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9021373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串讲资料1(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难点】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开展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考核知识点】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 济学的研究内容,涉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开展的?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

2、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根底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根底,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开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

3、大开展发。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开展中的经济规律。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 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外表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开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

4、然的联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局部同社会主义局部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局部与资本主义局部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开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此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开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开展

5、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坚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底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阔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开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3马克思主义政治

6、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与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开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开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1这是我国改革开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参加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开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开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

7、究。8、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与政府调控的规如此,以与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开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是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工人运动, 为自己的命运进展斗争,需要有自己阶级的政

8、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二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选择题: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局部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9、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研究与其相联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增长的开展的途径和方式。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重点、难点】一、 物质资料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三、 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五、 经济规律的特点【考核知识点】1、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与其开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与

10、其开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不存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更不会产生反映生产关系开展变化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与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2、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答:生产力的构成,概括地说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

11、作为劳动资料重要构成局部的生产工具对于生产力的开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生产力的开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开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开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开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开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开展时期的主要标志。3、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具体方式;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其次,分

12、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具体表现在:1适合生产力开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开展;反之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开展能促进生产的开展,反之、如此阻碍生产的开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开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如此阻碍生产力的开展。4、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开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开展和变化。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开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明确

13、: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开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5、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答: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拟,它们的共同点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2生产力

14、多包括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开展。意识科学技术的开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加;二是科学技术的开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三是科学技术的开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事实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底。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重点、难点】一、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相互关系

15、二、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实质与保持其协调的意义三、 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四、 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考核知识点】1、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与其实质?答: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开展中,如果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如此社会总劳动就可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开展。反之,如果比例关系失调,如此会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开展。2、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有何联系与区别?答:经济

16、增长和经济开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开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经济开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开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与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开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开展的前提和根底,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

17、开展。3、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并不必然排斥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开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内涵扩大再生产在

18、扩大再生产中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答: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 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轻重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益开展。 5三次产

19、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5、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 答:1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开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根底。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2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开展变化的速率。3经济增长速度的表示,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与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重点、难点】一、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二、 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三、 商品

20、价值量的决定四、 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五、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开展的作用【考核知识点】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2、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答: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3、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

21、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不同种类商品的价值量确实定,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4、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答: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根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开展全过程。第三,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哪些作用?答:1

22、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根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展。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展。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通过竞争、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这一作用是在追求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三,引起和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优胜劣汰,两极分化。6、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答:1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

23、劳动实质在生产过程中新参加到劳动对象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2活劳动与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部创造新价值,智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缘由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3总体工人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也就是由“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的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7、货币的产生、本质和智能

24、答: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长期开展而产生的,它是商品交换开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乃在矛盾开展的必然结果。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表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兴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它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五种职能的这一排列顺序,大致反映了它们产生的顺序与其相互关系。其中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根本的职能,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重点、难点】一、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二、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三、 市场经济的一般

25、特点【考核知识点】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如此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开展的前提和根底。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根底。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3商品经济的开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2、市场机制包括哪些内容?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开展起着什么作用?答: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

26、、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开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价格机制调节生产。2价格机制调节消费。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

27、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开展和经济效益提高。3、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如此?答: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而最根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交易行为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如此,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如此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度化和规X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市场制度和规如此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如此;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

28、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如此;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如此。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如此,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如此体系的核心。4、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答: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动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资源配置的信息集中在国家受众,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上下流动,资源配置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的动力是追求单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一句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主要是横向的传递。 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二者

29、的区别在于:一是它们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二是它们在实现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特点,前者具有在全社会X围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后者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与时调节资源的配置,但存在资源配置的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二者的联系在与,在某种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要加有效地配置资源。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 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题,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与

30、时做出灵敏的反响。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拟健全的法制根底,保证市场有序进展。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重点、难点】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二、 价值增值过程三、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考核知识点】1、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答: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

31、结到产品中去,形成新价值。两者的统一就是价值的形成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这个一定点以上,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根本方法是什么?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根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32、方法,是因为工作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首先,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其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因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工人与其家庭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以与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当上述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便会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

33、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剩余价值的结果。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1从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根底,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根本方法的物质技术根底不同,在资本主义开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根底上的再生产?

34、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展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扩大的根底上再生产出来,具体表现在:1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一开始就是全部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2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而且是扩大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手段。3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物占有工人劳动的一局部,以换取工人更大量的活劳动。5、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是它的根本目的。 2价值形成过

35、程。要了解价值增值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同时将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凝结到产品中,形成新价值。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形成的价值,两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价值,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3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一旦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 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它直接表现着资

36、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答: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根本条件:第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资本家受众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展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大于局部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性,才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资本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

37、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7、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价值增值过程 答:1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价值增值过程,首先必须看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雇佣工人通过具体劳动对劳动对象进展加工,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具体劳动使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与此同时,工人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它凝结到产品中去,形成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价值。因此,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痛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凝结到商品中去,是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实现的。 3这就说明生产资料的价值不会增值,价值的增值是由于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而实现的。第七章

38、资本的流通过程【重点、难点】 一、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与其职能和地位 二、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考核知识点】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职能形式?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置、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39、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如此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原因有: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得到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展的根底。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得到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展的关键。3、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异是什么?答:1概念的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

40、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年剩余价值率如此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两者的企业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现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如此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表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两者在量上的差异:在一般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干剩余价值率。4、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与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是什么?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如此是根据资本不同局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1、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局部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如此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答: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其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而可变资

42、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可变资本周转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上下。年剩余价值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系,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剥削的劳动力就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指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而社会总产品的

43、实现即两大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个实现条件:V+M=C,这是最根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C+V+M=c+c 第三个实现条件:c+v+m=(v+m)+(v+m)这三个条件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展所必须保持的一定比例关系。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是通过第一部类的交换、第

44、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等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以下三个实现条件: 第一个实现条件:v+v+=(c+c)这是社会资本科举殴打再生产最根本的实现条件。 第二个实现条件:c+v+m=c+c+c+c 第三个实现条件:c+v+m=(v+v+)+v+v+ 这三个条件明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展。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一定的根本比例关系。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4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之所以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个矛盾的两种具体表现可以清楚地说明。首先,这一根本矛盾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党这些矛盾锋利激化时,必然造成普遍的买卖脱节,致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重点、难点】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三、商业资本的形成、来源、实质 四、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五、资

46、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源泉【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利润?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所消耗资本即生产本钱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答: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

47、到上下不同的利润率。由于资本在本质上要求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构成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间的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所以,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在平均利润率绝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简单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开展趋势。3、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什么变化?答:生

48、产价格=生产本钱十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如下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认价值规律。因为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成和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4、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答: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根底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

49、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5、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和条件是什么?答:可能性:第一,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局部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6、商业流通费用是如何补偿的?答:商业流通费用是在流通领域内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各项费用。

50、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它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是通过从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来得到补偿的。7、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答: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大量的闲置货币资本。包括: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局部;3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根底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的。

51、归根到底,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一方面表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表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答:1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不同。2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3源泉:超额利润。9、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答:1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2原因:土地所有权

52、的垄断。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3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10、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1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因为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分担了产业资本家的一局部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局部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2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的途径,是通过价格差额来

53、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3商业利润的数量。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的数量,与其自有投资相比,必须相当于平均利润。 4商业利润的实质。商业利润不过是商业资本家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一局部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剩余价值和共同剥削雇用工人的关系。11、利息的实质和来源 1利息的实质。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局部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既表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表现着借

54、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利息的来源。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职能资本家从接待资本家那里借到货币资本,用它经营产业和经营商业,取得平均利润,并将所获平均利润的一局部作为利息付给接待资本家。因而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局部,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2、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开展 1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开展而出现的。由于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单个资本的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于是就出现了通

55、过发行股票集资,建立起单个资本无力组织的股份公司。 2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开展也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根底。股票的发行一般是以信用机构作为中介的,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股东所投资本实际是交给公司去使用。可见,没有信用制度,也就不可能有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开展。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开展【重点、难点】一、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实质二、 垄断利润的实质与获取三、 金融寡头的经济政治统治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开展【考核知识点】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一,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自由竞争中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

56、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受众。其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广泛开展,有利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开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其一,生产和资本集中开展到一定程度就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因为一个生产部门的大局部生产和销售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时,他们相互间比拟容易达成协议来垄断这一部门的生产与流通。其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开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大企业之间为了防止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暂时联合起来形成垄断。2、垄断价格为什么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答: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原因是:1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确实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

57、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根底。2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3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局部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局部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3、垄断利润的实质与获取 答:1垄断利润的实质。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2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局

58、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利润获得的具体途径是: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价格掠夺非垄断企业的一局部利润;加强对国外人民的剥削;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展有利于资本家的再分配。 4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答: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其形成的途径有:首先,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置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直接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把资本渗透到银行业;再次,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资本融

59、合的根底上进一步实现人事结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5、垄断为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答;垄断是帝国主义本质的、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原因是: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2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五个根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根底。3垄断是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4垄断的统治加深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垄断统治渗透到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控制着垄断资本主义

60、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垄断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底。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根本方式是什么?答: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展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展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对局部国有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济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展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利用各种优惠条件对这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进展宏观调节。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管理和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展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

61、资本的调节和管理。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持续地开展 答: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开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的开展导致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家具,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矛盾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解决和缓和的:(1) 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国内外市场。(2) 社会化大生产以与一系列新兴工业和新科技的开展需要巨额投资,这些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是不能承当的。(3)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由一个社会中心来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开展,这

62、就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4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当开发与研究项目。 上诉种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这就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持续的开展。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重点、难点】一、 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作用与影响二、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开展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四、 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形成五、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考核知识点】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与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展投资或贷款。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其次,资本投放最优的场所是输出国外。3、资本输出的形式,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