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8973165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历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开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

2、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准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准确度0.01s等。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准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准确度0.01s等。【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活动导入【活动设置】用眼睛观察课本P10上面两幅插图及后黑板图形,在课本图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在后黑板图中上下两根线段一样长吗?课本上插图黑板上插图【提出问题】1.目测的结

3、果是怎样的?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拟,看看有何发现?【指出】为了准确判断线段的长短、面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上下等,需要用仪器和工具进展测量。学生目测后答复以下问题1,答案预设:在课本图中,感觉帽子高CD比帽檐直径AB长;感觉上面中心圆面积大;在后黑板图中,感觉上面那根线段比下面的那根长。拿出刻度尺,动手测量。并且说出比照结果。设计意图: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二、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的符号(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米m。【布置自学】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2.阅读长度的单位局部P10-P1

4、1。【提出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自学课本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了解国际单位制。带着问题阅读,并交流归纳: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1m=10-6m 1nm=10-9m(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估测2长度的测量工具【反应练习一】阅读课文P13 小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人头发直径约710-5m=m2.地球半径6.4106m=km3.

5、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884443填上单位【易错点剖析】进展单位换算时,易犯类似以下的错误:710-5m= 710-5 m106m=70m710-5m= 710-5106 =70m第一个式中用106m代换了前面的m,所以中间的m就不应该写了;第二个式中中间没写单位。进展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710-5m= 710-5106m=70m。思考答复:1.人头发直径约710-5m= 70 m2.地球半径6.4106m=6.4103km3.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km =884443cm设计意图:对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并能正

6、确进展单位之间换算。【问题情境设置】1.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2.除了一步以外,人体的哪些部位还可以做为尺?3.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总结并过渡】生活中长度估测的结果准确度是不高的,当准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展测量。【提出问题】你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展示实物】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展估测。思考并小组内交流归纳:1.一搾: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2.一庹: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量程01m,分度值1cm实际测量,比拟谁目测的结果更接近测量值。根据生活经历和阅读课本P11-P

7、12答复: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3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提出问题】观察以下图刻度尺或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答复以下问题:(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强调重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引导实验】组织学生进展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金属块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甲 乙 观察图示的刻度尺答复: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

8、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 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设计意图: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各组按要求测量,并总结出测量步骤和考前须知: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到达的准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4测量长度时正确读取估计值。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丙 丁 【以例代讲 突破难点】如图甲、乙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为、。【难点剖析

9、】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末端正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2.50 cm,不能读作2.5cm,假设长度在两刻线之间,我们读数时的估计值就不为零,记录时要把估读值记上,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2.42 cm读估计值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能再向下读了,因为估读值本身已经不准确了,因此再向下读是没有意义的,不应读取【知识拓展】 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以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

10、,0.5mm是估计值。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感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思考答复听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归纳总结出答案:2.50 cm;2.42 cm。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纽扣的准确值是1.1cm;估计值是0.00cm;纽扣的直径是:1.1cm+0.00cm=1.10cm。答案: 1;1.103. 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计时工具2. 给你如下图的一段曲线,你能想方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反应练习二】1.如下图,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

11、言,尺准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设计意图:渗透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等量替代法、化曲为直法。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因此刻度尺A准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答案:A; B; 2.20cm或22.0mm【

12、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展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展测量。【提出问题】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归纳强调】1.时间的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1min60 s 2.计时工具:运动场和实验室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讨论答复:1时间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 1 min60 s 1 h3600 s2计时工具:古代人用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现代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钟、表;运动场和实

13、验室常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时间的估测4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设置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场,三名假设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实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A B 停表是一种测时间间隔仪器。实验室机械停表J1202的外形如上图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控制按钮。第一次按下B时表针开场转动,第二次按下B时表针停顿转动,这时开场读数,最后按下A时表针弹回零点。简称:一按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将它们相加。机械停表的大

14、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30min,1大格是5min,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是6.5min偏后位置,大圈指针指示是19.8s,因此读数是6min49.8s。【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展分组实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按要求进展,感受1分钟。先听讲明白后亲手操作,熟悉机械停表的使用。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电子停表的使用方法。学生认真阅读说明书,摸索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顿和回零,并正确进展读数。各组学生按要求进展课本P14实验步骤2。【反

15、应练习三】如下图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答案3min38.30s讨论答复: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6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0s,因此读数是3min38.30s。4.误差【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归纳总结】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防止的。2. 减小误差的方法

16、:屡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细的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防止的,而误差是不可防止的。【反应练习四】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7.6;187.5;187.8;187.65;187.7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次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次学生思考并阅读课本P14下面内容,交流讨论总结。思考交流:由此题中数据看,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

17、mm,用mm作单位小数点后应估读一位。则第四个读数187. 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187.6;187.5;187.8;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该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一样,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三、课堂小结回忆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四、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 4。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km=103m 1dm=10-1m1cm=-10-2m 1mm=10-3m1m=10-6m 1n

18、m=10-9m2. 长度的根本测量工具:刻度尺3. 正确使用刻度尺: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数字+单位. .第二课时. .1. 时间的单位:秒s2.实验室及运动场用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3. 正确使用停表:一按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5.减小误差的方法: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细的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 . .【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1.这节课我采用了小循环多反应的教学模式,把讲练

19、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每一循环的新授知识,趁热打铁,及时反应,学生既能随时稳固,教师又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有时效性和韵律感。2.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考虑学生有一定知识根底,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自学、阅读、请教教师同学、分析原因等。本课难点是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通过例题讲解、交流讨论、习题训练逐渐得以突破。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1.由于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有生活经历的根底,感觉学起来较轻松,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少数学生重视程度不够。2.少局部学生对于测

20、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仍有困难。附件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 差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 特殊方法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附件2:检测题1.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2.以下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3.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A偏大 B偏小C相等 D无法判断4.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防止误差 D选用精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用刻度尺测

21、量一物体长度,如图,正确的选项是6.如下图,晓军测量的A、B、C三个物体的长度分别为cm、cm、cm。C34578cmmmB7.西集中学九年级学生进展30m跑训练,用机械停表记录成绩,如下图,这个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s。8.活动与探究 推断比萨斜塔的高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斜塔终究有多高呢?以下图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断理由。解析与答案1. 解析: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可取1.6m也可大些或小些

22、,手向上伸直可达2m通过目测可以发现,一个人将手向上伸直,离顶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约1m,故可以判断天花板高度应在3m左右。答案:B2.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对1s的感性认识。根据生活经历,人迅速一眨用时小于1s,而人正常呼吸一次或一个呵欠的时间大于1s,应选B。答案:B3. 解析:皮尺拉伸后,上面每条刻线间的距离都增大了,因此物体所对应的刻度数减少,使测量结果偏小。答案:B4. 解析: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A符合题意;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B不符合题意;误差是不可以防止的,C不符合题意;误差是不可以防止的,D不符合题意;答案:A5. 解析: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

23、齐,故本选项错误;B图中的刻度尺没有放正,故本选项错误;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本选项错误;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本选项正确。答案:D6.解析:图甲中的刻度尺每一大格为1cm,1小格是1mm即分度值,物理中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被测木块A长度准确值为3.2cm,估计值为0.07cm,所以木块长为3.27cm3.26cm、3.28cm也对。被测木块B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3.4cm,估计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3.40cm。被测木块C的末端恰好落在长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4.0

24、cm,估计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4.00cm。答案: 3.27cm3.26cm、3.28cm也对;3.40cm ; 4.00cm 7. 解析: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30min,1大格是5min,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是0min,大圈指针指示是5.4s,因此读数是0min5.4s。答案: 0min5.4s8.解析:一般人的身高约为1.7m,选取人的身高作为推算的依据。观察图片,测量图片中*人的高度约为2.0mm,实际测量图片塔高646mm,设塔高为 H,则根据比例知识可知:答案: 54.9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