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09050650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882.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课件同步课件43湿地干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涸及其恢复第1页/共34页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生态意义图示法日益减少的湿地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图示法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举例说明第2页/共34页第3页/共34页基础填充基础填充什么是湿地什么是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_或人工、_或暂时、_或流动、_或咸水,由_、泥沼、_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_以内的海域。2功能:_、调蓄水量、_、释放氧气、_、保护生物多样性等。3中国湿地的特点1天然永久静止淡水沼泽泥炭6米2调节气候净化水体美化环境3绝对数量大分布广丰富第4页/共34页重点突破

2、重点突破运用相关图示法记忆中国湿地现状第5页/共34页对点演练对点演练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净化水体、释放氧气、发展航运等生态环境效益B我国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其他地区分布很少C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2%D青藏高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作用第6页/共34页解析: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航运是湿地的经济效益而非生态环境效益,故A错;我国湿地具有分布广的特点,故B项说法错误;中国湿地绝对数量大,现有面积26万平方千米,位居亚

3、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而非2%,故C错。答案:D第7页/共34页基础填充基础填充日益减少的湿地日益减少的湿地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_和沼泽。2人为原因(1)_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2)环境污染导致入流营养物增加,水体_。(3)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沼泽和_面积剧减,乃至消失。(4)_,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1湖泊2(1)土壤侵蚀(2)富营养化(3)海滨滩涂(4)大量引水灌溉第8页/共34页重点突破重点突破用相关图示法记忆湿地减少的原因第9页/共34页对点演练对点演练2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叙述是()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的过程B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

4、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C围湖、围海造田,导致入流泥沙减少D国家实施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政策第10页/共34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是,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如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泊沼泽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围湖、围海造田,能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等。国家实施保护湿地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湿地,防止湿地消亡的加快,通过以上分析只有B项正确。答案:B第11页/共34页基础填充

5、基础填充保护湿地保护湿地1湿地的破坏(1)行为填平_、建造楼宇。_、铺砌水泥护坡。将天然河流变为_等。(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_联系和生态联系。2湿地保护的措施:签署_,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1(1)湿地裁弯取直人工明渠(2)水文2湿地公约第12页/共34页重点突破重点突破湿地的破坏与危害的相关图示法记忆第13页/共34页对点演练对点演练3下列关于湿地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可以大规模的开发利用B目前,湿地破坏相当严重,因此人类要保护湿地不能再利用湿地C1971年,苏联、加拿大等6国在伊拉克共同签署了湿地公约,以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D

6、湿地的保护已经从现状维持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湿地第14页/共34页解析:湿地的利用与保护,我们不能走向极端,所以人类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只保护而不能利用都是错误的。湿地公约是1971年,苏联、加拿大等6国在伊朗签署的而不是在伊拉克签署的,故C也错。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故D正确。答案:D第15页/共34页第16页/共34页 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17页/共34页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以及陆地和水体交汇处,有暂时或永久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一般水深不足6米,如沼、滩涂、湖滩、湿草地、浅水湖

7、泊等。湿地主要具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灌溉给水、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保护物种等功能,其生态价值居各类生态系统之首。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相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1)苏、浙、沪三省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等。(2)比较江苏、浙江两省,湿地公园较少的是_省。该省湿地公园较少自然原因是_。第18页/共34页(3)湿地公园建设投资高,全国现已部分建成、新开建及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共51个,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16个,其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4)图中的湿地公园,属于湖泊湿地的有_,属于河流湿地的有_,属于滩涂湿地的有_

8、。(每空各填一例)(5)按照湿地的含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图中标出的湿地公园外,还有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如_;以及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如_。(6)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第19页/共34页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内容:_。途径:_。解析:本题前五个小题考查湿地的形成原因及其类型,第(6)小题以湿地公园功能研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研

9、究学习能力。答案:(1)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海岸线长(任答三点)(2)浙江山地丘陵多、平原少第20页/共34页(3)经济发达(或城市化水平高)生态环境意识较强(4)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慈溪杭州湾湿地公园(5)水稻田(或鱼塘等)大型绿地中的人工湖(6)“生物多样性”课题举例: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途径:观察(或文献查阅)“旅游观光”课题举例:内容:旅游数量(或游客构成等)的时间变化、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途径:观察(或问卷调查)第21页/共34页 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1825200

1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2页/共34页(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主要原因是_、_。(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等生态价值和、_等经济价值。(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据图分析即可,原因要从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难度较小,只要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分析即可。第(3)题,要紧扣洞庭湖湿地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注意的问题。答案:(1)变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

11、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第23页/共34页第24页/共34页1 课本第61页思考思考提示:思考1.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湿地结合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二者。思考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可以在学习课本之前和学习本课之后,说出对湿地生态意义的不同认识。思考3.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变成商品粮食基地,虽然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使三江平原大部分沼泽作为湿地的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及野生生物栖息地的作用降低。第25页/共34页2

12、课本第63页思考思考提示:思考1.湖泊干涸、消失,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胜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思考2.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注意对“围湖造田”问题的认识分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大多情况是因为人多地少,吃饭问题难以解决,为眼前利益而围湖造田,导致人与环境关系的恶性循环;二是如何解决,简单地讲是“开源节流”,开源节流实行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生存问题,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节流”即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土地的压力,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对环境的认识,最终实现良性循环。第26页/共34页3课本第64页思考思考提

13、示:从佛里达南部大沼泽疏干的教训中,可以看出湿地的生态效益是巨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不合理地利用湿地(如疏干沼泽),就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保护它。同时,人类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提高,即从现状维持到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湿地。第27页/共34页第28页/共34页基础达标基础达标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沼泽耕地河流湖泊森林A BC D解析: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海域;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据此判断

14、,沼泽、河流、湖泊都是湿地。答案:C第29页/共34页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下图四处为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完成13题。第30页/共34页1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2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B影响着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总产量减少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第31页/共34页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解析:第1题,水分是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和地貌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云南省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又大,在一些低地上,由于排水不畅,地表可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四处湿地的海拔比长江干流高,受不到长江洪水泛滥的影响。第2题,纳帕海作为湿地具有调节河流径流的作用。第3题,A项属破坏湿地的行为答案:1.D2.B3.A第32页/共34页祝您第33页/共34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