镇发展,制定规划环评,依法引导产业布局、城镇分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业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

60、生态保护区、粮食主产区不因行业效益剪刀差而发展滞后。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按照农民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转变新民居建设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工化。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财政支农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继续安排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按照随项目走、随任务走,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原则,支持全市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着力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多形式开展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管理,大力提高劳务性收入。在城区、园区周边村

61、,建立房屋租赁市场;在其他村制定土地流转、出让的政府指定价格;探索制定农民土地入股获取经常性收益的办法;创造条件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完善村级财富积累机制,进一步提高村集体保障运转、服务群众、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制定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现有集体资产量化入股,实现保值增值。允许村集体在组织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中,按照事先约定提取服务费用,增加集体积累。在城市发展、道路建设规划中,为近郊村、沿路村预留可开发利用地块,由村集体按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相关服务设施并对外租赁承包,开辟集体稳定

62、增收渠道。支持村集体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项目,以集体资产入股,增加集体收入。到十二五末,年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行政村总量比20XX翻一番。加快以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的新民居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来抓,依托主城区、大园区、大企业、旅游区和新民居建设示村,率先建成一批示型社区。在已列入城区近期规划建设的城郊村,发展多层住宅,推进道路、供热、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联网;在园区和大企业周边村庄实施村企共建,引导企业提供资金、就业支持,所涉村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在旅游区附近集中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计划将旅游区村庄逐步搬迁,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支持新民居建设示村合并周边村庄,推动新村并旧村、强村并弱村。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搞好公共设施和管理服务配套。整合、捆绑各级支持农村发展的资金和项目,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匹配。对迁并村停止发放宅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