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926604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 【摘要】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总供应站,也是有污染品的集中点。工作人员长期同致病菌、尖锐器械及高压和高腐蚀物品接触,加上夏季的炎热、潮湿,噪音等诸多不良因素,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危害,也是防止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供应室; 工作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供应室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职业污染的危险因素中,对于工作人员加强医院污染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建立并遵守

2、规范化操作程序、加强检查,督促工作人员坚持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工作中发生针刺伤及锐器损伤,可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1 危险因素 1.1 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在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如刺伤、灼伤,甚至是病毒感染。 1.2 生物因素 即经过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机会。主要发生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环节,被污染过的玻璃注射器、枕头、穿刺针头、手术器械及沾有血迹、液体的器具、布类,穿透工作人员皮肤黏膜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

3、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1.3 化学因素 供应室在消毒灭菌过程中,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多种化学消毒剂,如果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肤粗糙、皮肤过敏及毒性反应。 1.4 消毒灭菌器具 医院灭菌经常以高压蒸汽灭菌为首选,对于蒸汽不能或不宜穿透的,则选用煮沸或干热灭菌。在灭菌过程中,稍有不慎,即有被灼伤或烫伤的可能。使用灭菌压力锅不正确或设备出现故障还有爆炸的危险。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灯消毒,接受光源直接照射会对人的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还可以引起呼吸加速、胸闷、咳嗽等中毒症状。 1.5 工作环境及噪音 空气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每天接触被污染用品。如不注意防护,将成为直接感染者。环境

4、的高温、高热、高潮湿、噪声、空气闭塞及电器使用等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也有危害。长期受噪声刺激可造成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和脉率加快1。 2 安全防护措施 2.1 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 进行医院内感染知识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学习有关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措施,提高防护意识。进行损伤后急救处理措施的教育。培养普遍预防意识,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供应室人员学习,并做安全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

5、防护能力。 2.2 供应室人员穿戴及操作注意事项 严禁戴首饰及留长指甲,严格洗手或戴手套及手消毒,注重个体防护,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及隔离制度。注意皮肤的防护,操作时做到忙而不乱,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改革护士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使用改良的医疗器材,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2。 2.3 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的配备 配备防护用品,根据医院的条件及危害因素制定计划,从预防出发,储备足够防护用品并单独存放。配备的常用防护用品有塑胶手套、防水围裙、套袖、套靴、口罩、面罩、防水衣、洗涤用品及皮肤消毒剂等,同时增加备用呼吸道防护器及预防意外的急救药品及用品。 2.4 预防器械伤害 供应室所回

6、收的物品应在临床科室先进行初步处理。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严防尖锐物品刺伤、划伤。如出现意外,应立即用肥皂、流水冲洗伤口,做消毒处理并包扎。还应做预防注射,并报告相关部门,以做相应感染的追踪调查。 2.5 预防化学制剂致人损伤 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刺激及毒性。在配制、消毒、浸泡前,需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过程中宜谨慎,防止漏溅及吸入人体内。存放处要做到阴凉、避光、加盖保存、容器表面有明确标志,使用中轻拿轻放。操作完毕,对所在区域及物品用流水冲洗干净,必要时用中和剂,打开通风设备。如被化学消毒剂刺激眼睛、皮肤黏膜等,立即用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

7、诊。 2.6 预防高压电器伤害 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用电知识讲座,机械及线路要安装良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用毕应切断电源,再进行整理,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电。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机械性能良好。供应室工作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前后要例行检查,专人负责,避免事故的发生。 2.7 预防保健 制定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半年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机体抵抗力3。应不断改善供应室高温、高热、潮湿的工作环境来预防其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3 小结 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有关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既保证工作质量,又保证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使全院医疗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参 考 文 献 1 黄子杰,徐志峰.施琼等职业性物理因素与疾病.预防医学,2001,1(4):15-16. 2 胡敏.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意及注射安全防护措施.职业和健康,2004,20(1):40. 3 陶延英.供应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 (收稿日期:2011-02-24)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