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09249088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38(附带答案详解)(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易错、难点名师剖析押密卷(附带答案详解)一.综合题(共10题)1.问答题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案】(1)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妨碍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妨碍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犯罪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别犯罪也可能由非国家工作人员

2、实施。(5)在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心理态度。【解析】简答题历年都会涉及一道关于刑法分则的题目。2011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命题人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从某一个具体的犯罪出发来命题,而是将命题的视野放在了渎职罪这一类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上。所有类罪的概念及其共同特征都应纳入考生的复习范围,比如贪污贿赂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等。2.单选题甲以迷信方式恐吓刘某有灾祸,刘某一时慌乱,请甲帮助自己。甲让刘某带10万元现金作“镇邪物”,找法师“消灭”。途中,甲趁帮刘某拿包之机,用书本调换了10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问题1选项A.盗窃罪B.诈骗罪C.侵占罪D.敲诈勒索罪【

3、答案】A【解析】【考点】盗窃罪的认定本题中的行为是典型的调包行为,调包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以盗窃罪论处。A选项正确。调包行为的知识点在于犯罪嫌疑人得到财物的方法主要是以不为他人知道的手段暗中窃取,而非他人自愿交出。这也是区分诈骗与盗窃的方法之一。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是( )。问题1选项A.有悔罪表现B.犯罪情节较轻C.没有再犯罪危险D.宣告缓刑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答案】A;B;C【解析】【考点】缓刑的适用条件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包括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较轻和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本题四个

4、选项均应当选。4.单选题甲喜新厌旧,欲杀害妻子乙后与情妇结婚,虽然明知其儿子丙有与乙在同一饭碗里吃饭的习惯,由于杀乙心切而不顾丙的死活,仍在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结果乙、丙均中毒身亡。本案中甲对丙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问题1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答案】B【解析】【考点】间接故意的认定根据罪过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

5、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这四种主观罪过形态的差异主要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入手。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为必然会发生并希望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即认识到结果可能会发生并放任结果的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结果的发生均持否定的态度。从本案来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为希望,认识到同时可能会毒死丙,但不顾丙的死活,属于放任结果的发生,因此甲对丙死亡的心里态度是间接故意。B选项正确。5.

6、单选题2009年8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订购图书的订单,订单中详细列明了订购数量、交货日期等,并要求乙公司在接到该订单之日起3日内向甲公司发出确认函。乙公司8月6日接到订单,于8月10日向甲公司发出确认函,同时寄出该批图书。甲公司收到图书后,拒绝接受。关于本案的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订单的行为属于要约邀请B.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确认函的行为属于承诺C.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确认函的行为属于要约D.乙公司向甲公司寄出图书的行为属于履行合同【答案】C【解析】【考点】合同的成立;要约;要约邀请;承诺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订购图书的订单,订单中详细列明了订购数量、交货日期

7、等,内容具体明确,且有法效意思,构成要约。A项错误。承诺必须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乙公司8月6日接到订单,于8月10日向甲公司发出确认函,未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故不构成承诺,属于新要约。B项错误,C项正确。因合同并未成立,乙公司向甲公司寄出图书的行为不属于履行合同。D项错误。6.多选题下列选项中,符合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规定的有( )。问题1选项A.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C.未成年人犯罪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未成年人犯罪的可适用死刑缓刑二年执行【答案】A;B;C【解析】【考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未

8、成年人犯罪有诸多特殊的宽待原则:在我国死刑的适用中明确规定,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不适用死刑。所以未成年人并不能适用死刑。除了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不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对未成年罪犯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依法从轻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适用无期徒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于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对于未成年罪犯判处罚金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符合管制、攀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

9、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选项D中死刑缓期2年执行,也属于死刑,不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排除。7.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是( )。问题1选项A.甲销售盗版图书,违法所得20万元B.乙开办公司专门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所得20万元C.丙公司未经证监会批准,非法从事证劵业务,违法所得100万元D.丁开办废品站专门从盗窃犯罪分子手中收购赃物,倒卖牟利,违法所得20万元【答案】C【解析】【考点】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10、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故选C。A与B两项分别构成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D项则构成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三项都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8.论述题常言

11、道:“不知者,不为罪。”请结合我国刑法学中的认识错误理论加以辨析。【答案】这一论断并不正确。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可分为两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发生误解。表现为三种情况:第一,假想非罪。第二,假想犯罪。第三,行为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罪名和罪行轻重发生误解。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阻却犯罪的成立。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的理解。对事实认识错误,通说采“法定符合说”认定行为人的罪责。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

12、错误、行为偏差和因果关系错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中,除客体错误能阻却犯罪的成立外,其他错误不阻却犯罪的成立。因此,“不知者,不为罪”这一说法有道理,但仅适用于客体错误,其不具有普适性。【解析】做辨析题时,首先一定要从题干中看出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只有在确定考查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调动相应概念予以回答。本题中由“知与不知”“罪与非罪”的表述中可以联想到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刑法中的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一般而言,法律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定罪。而事实认识错误,若是行为人预想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法律性质相同的,不能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发生的危害结果承担故意的责任。反之,法律性

13、质不同的,能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发生的危害结果承担故意的责任。此外还有意外事件,即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出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9.单选题甲欲出售一辆汽车,乙向甲声称受丙委托购买该车,甲托人向丙核实,丙未予否认。甲遂将该车交给乙,乙将车开走后不知去向,甲向丙要求付款遭拒绝。此案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问题1选项A.由甲自行承担损失B.由乙支付车款C.由丙支付车款D.由乙、丙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答案】C【解析】【考点】无权代理本人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转化为有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所实施的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追认在性

14、质上视为补授代理权,从而使无权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一样的法律效果。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他人的代理,则代理行为有效。因此,乙实施代理行为的后果应由丙承担。故C项正确。10.单选题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问题1选项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答案】B【解析】【考点】不作为犯的分类不作为犯罪是指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作为行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2)行为人具有履行这种义务的能力。(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不作为犯罪可以根据是否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而分为:(1)纯正的不作为犯,行为和法律规定相吻合的不作为犯罪行为,即该行为构成的犯罪本身就是不作为犯罪。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2)不纯正的不作为犯,行为和法律规定不相吻合的不作为犯罪行为,即该行为本身应当是由作为行为构成的,包括很多种犯罪,比如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等。本题中只有遗弃罪是只能由不作为行为完成的犯罪行为,故答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