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概述201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9100707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油料作物概述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油料作物概述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油料作物概述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油料作物概述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料作物概述201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油料作物概述油脂是一种高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成分为脂肪酸和甘油酯。植物油脂就广义来说包括一般食用油脂、工业用油脂和芳香油(或称挥发油)。而狭义的植物油脂通常只指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油脂按其通常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油和脂两类,在常温下是液体的脂肪称为油,常温下固体的脂肪称为脂,如可可脂。第一节油料作物的用途人类对油料的最基本需求是食用。食用植物油是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同时也是食品工业、烹饪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一.食用和食品工业应用大多数植物油经过精练加工后,可直接用于烹调。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油脂工业高品质食用油发展十分迅速。如精炼油再

2、经过脱色、氢化、冬化等过程加工为色拉油(saladoil)。经分离加氢硬化制成起酥油(shortening)、人造奶油(margerine)、煎炸油等,或将不同的植物油按比例混合制成理想的调和油。这些高质量食用油不仅直接进入家庭,而且也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如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加工,面包、糕点、肉类食品的制作,或作为乳化剂用于饮料。此外,利用精炼副产品油脚所制取的浓缩磷脂、粉末磷脂等,作为食品工业基础原料应用十分广泛,如加入油炸、面点、烘烤食品以及巧克力、人造奶油、饮料、奶粉、肉制品、冰淇淋、酱油等中,可以抗氧化、防老化及焦糊炭化、提高稳定性;保存维生素E,促进发酵,增强乳化作用和起酥

3、性,改进分散性,改善风味和色泽的作用等等。对大豆、花生植物蛋白产品利用,棉籽、菜籽饼粕的脱毒及蛋白质饲用和食用开发已经有了良好的进展。特别是大豆,由于资源丰富、蛋白质功能价值优势强,因而发展很快。目前以饼粕为原料加工的功能性蛋白产品主要有低温粕、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和膨化蛋白等。二. 快速发展的工业用途现代社会中植物油已逐渐成为用途广泛、不可取代的工业原料。如桐油大约是800多种工业的原料,菜油则有1000多种用途。植物油在工业中主要用途如下:1. 直接应用植物油脂可直接用作润滑油、脱模剂、淬火油等。润滑油要求不易酸败水解、不腐蚀、清洁和具高粘度与高闪点的油或脂类,如熔点低、抗氧化性能好、摩擦系

4、数小的菜油、蓖麻油用于机械工业润滑油,蓖麻油还可作飞机润滑油。长碳链油的沸点、闪点、着火点较高,所以高芥酸菜油特别适于冷轧钢及润滑剂和脱模油,以及金属工业高级淬火油。纺织和汽车工业使用的纺丝润滑油和轮胎帘子线油都是用植物油配置的。干性良好的油用于喷漆、油布等,我国桐油在这方面著称于世。而蓖麻油或菜子油,可作橡皮布垫和电业上的绝缘材料。凝固类油如乌桕用于制蜡烛。2. 化学工业动植物油脂是世界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制作肥皂、油漆、甘油、脂肪酸、表面活性剂、油墨、涂料、香料、化妆品等。殴共体化工工业每年大约消耗300万吨油脂,其中大约130万吨来源于非食用油脂(牛羊脂、亚麻子、海狸等),17

5、0万吨来源于食用油(如油棕、椰子、棕仁、大豆等)。(1)酒精和树脂(2)制漆和涂料油漆包括清漆、喷漆和其它保护性涂料,需用亚麻油、大豆油、桐油、紫苏油等干性油。(3)洗涤用品短、中碳链(C2-C18)脂肪酸油脂,尤其是含14C脂肪酸多的油脂,是制造肥皂、洗发香波、去污剂和很多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原料。目前利用最多的是月桂酸(12:0),主要原料是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4)添加剂用作乳化剂、泡沫剂(助泡、发泡、稳泡)、增塑剂、极端压力添加剂等。近年来利用油脂和脂肪酸最多,发展最快的是增塑剂。随着塑料工业与合成纤维的发展,对于脂肪中特殊脂肪酸的需要也就不断扩大,目前已知应用到增塑剂方面的脂肪酸有风

6、吕草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蓖麻醇酸、阿泽拉酸和色贝酸等。技术化工业用于纺织、皮革、造纸、建筑、石油、选矿漂浮等工业的添加剂。磷脂也是一种良好的天然乳化剂、防溅速溶剂、湿润剂、脱膜分离剂等,(5)合成纤维和尼龙油酸经氧化裂解成二酸和壬二酸,是合成纤维和尼龙的重要原料。我国合成尼龙10和尼龙11都是用蓖麻油为原料制成的,尼龙9用油酸裂解产生壬二酸或做成油酸腈合成的,尼龙13则是利用芥酸为原料合成的。(5)皮革和橡胶硬脂酸也可用作上光剂、保革油;在橡胶用油中用它来促进硫化,使橡胶软化与防老化。(6)化妆品用作唇膏、霜膏等。一般用硬脂酸制化妆品。(7)香料油脂在香料生产中的应用有

7、两种形式。一是精炼油脂成为色拉油作为油溶性食用香精的溶剂,用量占整个食用香精配方的60%-80%左右。二是根据不同脂肪酸分子的特点、链的长短、不饱和键的位置、官能团的性质特点及结构异构衍生物等情况加以利用。通常考虑的是含特殊结构的脂肪酸,如芥酸、大风子油酸、卡马拉子酸、桐油酸、圆柏酸、二羟硬脂酸、巴斗酸顺芷酸等。特别是低碳链的巴豆酸、顺芷酸的衍生物,在合成香料中,常常作为接链的缩合剂。医药保健植物油脂提供人类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防止因缺乏这些脂肪酸引起的缺乏病。其中红花籽油、葵花籽油、核桃仁油是高亚油酸类,苏子油、亚麻仁油是高亚麻酸类,其不皂化物中的甾醇等物质可抑制人体对胆固醇

8、的吸收。目前植物油在医药上可用于配制各种抗菌素或维生素针剂、乳化剂、丸剂和软膏。芝麻油加碘则成为常用的“碘油”,用于X光检查的造影药剂。提取向日葵、红花等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可制成降压灵、脑立清、益寿宁等药品。提取亚麻酸用于治疗妇女经前紧张、湿疹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油脂中的维生素E制成的各种防老化、抗氧化、抗高血脂等药品,称之为延年益寿佳品。大豆油、胚芽(小麦、玉米、稻米)油、沙棘油、番茄籽油是高VE类的油脂。油脂副产物磷脂作为保健食品,近年来国内外均发展很快,目前用大豆磷脂生产的产品有磷脂片、磷脂冲剂、磷脂口服液等。橄榄油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效;烧、烫创面涂上橄榄油,不仅伤口愈合快,而且不会

9、留下疤痕。长期食用橄榄油有滋润肌肤、延缓衰老和美容的功效,还有助于强健心肌、肝胆细胞以及防癌的作用。紫苏油是富含3-3脂肪酸的植物油,具有抗衰老、提高学习记忆力、降血脂、抗过敏以及抗癌等功能。油茶粕中分离的茶皂素有抗渗、消炎、镇痛等作用,能刺激支气管粘膜,增加分泌,故有祛痰止咳功效。除革兰氏菌外,它对霉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它对某些细胞的RNA的生物合成有明显影响。蓖麻油和巴豆油在医药上可直接作为清泻剂,大疯子油民间用于治疗麻疯病有一定效果。亚麻籽中含有丰富的亚麻胶,主要由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组成。其含量为种子质量的2%10。高纯度的麻胶是一种具有高度营养价值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糖尿病人和冠状动脉

10、硬化型心脏病人的发病率,能防止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以及减少肥胖症的发生。亚麻籽还含有丰富的“木酚素”,具有温和的类似于人体性激素的功能。此外,亚麻籽中还含有生氰糖苷,是一种有毒成分,但其主要成分经处理后则具有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等功效。三. 燃料目前世界上矿物燃料缺乏,价格日益增长,不少国家开展研究用植物油代替矿物油作燃料。实验证明植物油作柴油机用油是可行的,植物油与石油1:1作拖拉机用油与单用石油效果相似。但由于经济上的问题,用植物油代替石油在短期内还不现实。第二节油料作物生产与发展概况一. 世界油料生产情况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油料及制品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棕榈

11、油在1950年时全球仅98万吨,1995年达1561万吨,居第二位;1997年达1800万吨左右,超过大豆居世界植物油首位,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油料。其次是油菜、大豆、向日葵、花生;橄榄油因为其优质以及保健功能,在近几年有回升的趋势;而胡麻呈下降趋势。棕榈、油菜等油料生产在世界上的快速发展原因,除了人口增长,需求增加之外,作物品种改良有了较大的突破,作物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技术的发展是重要的原因。如选育出高产薄壳的油品种,使油棕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单产在油料中遥遥领先,被誉为“世界油王”。油菜则选育出了优质高产双低新品种,大大促进了油菜的发展。二. 中国油料生产情况我国油料生产几经起伏。1949

12、-1957年发展,1958-1962年下降,1963-1977年徘徊,1978-1985年高速增长,1986-1989滑坡,1990至今螺旋式上升,总的趋势是波浪型向前发展。我国主要大宗油料作物为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胡麻。油料作物的生产状况主要受大豆、油菜和花生所左右。近年来油菜生产发展最快,芝麻、胡麻、向日葵面积都在不同程度减少。我国油菜、花生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99年分别占世界总产的23.6%,37.5%。芝麻、胡麻总产居世界第二位,向日葵居第四位。我国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是安徽、四川、江西、湖南、湖北、江苏等,单产最高的是山东。我国四大花生生产省分别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其

13、中山东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6%;总产最高,占全国的35%左右。向日葵是西北、内蒙等地的主要油料作物。其它各地多用田边、隙地种植。我国芝麻最集中的产区是河南、湖北、安徽,其中河南约占全国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西北数省如内蒙、黑龙江,以及河北、陕西、山西北部一些地区种植油用亚麻(胡麻)作为主要油料作物。油茶、油桐、乌桕等是我国的特产油料。198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植物油和油料的出口国家。1986年以后我国开始成为植物油净进口国。近几年,国内油料生产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植物油的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国家需每年进口植物油,而且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已成为植物油和油料的进口大国。第三节油料

14、作物生物学基础一油料植物资源及分类世界及我国油料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我国目前已经整理出86科600种油料植物。这些油料植物可进行各种方法的分类。(一)按植物学形态分类分为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两大类。油料作物大多属草本植物,如油菜、芝麻、花生、大豆、向日葵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油料植物的主要来源。这类油料作物栽培面积大,生育期短(一年生),收益快,含油量高,油的品质好。木本油料如油茶、油桐、油棕、油橄榄、椰子、核桃、乌柏等。这类油料植物具有投资少,花工少,生长年限虽长,但收益大,在山地、丘陵、河滩、路旁都可种植,具有不占耕地面积,不与其它作物争地的特点。表3主要油料作物的植物学分类作物科

15、、属学名含油率%起源或原产地大豆豆科大豆属GlycinemaxMarr16-22中国油菜十字花科芸薑属Brasssicanapus.36-48欧洲(甘);中国、印度(白芥)花生豆科落花生属Arachishypogaea40-50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向日葵菊科向日葵属Helianthusannuus18-33墨西哥、秘鲁芝麻胡麻科芝麻属Sesamumindicum50-59非洲亚麻亚麻科亚麻属Linumusitatissimum37-47中亚细亚(埃及、中国)红花菊科红花属Carthamustinctorius21-37印度、阿富汗、埃及蓖麻:大戟科蓖麻属Ricinuscommunis45-

16、60非洲东部油桐大戟科油桐属AleuritesfordiiHemsl35中国油茶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oleiferaAbel.25-33中国椰子棕榈科椰子属CocosnuciferaAbel.65-75中美洲油棕棕榈科油椰属ElaeisguineensisJacq.20-65非洲潮湿森林边缘地区油橄榄木犀科齐墩果属Oleaeuropaea35-60地中海沿岸(二)按栽培区域分类分为大宗油料、特种油料、热带油料和野生油料。我国的大宗油料有大豆、油菜、棉籽、花生、芝麻、米糠、向日葵等,产量约占植物油脂总产的80%。我国特有油料有棕榈籽、乌柏、油茶等,其产品在国际市场有极高的信誉。热带油料有

17、棕榈、橄榄、椰子、可可等。野生油料植物种类繁多,遍及全国各地,据初步调查约有4千多种,如苍耳子(XanthiumsibiricumPatr.)种子含油率42.5%;盐蒿子(SuaedaglaucaBge.)种子含油率26.15%,产于盐碱地;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ge.)种子含油率42.46%等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野生油料植物的发掘和利用更为必要。(三)按用途分类分为食用、工业用、药用油料等。油菜、芝麻、花生、大豆、向日葵等,是我国人民生活所需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油菜、大豆、亚麻、棉籽等除了食用外,也有很好的工业用途。蓖麻、紫苏油则主要用于工业

18、。木本油料中如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是很好的食用油。我国南方的油茶含油量高,油的品质好。北方核桃含油量高,是珍贵的食用油,也是制作糕点的好原料。木本油料以及野生油料大多作工业用,如油桐、乌柏等。蓖麻、巴豆、苦楝子、马桑油等可作医药或杀虫用。油茶茶饼是很好的肥料,并兼有一定的杀虫效果,对水田的钉螺、蚂蚱和旱地地下害虫都有杀伤效果。(四)按油脂的干燥性能分类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干性油如亚麻油、桐油。半干性油大多为良好的食用油,如油菜、豆油、向日葵油、芝麻油等。不干性油如蓖麻油、橄榄油、茶油、花生油等。三、主要油料作物的植物学特征1. 大豆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茎杆圆而中实,幼嫩时紫色或

19、绿色,有直立、蔓生、半蔓生三种形态,主茎多丛生分枝。通常为三出复叶,小叶披针、卵圆、椭圆或心脏型。总状花系,碟型花冠紫色或白色。果实为荚果,内含1-4粒无胚乳种子,为不同大小的圆球体,种皮为黄、黑、褐及杂色等几种,以黄色具光泽大豆含油率最高,深色大豆在制油前一般先去皮。2. 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四列侧根在主根上呈十字排列。主茎一般着生4-12个侧枝,有蔓生、半蔓生及直立型三种类型。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四片,椭圆或卵圆型;叶枕明显膨大,具有“感夜运动”,总状花序,花序轴伸长或缩短;蝶型花冠橙黄色,开花受精后,子房基部迅速伸长形成果针,果针向下生长钻入土中形成果实。果实为荚果,含种子2-4

20、粒,因种子间缢缩情况不同使果实呈曲棍型、串珠型或茧型等,果皮外具网纹。种子为椭圆、圆锥及三角型等,种皮颜色为白粉、褐红、粉红、暗红、紫红等,种皮含约14%的油脂。油菜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上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我国现在多种植甘蓝型。三类油菜均为直根系。茎为不规则圆柱型,下细上粗,长约100-200cm,一般30节左右,甘蓝型油菜由下至上有缩茎段、伸长茎段、薹茎段三种茎段;茎色有绿、微紫或深紫色,表面光滑或有稀疏刺毛,被有腊粉。依主茎分枝性强弱不同可分为下生分枝、匀生分枝和上生分枝三种类型。真叶为不完全叶,有椭圆、卵圆、琴型、花叶和披针型等叶型,叶色有淡绿、绿、深绿、蓝绿和紫绿等,叶

21、面被有蜡粉、着生刺毛或光滑,甘蓝和白菜型有下至上出现长柄、短柄和无柄叶。总状花序,花冠淡黄或鲜黄,花瓣4片,呈十字型。果实为角果,内有无胚乳种子10-38粒,多为球型,颜色有黄、褐、黑色等,一般大粒和黄色种子含油量高。种子子叶与种皮连接十分紧密,加工时常连皮压榨或浸出。向日葵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根群庞大。茎杆直立粗壮呈圆形,高150-300cm以上;不分枝或少分枝,表皮粗糙,被有短刺毛,近成熟时基部强烈木质化形成棱型;幼茎为紫、绿、红或深紫色。真叶30-40片以上,多为心脏形,叶端尖锐,叶缘呈锯齿状,叶面、叶背及叶柄具短毛和蜡质,叶绿色或叶脉、叶柄呈紫色;叶片有强烈的向光性。头状花序为植株

22、顶端发育的花盘,花盘边缘有一圈不能结实的舌状花瓣,金黄色或橙黄色,个别品种是紫色;舌状花内占据整个花盘的是可结实的管状花或筒状花,多为黄色,少有紫色。果实为瘦果,即生产上的种子,俗称葵花子,分食用、油用和中间三种;果壳颜色有白、煤黑、紫黑、灰、褐、棕色等,或为黑、灰、白、褐相间的条纹,食用果实大,长,种子含油30%左右;油用果实小,长,多无条纹或条纹不明显,种子含油45-54%。种子无胚乳,制油时需去果壳。芝麻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茎直立,高50-150cm,在子叶节处呈圆形,中上部呈方形,四棱上有短毛;按主茎分枝有无分为单杆型、少分枝型、多分枝型。真叶无托叶,对生或互生,植株下部叶片为尖椭

23、圆形,具浅缺刻;中部叶片大而宽,掌状叶具深或浅缺刻;上部叶片全缘,狭长呈披针形。花单生或三个簇生于叶腋,具短花梗,花冠钟状,白色至淡红色,内具紫斑点。果实为长形蒴果,上有纵沟,果实有四棱、六棱或八棱。种子较小,千粒重,呈扁平倒卵形,颜色有白、黄、褐、黑等,一般浅色含油量高。亚麻(胡麻)一年生草本植物,依形态和用途分为纤用亚麻、油用亚麻(西北、华北俗称胡麻)和兼用亚麻三种。直根系,主根细长。茎绿色,细而圆,表面光滑并附有蜡质,株高纤维用1.3m以上,油用0.9m左右,油纤兼用1.1m左右;粗1-5mm。纤用亚麻较高且不或少分枝,油用亚麻反之。叶绿色全缘约60-120片,披针或匙形,无叶柄和托叶,

24、在茎上呈螺旋着生。复伞形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花萼花冠各5片连成漏斗状、星状、圆蝶状等,花冠有淡蓝、蓝、蓝紫、白、粉红色等。果实为球形蒴果,顶部稍尖,成熟时黄褐色。油用亚麻每株蒴果达40-100个或更多,纤用则少甚至仅1个。每果实内含扁卵形10粒种子,尖端呈鸟嘴状,表面光滑有光泽,淡黄至红褐色,千粒重3-5g。纤用种子较小,含油量为35-45%。第四节油脂形成与油料作物栽培、脂肪及脂肪酸油料种子都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水分、矿物质、磷脂、色素、甾醇及各种维生素。脂肪与糖类都是由碳、氢、氧组成。糖类约含氧50%,而脂肪只含10%12%,脂肪中碳比重较大,故氧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如每克淀粉发热量为4

25、,123卡,蛋白质为5,567卡,而每克花生油的发热量为9,504卡。脂肪是复杂的混合物,它是由各种不同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杂酯,少数的游离脂肪酸以及各种各样的非油物质组成。甘油三杂酯是三元醇甘油CH20HCHOHCH20H和脂肪酸组成的酯类。表4植物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常用名中文学名英文名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饱和酸月桂酸十二烷酸LauricC2H4Q200.32CH-(CH2)10-COOH豆蔻酸十四烷酸C4H8QCH-(CH2)12-COOH棕榈酸十六烷酸PalmiticC6H32Q256.43CH-(CH2)14-COOH硬脂酸十八烷酸StearicCi8H360b284.49CH-(CH2)

26、16-COOH花生酸二十烷酸C2oF4o0bCH-(CH2)18-COOH山嵛酸卄二烷酸BehennicG2H4Q340.59CH-(CH2)20-COOH单稀酸油酸十八(碳)稀-9卜酸OleicCi8H340b282.47CH-(CH2)5-CH=CH-(CH)7-COOH芥酸卄二(碳)稀-13-酸ErucicG2F42Q338.58CH-(CH2)7-CH=CH-(CH)11-COOH棕榈油酸十六(碳)稀-9-酸PalmitoleicCi6H3o0b254.42CH-(CH2)5-CH=CH-(CH)7-COOH双稀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稀-9,12-酸Linoleic(8出02280.45

27、CH-(CH2)4-CH=CH-CH=CH(CH)7-COOH稀酸a桐酸十A(碳)三稀9,11,131-酸a-Elaeostearic(:18HsoQ278.44CH-(CH2)3-(CH=CH)3-(CH2)7-COOH亚麻油酸十A(碳)三稀9,12151-酸linolenicC8H3oQ278.44CH-(CH2-CH=CH)s-(CH2)7-COOH蓖麻酸912-羟基-十八稀酸C8H4QCH-(CH2)5-COH2-OH-CH=CH-(CH2)7-COOH不同油料作物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和它们在甘油三酯分子中配合,则因作物生物学特性不同而不同。所谓脂肪酸成分不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切植物

28、所共有的脂肪酸在比例上不同(如向日葵油和豆油);另一种是由于植物的科属不同而有大量的特殊脂肪酸存在(如芥子油、蓖麻油、桐油)。组成植物油脂的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之分,饱和脂肪酸中最常见的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月桂酸、豆蔻酸等。在不饱和脂肪酸中,包括一个双键的烯酸,二个双键的二烯酸,三个双键的三烯酸和四个双键的四烯酸,还有含三键的炔酸及其它脂肪酸。某些作物含有特殊的脂肪酸,如菜籽油中的芥酸达55%桐油中的桐酸为71%-82%,蓖麻油中的蓖麻酸高达80-90%。一般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常比饱和脂肪酸为多。同类型不同品种的植物,其脂肪酸含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油菜已经选育出

29、高芥酸(55%上)及低芥酸(低于1%的品种。表5主要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油脂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备注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大豆油7-112-51-322-3050-608豆蔻酸0.4菜籽油30.90.60.214158芥酸43-54向日葵4-72-80.3-114-3430-660.3花生油7-133-64-1040-6617-39芝麻油7-122-70.4-135-5037-49豆蔻酸0.1亚麻油5-113.813-2915-3044-61红花油2-81-70.4-10-17-3857-800-3棉籽油21-252-2.40-0.118-3145-57豆蔻酸1.4茶籽

30、油6-71-280-906-7橄榄油2-103-40.165-853-180.3-2豆蔻酸0.5棕榈油35-404-535-4015-20豆蔻酸0.7桐油3-54-108-15桐酸70-85蓖麻油0.93-92-4蓖酸80-90植物细胞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主要在质体的基质中进行,由乙酰CoA经一系列反应生成不同链长(C8C18)的脂肪酸,通过与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结合被引入第一个双键,在特异性硫激酶(TE)的作用下,脂肪酸从ACP复合物释放,再经过辅酶A(CoA)脂化,穿过质体膜进入细胞质,再经去饱和酶(DES)和延长酶的作用形成不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最后在内质网上经Kennedy途径逐步

31、合成甘油三酯(SomervilleC.1991)。二、油料种子油分的形成和积累1. 种子的成熟与脂肪形成和积累种子中油分形成积累的过程,就是糖类减少的过程。由于物种的不同,形成脂肪时,糖的形式不同。如向日葵、油菜的脂肪是由葡萄糖转化而成;亚麻的脂肪是由蔗糖转化形成的。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只有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单糖之后,才能成为形成油分的原料。植物体内油分形成的过程,一般是植株开花受精后开始,养料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输送,起初种子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游离脂肪酸,随着种子成熟,其中所含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减少到最低限度,油脂含量增加,至倣熟期油脂含量增到最

32、高限度。在各种油料植物种子积累油分的过程中,一般是初期积累慢,中间增快,种子接近成熟阶段积累速度又显著下降。但物种间、类型间、品种间也不完全一致,有其各自规律。一般油料作物种子形成初期,含油量较少,但却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存在,因此酸价较高,在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含油量不断增高,游离脂肪酸不断减少,所以酸价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游离脂肪酸渐渐变为甘油脂的缘故。2.油料种子的后熟作用油料种子收获以后,在适当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继续进行成熟过程,称为后熟作用。在后熟过程中,种子内的合成作用和胚的发育尚未结束,表现为发芽率低,呼吸强度高,耐贮藏性能差,使制油加工操作发生困难等。后熟期的结束通常以种子发芽率

33、达到80%以上为标准。经过后熟生化作用,对改善油料质量和确定加工工艺,提高油脂和饼粕的质量都有利。经过后熟作用的油料,可提高出油率,给油料加工也带来方便。油料种子后熟期的生化变化,特点是以进行合成作用为主。在这期间种子中各种低分子物质,继续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可溶性糖、游离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下降;淀粉、蛋白质、油脂含量相应增加。后熟过程中以脂肪的合成较为显著。油料种子后熟作用是种子生理成熟的继续,因此凡是能影响生理代谢的因素,均能对后熟作用产生影响。例如适当的温度条件可改善种皮的透气性,加速新陈代谢的进行,进而促使后熟期的完成。油料在阳光下曝晒或空气干燥贮藏时,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利于后熟期的完成

34、。低温、潮湿、阴雨、空气中缺氧、二氧化碳的积累和温度的升高等条件,均会抑制油籽种子后熟期的完成。三、影响种子油分的因素品种品种是含油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油料种子种皮的颜色与含油量密切相关,一般浅色含油量高。研究表明,黄籽油菜平均含油量比非黄籽(黑籽或紫红籽)高1.544.26%。对种皮的切片观察发现种皮愈厚,种皮颜色愈深,则种子含油量愈低;反之,种皮愈薄,种皮颜色愈淡,含油量愈高。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条件高山和北方的油料种子含油量一般较高,而盆地、低地和南方的油料种子量较低。一般是海拔高的地区含油量相应较高。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油菜品种的含油量时发现,来自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些白菜型和芥菜型品种

35、含油量高达50%左右。温度在16-22C的温度条件下,种子中积累脂肪多,碘价(不饱和脂肪酸)也高。在适宜范围内,气温升高有利于油分的形成和积累,而气温下降则起着抑制的作用。但如果籽粒充实的成熟期气温过高,养分来不及转运而造成高温逼熟现象,也会大大降低含油量。例如在武汉地区油菜晚熟品种的含油量往往低于中熟品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的。气温也影响油分中脂肪酸的组成,一般来说,冷凉的气候有利于形成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4水分水直接参加到光合作用初生产物的形成过程中;次生产物其中包括油分,也必须在水分的参加下形成。由于水参与油分的形成过程,所以水分是否充足直接影响油料植物种子中油分的含量。一般来

36、说,生长期间雨量充足,种子含油率也越高。热带灌溉条件下,土壤湿度大,不但加强油分形成过程,促进种子中油分大量积累,而且也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所以碘值增高。如亚麻,当土壤相对湿度为30%时碘值最低,当湿度为80%时碘值最高。5生育期生育期长短,特别是油料植物果实种子发育阶段的长短,直接影响种子含油量的多少。刘汝温等对140份胡麻材料分析,生育期愈长的品种含油量愈高,生育期愈短的,含油量愈低,通过适当提早播种,延长生育期的办法可提高胡麻的含油量,增加千粒重。6.肥料一般来说,氮肥过多对油分形成起不良影响,这个过程的机制是因为氮素供应较多会增加含氮的蛋白质前体的合成。钾和磷对油分的形成则有有利

37、的影响,这是由于磷和钾在很大程度上与糖类化合物的形成有关。磷素营养对种子的油分含量存很大影响,极端缺磷使印度油菜含油量从33%降到23%。因此在缺磷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较高的含油量和较高的菜籽产量,必须适当地施用磷肥。英国、加拿大、印度在田间条件下试验,钾对含油量均无明显差异。但印度的砂培试验表明,使用充足钾肥,含油量是33.2%,比施用少量钾肥含油量(30.3%)有明显增加。四、油料作物栽培特点(一)选择适宜品种和播期油料作物都是喜光作物,尤其是开花结实期要求光照充足,以合成光合产物进行生殖生长并以高能量的形式贮存在产品中。品种及播种期的确定应保证开花结实期与最适宜气候同步。油料作物的产量虽比

38、许多作物低,但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较多的灰分,产生同等重量的种子所消耗的葡萄糖要比谷类作物多得多。Sinclair等(1975)根据各种油料作物的化学组成,计算出它们的“种子生物量产率”,即每克光合产物生产的种子生物量(不包括灰分和水分)的棵树,并于玉米相比较,得出油料作物的生物量产率仅为玉米的56-70%。而同等重量的油料作物种子贮藏的能量比玉米多29-60%。此外油料作物经济系数低,一般只有,建成营养体消耗的光合产物并不比谷类作物少。由种子和营养体两项所需的光合产物看,油料作物实质上并非低产作物,也不是耐荫作物。反而在生长发育中,特别是开花结实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二)协调群

39、体生长,提高结实率油料作物收获产品大多为果实或种子,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常常是分化的花芽数多,结果数少;或形成的胚珠数多,结籽数少;或籽粒充实度不够,饱粒数少,千粒重低。可分为两种情况:1.花果分布在上中下部:大豆、棉花、花生(主要在下部)、蓖麻。都是边开花结果,边进行营养器官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划过有机营养来源主要靠距它们最近的叶片,这些叶片如果受光条件不好,就会造成营养亏缺,蕾花果脱落(花生还有是否能够下针)。由于结果数少,尤其是前期的结果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因素。造成脱落的外因有光照、水分、温度、矿质营养以及是否有利于授粉受精。对这类作物应注意群体发展是否协调,植株中下部果实着生部

40、位是否有充足的光照和有机营养,供果实生长发育。2. 花果主要在植株上部或顶部:油菜、芝麻、亚麻、向日葵、红花。果实着生在植株顶部或上部,在营养生长基本结束或结束之后才开花结实,先开的花较易结实,后开的花常因环境不适或植株衰老而不能结实,先结果实的结籽率与籽粒重低是主要因素。(三)协调成熟期的源库关系有些油料作物种子的灌浆物质部分或大部分来源于果皮等生殖器官,如油菜、芝麻、亚麻的果皮;向日葵的花序托及红花花苞均为提供大量灌浆物质的器官。这些器官是种子最邻近的最后的光合器官,其生长情况与籽粒生长密切相关。合理的栽培不仅要花果数适当,而且要注意有一定光合面积和效率,如果大皮大,花序托苞发达。(四)调

41、节油脂与蛋白质的合成油料作物的产品主要是脂肪,同时还有另一重要成分蛋白质。在产量形成过程中脂肪与蛋白质的形成存在消长关系。要获得高的产油量,必须维持适量的蛋白质含量。调节途径是:1.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密度与肥料配合得当。氮素的用量和施用期要使群体发展适度,保持较大的光合势,在籽粒灌浆期不会有过剩的氮吸收。过多过迟地施用氮素,造成贪青晚熟,果壳增厚,使光合产物过多的趋向合成蛋白质,油分积累减少,同时推迟成熟,油的酸值提高,含叶绿素多,品质下降。2.增施磷钾肥。磷能促进脂肪合成,所有油料作物施磷都能提高含油量,在适当增施氮肥的同时施用磷肥可使氮磷配合得当。钾有促进糖代谢的作用,合理施钾可提高产量及含油量,并防止倒伏。3. 合理水分供应。脂肪的形成要在植株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水分不足及较多会使蛋白质含量提高。过度干旱或渍水则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均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