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9181672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2单元第6课课时知能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具体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抽象的ABC D2中国3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既符合民心,又顺应时代潮流。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人们种田先有打算和筹划,造房起楼有设计图,吃药治病有处方,国家建设则有中长期规划和长期目标规划,这表明()A实践活动是以认识活动为起点的,认识活动是实践自身的结构的一部分B实践是有意识、有

2、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先有认识后有实践,人的认识能力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本质特征D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活动与自然本身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4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C D5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

3、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给人们的启示是()A要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真理B追求终极真理是人生的乐事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6(2011扬州模拟)从“神一”到“神七”,全国100多家科研单位的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这一规模宏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以赤子之心和顽强拼搏精神共铸中华“神舟”。这表明()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D实践是创造性的活动7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永恒的A BC D8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9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永

5、恒不变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 BC D10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主观的 D真理是绝对的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C全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12“真理是实践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13“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

6、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 BC D14“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15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医生治病法官办案文艺演出调节分配结构A BC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分)(2010青岛模拟)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

7、央文件。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17(20分)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丁肇中等人通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明,以前认为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现已发现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有可能有第5种,第6种(

8、1)上述科学发现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思想?(2)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答案及解析1.【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正确。说法错误。【答案】A2.【解析】材料中“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正确的”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故选D项。【答案】D3.【解析】题干旨在表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B正确。A、C、D三项表述错误,均排除。【答案】B4.【解析】农村改革属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故正确;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是

9、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正确。表述错误,排除。【答案】C5.【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不存在终极真理,B表述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掌握真理是快乐的,因此,快乐就需要不断追求真理。C、D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意旨无关。【答案】A6.【解析】材料中的从“神一”到“神七”、“100多家科研单位”、“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等,体现了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选C。【答案】C7.【解析】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对真理的特点认识不准确。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不是永恒的,说法错误。答案为A。【答案】A8.【解析】本题

10、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知识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再到准确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多种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答案】B9.【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本身说法错误;正确,故选B。【答案】B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真理基本属性的理解和把握,检测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其内涵各有所述,强调适用范围,则是强调条件,故B正确。【答案】B1

11、1.【解析】该题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作比较,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的观点的认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全面地认识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应选A项。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全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B、C、D三项均不选。【答案】A12.【解析】A没有完整表达真理与权威的关系。名言主要说明真理要经受检验,而其唯一标准是实践,历史发展是实践的表现,故选B。C没有完整表达真理与权威的关系。材料并非要树立权威,而是证明真理,D不符合题意。【答案】B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

12、难度题。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的说法都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答案】B14.【解析】材料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故选D项。B项错,正确的说法是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A项说法不正确,书本知识与亲身实践二者不能比较谁更重要。C项不符合题意要求。【答案】D15.【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所以B项正确。虽然是实践活动,但不是实践的基本形式。【答案】B16.【答案】(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是一个立足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城乡关系发展规律

13、的过程。(2)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具有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3)树立创新意识。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的过程。(4)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体现了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得出启示。【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第4种夸克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第5种、第6种(2)必须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解放思想,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束缚,敢于对现有的理论提出质疑。1.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