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926412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播历史的正能量“梁”“、启”“、超”文/邵春晖 历史的作用不像应用科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直接见诸现实。但是,真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历史的能量恰好就在看不见、摸不着之中。 一、“梁”文化纽带,时空桥梁 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空间上的联系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历史帮助我们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实现纵向穿越;它又可以建立横向联系,连接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历史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和时空交汇的桥梁。章太炎说过:一个国家永不腐朽的是其国史。中华文明遗产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史承载的责任真所谓大矣! 为了让学生获得上述感悟,我与他们合作整理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的台湾史料。 台湾自古就属于

2、中国,两岸交流往来历史久远,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三国时期东吴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开始对台湾进行有效管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置府县,移民垦荒。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60多年的分离。国际社会对台湾归属中国也有着广泛的认同。纵横台湾的历史,国共两党达成“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原则。现在,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频繁。 通过亲自整理台湾的历史纵横,学生们认识到了台

3、湾和其他兄弟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 温家宝说:“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文化不丢,靠什么?要靠国民历史教育。50年的日本殖民史、60多年的海峡两岸分离现状,如果国民历史教育再缺位,台湾就面临着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危机。历史教育的责任无疑重大而光荣。愿通过历史的纽带,加强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二、“启”启迪思维,照亮现实 说文解字:启,开也,即启发开导,使有所领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当代人对于历史的认识。我们不能躲在象

4、牙塔里读历史,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教育启迪,用以指导现实生活。这是读史的动力与关键所在,也是发挥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 初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进行历史反思、启迪现实的能力。为此,我做了“刺激与反应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专题教学。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国人反思自身的技术不足,从而开展洋务运动。向“蛮夷”学习,对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尽管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无疑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国人极度惊骇:“为什么学了先进技术还是挨打?而竟然被自己的学生打败了!”救亡图存之风急起,国人感到制度上的不足从而向日本学习

5、,走立宪道路,维新变法。封建顽固势力太强大,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国人开始暴力革命,走共和之路,辛亥革命爆发。由于资产阶级严重脱离群众,封建势力过于强大,革命推翻帝制,却带来军阀混战,“共和”有名无实。一次次失败使国人认识到旧国民难以驾驭新制度,意识到了思想文化的不足。新文化运动呼唤民主科学,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了民族独立,为实现近代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中国人民在挨打与反思中前行,紧贴“

6、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逐步符合现实国情,近代化之路逐渐明朗。 三、“超”鉴往知来,创新超越 说文解字:超,跳也,即跳过、超越的意思。超是拔高了的“启”。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传承文明,并在前人基础上做出创新与超越。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正是基于不同的时代特征,对以往成果作出的批判继承,是对前人的一种超越。 借鉴历史,培养创新意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联系与比较是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两次成功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

7、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它利用资本主义的“迂回”道路来发展社会主义,不拘泥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与时俱进的独特创新。它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反思,继承了新经济政策,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但小平又有了新的超越。例如: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程度,列宁认为商品经济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而邓小平则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不是区别姓社姓资的标志,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手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方面,邓小平提出创办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东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实行“一国两制”,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学习互补。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后人应该比前人更有智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历史是一笔不朽的财富,从前人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养分,可以使我们获得“超”的正能量。 莫言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文学最大用处是无用。”这正符合老子“有以之为利,无以之为用”的思想。历史也是如此,看似“无用”,但它却无形地传播着“梁”“启”“超”的正能量,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