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906125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 第 19 课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滑稽(j 陛下(b 头衔(xiB.赏蜴(c)御唧(p n)即士( ju aC.愚蠢(chu i)妥当(tu o)更衣(g e ngD.炫耀(xu a i) 勋章(x u 称职(ch e ng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解答】A、B C正确;D.有误, 称职”的称”应读作“ch 6。n”故选: D。2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A.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这

2、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 也没有。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分析】 本题考查夸张手法的判断。【解答】A.将衣服说得像蜘蛛网一样,是夸张;B.只是陈述骗子工作时的样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C “所有人 ”都在谈,以此来突出话题的关注程度,是夸张;D “每一天每一点钟 ”时间夸张;故选: B。3 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

3、。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第 1 页【分析】本题考查皇帝的新装主要内容的把握。【解答】通读皇帝的新装,明确由于皇帝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因此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导致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这给骗子机会,而两个大臣也说谎骗皇帝,所以导致皇帝出丑。所以 “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是皇帝被骗的最根本的原因。故选:C。4 “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这句中的 “滑稽 ”一词的意思是( )A.幽默、逗人B.诙谐、意外C (语言、动作)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D (场面、情景)

4、自然有趣【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滑稽,古指能言善辩,言辞流利,现在一般都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但文中的意思指的是荒唐,难以置信的意思故此分析,ABD有误,C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准确。故选:C。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8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D 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 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 能够看出事情的真 相。【分析】 此题考查的

5、知识点时内容的理解。【解答】 皇帝的新装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写于 1837 年,是一篇借由童话荒诞不经的表现手法讽刺君王昏庸,骄奢淫逸的故事。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故事中有奢侈而昏庸的皇帝,虚伪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是对虚荣”背后的 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点的再现,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由此分析,ABC准确。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孩子是无所顾忌、直言不

6、讳的。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并不是说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故此答案为Do故选:D。二.基础知识6 .填空。(1)皇帝的新装作者是 安徒生 , 丹麦 (国籍)童话作家,从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创作了 160余篇童话。有 丑小鸭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海的 女儿 等大量优秀作品。(2)童话属于儿童文学。 童话通过丰富的 想象、 幻想 和 夸张 来塑造人物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

7、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1)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丹麦(国籍)童话作家,从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创作了 160余篇童话。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大量优 秀作品。(2)童话属于儿童文学。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答案:(1)安徒生;丹麦;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2)想象;幻想;夸张7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腊-蜡幅-副跟-根采-彩 文一(1)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神织布,但是一跟线的影子也看不见。(3)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色采和稀

8、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第3页【解答】(1)蜡烛”的蜡”是虫字旁,不能写作 腊月”的腊”。(2)副:可指成双的东西,也可指人的表情。如:一副笑脸。幅:画帛、对联等的量词。如:一幅画。此处应该使用副”。(3)采”是动词, 色彩”是名词,所以应该改为 色彩”。答案:(1)腊-蜡(2)幅-副 跟-根(3)采一彩 文一纹8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1)除非是为了去玄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玄-炫(2)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9、馁当。馁-妥(3)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街。街-衔 。【分析】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解答】(1)玄-炫;(2)馁-妥;(3)街-衔。三.综合读写9 . (1)参加辩论。某电视台在播出 皇帝的新装 后,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是智慧的。他们耐心的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和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是类似于那些杀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皇帝。(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

10、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一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发表自己好看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帖子一:网友 岁月单车”:小孩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给了他一个 第4页说真话罪”。帖子二:网友“美丽天使 ”:小孩无私无畏,皇帝骄奢淫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奖了他一个尚方宝剑。【分析】第一小题考查语言表达。第二小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站在正方的立场上说明自己的 观点,观点应是认为骗子心术不正,对其持批评态度。认真分析正方观点,然后逐条批 驳反方的观点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11、能力。由题意可知,说真话的小孩的命运展开想象。请你在网上发 帖发表自己好看法。答案:(1)示例:我方认为,首先骗子的心术是不正的,动机是不纯的,他们只是为个人能得到更多的钱,这不能说是智慧,更不能说他们类似于杀富济贫的人。其次,从骗子骗皇帝 的客观效果上看,在欺骗皇帝的同时,也蒙蔽和欺骗了所有的人,并没起到惩罚皇帝的 目的。(2)美丽天使,小孩无私无畏,皇帝骄奢淫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奖了他一个尚方宝剑。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 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 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 美好和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童话世界中的现实和理想。尽

12、管生活会让我 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她,含泪爱她,直到永远。正如他所说: 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 ”(1)文段中的 他”是指 丹麦 (国籍)作家 安徒生 ,他们”是指 读者,她”是指 安徒生童话。(2)池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年”的意思是说 他在用心灵写作,创造的是精神财富;他贡献 很大、影响很久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掌握情况。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评判和鉴赏。【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注意抓住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和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来判断,文段中的

13、 他”是指安徒生,他是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 世 第5页”中的,他们”是指读者,她”界儿童文学的太阳”。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是指安徒生童话,共由166篇故事组成。(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灵魂”是指他创作的通话故事带给人的精神财富。飞翔”是指影响深远,空间上遍及中外,时间上影响到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答案:(1)丹麦 安徒生 读者安徒生童话(2)他在用心灵写作,创造的是精神财富;他贡献很大、影响很久远11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推测一下沈从文写下了一句什么话。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当时任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才26岁,学历虽只有小学文化,当时却已颇

14、有名气。他第一次走上讲台就出了个大洋相,堂堂大 作家站在讲台上,整整呆了10分钟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始讲课后,原先准备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十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尴尬之余,他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引得课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沈从文傻乎乎的坦率和诚恳,使这堂课获得了另一种成功”。【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自然,保持语言连贯。这 方面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 呼应)三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解答】 通读语段可知,沈从文因

15、为初次上课,先是 10分钟没有说话,接着讲课速度超出 预期。沈从文应该是把自己的真实境遇写出来,才引得课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故 应该填 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类似的语句,真实表达心境。这才与后文的傻乎乎的坦率和诚恳”相呼应。答案示例: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意思对即可)四.现代文阅读12 .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 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

16、几天前 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 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当又一辆 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再转乘 5 路车,前

17、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和 10 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 “阿姨,请帮传一下车钱吧。 ”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 “午餐 ”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 “好的。 ”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 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 “朋友, 再帮我传一下。 ”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一样,

18、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你要再给一元钱。 ”那人说。 “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 ”我极力争辩。 “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 ”“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 ”那人紧催不止。 “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 ”我与之评理, “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 ”前面一个拐弯,一辆 10 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 5 路车前横行而去。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的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

19、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 5路公交车。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 ”事隔 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1)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 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2)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小女孩在5路车公交车

20、上要求 我”帮她传一下车票 。 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 。(3)时脸蛋儿全红了 ”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 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 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4)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5)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 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文章 中的 我”最后之所以 深感

21、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分析】本文通过记叙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 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后来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表现了小女孩的诚信和我的惭愧之情。【解答】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 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 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 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

22、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阅读文章, 运用方法二概括出人物:一位小女孩;地点:拥挤的公交车上;事件:女孩主动购买车 票;结果: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2)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 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 他(她) 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 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仔细阅读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 文中找到:小女孩在5路车公交车上要求 我”帮她传一下车票。 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小女孩在公交

23、车站还 “我 ”车票钱。( 3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女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 “脸红 ”表现出女孩的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4 )给文章拟题目的方法:一、恰当所谓恰当,即标题能确切地表现主题、概括文章内容;二、标题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从而吸引读者阅读全文;三、简洁,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过多,读起来顺畅。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小女孩的诚信令人感动,是本文的中心,因此题目可以是:诚信( 5

24、 )本题是考查补写人物语言。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 “我 ” ,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用第二人称,对我帮助女孩的做法进行肯定即可。示例: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 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答案( 1 )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2)小女孩在 5路车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我在

25、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 3 )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4 )诚信( 5 )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13阅读皇帝的新装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到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愿上帝可怜我吧! ”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

26、特别大,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第 9 页(2)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妙处?(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皇帝选派两个 善良“诚实”的老大臣去看新装,是想了解实情。B.选段略写了第一位大臣去看新装的过程,而详写了第二位大臣,这是根据中心表达的需 要来安排的。C.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这是骗子行骗的根本目的。D.这篇童话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分析】文段选自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借由童话荒诞不经的表现手法讽刺君王昏庸,骄奢淫逸的故事。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

27、实 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故事中有奢侈而昏庸的皇帝, 虚伪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 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是对虚荣”背后的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 共有的人性弱点的再现,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 判断,并把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这个句子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和 心理描写,来表现老大臣的自欺欺人与惶恐不安的心理。(2)

28、本题考查重点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 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理解包含的情感。此句独立成段,为下文描写游行大典作铺垫,突出 了皇帝、大臣和大人们的愚蠢,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且腐朽的本质。(3)本题考查选段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选段详写了第一位大臣去看新装的过程,而略写了第二位大臣,这是根据中心表 达的需要来安排的。;故选:B。答案:(1)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自欺欺人以及惶恐不安的心理。(2)略提人们的议论,为下文描写游行大典的盛况蓄势,突出了皇帝、大臣和大人们的愚蠢无知,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且腐朽的本质。14.烛(节选)

29、安徒生再给你一支烛,我的小朋友! ”她说道。你的母亲要坐在那里工作到深夜,她用得着它!”她的小女儿在一边站着。在小女儿听到 到深夜”这几个字的时候,她高兴地说道: 我也要待到深夜!我们有舞会,我会戴上大蝴蝶结的!”她的脸多亮啊!那么欢乐。没有蜡烛光能比孩子眼里闪出的光更亮!见到她这副样子我真幸福!”油烛想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肯定永远也见不到了!”于是它被搁进篮子,盖起来。小男孩带着它走了。现在我去哪儿! 油烛想道,我要到贫苦人家里去,那里可能连一只铜烛台都没有。而蜡烛要插在银烛台里,看着那些最高贵的人。为最高贵的人照明该是多么美啊!我命中注定是油烛而不是蜡! ”油烛来到了穷苦人家。一个寡母

30、带着三个孩子。上帝赐福给那位善良的夫人!她送给我这些东西。”母亲说道, 这是一支很好的烛!它可以一直燃到深夜。”烛被点燃了。呸-呸! ”它说道, 她拿来点燃我的火柴,气味刺鼻!在富人家里,是不会用这些来款待蜡烛的! ”那边的蜡烛也都点燃了,烛光射到了街上。这时音乐响了起来。那边开始了! ”油烛想。它想着那个富有的小姑娘闪亮的面孔,比所有蜡烛都要明亮的面孔。那个情景我再也看不到了!”这时,贫苦人家最小的孩子进来了,这是一个小姑娘。她搂着哥哥姐姐的脖子,她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讲,所以必须悄悄地说:我们今天晚上-想想看!-我们今天晚上吃热土豆! ”她的脸发出幸福的光亮,烛光正射在她的脸上。她脸上露出的

31、欢乐和幸福,和富人家的 小姑娘一样。那边的小姑娘说:我们今天晚上有舞会,我要戴上那个红色的大蝴蝶结! ”吃热土豆也那么重要吗? ”油烛想道, 这边的小孩也同样这么高兴!”它打了一个喷嚏。就是说,它啪啪地响了一下。再多的动作,油烛就做不到了。桌子摆好了,土豆也吃掉了。哦,味道多美哟!真是一顿节日的美餐。然后,每人还分到一只苹果。最小的那个孩子念起了一首小诗:好上帝,谢谢你,你又让我吃饱了!阿门! ”说得多好,妈妈! ”小家伙喊了起来。你不必问,也不必说!母亲说道, 你心中只想着让你吃饱的好上帝吧!”孩子们都上了床。每人得了一个吻,很快便都睡着了。母亲坐着缝衣,一直缝到了深夜, 为了挣钱养活他们和

32、她自己。富人那边烛光闪闪,乐声悠扬。星星照着千家万户,照着富家也照着穷人,同样明亮,同样慈祥。这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夜晚!”油烛觉得。 真不知道蜡烛在银烛台里是不是更舒服一些。要是我在燃尽以前能知道该多好!”它想到了两个同样幸福的孩子,一个被蜡烛照着,一个被油烛照着!(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油烛穷人家铜烛台也没有孩子们吃土豆蜡烛富人家银烛台小女孩参加舞会(2)请对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做简要赏析。星星照着千家万户,照着富家也照着穷人,同样明亮,同样 慈祥。 (3)结合语境说一说,文章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写出了油烛怎样的心情。【描写方法及作用】(4)文章结尾一段在

33、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段落的作用】【分析】本文出自安徒生童话烛,从前有一只粗蜡烛,它总是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它说:我发出的光比其他光源都要亮,而且我燃的时间也比他们长。”它觉得自己为最高贵的人照明是件美好的事情。有一天当它被送到一户穷苦人家的时候,它心情很苦闷。但后来它看到穷人家的小女孩露出可爱的笑容时,它却灭了,它后悔没能在燃尽知道更多关于女孩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怎样的环境,给予别人快乐,自己总会幸福快乐。【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我要到贫苦人家里去,那里可能连一只铜烛台都没有 和 所以必须悄悄地说:我们今天晚上-想想看!-我们今天晚上吃热土豆!

34、”可知油烛来到穷人家里,连铜烛台也没有,吃的是土豆。根据而蜡烛要插在银烛台里 和 她高兴地说道: 我也要待到深夜!我们有舞会,我会戴上大蝴蝶结的!可知蜡烛来到富人家里,富人家的银烛台,小女孩参加舞会。(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同样的意思是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样的。联系语境可知,虽然穷人与富人家的生活环境不同,但他们所拥有的幸福与快乐却没有什么区别,油烛与 蜡烛虽然待遇不同,但他们都给们带来了光明,让人们能享受幸福与快乐,他们的心里 都是满足的,也没有什么区别。(3)本题考查赏析描写。作答时,需先明确描写手法,然后结合语

35、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 的效果即可。细读两处划线句可知,这些都是油烛的心理描写。结合语境可知,第一处 心理描写表现了油烛对蜡烛的嫉妒和对自己处境的强烈不满。结合第二处语境可知,这 里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油烛在给穷人家带来了光明,让他们一家人能在享受光明里的幸福 与快乐,内心里也充满着幸福与快乐。(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答时,需联系全文内容来分析。本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 主旨。无论穷人家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都是幸福快乐的,而这种幸福与快乐是油烛与 蜡烛燃烧自己带来的,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处境,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就会 同样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答案:(1)油烛穷人家铜烛台也没有孩子们吃土豆蜡烛

36、富人家银烛台小女孩参加舞会(2)两个 同样”通过对比写出富人和穷人在不同的烛照下,生活得同样快乐幸福,也衬托出油烛和蜡烛给人们带来光明之后,一样的满足和幸福。(3)心理描写。前面一处写出了油烛对自己进入贫苦人家的境况极度不满和对蜡烛的嫉妒 心理,后一处写出了油烛此时此刻因照亮贫苦人家而感到满足、快乐的心理。(4)总结上文两个孩子在不同烛照下同样的幸福;点明中心,不管怎样的环境,给予别人 快乐,自己总会幸福快乐。五.作文15.丑态百出的游行大典结束后, 皇帝回到宫里会做什么?大臣们会做什么?请你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200字左右。【分析】【审题立意】给文章补写结尾时,需要认真分析文

37、本的内容,文本中出现的人物的性格,按照文本中存在的逻辑来补写。【思路点拨】 可围绕皇帝经过某位大臣的劝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而改正爱穿新衣服的毛病,最终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表述。是一种有目的、 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 ,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例文】游行大典终于结束了,皇帝回到宫里,想着自己光着身子游行在众目,越想越羞,越想越恼,恼羞成怒,命手下寻找两个骗子,而两个骗子早已带着金银溜了。皇帝马上下令全国通缉两个骗子。主管安全的大臣拟好通缉令,交皇上过目。皇帝拿起笔,狠狠地在上面写上 “同意签发” 四个字,正准备交给主管安全的大臣在全国张贴,最诚实的大臣急忙上前道: “皇上三思!通缉令不能发!发了通缉令,就等于承认被骗,全国的人就会认为皇上愚昧,连这样的骗术也不能识破。为今之计,不如改通缉令为嘉奖令,在全国通报表彰这两个 御聘织师 ,并通报批评那个小孩、小孩的父母以及附近的百姓,把那条街叫作愚蠢街,看他们今后还敢乱说!”皇帝点头称是。嘉奖令签发的第二天,两个骗子从皇宫主管手里理直气壮地领走了二百五十万奖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