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ay****8 文档编号:109050426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某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 专 业: 安全工程 班 级: 09106312 学 号: 0910631234 学 生 姓 名: 崔祥 指 导 教 师: 赵道亮 杨高平 2013年3月8日1 研究背景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和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等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和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及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它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宏观控制、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本次安全评价报告的评价对象是国内建筑业巨头上海XX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市XX建筑有限公司;评价内容是针对上海市XX建筑有限公司某一建筑施工项目。2 评价概况2.1 企业概况 上海市XX建筑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53年的大型施工企业,是上海XX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职工总人数1841人,拥有一级建造师127人,年综合营业额100亿元左右,

3、施工产值100亿元左右,在建工程总面积700余万平方米。 公司始终不渝地贯彻“XX工程、一流质量”的方针,坚持“上海XX、勇攀第一”的核心价值观。1996年在全市建筑企业中率先获得GB/T19002-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现已取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在上海城市建设中奉献了许多标志性建筑,先后承建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88层的金茂大厦、101层的环球金融中心、世茂国际广场、恒隆广场、浦东国际机场、杨浦大桥、东海大桥、卢浦大桥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五次创出了上海建筑新高度.公司承建的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创出了中国建筑新高度。一大批工程荣获国家金奖、银奖、鲁班奖、国家

4、市政金奖、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和上海市白玉兰奖等,成为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中获工程奖级别最高、种类最多的企业之一。 公司以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的业绩,被誉为中国建筑企业的“排头兵”. 先后荣获了“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施工企业”、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质量金奖”、 “上海市质量管理奖”、“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百家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重点实事工程“建设先锋称号。2。2 项目概况2。2.1 自然概况(1

5、) 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处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2) 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2。2 安全概况XX工程项目地处XX区XX,小区位于XX路XX号.东面为XX宾馆,东北面为已建的XX住宅小区,西侧有15米绿化带与上海XX厂相隔,南侧为机电房产开发的低层住宅小区.基地总用地约3.23公顷,建造12幢多层住宅,一所幼儿

6、园及变电站、水泵房、辅助商业用房、居委会等配套公建.总建筑面积为42424平方米,其中1号房地下室为五级人防(兼地下自行车库),面积为850平方米。该小区12幢多层住宅分二期进行,第一期为6-12号楼,第二期为1-5号楼及幼儿园.该工程构造基础采用复合桩基,桩采用200200和250250预制方桩,桩长分别为16m和20m,为二节桩,其连接方式为焊接接桩。条基宽度为1000-2200,基础埋深1。8m和1.2m,基础梁、板砼强度为C20,垫层C10素砼,厚度为100mm,基础墙体采用Mu10标准粘土砖,M10水泥砂浆。1号楼地下室埋深4m,底板厚0.55m,板墙厚0.4m,顶板厚0。3m,砖强

7、度为C30S6。上部结构全部采用Mu10承重多孔砖,分别用M10和M7.5混合砂浆砌筑.楼板采用100厚现浇板,屋面板厚为120mm,砼强度均为C20。外墙装饰为面砖和涂料,内墙为涂料和粗装修,屋面为斜坡式,上盖“S”瓦。3 评价依据3。1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3.1。1 综合(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1997年11月1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29日)(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11月12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主席令第51号2006年6月29日)(5) 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

8、号公约 2001年10月27日)(6)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03(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8)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9)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3.1。2 安全管理(1)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质200447号)(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3) 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4) 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5) 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

9、资20093183号)(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3.1.3 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1)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7日)(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2004年6月29日)(3)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建质2008121号)(4)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459号)(5)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

10、理规定(建质200875号)3。1。4 建筑起重机械(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9年1月14日修改)(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2008年1月8日)(3)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3。1.5 安全培训(1)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5年12月28日)3.1.6 安全经费(1) 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2)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3)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11、)3.1。7 劳动保护及职业健康(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4年7月5日)(2)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16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27日)(4)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2002年3月15日)(5)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2009年6月15日)(6)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8日)(7) 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3.1。8 生产安全事故(1) 生

12、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3月28日)(2) 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257号)(3)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2001年4月21日)3.1.9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及处罚(1)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2007年9月25日)(2)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2007年11月9日)3。1.10 危险作业(1)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

13、61-20093.2 参考文献详见文献综述。3.3 项目资料3。3。1 开工前资料(1)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2) 施工合同(3) 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4)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5) 质量监督登记书(6) 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7) 施工图会审记录(8) 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9) 开工报告(10)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1) 测量定位记录3。3。2 施工过程资料(1)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2)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3) 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4)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5)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记录(6)

14、 施工日志(7)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8) 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原因调查、处理记录3。3。3 竣工资料(1) 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2) 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3) 勘察单位勘察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4) 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5) 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或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6)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质量保证资料审查记录)(7)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填写)(8) 竣工图(包括智能建筑分部)4 文献综述4。1 国内研究现状4。1.1 安全概况郭俊明1、吴越1、杨嘉紫1(2009)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

15、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安全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改变传统的建筑学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建筑安全设计意识;注重实践训练,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徐桂芹2(2010)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统计,得到了“建筑业整体安全生产形式逐年趋好”的结论,并以德国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结构为例,从政府管理职能、企业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三个层面对建筑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加强政府管理职能、从政府到企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及增强安全文化建设三个解决措施.张静晓3、李慧3、周天华3、袁春燕3(2011)为了研究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社会学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

16、间的关系,提出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现场的建筑劳务用工人员2个主体群之间的身份变量与建筑安全认知水平之间的4个差异化假设,证实了不同建筑安全主体群具有显著性的社会学身份属性差异,明确了当下建筑安全认知水平的现状。4。1。2 安全管理黄明霞4、王永刚4(2006)介绍了激励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并将该理论运用于安全管理,同时描述了激励在安全管理中的常用方式: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张东5(2010)阐述了职业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总体构想,结合使用Visual FoxPro6。0软件、SQL命令及数据库管理相关知识对系统进行开发,为安全管理部门提

17、高职业健康管理效率作出积极的贡献。陈宝春6(2011)基于建筑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政府建筑安全监管在法律法规、监督力度及监管手段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及香港地区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安全监管的先进经验,从完善法规标准、优化监管队伍、丰富监管方式等方面提出安全监管的应对措施,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申玲7、孙其珩7、吴立石7(2010)基于承包商在安全投入上存在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博弈关系,建立了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与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给企业带来的正负效用、企业最佳安全投入和社会最佳安全投入之

18、差等因素对博弈结论的影响,最终得出5个能够影响承包商安全生产投入的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关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提出相应的建筑安全长效监管对策。4。1.3 安全模型陈文瑛8、梁若虹8、王佳8(2010)阐述了建立基于原因后果分析(CCD)的机械系统安全性评估模型的步骤以及基本事件重要度计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工地上可能发生事故的CCD模型。4。1。4 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钟茂华9、温丽敏9、刘铁民9、张兴凯9、陈宝智9(2003)对危险源的分类与分级的有关概念及方法进行探讨, 并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同时阐述了危险源的分级应在同一类物质中进行的

19、理念. 杨勇10(2006)通过对建筑业安全评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了一些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容易疏忽的环节: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各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国家、行业或地方发布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等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阐述;已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以往事件、事故的调查以及反馈意见的评价;与建筑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场所;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源和状态。4。1.5 安全评价方法肖华德11、和贵山11(2009)针对建筑过程中的高处坠落事故提出安全层次分析法,将其主要原因划分为作业者因素、物的因素和安全管理3个方面,列出各单元中引起高处坠落的危险因素,对其

20、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同时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定量评价结果对高处坠落的诱发原因进行总排序,确定危险性因素的危险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为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牛天勇12(2012)结合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问题展开研究,从指标量化和危险性等级多重约束分级的角度改进了PHALEC方法,并引入了POSE四维度分析方法来辅助解决改进PHALEC方法中包括参数取值和计算规则在内的三个核心问题.付丽秋13、谢文攀13(2010)针对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的现状,从建筑防火消防设施、建筑灭火消防设施和建筑电气消防设施三个方面,分析了建筑消防设施

21、的安全性,建立消防设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张静晓14、李慧14(2011)基于ADC效能评估模型,尝试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系统效能的测算方程(建筑施工安全可用度A的测算、建筑施工安全可信度D的测算、建筑施工安全固有能力C的测算和建筑施工安全效能干扰因子G的测算),进而推导出建筑施工安全系统效能评估的一般数理模型及特定模型,并以脚手架搭设系统为例进行效能测算。4.2 国外研究现状Tam, C。M。15、Zeng, S。X.15、Deng, Z.M.15(2004)通过调查建筑工地上引发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找出工地上的危险源,得出“安全监管制度不足的结论并制定出以下的改进措施:供给施工人员足够的个体

22、防护设备;开展定时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会议;政府应加强法制监管,督促下属建筑单位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韩国首尔Chung-Ang大学Quang-Tuan16、LeChan-Sik Park16(2009)以3D游戏“第二人生”(SL)为平台,运用电脑模拟的虚拟技术,联合建筑安全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合作模拟设计了一个“第二人生”建筑安全教育模型(CSESL)。该模型包含了3个单元:安全信息知识储备单元、安全事故合作模拟单元以及安全事故教训反馈单元。通过将CSESL模型放在一个真实的事故案例中进行测试,预测事故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大大提升了建筑安全健康教育的水平。Chen, D。W。17、Tian, H。

23、Z。17(2012)在阐述安全行为(BBS)预防事故原理及其应用效果的基础上,选取某工程项目作为试验对象,结合我国建筑业一线工人的特点,针对BBS实施中的培训方法、关键行为的确认、观察方法3个关键环节进行安全试验。同时建立行为变化指数曲线,使用了安全行为指数(SI)来评定一线工人的安全行为及变化趋势。4。3 参考文献1 郭俊明, 吴越, 杨紫嘉. 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12): 4044。2 徐桂芹。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状况浅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6): 145149。3 张静晓, 李慧, 周天华, 袁春燕。 我

24、国建筑安全认知水平“身份”测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4): 156163。4 黄明霞, 王永刚. 安全管理中的激励因素.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6: 57-59.5 张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6(11): 56576 陈宝春。 基于比较视野下政府建筑安全监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7(3): 8992.7 申玲, 孙其珩, 吴立石. 基于博弈关系的建筑安全投入监管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7): 110-115。8 陈文瑛, 梁若虹, 王佳。 基于原因-后果分析

25、的机械安全性评估模型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9): 97-104。9 钟茂华,温丽敏,刘铁民,张兴凯,陈宝智。 关于危险源分类与分级探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6):1820.10 杨勇。 全国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创新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 西宁: 北京安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06: 65-68.11 肖华德, 和贵山. 高处坠落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安全。 2009, 7: 8-11。12 牛天勇. 基于PHALEC法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问题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7): 9498。13 付丽秋, 谢文攀.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性的

26、模糊综合评价.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 29(11): 1016-1018。14 张静晓, 李慧。 建筑施工安全效能ADC计算方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7): 9196。15 Tam, C.M., Zeng, S.X., Deng, Z.M.: Identifying elements of poor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 China. Safety Science 42, 569586 (2004).16 QuangTuan Le, Chan-Sik Park。 Construction Safety Education

27、 Model Based On Second Life. Seoul: Chung Ang University, 2009.17 Chen, D.W。, Tian, H.Z。: Behavior Based Safety for Accidents Prevention and Positive Study in China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cedia Engineering 43, 528-534 (2012).5 评价内容5.1 评价方法根据任务书上的评价要求,结合文献综述所提及的建筑安全评价方法,最终选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8、LEC)定性分析该建筑项目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危险程度,并采用建筑施工安全效能ADC计算方法定量评价该建筑项目。其中,PHA,LEC这两种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基于建筑工地这个特定的作业场所,对各种不安全行为和设施进行安全评价,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简单易行,并且费用低廉。ADC计算方法是一种新颖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尝试构建一个ADC模型,准确计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子系统的安全效能,从而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适用于各种建筑施工场所。5.2 危险源辨识 熟悉了解该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概况,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确定该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工地上是否存在重大

29、危险源。建筑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集中于“四害,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触电伤害。此外,职业卫生问题(尘肺病,皮肤癌,听力损失)也十分普遍.5。3 评价结论及建议 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管理文件,并经现场调查,通过对该建筑项目工地上的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结合项目相关技术资料、建筑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状况、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的投资状况开展定性和定量的安全评价,加之对日常安全作业管理体系的综合分析评价,认为上海市XX建筑有限公司XX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已基本达到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具备了安全施工作业的条件。希望项目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继续严抓不懈,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30、5。4 安全对策和措施5。4.1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1) 建筑工地上应设置便于进行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工作台、防护栏杆、安全盖板等安全设施;(2) 升降梯、工作台、雨天易滑通道的地面应有防滑措施;(3) 按建筑行业要求设置安全网,安全距离,安全信号和标志,安全屏护以及佩带个体防护用具(安全带,安全鞋,安全帽),并严格遵守建筑行业规定;(4) 针对特殊高处作业(强风,高温,低温,雨天,雪天,夜间等高处作业),应遵守“十不登高”。5。4.2 机械伤害(1) 应选用有适当的设计机构、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机械设备投入工地施工;(2) 对安全防护的重点区域(起重机械传动部分、操作区、高处作

31、业区、起重机械的运动部分、起重机械移动区域)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 吊车操纵器、显示器,吊装操作员的工作位置、操作姿势应遵循安全人机学的要求;(4) 工地作业安全信息应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作业人员传递;(5) 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专业的证件,在吊装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听从指挥,不得擅自操作。5。4。3 触电伤害(1) 建筑电气设备必须具备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2) 建筑电气设备在停电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电源;(3) 应对作业人员开展行之有效的防触电危害培训,相关安全监管人员应严格检查电气设备的隐患和作业人员不安全的用电操作.5

32、.4.4 职业卫生问题(1) 施工人员必须应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尘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具;(2) 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宜采用远距离监视操作,必要时参照国外建筑行业的规定,依靠个体防护用具来防护。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可在15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6 工作计划序号阶 段 及 内 容起迄日期阶段成果形式1调研并收集初步资料,完成毕业实习2013。1.1-2013.2。15毕业实习报告2调查、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013。2.162013.2.29开题报告3完成危险源辨识2013。3。52013。4。20危险源辨识报告4完成定性、定量安全评价2013.4。21-2013.5。18安全评价报告5完成对策研究2013.5。19-2013。5。31毕业设计报告6修改,定稿,打印,答辩2013.6。12013.6.14毕业设计档案7 评审意见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意见 : 审核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