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事业管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9258652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村社会事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乡村社会事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乡村社会事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社会事业管理(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讲座讲稿(主讲:姚兆余,南京农业大学)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第一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这门课,乡村社会事业这门课,总共分为十讲,包括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乡村教育管理、乡村计划生育管理、乡村社会保障管理、乡村环境管理、乡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村民纠纷管理调解、村民道德建设,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一讲,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涵义、特征和职能。在这一讲里面,我主要讲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讲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涵义和特征,第二个问题,介绍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职能。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乡村社会事业管理涵义、特征。讲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乡村社会事业,

2、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对社会事业还没有作非常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社会事业是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或社会生活来提供服务,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社会事业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们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发展的水平,社会事业的完善与否,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对社会事业的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地给乡村社会事业下一个定义,所谓的乡村社会事业,就是指面向乡村全体成员,以提高乡村居民文化素质,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目标,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社会活动和服务体系。 乡村社

3、会事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它既包括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乡村居民素质的科技教育事业,又包括事关乡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精神生活质量的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来包括乡村的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我们国家的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又少到多,由简单到完备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各项事业,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就,比方说在医疗卫生方面,2002年全国共有县医院2037所,妇幼保健院有1605所,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1700多所,卫生医院累计达到50多万人,乡镇的卫生医院有4.5万个,卫生人

4、员有106万个,89%的村都设置了卫生室,平均每一个村医生和卫生员大概有1.82个人;在乡村教育方面,2002年底我国实际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普及计划生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小学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国农村共有小学41万所,初中学校有3.87万所,乡村里面的各级城镇文化学校有65万多所,93%的县、94%的乡镇和82%的村都建立了城镇文化技术学校。 虽然我们的乡村社会事业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它还处于一种滞后状态,一方面发展的步伐是非常的缓慢,总体的水平仍然很低。比方说在农村医疗方面,据统计,到2000年农

5、村的人均的卫生事业费才有12块钱,相当于城市人均的卫生事业费23.4%,也就是说还不到四分之一,2001年乡村里面拥有病床的床位,仅占全国总拥有量的23.4%,乡村卫生的技术人员,卫生员数量只占全国总数的23.2%,总体看水平还是比较低。另一方面区域的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西北和西南等贫困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和经济条件等等原因,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是相当地滞后,乡村人口的增长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当地全体村民的要求,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也是比较薄弱,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因此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来改进农村社会事业的管

6、理体制,优化农村社会事业管理资源的配置,加大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应该是我国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介绍了乡村社会事业涵义以后,下面我们具体再介绍一下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乡村社会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对乡村的资源、人口、教育、保障、秩序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从而保障乡村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活动。究竟怎么去理解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管理去把握: 第一,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管理机制。绝对不能脱离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靠个人的意志和主观的臆断进行安排。 第二,乡村社

7、会事业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为什么这么说呢?乡村社会事业有的是公共产品,比方说像基础教育,像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是属于公共产品,有的它属于准公共产品,像医疗卫生,像农村高等教育,它实际上是准公共产品,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或者是企业,或者是单位,它都不具备,充当责任主体的能力和资格,它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作为乡村公共权力的主体和乡村社会事业的管理者,地方政府掌握着乡村社会的资源,也具备行政执法的权力,因此它完全有能力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此外,在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制定法律法规的政策,规范和引导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只有作为社会事业管理的主体地方政

8、府,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乡村社会事业的管理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政府在管理的活动中,应该在改变以往对各项社会事业前面包揽的这做法,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转变职能下方权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积极培育乡村各种社会组织,让它们来承担,一部分社会事业管理的职能。 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乡村社会事业主要应该包括乡村的规划与资源管理、教育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乡村环境管理、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管理、乡村社会秩序管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下面我们就把每一个方面简单做一个介绍: 乡村的规划和资源管理,它实际上主要是对村镇的住宅,公共设施、生

9、产设施、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各个地方资源的禀赋状况,一定要考虑资源走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力求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乡村人口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生育管理,人口质量管理和人口流动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实际上发生了分化,农民收入开始分化了,乡村的社会分层非常明显,所以人口管理变得会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不仅需要人口所在地和暂住地的各个组织通力合作,而且需要乡村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政策和道德规范,形成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乡村教育管理主要分为技术教育管理和城镇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管理,

10、技术教育管理主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要进行普及义务教育,城镇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是对乡村的成年人进行科普知识、实用技能和法律知识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社会保障管理,目前来说在乡村,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样,所以养老保险盒医疗保险,它的模式具体怎么样去操作,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各个地方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乡村环境管理,也是我们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一个重要的部分,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类改造自然力度加大

11、,通过环境问题实际上越来越突出,像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塑料地膜污染、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已经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另外一个方面,在农村滥砍滥伐,毁草种地,围圃造田,有这一类不合理开发活动,加剧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各级乡镇政府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并教育村民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乡村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管理,它实际上包括三个部分,一个部分主要是乡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它主要是指对重大的传染病,像2003年的非典,重大的传染病,还有全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以及重大

12、的食物中毒,像这一类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健康这一类的卫生突发事件要进行管理。社会安全事件管理主要是指对那些危害乡村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这一类突发事件来进行管理,从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 自然灾害管理,主要是指对乡村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预防,进行救治,这个也是乡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乡村秩序管理主要讲的是,乡村社会秩序,乡村社会秩序它实际上主要是指国家法律制度和乡村社会习俗所构成的村民和村民之间、村民和国家之间、村民和社会组织之间,这种互动的准则和规范,就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它是维护人们正当权益,保护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乡村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乡村社会秩序,

13、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要加强农村的法制和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治安管理,要综合运用教育管理打击和防范等手段来保证乡村社会稳定。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它实际上主要指的是在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对农民进行道德理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建设和家庭道德建设。上面我们把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具体的八个方面的内容,做了一个简单地介绍。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具有哪些特征。乡村社会事业管理既不同于工商事务管理,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务管理,它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这个特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性。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

14、源,更好地满足乡村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所以它跟工商企业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工商企业管理,它是单纯追求产值,追求利润,追求经济效益,社会事业管理,它更多地去追求一种社会效益,比方说像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这些领域里的投入,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在这些领域投资,它又具有见效慢,回报率低的特点,所以工商企业一般都不愿意在这些领域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政府来充当投资的主体,更多更好地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这一类公共产品的服务,来弥补市场运作的不足。 第二,强制性。社会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因而具有较大的强制性。政府部门行使权力具有强制性的这个特点,也就决定的社会事业管理也要

15、具有强制性,事实上像社会事业管理的过程当中,大量的立法,像政策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一定的强制性,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价格管制,技术教育、社会保障、卫生服务的法律方面的规定,它都具有强制性。我们说社会事业管理的强制性,也并不以为这管理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公共权力,而是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活动,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 第三,非营利性。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保障、社会救灾、社会救济等社会事业,主要是满足乡村居民的公共需要,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的服务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实施社会事业管理的时候,也确确实实要改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的质量,真正以公仆的意识来替代

16、父母官的意识,要真正以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来替代要人民做事的意识,既不能把营利当作管理的目标,也不能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影响干群关系,损害人民公仆的形象和威信。 第四,复杂性。社会事业管理涉及到乡村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乡村社区各种不同的阶层,因此比较复杂。比方说人口管理,最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目前我们国家对人口流动的管理,还没有形成全国“一盘瓷”的格局,流动人口管理的体制以及管理机制,都不健全,这样一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第五,前瞻性。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尽管是解决乡村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必须要具有前瞻性。

17、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具有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投入和产出不能保持同步性,它需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能见效,所以它必须有一个预先的发展,否则的话,它就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进步。比方说,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不是一两年的事情,必须它有一个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再进行高中教育,这个人才能成才。其次,乡村社会的公共需要也是逐年增长的,如果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适度超前的话,而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办法,公共需要的满足,将来也会成为困扰乡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乡村社会事业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乡村社会事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来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讲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社会事业

18、的涵义和特征,下面我们介绍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职能,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主要具有下面几个职能: 第一,计划职能。所谓的计划,应该说它就是为乡村社会事业发展来制订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程序,步骤、和方法,这就是计划。社会事业的计划,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合理确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在规模、速度、比例方面,要搞好各种平衡,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当地村民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第二,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确保具体目标的实现;第三,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事业的计划,也分为长远计划和中期计划和短期

19、的计划,长期计划顾名思义,主要是着眼于长远的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短期计划实际上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化,它主要是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计划,除了我们说的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守下面三个重要原则: (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它又是经济稳步增长的一个前提和保障,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单纯地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也不可能替代社会发展,如果长期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话,那么不但不能满足乡村居民的需求,实际上它也妨碍了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因此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和谐社

20、会为最终目标,做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家都知道,像我们国家是低于辽阔,不仅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即使在同类地区,各个地方之间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在发展社会事业重点,也应该不同,所以各个地区也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乡村为单位,因地制宜,科学制订社会事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社会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比方说在西部地区,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乡村事业的发展,应该的考虑像计划生育,像乡村的教育,还有乡村的卫生主要放在这三个方面。东部地区更多考虑的是乡村的社会保障,乡村的发展规划,以及环境污染这三个问题。 (三)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乡村社

21、会事业,应该说都很重要,但是在现阶段,我们在安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国情和财力,根据乡村居民对社会事业的需求程度,要区别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这中间,像技术教育、公共卫生,这两项社会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因为技术教育必然关系到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公共卫生事业,又关系到我们村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这两者,应该是现阶段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整合职能。所有的整合职能,就是指为了实现乡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而对各种资源来进行配置。在社会事业管理中,像科技的教育、卫生、民政、环保、公安等领域,都掌握一定的资源,但是像这些部门,它们在社会事业管理中

22、,往往又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像这种情况,实际上不但造成了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复建设,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我国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甚至来存在着资源严重浪费,所以,只有对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资源要进行有效的整合,要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金的渠道,要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发挥每个部门的资源优势,实行统一规划,渠道不变,部门指导,地方配合和乡村组织和农民参与这种运作方式,按照社会事业管理的规划来组织实施。 第三,服务职能。乡村社会事业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或者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它主要是面向全体乡村居民,为乡村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的,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像乡村人口对乡村

23、人口,乡村教育和社会保障要进行管理,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待遇。尤其是社会保障。乡村的社会秩序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和资源卫生管理,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状态,为乡村的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从这几点来看,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主要体现一种服务的职能。通过整合有关资源,来为乡村居民提供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者是劳务。 第四,控制职能。所谓的控制,主要是指对社会管理过程的调解,对社会管理的过程进行调解。主要是地方政府来根据社会事业发展的计划和有关的规范,对各项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约束、限制。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谁首先谁落后的,哪一个轻,哪一个

24、重,必须通过政府的控制职能来发挥作用。要履行控制职能,必须还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要制定科学的控制标准,不能说想控制就控制,控制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标准,除此以外还必须经常地进行检查、监督,要掌握它的动态,来掌握各种信息以便对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引导,进行约束和调解。这一讲我们主要讲到这里,再见!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第二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二讲,第二讲讲的是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手段,目标和发展方向,在这一讲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三个问题,一个是乡村的社会事业管理的手段,第二个是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目标,第三个是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下面我们来分析讲一下: 第一,乡

25、村社会事业管理的手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乡村社会事业管理普遍采用的都是一种行政手段,但是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转型社会事业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手段,逐渐向社会化过渡,单纯利用行政手段,已经不能对乡村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也很难推动乡村的法制化建设,因此以后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机制,从原来单一的行政手段,要变为现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四大手段并用: (一)法律手段。在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中,运用法律手段,就是要在行政上要引进法律的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职能、行政行为、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提高管理主体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不合法的坚决不能做,违法的必须坚决查处,确保法律的权威性,是向

26、社会事业管理高效、有序地进行,鉴于我国乡村居民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的观念也比较淡薄,在推进乡村民主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加大乡村法制教育和建设的力度,将乡村社会事业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为此,我们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继续抓好乡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提高乡村的干部群众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普法工作在我国农村已经搞了很多年了,效果还是很好,但是不尽人意之处还有很多,所以以后还要继续抓好乡村的普法教育工作,要提高乡村居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要推进乡村的立法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防止管理部门滥用职权,随意管理。目前,我国乡村立法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最近

27、几年,国家有关的法律部门开始重视这个事,关于农业方面的法律,相继出台了,对于构建农村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3、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使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评估管理活动的结果,并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 4、建立健全乡村的法律援助制度,为乡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护。主要是在这四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二)行政手段。主要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运用命令、指示、政策、规定、条例,来逐级实施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渠道,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和直接性的思维特点,所以它在管理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

28、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时候,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方说它由于过度集权,产生滥用职权,由于自身个人专断这个弊病,管理的效果,往往也受领导水平的限制,领导水平高,肯定管理水平也高,领导水平低的话,管理的效果往往就不尽人意。还有一个就是管理决策,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取决于领导者的视野和素质,还有一个局限,比如说行政系统比较复杂,条条块块,上上下下比较复杂。往往容易导致信息传递比较迟缓,而且可能会出现失真。 鉴于行政手段,存在这一些局限性,在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社会事业的时候,必须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避免个人意志和官僚主义。2、要掌握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了解政府行政管理究

29、竟有哪些职能,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责任边界,哪些是应该政府管的,哪些是应该社会管的,不能随意扩大行政手段的运用范围,更不能滥用行政权力。3、要建立责任与考核的机制,将社会事业的各项指标,作为一个硬指标,作为为乡村居民办实事的一个政绩的考核内容。4、要提高领导自身的素质,改进管理的效率。刚刚我们说过,领导自身的素质,对社会事业的管理,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提高领导自身的素质。 (三)经济手段。在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意思:1、通过政府的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来影响各种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调节社会事业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想这样做的话,必须要

30、对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确保政府财政对社会事业这方面的投入,对社会事业的支持。2、主要是通过奖金、工资、罚款这一类的手段,对社会事业管理的人员,要进行业绩考核,根据他的业绩的状况,进行奖惩,社会事业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可以给他更高的表彰和奖励,搞得比较差的话,肯定要进行一些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提高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法。3、主要是指在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过程中,对不服从命令,甚至违反我们政策和法律的乡村的居民,要进行经济处罚,比方说最近几年,乡村的人口计划生育问题,有时候通过经济处罚的措施,也是不得已的。但是你不这么做的话,更不好对人口的生育问题进行管理

31、,所以,要对个别的不太服从命令,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这种行为要进行处罚。4、要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手段,来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要求政府在短期内对社会事业管理有大幅度的投入,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协调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面的关系,来吸引社会各方面,把资金投向农村社会事业,真正建立一个以农民投入为前提,以政府补贴为支撑,整合各方面要素资源,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率,这样一种投入机制。 (四)宣传教育手段。宣传教育手段主要是指对乡村居民要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社会事业知识方面

32、的教育,比方说,刚开始我们在农村提倡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是这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个新鲜事物,你不去扩大宣传,不去进行宣传教育,往往有时候,强硬地执行,往往效果事倍功半,必须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才能提高农民整个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政治素质,使农民能够理解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配合你。配合管理者来开展工作。运用宣传教育手段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要咨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要充分运用“三个结合”原则,采取一些乡村居民里面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地开展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形式不能太死板,不能硬传输,必须要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精神与物质并重

33、。以上我们说的各个手段,是相辅相成的。在社会事业管理工作中,只要把各个手段截取并用,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你只采用哪一种手段来做的话,不一定能取得很满意的效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目标。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在农村对社会事业要进行管理,管理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第二个问题主要讲的就是社会事业管理的预期目标。总的来看,应该有四个目标: (一)依法治理乡村。当前在我们国家,在农村干群的冲突,干部和群众的冲突,以及群体性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规模不断地升级,组织程度也不断提高,这说明我们国家目前在进行乡村治理的时候,实际上出现了一次危机,这个危机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

34、、在乡村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没有很好地贯彻法制的原则,没有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乡村居民对管理人员,对基层干部不满,进一步扩大造成这种冲突。2、多年来,由于我们在农村的加强普法教育,农民自己的意识有所增强,他能够做到依法抗争,用国家的政策国家颁布的法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来抵制基层政府不合理的行文。第一个是反向原因,第二是比较积极的原因,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要求通过法律法规一定要规范乡村管理部门,它的管理行为,只要你符合法律法规, 合理进行管理的话,不会再乡村出现很大的问题。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和

35、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这是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第一个目标。 (二)依法规范管理,处理好国家与社会、国家和农村、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它也是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一个内容,一个重要的方面。乡镇里面党政干部村委会的成员,他们既是国家在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者,又是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它有双重的角色,双重角色的身份,实际上需要他们在社会管理中,要通过依法规范管理行为,来达到国家农民之间利益的平衡,追求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的双重身份,要求他们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把国家的政策、法律各方面的需求,传达到乡村,同时也要保护乡村居民的利益。 1998年11月份,九届十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

36、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应该是一个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是,在目前乡村管理的事件中,由于国家的行政权力,往往下沉,下沉到村级这一类组织,村民委员会实际上已经成了乡镇基层政府伸到基层社区的一只脚。也就是说村民委员会,它这个组织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异化,有的时候它已经不代表村民的利益了,它是代表一种国家的利益。国家和村民的利益有时候不是很一致的,有的时候很甚至会发生矛盾。村民委员会组织发生的这一变化,村民委员会实际上没有办法来实现国家法律赋予的各种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因为它已经成为国家政权的一个

37、部分了,所以它就没有办法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这一来的话,国家和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管理之间这种管理的边界,没有得到明确的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处理好国家、社会、农民、农村之间的相互关系目标,往往就很难,所以在乡村的社会事业管理工作中,乡镇的党政机关和农村的工作干部,究竟怎么样去依法实施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同时又体现出法律赋予农村这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村民的自我管理这种原则,处理好管理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农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应该说也是我们乡村社会事业的一个目标。具体来说,在乡村社会里面,究竟在乡镇这一级组织,和村这一级组织之内,怎么把关系处理好,怎么把社会事业管理好,也是我

38、们社会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一个难题。 (三)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农村社会事业管理,要想顺利进行,包括农村社会治安、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它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但是在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与我们农村工作的实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比方说有部分的乡村领导干部,领导水平比较差,文化素质不是很高,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比较欠缺,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肯定会影响农村干部对国家政策和方针的理解,这就关系到农村工作的水平和农村社会能不能全面进步,所以乡村干部要通过学习乡村社会管理知识,有利于完善

39、他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为乡村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和乡村社会稳定。维护乡村秩序和乡村社会稳定,也是我们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我国乡村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方说,因为土地调整,用水用电,会引发村民们之间的矛盾,因为计划生育往往带来养老保障问题,计划生育我执行了,但是到老了时候没有人保障,怎么办,这也是一个问题,像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虽然我们是义务教育,但是义务教育不是免费教育,在义务教育背景下,农村的子女,要上学还要承担其他的费用,这些费用怎么解决,还有卫生医疗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像这些问题,实际上严重地影响了乡村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所以,管理

40、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制订切合当地实际的管理任务,要协调各个管理部门管理职能,来保障乡村社会管理的秩序达到稳定。这也是我们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第三,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在前面我们谈到了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它的一些主要的内容,它的一些特征,它的一些目标,它的一些管理的手段,它的一些功能。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在农村社会管理中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将来它会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里面,要介绍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将来主要是朝这个方向发展: (一)从习俗社会向法治社会

41、。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的乡村,实际上是一个习俗社会,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者是价值准则的这种习俗,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规定和指导着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哪些行为是应该被提倡的,哪些行为是应该被禁止的。这都是由我们传统的习俗来决定的。与现代的法制相比,应该说传统习俗社会里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甚至与我国的法律有相抵触的成分,比方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它的关系,在习俗社会里,它往往要受到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影响,我认识你,咱们俩有血缘关系,或者是咱们俩是老乡,有地缘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事情,有一套说法,如果是没有这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又是一套说

42、法。再一个像管理的过程,管理的结果,它也不是以是否合法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合理为准则,法治社会就不一定了,法治社会大家都知道,它应该是以整个社会实现法制化的管理,所以法治社会所依据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它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它有一整套可以量化的可以操作的程序,你该怎么做,合法就可以做,不合法就不可以做。你能做到哪一步,那也是要到法律许可的范围。所以,这么一来的话,实际上它就可以避免在管理过程当中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中要树立法制的观念,由习俗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应该是我们乡村社会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乡村社会组织分化明显,功能明确。乡村社会组织它是一个系统,它有政治组

43、织、经济组织,还有村民自治组织,还有事业组织,还有很多社团组织,这一类的组织,以及一些像宗族、宗教,还有各种会、社等非政府组织来构成的。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个是政府组织,一个是非政府组织,或者一种是营利性主枝,一种是非营利性组织,这在乡村组织社会中间,都很多。不同的组织,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比方说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它是乡村经济体制组织载体,它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块,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村民自治组织,按照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法规定,确实具有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协调民事纠纷,协调维护社会治

44、安,以及向人民政府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的政能,每一个组织,都有它的功能。到目前,我国乡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行了这种结构分化,不同类型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上是党、镇、经的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加上乡村地区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所以导致不同的组织,往往在结构功能上,互相包容,互相重复。比方说像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它在功能和管理上,就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国家的地方性行政组织,乡镇程度,它常常把乡镇权力向村民自治组织渗透,使村民自治组织变成一种行政单位,这显然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规定是相违背的。这种乡村基层组织结构上的包容和重复,

45、非常不利于乡村的正常管理。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乡村的基层组织的结构分化,明确不同的组织,应该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目标,这也是社会事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之一。 (三)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规范化。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规范化,这也是社会事业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今后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但是在乡村社会管理中,管理部门现在违背或者是忽视管理的规则,以权代法,暗箱操作,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了,比方说在乡村的村务和政务这一方面,虽然我们都是公开,但是实际上在财政的收支和使用这一方面,还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村民不太了解村委会里面,它的财政具体使用怎么样,即使张榜公布了,往往村民认为这也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在这种

46、情况下,村民们他是缺乏一种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显然这一种状况与我们所提倡的建立法治社会、民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所以乡村社会事业的管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要通过对乡镇和乡村行政村,组织资源、成员和产业结构进行管理,来实行乡村社会管理的规范化,维护和重树乡村的秩序。 (四)密切农村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之间的工作协调。我们国家是一个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村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我们在农村能不能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乡村里的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是对立,已经成为不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基本上在什么地方都存在,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原因就在于乡村干部它没有转变原来计划经济体

47、制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做法,也就是说他没有从过去的人制的观念,来转到法制的观念,在实施管理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到,甚至是忽略农村群众的利益。乡村社会事业管理,应该就尊重国家法规和党纪,通过行政手段,通过媒体,社团活动,通过个人的行为,几方面的努力,来减少和化解农村的干群矛盾,来密切干群关系,真正实行执政为民的目标。这一点也是我们说的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一个主要的功能。 第二讲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一讲里面,除了我们说的手段之外,另外它发展的目标,应该说是到目前为止,在做社会管理的时候,目标还是比较明显的,发展的趋势,在目前乡村社会管理中间,逐渐要成型的趋势。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里。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第三

48、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乡村社会事业管理第三讲乡村教育管理,在这一讲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两个问题,一个是乡村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关系,一个是乡村教育的管理问题。下面就分别讲一下这两个问题: 一、乡村教育与乡村现代化。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关注,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因此发展乡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乡村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农业现代化,另一个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又分为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农民思维方式的

49、现代化,因此我们在这里着重是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乡村教育与乡村现代化的关系。 (一)乡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从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农业发展经历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它是一种简单粗糙的农业形态,它基本上处于一种刀耕火种的状态,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传统农业主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形态,它的主要特征是集约化经营,精分习作,人们更多的是靠一种经验和习惯,进行农业生产,传统农业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形态,但是直到我们今天,我国很多地区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现代农业,它是依靠现代工业发展所提供的设备、工具、和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指导,又具有高素质的农业生

50、产经营者,来经营的生态农业,现代农业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现代化,也就是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要想使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乡村教育,因为乡村教育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乡村教育担负着培育和造就农村建设人才的任务。因为农业要发展,农村要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主要是靠教育,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总共有文盲8507万人,这8507万人,有78%在农村,也就是说在我国农村目前还有6665万的农民,基本上还处于一

51、种文盲状态,我们再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上看,2000年全国农村的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的就占到14.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2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9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63%,中专文化程度只有1.5%,大专的只有0.5%,本科文化程度就更少了,是0.09%。这个数字非常低。这些数字表明,当今我国农村的智力资源开发率还是比较低,农民文化的素质不是很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农业现代化无从谈起,这是第一。 第二,农村教育负担着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表明,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智力化和科技化。劳动力的智力和科技水平越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越

52、高,创造的产品越高,相反劳动力的智力和科技水平越低,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越低,创造的产品越少,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丹麦,丹麦它也是一个实行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它的农业劳动力的智力开发是比较充分,一个农民创造的财富,可以养活120多人,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只占全国总人口2%,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农民它能养活50个人,这些事例就说明,农业劳动力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力的高低,劳动力的智力水平是怎么来的呢?显然是通过教育,教育的程度越高,劳动力水平越高,创造性就越大,创造财富也会更多,主要取决于教育,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力智力水平的途径,而且还是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基本路径。我们经常说科学

53、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科学技术还没有被人们掌握,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只有与劳动力结合时,才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因此,乡村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乡村教育与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农村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涵义很广,它包括农村的居民在劳动、消费、闲暇和政治生活中的方式,包括生产的、文化、政治各个方面,在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基本上过着一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在精神上它是重血缘亲情,比较看中血缘关系,亲情关系,在政治上参与意识不是很强,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农

54、村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比如像劳动方式,已经从以体力为主的手工劳动,已经向机械化,电气化为主的高技术劳动转变,消费方式也从自给型的,向商品型转变,消费结构,也由深层型向发展型,甚至是享受型的转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了,闲暇生活由原来那种单调很贫乏,变得更丰富多彩。再一个就是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农民越来越多参与基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关心国家政治和国际的时事,农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还没有真正实现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离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起来比较落后的,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乡村教

55、育,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育来加强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使农民能够尽快地抛弃这种陈旧的观念,和一些不良习惯,积极主动地来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用一种新的文化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取代一种旧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的生活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主要就是要充分运用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科普读物,以及各种各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来丰富农民的生活,使农民的生活更富有现代意义,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 (三)乡村教育与农民思维方式现代化。 在传统社会,我们都知道,它是个小农经济的社会,小农经济实际上就是小私有生产,小私有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实际上已经造就我国农民的各种小农意识,可以说,小农

56、意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思维的一个特征,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并没有因为我们改革开放而消失,相反在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大脑里面,还根深蒂固地存在,比方说在思想观念上,很多人还因循守旧,保守,求稳怕变,怕冒风险,一直抱着这种小富心安、知足常乐的这种心态。比较典型的现象,比方说现在在农村地区,重农轻商这个观念,依然还是存在一部分农民的头脑中。尤其是在内地比较贫困和落后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但是生意人大部分是从东南沿海过去的,当地人是宁肯受穷,也不愿意经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经商比较丢人,而且还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在时间的观念上,很多农民时间观念不是很强,自己不去学习,一些有用的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是外出

57、经商打工,闲逛、打牌,甚至赌博,缺乏一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这种意识。在价值观念上,很多人不重视科技知识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不是很足,有的地方,中小学生辍学率是不断上升,新的文盲实际上不但增加,这一种现象实际上对家庭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因为现在的打工,可以靠体力,可以靠经验,可以靠一些简单的技术,但是将来的打工族主要靠的是知识,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农民思维方式表现出这些小农意识,它是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要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关紧在于抓好教育,加强乡村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隆重的意识观念是不可能转变的,不转变的话,就没有办法来掌握现代化的知识和信息,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力

58、,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大话题,就是乡村教育和现代化的关系。 二、乡村教育管理 既然我们说,乡村教育对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在发展乡村教育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管理。光发展教育不行,主要还要重视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乡村教育管理主要是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要确定教育的任务,二是要筹资教育经费,三是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管理,主要是这三个方面。 (一)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型确定不同的教育任务。目前我国的乡村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乡村的普通教育,第二是乡村的职业教育,第三是乡村的成人教育。由于教育类型有三种类型,那么教育

59、管理也应该是对症下药,也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乡村普通教育管理。乡村普通教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乡村普通教育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保证乡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顺利实施,改革和创新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提高乡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使他们能够安心为乡村教育工作,普通教育主要是在保证义务教育,在改进教育体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保证教师的工资,主要是放在这几个方面。 第二、乡村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它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职业教育管理主要的工作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多种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

60、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好向市、县级骨干、示范培训学校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乡村职业教育中,要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学生完成学业,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吸收外资来举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乡村成人教育管理。乡村成人教育主要承担是乡村的普及教育,主要是扫盲工作,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一是乡村的普及教育,另一个就是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在现阶段,乡村成人教育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对农民培训的管理,例如,在乡村开展通

61、过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获得某些实用的技能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使农民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在城镇和其他行业就业的技能,在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能够减免经费,农民适当承担的这么一种投入的机制,在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中,要继续发挥乡镇技术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 (二)乡村教育经费的筹集。乡村教育经费的筹集,也是我们乡村教育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在我们的乡村教育经费主要是包括乡村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两大派,其中教育的事业费主要是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人员经费主要是用于教

62、师工资和教师的福利,业务经费主要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转的一些费用,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教学的基本建设和基本设施。从农村教育投资的现状来看,人员经费主要是靠国家财政预算来拨款,县一级的学校,各个县的中学,县属中学像这样一类的学校,它的基本的基建维修费,主要是靠地方财政的安排。乡村的学校,各个乡镇里面的学校,包括村里面的学校,中学小学,它们的设施和设备和民办教师的工资,主要是靠征收教育附加费和农民集资来解决,这是在1998年以前,税费改革以后,由于不再征收教育附加费也取消了农民集资,因此像现在乡村里面的学校,校舍设备和教师的工资,主要是靠主管部门的拨款。目前我们国家乡村教育的经费,普遍存在着紧张,存

63、在着不足的问题,据统计在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的适龄人口,占全国适龄人口总数的70.68%,但是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多少呢?只占全国小学教育经费的56.77%,从这点看,两个比例是不对称的。农村初级中学适龄人口,占全国适龄人口的66.13%,但是农村初级中学教学经费仅占全国初级中学教学经费49.87%,也是非常不对称的。由此可见,农村教育经费与农村适龄教育人口不相称。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教育部三个部委,在2001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中,农村小学的身均教育经费只有28.12元,也就是说一所村级的学校,如果以一百人来计算,一年只有2812块钱的公用经费,那么,这一点经费用于支付水电

64、费、桌椅板凳门窗的维修费,以及购买一些仪器设备和文体器材、图书资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中国的乡村教育要再这么走下去,再这么办下去,就不仅仅是危机了,而是走向死亡。如何才能解决乡村交易经费不足问题呢,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解决乡村教育经费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健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和学校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教育经费筹措途径: 第一,教育是公共事业其投资主体应该是政府。国家教育拨款之外,各个省市县也应该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来支持教育。 第二,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或者是单位个体,来捐资办学。 第三,适当征收教育税费。在1999年以前,因为农村经常向农民收取教育附加

65、费,但是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停止的教育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对教育经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农村的基础教育,它是一种准公共的物品,要享受这种产品就必须适当地承担一点成本,所以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建立了一种人民教育基金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支持乡村基础教育,这是一种创造,可以逐步推广。 第四,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和有偿服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中学小学和其他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有计划地来开展勤工俭学,来获得一定的收入,支持自己的教育。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 (三)乡村教育经费的管理 当前乡村教育经费管理,不仅要在经费筹集上大做文章,而且要对经费要进行规范管理。要使教育经费资金得到有效合理的是使用,必须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经费的预算决算工作,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在教育经费的安排上,应该优先安排固定性的经费,后面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